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37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docx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范围精准加题目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

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核说明

1、本课程考核的对象是选读本课程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全部学生。

2、考核要求依据《国学经典选读》主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制定。

3、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占期末考核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期末考核成绩的80%。

4、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主教材所选读的道、儒、墨、法四家经典作品的了解、掌握与基本分析能力。

①所谓“了解”,即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系统的识记;

②所谓“掌握”,即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

③所谓“分析”,即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5、考核难度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分的20%、50%、30%。

6、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可带教材、作业与参考书。

卷面分数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试题类型、分值、答题要求及规范答题举例

1、常识问答,20分。

要求对本课程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作简要回答,题量不定,每题分数不定,答题不能有错别字,2分的题目,有错别字全扣,2分以上题目,有1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

大部分题目均可在教材内找到答案,难度为“容易”,少量题目教材中没有答案,难度为“适中”。

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

举例:

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

答: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说明:

省略“家”字亦可。

2、判断题,10分。

要求对所给的论述作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并标示在题后括号中,不必说明理由。

共5题,每题2分。

大部分题目难度为“适中”,少量为“容易”。

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

举例:

两汉之际玄学鼎盛。

(×)

说明:

此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玄学”,教材中出现过两次,都在第一讲“概论”中,玄学鼎盛一次在魏晋时期,故本题为错。

3、阅读分析,30分。

要求对指定的作品段落进行分析,每题有3-4个小问题,每小题分数不等;其中有2-3小题为客观题,但要求对作品进行归纳、概括,难度适中;有1小题为主观题,要求有个人见解,并作适当的展开与发挥,有一定难度。

错别字最多扣2分。

举例:

阅读《孟子·告子上》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例举了哪几种对于人性的观点?

(4分)

答:

孟子认为性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还有人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另有人认为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

说明:

每一种观点1分。

②孟子说的“四心”是什么?

它们分别对应哪四个善端?

(2分)

答: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对应仁、义、礼、智四端。

③你认为“四心”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

(9分)

答:

本题无标准答案,可以赞同孟子观点,也可以反对,但要举例加以说明。

比如孟子举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说明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

答题时可以同一事实为例,说明恻隐之心是后天习得。

4、评论综述,40分。

要求围绕规定的作品与评论主题,展开评论与综述。

综述部分涉及客观内容,与作品相关;评论部分没有标准答案,可自由发挥,但应围绕主题展开。

两者应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文章,字数600字以上。

要求根据自己的评论观点自拟标题,对作品的理解正确,观点清晰,推论合理,举例恰当,错别字最多扣4分。

本题部分难度“适中”,部分难度“较难”。

举例:

《论语》“为政第二”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论述,“阳货第十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宰我对“三年之丧”的不同看法。

请围绕以下问题,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①、孔子所说的孝,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②、宰我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是什么?

你认为是否合理?

为什么?

③、孔子为何说宰我“不仁”?

你认为孔子是否有理?

为什么?

④、请结合有关孝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例,阐述你对传统孝道的看法。

撰文要点:

必须围绕上面四个问题,作简要概括,同时对孔子主张的“孝”与“三年之丧”作出评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

评分标准:

理解正确,观点清晰,推论合理,举例恰当,错别字少于3个,36-40;

理解基本正确,有自己观点,推论基本合理,能够举例说明,错别字在5个以内,30-35;

理解大致正确,有部分自己观点,推论部分合理,举例不够恰当,错别字在5-10个之间,24-29;

理解不准确,没有自己观点,推论不合逻辑,举例不当或没有举例,错别字在10个以上,0-23。

三、复习要点

第一讲概论

1、常识: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六经;各家主要代表人物、集大成者、主要主张;先秦显学、三教、中国古代学术七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学术、尚人文;“国学”。

2、狭义国学的定义。

3、吕思勉对中国学术的分段、评价。

4、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

第二讲道家经典选读

《老子》

1、常识:

核心观念、价值序列、天道、人道、道法自然、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2、《老子》概况及主要思想。

3、道家“道”、“德”与儒家“道德”的不同含义。

4、在《老子》中“道”还有哪些别名?

