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36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

2、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用具:

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用竖式计算:

43-2168-7

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怎样算?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上的知识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

我们学校是书香校园,图书室里有许多同学们喜欢看的书。

想不想去看一看?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一个书柜)

提问:

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借出123本,还剩多少本?

借出123本是多了还是少了?

要求还剩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探讨:

335-123=

提问:

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答:

335-123=

提问:

怎样计算这道横式?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2)汇报:

用计数器计算的,首先拨出335,然后在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再从十位上拨去2颗算珠,最后从个位上拨去3颗算珠。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335

-123

———

212

提问:

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怎样计算?

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百十个

335

—123

———————

212

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写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最后还不能忘记写横式上的得数哦!

2、探讨335—123的验算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做的对吗?

(对)

你们怎么知道是对的?

会检查吗?

(学生探索几种检查方法,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检查的),列出你的检查方法。

(2)汇报

(3)小结:

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

同学们,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减法的验算”。

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验算有所不同。

(减法验算的结果不是算式中的得数,而是原式中的被减数或减数)

总结:

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因为“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才知道”。

这样才能保证在做题时正确率高。

三、反馈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253538672

—121—434—652

————————————

2、做“想想做做”第三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解决?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同桌合作交流。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

我们要会用学到的本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发展自主探索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森林王国的猴贝贝来到了图书馆,瞧:

出示情境图。

民间故事童话儿童文学

185本210本335本

2、师:

谁能根据这个画面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说出减法算式?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板书算式:

(1)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

335—210

(2)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

335—185

(3)民间故事比童话少多少本?

210—185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计算335-210,复习旧知

335—210,你会算吗?

请小朋友们算一算335—210,并验算。

思考:

不退位减法的计算,验算方法

2、尝试计算335-185

①335—185怎么算呢?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算好后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板演。

②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十位上的3减8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

③在百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为了不忘掉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

3、计算210-185

师:

210—185你会运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算一算吗?

指名板演,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一起验算两题,总结减法的计算过程。

4、比较335—210与335—185,210—185的不同,揭示课题。

5、教师小结:

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减法一样,当不够减从前位退一当十。

三、反馈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1、3题。

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先各自看算式,找出错在哪里,再把错误之处说给同桌听,然后共同改正。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一组中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是怎样学会的?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练习七

(1)第3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计算练习

12-5120-50

15-7150-70

指名口算,并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七第1题。

口算

1)同桌互指算一算。

2)开火车说答案。

3.完成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说求差用什么方法?

怎样进行正确的计算?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4题。

1)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这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3)同桌互说后汇报。

4)你会计算吗?

请写在书上。

指名板演。

5)核对答案,订正。

2.完成第5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题意。

理解“什么是脉搏?

”。

3)这样的题目你会做了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

4)生自己完成。

5)汇报,对答案。

6)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

解答问题时,要先找出与问题有联系的条件,与问题无关的条件不要用。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3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练习七

(2)第4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笔算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昨天我们练习了笔算减法,请你说说在笔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

536-279713-543362-197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七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完成第6题目。

  开火车说答案。

指名几道口算,并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师出示题目。

问:

左边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右边三题呢?

你能猜一猜它们的差会有什么特点吗?

2)生独立计算。

3)指名汇报。

4)说一说:

在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互说后汇报。

5)师小结: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就越小;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小,差就越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8题。

1)生自己看图,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

4)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第10题。

1)指名生自读题。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订正。

4)指名说解题思路。

小结:

在解答这两题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也可以从问题出发。

3、完成第9题。

1)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

自由说一说。

2)问题是什么?

你会提吗?

生自己完成。

3)请几种方法不同的学生上黑板写。

并计算。

4)结果算得对吗?

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隔位退位减第5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华学校图书馆里有许多好看的课外书,今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

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谈话:

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04-108=(本)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

按我们已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谈话:

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你能拨算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2)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

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

十位上现在有10颗算珠,在接着该怎么办?

(3)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

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

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

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

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

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4)谈话:

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一起验算。

2.教学“试一试”:

1000-537=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在小组内交流。

(3)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

程。

3.小结。

提问:

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

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时板书课题。

三、反馈完善:

1.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谈话:

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的计算每一道题,也想来和你们一起学习呢。

(出示第一题)

请你做一次医生,帮他们治病

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错误在哪里吗?

