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完整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7380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经济学完整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完整版.doc

《经济学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完整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完整版.doc

经济学

D’

S

P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S’

D

a

Pa

Pb

(一)为什么在数码相机的需求增加时,数码相机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

b

答:

数码相机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但是在需求增加的同时,由于数码相机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供给不断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右移,并且供给曲线右移的幅度可能大于需求曲线右移的幅度,因此数码相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Qb

Qa

Q

(二)为什么粮食丰收对农民不一定是件好事?

答:

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当粮食丰收时,粮食供给增加导致粮价下跌,这时会使得农民的总收益下降,因此粮食丰收对农民不一定是件好事。

(三)谷贱伤农

答: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动,当价格下降时,人们对该商品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导致总收益下降。

由于粮食缺乏弹性,当粮食丰收时,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人们对粮食增加的幅度小于粮价下降的幅度,因而导致农民的收入下降。

(四)政府对大米实行价格下限,此政策如何影响价格和销售量?

价格下限是否减少农民受益?

(价格下限问题)

答:

政府的价格下限是支持价格,会高于市场均衡价,此时大米市场供过于求,存在大米供应过剩,价格下限不会减少农民受益,因为大米是缺乏弹性的产品,价格与收益同方向变动,因为政府制定的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会使得农民受益增加。

(五)需求价格弹性:

Ep=(Q2-Q1)÷Q1中点弹性(弧弹性):

Ep=(Q2-Q1)÷1/2(Q1+Q2)

(P2-P1)÷P1(P2-P1)÷1/2(P1+P2)

点弹性:

Ep=Q’·(P÷Q)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一)

边际替代率:

MRSXY=MUXK(斜率)=/MRSXY/

MUY

MRSXY=PX=MUX=U’X I(收入)=PX·X+PY·Y

PYMUYU’Y

(二)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而不是相交)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

(一)如果甲、乙两个公司生产同样的产品,甲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人工数为5人,而乙只需要2人即可,试问:

我们能否判断乙的经济效率要比甲的经济效率高?

为什么?

答:

不能判断乙的效率高。

因为经济效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在产出相同下,要判断所投入的成本,而C=PK·K+PL·L。

本题中有两个因素不能明确:

一是劳动价格,二是资本价格和数量,因此很难判断那一家企业的经济效率高。

(二)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

一是利用利率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

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可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答:

企业用自有资源扩大再生产,放弃了把利润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这是隐成本,是企业投资时必须考虑的机会成本,该经理不该忽视隐成本。

(三)公式: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MRTSLK=MPL=PL=Q’L

MPKPKQ’K

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产量决策

(一)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当市场价格小于可变成本(P

答:

(1)当AVC

(2)当P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两种情况:

(1)短期:

超额利润(P>AC)

正常利润(AVC

亏损(P

(2)长期:

不亏不赚(经济利润为零,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

(三)企业可能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为什么?

答:

在短期,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低于平均成本(AC),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时,厂商亏损,但可以继续生产(不应停止营业),因为此时生产,厂商不仅可以弥补可变成本,而且还能弥补部分固定成本。

因此短期内企业可能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

第七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

(一)暗中勾结目的:

企业间暗地或私底下里进行合作,制定相互有利的价格和数量,从而获取垄断利润。

(暗的、明的勾结目的都一样:

合作→获得利润。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一)正、外部性的区别:

正外部性:

是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使他人受益,自己并没有得到受益者补偿的情况。

负外部性:

是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使他人受损,但自己并没有为此而承担成本的情况。

(二)公共政策(针对外部性):

管制、征税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三)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

消除搭便车是政府提供的,而不是市场。

(四)非对称信息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和“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五)政府提供免费教育,至少价格(学费)要大大低于成本。

哪一种理论支持这种政策?

答:

外部性理论。

因为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其社会利益大于私人利益。

政府对中小学教育免费,或者说让学费大大低于成本,这是因为政府在对中小学教育进行补贴,使得消费者获得外部性收益,使得教育的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使得教育供给增加到适量水平。

第九章:

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指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十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政府支出增加3亿元购买汽车,是否意味着国民收入就增加3亿元呢?

答:

国民收入增加=3·乘数,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要远大于3亿,这是因为投资乘数在起作用。

政府初始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引起新的支出的增加与新的国民收入增加,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下去,最终使得国民收入的增加倍数大于政府支出的增加。

公式:

Y=G·K等比:

Sn=a1(1-qn)/(1-q)

=G·1/(1-b)

(二)已知C=5000+0.8y,若中央增加投资4万亿,求能拉动GDP增长多少?

解:

k=1/(1-β)k=1/(1-β)k=Y/I

K=Y/I=1/(1-0.8)Y=k·I

=5=5×4

=20万亿

答:

能拉动GDP增长20万亿。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IS--LM模型的运用

(一)为什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答:

经济萧条时,LM曲线越平坦,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不会上升很多,因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挤出,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很多。

补充:

LM曲线越陡峭,政府增加购买会使利率有大幅上升,因而会对私人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用,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二)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答: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二级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

经济衰退时,央行买进政府债券,出售者得到了更多的货币,会将货币存入银行,在货币创造乘数作用下,存款总和加倍扩张,导致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

经济过热时,央行卖出政府债券,购买者要进行支付,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在货币创造乘数作用下,存款总和加倍减少,导致货币供给量成倍减少。

LM

r

(货币政策)

(三)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

IS

政府投资,IS曲线右移:

1)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有效。

(看横轴)

