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381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docx

市能手理论知识考试知识点

市教学能手评选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1.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发展历程:

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而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约翰·菲力特力赫·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

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

学科萌芽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

学科初步形成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

学科发展阶段。

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

学科现代化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②环境③教育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试论述:

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

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

 答: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发展不平衡地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地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地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理解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促进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教育的文化选择既要符合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教育通过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活动,还能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美好的文化。

高等学校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居首要地位。

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民族文化,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方式。

 

教育作为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但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既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原理和特定的社会功效,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要重视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不能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否定教育的连续性另搞一套,否则,会给教育带来问题,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大起大落。

那种不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在教育工作中将教学活动机械地从属于政治、经济,是有损于教育工作的,也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我们也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否则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4.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掌握教师的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任务的综合性。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

在正常的、一般的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是在课堂上开始的。

教师的诸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观念都会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也是他了解学生的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教师对他所面对的教育集体进行整体判断,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逐步认识、熟悉每一位学生。

教学活动对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阐述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赢得学生的尊重,适度地展示对学生的爱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尽快了解学生,掌握学生,达到“知彼知己”的目的。

 

2.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补充。

在课外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关系形态多种多样,因此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它使师生双方在彼此的心目中的形象显得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其关系也变得丰富多彩。

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教师要在课外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给学生树立崇高的榜样。

同时,让学生不断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断了解学生,达到师生双方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的和谐、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的和谐、集体关系与个体关系的和谐。

 

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不容忽视的途径。

校外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活动说,目的不很具体,计划性、组织性不那么周密,但是这种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活动却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有时候,这种活动也是强化优良师生关系、改善不良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和变通手段。

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内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5.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

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型学制.

6.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的类型主要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教学计划:

有两层含义:

(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

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

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课程标准:

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

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

  【答案要点】

(1)基本任务: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基本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总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中小学八大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八)因材施教原则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8.掌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的类型及功能。

教学组织形式

1、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制约因素:

①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③课程结构和复杂程度;④科技为教育手段和设备提供的可能性。

3、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授课制(个别教授形式)

(2)近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制的形成:

(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确定班级授课的基本轮廓→赫尔巴特: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基本定型→凯洛夫:

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开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

②贝尔——兰喀斯特制:

导生制

③道尔顿制:

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

④文纳特卡制:

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个别教学,另一部分通过团体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

(3)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①分组教学:

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适应英才教育,因材施教。

(二战后出现)

②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

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独立研究占40%,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20分钟)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③小队教学(协同教学):

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互补性

④合作学习:

主要特征: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4.公平竞争,合理比较;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

4、班级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1)、概念:

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优点:

教学规模大;知识系统;教师主导;教学管理;师生交流;发展全面。

(3)、缺点:

学生主体受限制;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程序化;时间限制;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4)、课的类型:

按教学的任务和主要教学方法两种分类

(5)、课的结构:

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个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主要包括:

组织教学(贯穿课堂始终)、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主要成分)、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上课的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①备课:

钻研教材(懂、透、化)、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②上课: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堂好课的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积极性高。

③测评:

是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调控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重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第三节、教学评价

1、概念:

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和过程。

主要包括: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2、教学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教学问题;②提供反馈信息;③调控教学方向;④检验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根据不同作用: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①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

学期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功能:

检查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辨别学习困难。

②形成性评价(课堂测验):

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功能:

改进学习;为学习定步;强化学生学习;给教师反馈。

③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

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功能:

评定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程度;确定后继教学活动的起点;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2)根据运用方法和标准:

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①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选拔人才考试):

运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成绩的优劣,而不是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适用:

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排名次,优、中、差)

②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毕业水平考试):

运用目标参照性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间的差异为目的。

适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

4、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

9.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2、教学相长的规律3、体现时代发展的规律4、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规律5、德育活动多样化的规律6、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规律7、注重实效性

学校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

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

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

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

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

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

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

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

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

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

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

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年龄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规律,反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脱离其他工作来进行。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疏导之中,围绕育人成材这个根本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