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533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达州

天宫一号:

控制中的“坠毁”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

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

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

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

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

太空垃圾。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

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

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级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

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

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

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

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

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

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

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

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

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

⑪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

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

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

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⑫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

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

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文摘报》2018年2月13日)

5.下列有关“太空垃圾”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太空垃圾主要有三种:

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寿终正寝的航天器、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

B.太空垃圾大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上,它们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C.由于回收太空垃圾成本实在太高,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航天大国都选择了让废弃的载人航天器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D.对废弃航天器的精确落点的预测是顶级难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航天器残骸到底会落在哪里,而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

【解析】B.原文是“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并不是说太空垃圾大都在这个高度。

6.下列有关“天宫一号”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

B.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超期服役两年多时间,2016年3月开始将逐渐坠回地球。

C.天宫一号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将会解体并烧完。

D.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安全造成威胁。

其实天宫一号是在控制中坠毁,其造成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

【解析】C.原文是“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

7.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第六自然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太空垃圾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B.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留下了少量残片。

C.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不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会在空中焚毁。

D.各航天大国的残骸落区都是在巨大的南太平洋,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

【解析】A.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类似的航天器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焚毁,对地球没有大的危害。

B.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错误。

C.完全错误,返回舱是在保护中返回的。

广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8—10题。

农业3.0时代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

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

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 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

总之,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比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

  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

  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农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 告别简单粗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

                                               (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

  8.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9.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作比较            B.列数据、打比方  

    C.举例子、列数据            D.分类别、作比较

  10.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

  B.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C.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

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

D.删掉“农业2.0时代亻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

 8.B   9.D   10.D

南充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

l,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

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

请耐心点,答案马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

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El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

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

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

例如,树木的生长。

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

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

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

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

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8.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

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

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

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

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

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律”。

【答案】8.B9.C10.D

【解析】

8.试题分析:

确定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定要有整体意识。

要紧扣文章的主体,搞清各段的内容及段落之间的关系,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比较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再把它转换成答案。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A文章不是讲“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是文章说明的对象。

C文章并没有具体说明“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

D.文章也没有说明“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据此,答案为B。

9.试题分析: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一句运用列数字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说明了“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

据此,答案为C。

10.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对比分析能力。

本题作答将题目中的信息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即可作答。

A项原文是“一些”植物,并不是所有的植物。

B原文说的是“往往”而这里是全部。

C“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表明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不是事实。

D正确。

据此,答案为D。

乐山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

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

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

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

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

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

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

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8.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本文层次分明。

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

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9.下列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思路严密,如第⑦段中“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与第②段的画线句形成照应。

B.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线索,思维跳跃而随意,从大学生到海外华人,又突然跳到富二代、富三代等。

C.第②段用现在大多数人不肯花时间读书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论述,第③—⑨段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

D.第②段中“……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贴切地揭示了财富、文化素养与人的关系。

【答案】7.C8.A9.B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论题及其观点,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

C项表述错误,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的道理。

8.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结构层次的分析能力。

根据一般思维模式,议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块构成。

分析全文结构可以看出,A项表述错误,文章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一线贯通,强化了中心论点“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9.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

B项表述错误,这篇文章论述过程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典型有力,并不是“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

凉山州

攀枝花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12—16题。

一碗热汤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

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

“阿婆,吃点什么呀?

”老婆婆哆嗦着说:

“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

”服务员怔了一下说:

“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

”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

“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

”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

“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

是不好吃吗?

”老婆婆微微一笑:

“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

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

“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

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

“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

”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

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

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

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

“阿婆中一等奖了!

奖金2000元!

      大家鼓起掌来。

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

“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

”老婆婆说:

“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

”男士说:

“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

”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

“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

”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

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

一人说:

“我看出来了。

”另一人说:

“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

“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太棒了!

”经理说:

“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

“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12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

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

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

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

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13小说的开头写道: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4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

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15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

有什么作用?

16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答案】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

根据文本中的“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可知第一次特殊的对待是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2)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常用点明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文章主旨,为某个情节做铺垫的作用。

这处景物描写表现时间和地点,以及天气的寒冷。

正是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老婆婆才会想起喝一碗热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