5、《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的含义。

6、理解《老子》第二十一章中“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恍兮惚兮”、“窈兮冥兮”、“有象”“有物”、“有精”“有信”。

7、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请问是哪“四大”?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

8、阅读《老子》七十七章,理解其主旨,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庄子》

1、常识:

齐物、间世、《庄子》中成语、“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终生不仕,以快吾志”。

2、了解《庄子》概况及内七篇每篇主旨。

3、了解庄子超前的齐物思想。

4、阅读《逍遥游》,理解其“无用为大用”的主旨,并与惠子的观点作比较,作出你自己的评价。

5、理解《齐物论》对“正处”、“正味”、“正色”的阐述,并与孟子《告子上》中关于“美味”、“美音”、“美色”的观点作比较,作出你的评判,并说明理由。

6、理解“坐忘”及其“益”、老子“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关系。

第三讲儒家经典选读

《论语》

1、常识:

谥号、孝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杀身成仁”、“好学”、“性相近,习相远”、“礼不下庶人”、《论语》历代注释;三年之丧。

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了解其他各家对儒家思想的批评。

3、阅读《为政第二》,理解孔子对不同学生的提问作出不同回答的教学方法。

理解并评价孔子关于“孝”的观点、孝与礼的关系。

思考当今社会应有怎样的“孝”。

4、孔子重“义”而轻“利”,你怎么看待义与利?

5、理解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6、理解孔子的“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阅读《颜渊第十二》,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

8、阅读《阳货第十七》,理解孔子与宰我各自主张与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并作出你的评价。

《孟子》

1、常识:

四善端、“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得民心”、孟子批评杨墨“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舍生取义”、告子人性观。

2、了解《孟子》概况。

3、了解孔孟关系及孟子主要主张。

4、了解孟子对杨(道)、墨的批评。

5、理解孟子主张“性善”论及其论证,并予评论综述。

6、理解孟子的“四心”。

7、理解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含义。

8、阅读《孟子·告子》“富岁、凶岁”一段的论述,说明其论述方法与主要观点,并作出评价。

《荀子》

1、常识:

荀子被误解、谭嗣同斥荀子乡愿、卖孔、荀子对孔子的态度、荀子弟子;主张“天治天事,人治人事”、王道。

2、了解荀子主要主张,与孔子、孟子的异同。

3、理解“化性起伪”的含义。

4、理解荀子“性恶”论及其论证。

5、比较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说明两者的目的,并作出你的评价。

6、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其势则然也”,荀子说“靡使然也”,都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巨大影响,但也有例外。

你认为对人性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理由。

7、儒家强调规矩的作用,道家则反对被规矩束缚,你怎么看?

第四讲墨家经典选读

1、常识:

为政之本、天下大乱的原因、“天志”、兼爱与泛爱、尚贤。

2、了解《墨子》概况及主要主张。

3、墨家哪些主张与儒家针锋相对?

4、理解墨子的“尚贤”主张。

5、“尚贤”是否合理?

你认为“贤”的标准是什么?

6、阅读《兼爱上》,分析其提出“兼爱”主张的目的、原因,比较“兼爱”与孔子“泛爱”的异同,并对“兼爱”主张作出你的评价。

7、你认为墨子最可贵的是什么?

8、阅读《尚贤上》,理解这一主张的具体内涵与措施,这一主张针对哪家的什么观点提出?

第五讲法家经典选读

1、常识:

霸道、韩非评儒墨之学、韩非与荀子针对人性恶提出的对策、民智不可用。

2、了解韩非“法治”主张及其与道、儒、墨的关系。

3、韩非与荀子都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他们改善、制约人性恶的方法不同,请问两者具体有哪些不同?

4、韩非为何批判孟子“得民之心”的主张?

5、阅读《显学》,理解韩非对儒墨的批评及其依据,并对其批评的合理性、论据的充分性作出你的评价。

6、在韩非看来,儒墨的“杂反”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7、你如何理解韩非提倡的“法治”?

8、理解“自直之木”一段的主要观点。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

一、常识问答

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2、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左传》。

(加《乐经》为六经)

3、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老子、庄子(老聃、庄周)。

4、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孔子、孟子、荀子(孔丘、孟轲、荀况)。

5、儒家集大成者是谁?

   荀子(荀况)。

6、“三教合一”是指哪三教?

   儒教、佛教、道教。

7、什么叫谥号?

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品德事迹,赐予表示褒贬的称号叫谥号。

8、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法。

9、提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的是谁?

   章太炎。

10、道家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11、吕思勉把我国学术分为哪七个阶段?

每阶段以什么学术为主?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

两汉儒学。

魏、晋以后玄学。

南北朝、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汉学。

现今新学。

12、吕思勉认为,中国学术纯属自创的是哪阶段的学术?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

两汉儒学。

魏、晋以后玄学。

南北朝、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汉学。

现今新学。

13、“总揽其全”的先秦学术是哪一家?

14、哪几家为先秦显学?

   儒家、墨家。

15、道、儒、墨、法各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道家:

天道,无为,间世,齐物,自由。

儒家:

仁义礼智忠孝,王道。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

法家: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霸道。

16、“尚人文”起于何时?

17、佛学兴盛于何时?