先自由说

其他树的毛病出在哪儿?

你能帮忙找出来吗?

汇报核对。

再同桌交流:

在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1)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做题

3)指名三人板演,每人做一道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3.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看图你了解什么情况?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同桌互说,汇报。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1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练习八

(1)第6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基本方法,并形式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估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解题结果的合理性。

3、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快乐,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位减的方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请小朋友们想想在计算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做个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完成第1题。

独立计算,限时完成。

注意计算方法。

反馈,核对答案。

2.算一算,比一比

先出示:

603-373603-376603-396

请学生独立完成,黑板板演。

比较出计算隔位退位减法的特点。

再出示:

400-125402-125420-125

1000-9991000-991000-9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练习:

1.出示:

第3题

(1)帮助学生先看懂电费单。

(2)告诉学生“千瓦时”是用电量的单位。

(3)“本月读数”是指电表上显示的到本月底止一共的用电量。

“上月读数”是指电表上显示的到上月底止一共的用电量。

那么“本月读数”与“上月读数”的差,就是本月的实际用电量。

完成第3题的第

(1)个表格。

通过讲解,第

(2)个表格,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八第4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练习八

(2)第7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基本方法,并形式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估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解题结果的合理性。

3、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快乐,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昨天我们练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请小朋友们想想在计算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笔算:

305-128716-235503-307541+459

独立完成,请学生上黑板板演。

核对答案,反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出示:

第6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核对答案,反馈。

2.出示:

第5题

(1)鲜花店原有302枝鲜花,上午卖掉98枝,还剩多少枝!

独立完成。

列式计算。

(2)在还剩前面加上大约。

问:

这时该怎么求?

(估算)提醒:

做题目时一定要看清楚求的是什么,是准确的数还是大约的数。

(3)独立完成书上第5题剩下2题。

核对答案。

反馈。

三、综合练习:

1.出示:

第7题。

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1)小新比小燕高15厘米,也就是小燕比小新矮15厘米。

(2) 因为大朋比小燕高24厘米,所以要求大朋的身高,就要先求出小燕的

身高。

2、出示:

第8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1000-456825-468717-259

第六单元复习

(一)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加、减法的笔算和估算解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千以内减法的笔算、估算和口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沟通。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口算

50+60120-4070+()=800

110-50850-800()-30=460

2、出示小黑板(复习第6题)

80+60140-5090+9030+80

170-8070+40160-90130-60

在笔算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减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减法的笔算和验算方法。

今天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

(小黑板复习第1题)

448-234503-302

428-234503-392

420-234503-409

(1)学生上台板演。

集体评讲。

提问: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位数减三位数中有不退位减法、一次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

(2)提问:

我们计算的减法算式,要怎么去验算它们的得数对不对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验算:

420-234503-409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第3题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表格。

提问:

求三户人家五月份的用水量,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求?

生:

用减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计算。

2、出示:

河西村有116人,花园村比河西村少22人,花园村有多少人?

提问: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复习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

“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人数同样多”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提问:

这题和上面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李庄去年植树804棵,今年再增加25棵,就和去年植的数同样多。

今年植树多少棵?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2题。

六、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复习

(二)第9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否通过把被减数和减数看作整百数估算出相应减法式题的得数。

2、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类推。

3、运用所学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能否认真、细心地计算、估算,发现错误能能否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类推。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减法口算与笔算,说说在计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

1、列竖式计算

307+58+135196+359+186

2、列竖式计算

445+238354+273506+397

445-238354-273506-397

师:

先请小朋友们估算一下得数大约是几百?

学生竖式计算,要求第一组要求验算。

提问: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问:

怎么验算加法、减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第8题(小黑板)

师:

请小朋友们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把估算结果写在书上。

指名说。

提问:

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列竖式计算。

2、在结果大约是700的算式后面打“√”

985-201()809-118()196+603()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第10题

学生读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

提问:

“要求剧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我们要用到什么条件?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二个问题。

2、复习第11题

学生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

在完成第10题和第11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相互讨论。

小结:

每题中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解答第二个所需要的条件。

3、复习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

先从填哪一个方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