2)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

Y

3)在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无效。

(看竖轴)

(财政政策)

4)在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

(四)关于财政政策效果的表述

答:

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因为财政政策的大小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好。

在LM比较平坦的位置,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增加的幅度不大,从而挤出效应的副作用不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好。

(五)挤出效应:

政府挤民间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萧条时期

(扩张性政策)

繁荣时期

(紧缩性政策)

收入政策

减税

(T↓或者t↓)

增税

(T↑或者t↑)

支出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

(TR↑或者G↑)

减少政府支出

(TR↓或者G↓)

2)货币政策:

萧条时期

(扩张性政策m↑)

繁荣时期

(紧缩性政策m↓)

工具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工具二:

再贴现率

工具三: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

央行买进

央行卖出

第十三章:

综合练习

(一)假定老王在他家宅前有一块空地,附近一所学校的校长愿意每年出250元的租金租下以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对老王来说,他也可以用这块地种植蔬菜。

如果种子、肥料和其他费用总和是200元,而老王预计卖掉全部蔬菜的年收入是500元。

请问老王种蔬菜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分别是多少?

他将选择种蔬菜还是出租土地?

答:

老王种蔬菜的显性成本就是他为种植蔬菜而支付的货币,即种子、肥料和雇佣者的工资之和为200元。

隐性成本就是为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最好用途中所得到的收入,即租金250元。

老王在他家门前的那块空地上种植蔬菜的总成本等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即200+250=450元,而卖蔬菜的收入为500元,所以种蔬菜对他来说是有利可图的。

土地出租是不合算的,因为虽然老王出租土地的显性成本等于零,但出租土地的隐性成本就是他种蔬菜的净收入500-200=300元,显然,出租土地的隐性成本要大于他出租的收入,故老王不会选择出租。

(二)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

答:

他的话没有道理,在做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成本的计算。

所谓隐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

本例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也可能得到年利10%的利息收入,所以说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是不分轩轾。

(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在什麼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

在什麼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

答: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平均可变成本AVC大于市场价格P时,企业将暂停营业,因为那时企业生产甚至不能够弥补生产的可变成本,与其这样,还不如停止生产,因为停止生产只亏损固定成本。

这是一种短期情况。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平均成本AC小于市场价格P时,企业将推出市场。

因为,如果在长期,企业还不能盈利,出现亏损,则不如退出市场。

这是一种长期情况。

(四)保险推销员在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但这种行为显然并不利于维护保险公司的声誉。

这是逆选择问题还是道德风险问题呢?

答:

该问题属于道德风险。

因为该问题中存在的是不对称信息和委托者-代理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五)1)计算题--[P93第十题]

某人的收入是12元/天,并把每天的收入花在X、Y两种商品上。

其效用函数为U=XY。

X的价格为每单位2元,Y的价格为每单位3元。

问:

1)媒体是你买商品X、Y各多少才能使其获得的效用最大?

2)如果X的价格上涨44%,Y的价格不变,某人的收入必须增加多少才能维持起初的效用水平?

答:

1)MRSXY=PX=MUX=U’X MUX=U’X=Y

PYMUYU’YMUY=U’Y=X

I=PX·X+PY·Y

PX=MUX=Y=2 X=3

PYMUYX3∴∴XY=6

12=2X+3YY=2

2)PX。

=2+2×0.44=2.88PY。

=3

PX˳=MUX˳=Y˳=2.88 X˳=2.5

PY˳MUY˳X˳3∴

X˳Y˳=6Y˳=2.4

∴I˳=2.88×2.5+3×2.4=14.4

∴增加的部分=I˳—I=14.4—12=2.4

2)计算题--[P349第十四题]

假设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

计算:

1)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均衡收入、均衡利率以及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均衡利率以及投资

4)挤出效应

(六)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麦当劳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麦当劳快餐对一件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七)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ω=2,资本的价格r=1。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1)解:

生产函数Q=L^2/3K^1/3

所以MPL=2/3L^(-1/3)K^1/3

MPK=L^2/3*1/3K^(-2/3)

又因为MPL/W=MPK/R

所以K=L

又由成本方程得:

C=KR+LW

所以L=K=Q=1000 

2)解:

因为MPL/W=MPK/R

所以K=L

800=L^2/3K^1/3

L=K=800

又由成本方程得:

C=KR+LW

所以C=2400

(八)已知某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50+0.85Y,投资I=610亿元。

(1)计算均衡收入。

Y=50+0.85Y+610,(1-0.85)Y=660,Y=660/0.15=4400

(2)储蓄S是多少?

S=-a+(1-b)Y=-50+0.15Y=-50+0.15×4400=610

(3)如果投资减少到550亿元,均衡收入是多少?

Y=50+0.85Y+550,(1-0.85)Y=600,Y=600/0.15=4000

(4)在

(1)和(3)中,乘数是多少?

(1)和(3)中,b=0.85,k=1/(1-0.85)=6.67

(九)用供求模型解释,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原油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美国发生金融危机

答:

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会使得原油需求下降,在供给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原油价格下跌,产量减少。

B.地下的原油越来越难开采,并且纯度也不断下降。

答:

开采难度使得原油供给下降,在需求基本不变甚至上升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产量则会减少。

C.中东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大量油井被毁。

答:

原油供给下降,在需求基本不变甚至上升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产量减少。

D.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

(十)

(十一)如果一个企业现在所用的技术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大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那么,它可以做些什么?

(十二)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税率t=250(单位均为亿元)。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