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597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docx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教师用书

第1讲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勃兴

1.命题点:

以计量史学考查商周时的王位继承

(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尝试解题] ________

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根据所学西周宗法制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当时的王位继承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这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不是受禅让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君主寿命长短,与王位继承方式没有必然关系,故C项错误。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强调血缘关系,非弱化血缘纽带关系,故D项错误。

]

2.命题点:

古代中国“孝”“悌”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

(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尝试解题] ________

A [根据材料中“孝”“悌”“礼”“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规范了礼乐秩序,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政权交接方式、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三者均与规范社会行为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C、D三项。

]

3.命题点:

拓展教材考查中国古代治国理念

(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

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尝试解题] ________

A [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故选A项。

]

4.命题点:

深层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尝试解题] ________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朝的文化影响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

]

5.命题点:

周代青铜器铭文的历史价值

(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尝试解题] ________

B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重视历史传承,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

6.命题点:

分析周代的历史文化现象

(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尝试解题] ________

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选C项。

]

题号

命题特点

第1题

传统考点

早期政治制度、商周王位继承

考出新意

以计量方式,在学生理解的“王”的概念之外,增加了“代”的概念,丰富了对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解

第2题

转换思维

题干材料是古代中国的“孝”“悌”,要求转换思维判断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

第3题

选材易懂

材料浅显,以商汤的仁德之心创设情境,没有阅读障碍

角度新颖

暗含热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第4题

考出新意

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

考出深度

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第5题第6题

热度不减

依然选择“周代”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

不考周代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

一、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

1.王位世袭制:

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西周国家制度

(1)核心内容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分封、宗法和礼乐,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③礼乐:

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④世官制:

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血缘为标准)

(2)国家结构

①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②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3)显著特点

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②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

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

1.我国古代早期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原始农业时期。

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

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

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2)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

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

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就。

2.“工商食官”制度阐释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3.青铜时代经济发展水平

(1)夏、商、周三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处于奴隶社会的奠基和转型期。

(2)其间,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先进,奴隶社会达到鼎盛时期;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3)农业是三代的经济基础和主要生产部门,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历法、社会组织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农业社会特征。

(4)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交换和商品经济,但不普遍。

1.(2019·安庆二模)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道:

“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

……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这说明(  )

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

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

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C [根据材料“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可知,分封制明确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维护统治,拓展疆土,故选C项;夏朝时国家已经正式形成,故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项;世袭制在夏朝时期已逐渐形成,排除D项。

]

2.(2019·甘青宁高三联考)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这表明当时(  )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D [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礼乐制度向外传播,异族学习西周文化,故选D项;材料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不是贵族与平民的比较,凸显不出贵族特权,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同时,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排除B项;C项中不能说“保障了”应该说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并且材料的主旨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故排除。

]

3.(2019·内江二模)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

这一方法(  )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C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故选C项;材料没有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无法判断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这一方法是工匠们实践经验的总结,而非科学理论指导的产物,故排除B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故排除D项。

]

4.(2019·泸州二模)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表明(  )

A.“礼”成为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

B.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

C.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D.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

D [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金文及《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关于“华夏”一词的解释即源于中原地区服饰华采、疆域广阔、文明道德兴盛的景象,反映了在礼乐文化下,周人本身的文化自信,故D项正确。

]

抓关键词

定时空

快解题

显性时空

隐性时空

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

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

甲骨文、“学在官府”、周礼“天下一家”

1.命题点: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科技文化的特点

(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尝试解题] ________

C [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所以《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故排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

]

2.命题点:

春秋战国时期商贸业的发展

(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尝试解题] ________

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故选A项;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交往与商贸发展,故排除B项;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C项;“城市规模扩大”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项。

]

3.命题点:

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文字的变化

(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尝试解题] ________

A [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

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选A项。

]

4.命题点: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

(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尝试解题] ________

C [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

]

题号

命题特点

第1题

传统文化

对《墨子》中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此创设情境,体现了对考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第2题

开阔视野

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范蠡、子贡——“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背景下的富商大贾;

陶、曹鲁——“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

第3题

历史解释

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使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广泛

第4题

唯物史观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一、先秦时期逐步形成中国传统经济模式

1.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在春秋后期开始瓦解。

鲁国的“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地位。

2.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1)含义:

指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中国封建社会又称自然经济。

(2)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

(3)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结构);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目的)。

3.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

(1)“工商食官”制度:

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掌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属于垄断性经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

(2)“重农抑商”政策:

“农本商末”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战国时形成“重农抑商”,是统治者加强和巩固自身统治在经济领域的表现;这些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着中国历史。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1.思想:

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墨、道、法等学派,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

3.科技:

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4.文字、文学艺术:

商代,汉字的完整体系形成,甲骨文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1.(2019·永州一模)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

到了战国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这表明(  )

A.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A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显著下降,这表明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时间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D项。

]

2.(2019·济宁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

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B [题干讲述了“邯郸郭纵”“卓氏之先”“鲁人……曹邴氏”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说明在战国时期冶铁业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产部门,故选B项;题干无法体现冶铁用于农业生产及对农业的影响,故排除A项;题干虽然谈及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但没有讲述其出身及地位,也没有论及冶铁业对于政权的影响,故排除C、D两项。

]

3.(2019·济南一模)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C [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

]

4.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

贵族文化的下移(  )

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教育的内容通过孔子等人传达给社会,贵族文化代表了社会文化的水平,贵族文化下移说明了传统文化通过民众传承发展,故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世卿世禄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走向瓦解,而不是彻底结束;生产力的进步引发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

]

抓关键词

定时空

快解题

显性

时空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隐性

时空

王室衰微、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礼崩乐坏、变法运动

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男耕女织、“公田不治”、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私商

“百家争鸣”、儒家创立、私学兴起、“风骚”、司南

主题纵横——知能提升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随着地方诸侯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为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国内部势力的变化:

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此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国家分裂,诸侯争霸

(1)造成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

①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源。

②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

诸侯势力发展,不尊天子。

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旧贵族夺权。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类别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

不同点

性质

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

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

战国兼并战争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为秦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相同点

目的

扩大地盘、掠夺人口

影响

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减少了诸侯国的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经济基础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的飞跃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下来。

2.变法运动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3.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

(1)从世卿制到任官制:

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这些新因素与社会政治文明演进的总趋势是相适应的。

在官僚等级制度下,官吏不能世袭,可能随时受到升迁、罢免,而享受报酬的形式也由土地为标准改为以实物为支付手段。

这从根本上冲击了血缘宗法关系,并直接摧毁了原有的世卿世禄制度。

(2)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官吏选拔、“上计”制度等。

这些行政制度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3)郡县制的逐步确立: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

郡县制度的确立彻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为自上而下贯彻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扫清了道路,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4.思想文化的变革

(1)由“学在官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