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734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docx

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

2008年春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七)

(现代文专题)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烘焙心情(20分)

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

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帚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饯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

“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出的那种富于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

”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忡忡,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

⑤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

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老打印机换成操作无声的激光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蝼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

烘出一个好蛋糕,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

个性全无的面糊,白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躏。

随着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

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

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蛋糕状如满月,乳酪蛋糕貌似丝绸。

凌晨时分坐在桌边大块朵颐的我,好似一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⑨吃过蛋糕后,有人戏谑地劝我改行。

哇,想到日后我家门口或将有人排起长龙抢购每天新鲜出炉而“限量供应”的蛋糕,顿觉前景灿烂,兀自微笑。

(作者:

尤今《中学语文》)

1、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

”你觉得珍妮说的“话中之话”是指什么呢?

(4分)

2、指出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

①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

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

3、联系全文,说说“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4、作者是借“烘蛋糕”来“烘焙心情”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烘焙心情”的?

(4分)

5、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

请从文中摘抄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从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任选一角度。

)(4分)

(二)爱的弧线(24分)

①母亲胳膊腿疼的毛病,是在生产队担沙的时候落下的。

记得我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还拿母亲开玩笑。

母亲在灶火堂一边烧火,一边说,今天的胳膊疼痛得厉害,该变天了哦。

我便趁势学着电视里天气预报的口气,高声播报:

胳膊疼,腿疼,下雨天阴。

②那会儿,更多的事情不懂。

有一次,母亲到大队里,为队部洗床褥被单。

那些床褥被单,时间太久了,臭气难当。

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当着母亲的面说,丢人,竟然去给大队洗被褥,梁顶的四茹他妈都不会干,你却去,胳膊腿疼,活该!

父亲拿起笤帚就揍我,一边揍,一边骂,不多挣个义务工,你拿什么去上学?

虽然母亲竭力地袒护着我,但我内心里依旧充满着对母亲的不屑和蔑视。

③但什么也阻隔不了母亲对我的爱。

有一年,母亲来县城的高中看我。

换粮的车队临时有事,到马市口去了,母亲只好中途下车,离城里还有十五的路呢。

母亲背着个大包袱,硬是一步一步,拖着疼痛的双腿到了县城。

看到我的时候,母亲哆嗦着站不住,就坐在学校大门口的水泥台上,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揉搓着有些肿了的双腿。

母亲走的时候,我要送她一程,母亲说:

“妈没事,妈没事,你回去吧。

”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结果,没走出几里路,母亲便疼得一步也走不动了。

④大二的寒假,我用做家教的钱破天荒地给母亲买回几瓶治关节炎的药。

母亲高兴极了,来说,她把药放着,却舍不得吃。

逢左邻右舍的过去,才从柜里拿出来,说:

“这是小子给买的。

”言语中充满着喜悦和自豪。

后来,我上了班,再给母亲买药回去,她便责怪起来:

“贵巴巴的,买这个干啥?

我的胳膊腿又没事,好好把钱攒__下来,等着买房的时候用吧。

”有一次,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柜边,把上面的米轻轻扒开,露出几张钞票来,说:

“这不,妈也正给你攒着呢。

⑤我不禁泪水朦胧。

⑥好不容易,房买下了,账也还清了,母亲该享几天清福了,有一天,母亲打电话来说,她把村里的二十几亩稻田包下了,准备种几年。

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一天到晚胳膊腿疼的,还包稻田,简直不要命了。

我给姐姐打电话,劝妈妈把地退了。

然而,母亲最终还是没有听我们的。

我说:

“你不把稻田退了,将来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想让我们管!

”说完后,我不管母亲的反应如何,就气呼呼地把电话挂断了。

⑦这两年,教重点高中,我一直顾不上回去。

今年春节的时候,硬着头皮和学校请了个假,我和妻儿从平原回到了家。

母亲似乎早已忘了我对她的“训斥”,忙着杀猪、压粉条、磨豆腐,乐呵呵地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

二十九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喝酒,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上学的事上了,姐夫说,他们村里的小旦,今年考上了大学,结果家里拿不出钱来,去不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父亲端着酒杯,把杯凑到了我儿子唇边,说:

“咱小宝不用发愁,你奶奶说了,再多包几年稻子地,一定把你上学的钱攒出来。

”说完,父亲笑了,儿子笑了,一家人都笑了,而那一夜,我却喝醉了。

⑧初四,我们张罗着回单位去上班。

将走的时候,姐姐、姐夫、小外甥一家人出来相送,母亲腿脚不方便,我没让她出来。

我们在车里坐定,朝着窗外的人挥手,就在这时,我看见不远处的土坡上,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母亲倚__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车已经启动了,当我向那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

⑨一条比疼痛更长的,爱的弧线。

(作者:

马德,选自2003年11期《思维与智慧》)

6、文章说“我内心里依旧充满着对母亲的不屑和蔑视。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3分)

7、从文中第四段看,同是儿子给母亲买药,但母亲前后的态度却完全相反:

由“高兴极了”到“责怪起来”,该作何理解?