   南北朝、隋、唐

18、写出道家与法家的价值序列。

  

道家:

道德仁义礼乐名法;法家:

道法术势。

19、《道德经》又称什么?

作者是谁?

20、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请问是哪“四大”?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

四大:

道、天、地、人。

关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1、老子如何论天道与人道之不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2、成语“沉鱼落雁”出自何书何文?

   《庄子》之《齐物论》。

23、现今流传的33篇版《庄子》是谁编定的?

24、“间世”是谁的主张?

   庄子(庄周)。

25、“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的诸子是哪位?

   庄子(庄周)。

26、请写出4个出自《庄子》中的成语。

沉鱼落雁、朝三暮四、游刃有余、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绰约多姿、越俎代庖、庄周梦蝶、跳梁小丑、踌躇满志、薪尽火传等。

27、“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是哪位诸子的名言?

28、孝、悌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孝指孝顺父母。

悌指敬爱年长于自己的人。

29、孔子对人性怎么看?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0、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是谁?

31、提倡君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分别是谁?

   孔子,孟子。

32、孔子如何定义“好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谁的理想?

34、“礼不下庶人”是哪一家的主张?

35、钱穆推荐的《论语》注释是哪四种?

作者是谁?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朱熹《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

36、孟子认为人人都有的善端表现在哪几方面?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37、“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是谁的观点?

38、孟子批评哪两位先秦诸子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39、荀子有哪两个法家弟子?

40、哪位先秦诸子主张“天治天事,人治人事”?

41、主张“得民心”与反对“得民心”的分别是哪两位先秦诸子?

42、痛斥荀子乡愿、卖孔的是哪一位学者?

   谭嗣同。

43、墨子认为为政之根本是什么?

44、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什么?

   不相爱。

45、与道家“天道”观念相近的是哪一家的什么观念?

   墨家,“天志”。

46、除了兼爱、非攻,墨子还主张什么?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明鬼、天志。

47、墨子认为哪几种人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

厚乎德行者、辩乎言谈者、博乎道术者。

48、韩非对儒墨之学怎么看?

   愚诬之学,杂反之行。

49、韩非反对施予贫穷者土地的理由是什么?

韩非认为,没有天灾人祸而贫穷的人,不是奢侈就是懒惰,施予他们不利于鼓励人们努力耕作、节俭家用。

50、韩非与荀子都认为人性是恶的,两者的对策有什么不同?

韩非的对策是用法律来惩治;荀子的对策是主要用礼义来教化,“化性起伪”,兼用法律来制约。

二、判断题

1、狭义国学主要是指儒学。

() 

2、老聃是道家始祖。

() 

3、商朝尚“鬼神”,周朝尚“人文”。

() 

4、先秦显学为道家与儒家。

() 

5、儒家集大成者是孔子。

() 

6、明确反对“三年之丧”的除了孔子弟子宰予还有墨家。

()

7、商鞅是墨家。

()

8、《道德经》又称“五千文”。

()

9、“道法自然”即“道仿效大自然”。

()

10、现今传世的《庄子》有52篇。

()

11、“藐姑射神人”出自孟子笔下。

()

12、庄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

13、庄子主张“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

14、汉武帝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

15、《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

16、“克己复礼”是孟子的主张。

()

17、孔子重“礼”,孟子重“义”,荀子重“法”。

()

18、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子路。

()

19、《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

20、孟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21、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

()

22、所谓王道,即以仁义、礼教治天下。

()

23、“化性起伪”是韩非的著名主张。

()

24、荀子兼崇“礼”、“法”,兼崇“王”、“霸”。

()

25、荀子批评杨、墨“无父无君”。

()

26、曾参、闵子骞、孝己都以“忠”著名。

()

27、墨子主张“尚贤”、“泛爱”。

()

28、法家提倡“霸道”。

()

29、荀子批判儒墨: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30、韩非认为“民智不可用”。

()

三、阅读分析

1、阅读《老子》第二十一章,回答问题: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吾何以知众父之状哉?

以此。

①请解释“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②“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形容道的什么性质?

③举例说明你对“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理解?

  

2、老子阅读《老子·七十七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子以“张弓”比喻什么?

②解释“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并说明两句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有何关系?

③举例说明天道与人道有什么不同?

3、阅读《庄子·逍遥游》“大瓠”、“大樗”两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惠子因为哪两个具体原因,把大葫芦击破了?

②庄子说惠子“拙于用大”,那么,庄子认为如何用大?

请以庄子原话回答。

③请概括两段中惠子与庄子各自的观点。

④你赞同谁的观点?

请举例说明理由。

4、阅读下段《庄子·齐物论》节选,回答问题: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

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

吾恶能知其变?

