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314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docx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

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活动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开展读书活动,守住校园文化净土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九年级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中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初中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现在的初中生阅读面窄,很少读书,甚至根本没有什么阅读;二是有些初中生喜欢阅读,但基本为随意性阅读,形式单一,而且阅读的书目品质低劣。

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痴迷于各种网络游戏,热衷于看动漫片和漫画书。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停留于消遣上,只有少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比较感兴趣,想通过阅读学一点知识。

为守住校园这方文化净土,我们要力争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力争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

社会上的功利浮躁之风,或多或少地侵蚀着我们的校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抵制这种不良风气对文化校园的侵蚀。

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不是负担),把那些“网迷”学生、“动漫迷”学生从电脑、电视机前拉回来,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追求正确的人生理想,从而减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这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课题介绍

通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长课外知识,让学生爱书、读书、买书、藏书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追求,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感悟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自身修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交流、辩论,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种读书活动,提高学生

的读书兴趣。

(2)指导学生对阅读的书目、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一个整体又清晰的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书本对话,使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

鉴赏文本,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的精神获得共同的成长。

(2)以课堂为展示平台,以学生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师生共同创设“书中有乐,读中有乐”的氛围,在阅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鉴于语文学科“大海捞针”的特性,语文要出成绩,比任何科目都难,所以很多中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正因为这样,很多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强烈的叛逆期,他们的心理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他们好奇、敏感、脆弱,又争强好胜,期待学习有预期的结果却又因为意志薄弱,导致失败后垂头丧气。

所以,如何引导他们从读书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他们选择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现在的初中生阅读面窄,阅读的目的不明确,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自身修养。

可通过以下的内容研究来完成这一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读书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积累知识、判断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分组调查、合作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合作精神。

  (3)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阅读、上网、调查、交流、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读书活动,以辩论会、读书笔记、手抄报、黑板报、研究报告等形式体现成果。

六、资源准备

(1)定时开放学校图书室,保证全校学生有书读。

(2)电脑教师选择适合学生阅览的电子书目,尽快把学校的电脑房开发成一个小小的“电子图书”,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阅读。

(3)准备相关的表格,以统计学生读书的书目、内容及收获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了解开展读书的方法,成立读书活动合作小组,保证读书活动有序进行。

对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及任务;对学生介绍活动的方法及经验,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帮助学生制定课题,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一周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初步选定课题,考虑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此课题。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读书习惯、内容等,以帮助学生确定课题。

 

第二周

成立课题组

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找合作伙伴,共同商议合作主题,分工合作,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计划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以自愿为原则,建议学生分组以共同进步为原则,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方向。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小组成员明确活动目的、任务,分工合作,为计划的实施准备自己需要的资料。

完善学生的活动计划,提出建议,再次明确活动任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1)各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读书方式进行活动,指定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汇报,组长做好书面统计、总结。

(2)各组成员写读书笔记、每天开展课前5分钟谈读书心得,开展作文比赛,办黑板报、手抄报及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活动

(3)撰写活动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1)听取学生的读书心得,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2)查阅学生的读书笔记、作文、手抄报,并组织学生开展美文诵读比赛。

(3)整理小组活动成果,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总结,展出学生活动作品并给予奖励。

 

第三第至五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合作精神可嘉,读书气氛浓,人人都有收获。

学生知道了很多查找资料的方法,辩论会上争先发言的勇气战胜了平时的胆怯,学生还学会了写总结报告,语言组织能力、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因为学生语文基础的原因,个性的差异,知识积累的薄弱,展示的成果质量不是很高。

以后教师在指导学生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学习成果的方式方法方面还有待加强。

初中的读书活动教学是一块有待开垦的荒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初中开展读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的教学,非常有必要,而且作用不可估量。

如果努力教学只是为了完成中考的任务,那么学生的视野势必局限在教材中有限的篇章里,接触不到好的文学作品,感受不到语言运用的巧妙和人类崇高思想的火花,面对繁多而单调的作业、训练、测试,就会日渐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所以,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而促进教学的高效、顺利进行,从而守住校园这方文化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