(4分)

8、第三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推测一下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3分)

9、“母亲似乎早已忘了我对她的‘训斥’”中“训斥”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3分)

10、“我不禁泪水朦胧。

”“父亲笑了,儿子笑了,一家人都笑了,而那一夜,我却喝醉了。

”这两句话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3分)

11、在文中有多处刻画母亲的句子,请任意找出两句加以品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1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分)

攒()倚()

(三)戏如人生(17分)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

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

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

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

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

我问道:

“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

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

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

“您看到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

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

‘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

乖,好姑娘,回过来吧!

……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

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

“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群中。

13、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

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

(4分)

14、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什么?

他会有什么感慨?

(6分)

15、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

(3分)

1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

B、本文表现了希望民族奋进,渴望民族振兴的拳拳之心。

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

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艺术效果。

E、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

后感觉的对比等。

(四)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24分)

①早在几百万年以前,鸟儿就可以做环球飞行了,而且在夜间也能赶路,那么,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②许多科学家认为,一部分飞禽是靠地球磁场来定向导航的。

信鸽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磁场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不能缺少的。

我们感觉不到身边磁场的存在,是因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一物理环境因素。

可信鸽不但清楚地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地磁场强度的大小,而且能随时识别地磁场强度的细微差异,它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准确无误地飞回家的。

③美国生物物理学家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做过寻找鸽子体内磁罗盘位置的实验。

他首先测量了鸽子各块组织的磁性,然后选择出那些具有磁性的组织,分成更小的块,再依次测量各小块的磁性。

研究范围渐渐缩小,最后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

它不到1毫米大,位于鸽子眼窝后部靠近外侧的脑组织部位。

④不过,飞禽是否真能凭地球磁场辨认方向,仍是一个争议很久的问题。

本世纪初,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鸟儿是依靠太阳来指引方向的。

德国鸟类学家克莱默博士把几只处于迁徙季节中的鸥椋鸟放进一个圆形的亭子里,亭子上开个能看见的天空的窗,然后记录下亭中每只鸟的栖息位置。

他发现,它们经常头朝着本应迁徙的方向。

当窗户关上后,它们就失去了方向,四处乱飞乱跳。

后来,他在亭子内装了一盏“灯”当做太阳,让人工太阳在错误的时间和方向升落。

结果,鸟儿又朝着人工太阳的错误方向飞去。

⑤克莱默博士的实验似乎为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找到了有力证据。

但是,在阴天或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鸟儿又是凭什么辨认方向呢?

而且,太阳位置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利用太阳测定方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至少,鸟的身体中需要具备一种几乎相当于钟表的计时器官。

⑥针对这种较含糊的理论,德国佛雷堡大学飞禽学专家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

他认为,除太阳外,鸟儿同样地能根据星辰来决定飞行方向。

他在迁徙季节把一批夜莺关在笼子里,摆在能看见天空繁星的地方。

他发现,夜莺一看见夜空就开始振翅欲飞,而且它们每一只都会选好一个位置,像罗盘上的指针一样。

他把笼子旋转到另一方向,夜莺也跟着转向。

后来,他又把夜莺放在人造星空模型里,夜莺还是选出了它们在非洲冬季居住地的正确方向。

但是,当把人造星空的星辰位置摆错时,它们也会跟着错。

这个实验证实了飞鸟根据星辰来进行定位的推测。

⑦那么,飞禽为什么能根据太阳和星辰来导航呢?

有科学家提出,光照周期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⑧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来解释。

鸟类的迁徙习性是由于史前时期觅食的困难所造成的。

那时,为了寻找食物,鸟儿不得不进行周期性的长途旅行。

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各种迁徙习性就被记录在它们的遗传密码上,然后经过DNA分子一代代相传下来。

⑨可是,这种遗传能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既然知识的获得性不能遗传,那么定向识途的知识又怎么可能编入遗传密码呢?

这又是摆在遗传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了。

⑩在研究中,人们还发现,除了、、和因素外,飞禽的红外敏感性、嗅觉和回声定位系统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究竟是哪种因素直接决定着鸟儿千里迢迢远行而从不迷路?

这一神秘而又有趣的生物之谜正等待着我们去破解。

17、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的实验,其证据有力表现在(3分)

18、在第⑥段,“这种较含糊的理论”指(3分)

19、为什么说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而不是说是“自己的看法”?