①本段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鱼鸟麋鹿看见美女毛嫱、西施,为何逃走?

③本段处处用人与动物进行对比,表达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

④本段以“正处”、“正味”、“正色”三个比喻来说明什么?

5、阅读《论语》节选《为政第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各侧重于什么?

②孔子说“无违”就是“孝”,又解释“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么,孝与礼是怎样的关系?

③孔子回答学生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假如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怎么理解?

6、阅读《论语》节选《颜渊第十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回答颜渊、仲弓、司马牛“问仁”,答案各不相同,其中贯穿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②孔子为何认为“言讱”即仁?

③如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与仁爱,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否同样是对他人的尊重与仁爱?

为什么?

7、阅读《论语》节选《阳货第十七》,回答下列问题:

①宰我为何反对当时通行的“三年之丧”?

②孔子为何认为“三年之丧”是合理的?

③孔子为何说宰我“不仁”?

④你认为孔子与宰我谁更有理?

为什么?

8、阅读《孟子·告子上》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①孟子说: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你是否同意?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

②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人的智力(认识能力)能够判断一切是非吗?

请举具体事例说明,如何判断“是非”?

③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9、阅读下段《孟子·告子》节选,回答问题:

①孟子用富岁、凶岁、种麰麦打比方说明什么?

②孟子又用了哪几个比喻说明他的观点?

③孟子认为心所同然者为理与义。

你是否赞同孟子的观点?

如果赞同,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理与义是人人都认同的。

如果反对,请举例说明理由。

10、阅读《荀子·性恶》,回答下列问题:

①荀子为何主张“性恶”?

②荀子主张“性恶论”依据是什么?

③荀子强调“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你怎么看?

11、阅读《墨子·兼爱上》,回答下列问题:

①墨子为何提出“兼爱”主张?

②比较墨子“兼爱”与孔子“泛爱”,说明两者有何异同?

③你如何评价墨子“兼爱”主张?

12、阅读《墨子·尚贤》,回答下列问题:

①墨子说:

“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请解释此句。

②墨子提出的使国家贤良之士增多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③墨子提出“尚贤”主张,主要针对哪一家的什么主张?

13、阅读《韩非子·显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韩非子斥责儒墨显学,用了哪八个字来概括?

②韩非举了哪些例子证明儒墨“非愚则诬”?

其依据是什么?

③文中“轻物重生之士”、“学士”、“自好之士”分别对应哪个诸子学派?

14、阅读下段《韩非子·显学》节选,回答问题: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

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

隐栝之道用也。

虽有不恃隐栝而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

何则?

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

何则?

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

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①为什么圣人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②末句“行必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③既然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稀少,为何良工“弗贵”?

④从本节可看出,韩非对人性持什么看法?

15、阅读下面《韩非子·显学》节选,回答问题:

  今或谓人曰:

“使子必智而寿。

”则世必以为狂。

夫智,性也;寿,命也。

性命者,非所学于人也,而以人之所不能为说人,此世之所以谓之为狂也。

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也,有度之主弗受也。

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

故明主急其助而缓其颂,故不道仁义。

①韩非所说“夫智,性也;寿,命也。

性命者,非所学于人也”与荀子什么观点相似?

②韩非用毛啬、西施、脂泽粉黛说明什么?

③韩非为何批评“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也”?

又认为“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

四、评论综述

1、《论语》“为政第二”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论述,“阳货第十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宰我对“三年之丧”的不同看法。

请围绕孔子主张“孝”,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2、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把义与利截然对立起来,你认为是否妥当?

何为义?

何为利?

两者究竟是何关系?

请围绕“义与利”,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3、告子说: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商鞅说:

“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

  荀子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请以“人性”为主题,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4、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其势则然也”,荀子说“靡使然也”,都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巨大影响。

你认为对人性善恶起决定作用的究竟是什么?

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

请结合孟子、荀子相关思想主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与理由。

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5、庄子主张“无用”,儒、墨、法家都主张“有用”,请以“无用与有用”为主题,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6、墨子主张“尚贤”,韩非反对“尚贤”,请以“贤”为主题,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7、孟子说: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荀子说: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庄子把檃栝、绳墨、规矩对人的“蒸矫”视为“黥劓”一样的刑罚,在《逍遥游》中说“黥汝以仁义,劓汝以是非”(用仁义来雕琢你,用是非来阉割你),主张息黥补劓。

  儒家要立规矩以矫正人,使人人守规矩,道家则反对规矩,要挣脱规矩。

你认为规矩是否要立?

如何立?

规矩对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请举例来说明。

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

8、孟子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

”而庄子则说天下无“正处”、“正味”、“正色”,两人针锋相对。

请以此为议题写6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