(3分)

20、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第____段的后面。

(2分)

他们认为飞禽体内有生物钟,这些生物钟始终保持着与它们出生地或摄食地相同的太阳节律。

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飞禽高超的导航本领是由于它们高度发达的眼睛能够测量出太阳的地平经度。

不过,这些假设目前都尚未有结论。

21、②至⑨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顺序。

(2分)

22、在最后一段的空缺处,填上四个恰当的词语。

(4分)

23、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3分)

24、读了本文后,就“科学探索”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受。

(4分)

(五)闻名于世的青铜器(17分)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工艺十分精湛。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

商朝工匠已经能够根据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的比例。

铸造钟鼎,锡占六分之—;造斧头,锡占五分之—;造戈戟,锡占四分之—。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

最常见的有煮、盛食物用的鼎,饮酒用的爵等。

青铜兵器有戈、矛、钺、镞等。

青铜工具有刀、斧等,但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手工业生产。

那时候,青铜是贵重金属,很少用来铸造农具。

不少青铜器铸有装饰花纹,花纹以兽面纹为主,如虎纹、象纹、龟纹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0多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根据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

这三种金属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

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大举侵略中国。

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索,企图将它掠走。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

抗战胜利后,大鼎才被重新挖出。

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

司母戊鼎的复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高2.62,米,重180多公斤,是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的。

青铜人像的眼睛很大,鼻梁直挺,耳垂穿孔,双脚赤裸地站立在方座之上。

这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高产量、高质量的青铜器折射出强盛国力的光辉,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25、从全文看,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3分)

26、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中,加点的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3分)

27、本文举了司母戊鼎的例子,因为它是;举了青铜立人像的例子,因为它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28、青铜器是我国古代许多书写材料中的一种,请写出其他四种古代的书写材料。

(4分)

(1)

(2)(3)(4)

29、侵华期间,日军企图掠走司母戊鼎,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

请你写出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3分)

(1)

(2)

(六)“能吞能吐”的森林(18分)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

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

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

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

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

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30、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

(4分)

(1)吞水吐雨器:

(2)吞碳吐氧机:

31、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4分)

(1)

(2)

32、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33、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

(2分)

34、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

请举出两例。

(2分)

(1)。

(2)。

35、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2001年武汉市政府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

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3分)

 

(一)1、打印机的响声、蛋糕的香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邻居的休息。

2、“心情发霉”是情绪低落、心情晦暗的意思。

“心情发亮”是情绪高昂,心情舒畅的意思。

3、作者是想通过烘蛋糕的这一过程,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把晦暗的心情、不快的事情忘却了,说到底是自我调节、自我缓解、自我改变的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送蛋糕,把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带给他人,使别人也分享这份快乐。

4、略。

5、示例:

 我喜欢的句子:

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

 我的品析: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烘蛋糕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满怀爱心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说,“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二)6、我觉得母亲竟然去干连“梁顶的四茹他妈都不会干”的“为队部洗床褥被单”的事情,丢人,没面子。

7、“高兴”是因为母亲感到儿子长大了,很懂事了;“责怪”是指母亲在我上班后仍为我操心,想为我攒钱买房,不舍得花钱。

8、从母亲“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揉搓着有些肿了的双腿”可以看出她的腿很疼,但是为了不上儿子分心,担心,便强忍着疼痛去掩饰。

9、“训斥”指“我说:

“你不把稻田退了,将来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想让我们管!

”说完后,我不管母亲饿反应如何,就气呼呼地把电话挂断了。

10、我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体贴而感动,自豪。

11、“母亲哆嗦着站不住,就坐在学校大门口的水泥台上,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揉搓着有些肿了的双腿。

母亲走的时候,我要送她一程,母亲说:

“妈没事,妈没事,你回去吧。

”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结果,没走出几里路,母亲便疼得一步也走不动了。

”通过语言和动作写出母亲对儿子的关心;“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柜边,把上面的米轻轻扒开,露出几张钞票来,说:

“这不,妈也正给你攒着呢。

”这一细节描写再现了母亲的体贴入微;“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母亲倚__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车已经启动了,当我向那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依恋。

12、略。

(三)13、不看表面内里,往往使人难堪。

他实事求是,认真执著。

(简析:

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即是对这一自称的解释,只不过说的具体些。

14、①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

②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

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

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

(简析:

“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

15、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做铺垫。

(简析:

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

)16、B、D(简析:

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E我与老人不能说是对比。

(四)17、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

18、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

19、A类:

他是在肯定太阳决定鸟儿航向之后,又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B类:

他是从光线来源这一角度,由太阳扩展到星辰。

20、第⑦段。

21、时间。

22、地球磁场、太阳、星辰、遗传。

23、介绍科学家探究鸟儿不迷路的历程。

24、示例:

①科学探索是艰辛的。

②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③探索科学奥妙永无止境。

(五)25、工艺十分精湛。

26、因为今后可能会出土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如果删去“目前”,语言表达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