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240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9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docx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本

第九章电与磁

1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2

磁体两端得磁性最强,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

3磁极得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4磁体间得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得切线方向

(两种表述)小磁针禁止时,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

5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方向强弱的假想曲线,是不存在的

典型磁感线:

通电螺线管(电磁铁)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一致

通电螺线管得极性跟电流方向得关系,可用安培右手定则判断:

把“GOOD”的手势横放,把握紧的四个手指看做螺线管,手臂看做正极的导线,依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方向握紧拳头,拇指松开的方向就是N极。

中考画图题常考

1、标出N、S极。

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

3、绕导线:

实验:

影响电磁铁(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①通过电流的大小②线圈匝数多少③铁心的大小(有无)

注:

①由于磁性的强弱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所以通过观察

大头针被吸多少来判断磁性大小

②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变大,但不能吸

引大头针,产生这种原因可能是:

通电螺线管没有涂上绝缘漆,导致电螺丝短路

电磁铁的特点(与永久磁铁比较)

电路通断控制磁性有无

电流大小控制磁性强弱

电流方向控制极性(N极S极)

电磁继电器: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BC)

A.当开关S闭合时,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响 

B.当开关S断开时,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不响

C.当开关S闭合时,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D.当开关S断开时,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扬声器:

扬声器是由线圈、永久磁铁、锥形纸盆构成的

扬声器是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声音,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话筒:

(声信号---电信号)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声音使相连的线圈再次场中振动,从而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电生磁

电动机:

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的实质就是电生磁,但是考试要写出它的原理)

力的方向与磁感线、电流的方向有关。

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垂直

当通电导体的电流方向平行或相反,即平衡位置,不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实验中的电动机:

采用刮去引线的方法,一端漆皮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一半,这样线圈每转一圈,只有半圈(半周)获得动力,剩下半圈靠惯性继续运动下去

注:

实验前要给线圈一个动力(推力)

如果用手轻推线圈(即给线圈一个推力),线圈不动的原因:

①线圈匝数不适合太重②线圈阻力太大③磁场不够强④电流不够大

磁生电(电动机)

实验:

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条件:

①必须是闭合回路

②必须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实质是磁场发生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注:

①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时运动的方向有关

②发电机的实质就是磁生电,但是考试中要写电磁感应现象

③市场上的手摇电筒、考题中的自行车发电……都是运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

影响感应电流的因素

该实验的图跟“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图一样

结论:

①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切割磁感线的长度

注意变量

②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③磁体磁性强弱有关

录音机的原理:

放音电磁感应现象

录音电流的磁现象

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声信号电信号声信号

话筒(电磁感应现象)听筒(电流的磁现象)

经典例题:

考点1:

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判断磁极、磁场的方向、磁体的性质

考点2:

根据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源正、负极

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即电磁中的画图)

考点3:

探究电磁铁的特点

考点4: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例

考点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应用

考点6: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

如图中AB、CD是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金属棒,用AB的一端靠近

CD的中间部分时,CD被吸起;用CD的一端靠近AB的中间部分时,AB没有被吸起,由此可以判断()

A、AB是磁体,CD不是磁体B、CD是磁体,AB不是磁体

C、AB、CD都是磁体D、不能判定哪一根是磁体

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是()

在图中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周围放着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a、b、c、d,这四根磁针(黑端表示N极)静止时,图中所标的磁极正确的是()

A、磁针aB、磁针b 

C、磁针cD、磁针d

如图所示所示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下端是N极

B、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逆时针转动,静止后S极向上

C、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顺时针转动,静止后N极向上

D、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将减弱

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正上方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动控制电路,当开关断开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转动起来,电铃响

B、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不响

C、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D、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如图所示,是直流电动机模型,下列方法中能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是()

A、改变线圈的匝数

B、对调N、S极的同时,对调电源的正负极

C、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D、改变线圈中电流大小

小明同学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时,所用的器材、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他闭合开关后,下面哪种做法能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多选)()

A.使导体ab左右运动

B.使磁体左右运动

C.使导体ab上下运动

D.使磁体垂直纸面向纸里的方向运动

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

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接近,由此可知( )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

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

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 

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

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的理想灶具,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B、电磁炉在使用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铁、铝、铜锅均可在电磁炉上使用

在如图四个实验装置中如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说明当一定时,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有关。

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吊的是铁块,当他将开关闭合以后,弹簧的长度_______;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弹簧的长度_______,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_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他只是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了一下,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弹簧的长度_______

KEY:

伸长,增大,伸长,N,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不变

下图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装置是研究

乙装置是研究

KEY:

电磁感应现象

电流的磁现象

甲乙

注意:

回答电生磁磁生电一律没

实验题: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如图是一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观察来确定。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电磁铁(线圈)

50匝

10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A

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

5

8

10

7

11

14

a、比较实验中的1、2、3(或4、5、6),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

b、比较实验中的1和4(或2和5或3和6),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不会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

a、你对此猜想是:

b、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利用本题电路说出你验证猜想的方法:

KEY:

(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

(2)a:

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b:

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a:

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或无关);b: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为I,观察此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为N1,换用大小不同的铁芯插入螺线管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为I,观察此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为N2,比较N1和N2的大小,若N1=N2说明磁性强弱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无关;若N1≠N2说明磁性强弱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的组成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

核外电子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会变大,对大多数物质来说,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体积会变小,但是水结冰是例外,体积会变大

宇宙中所有天体都由组成的。

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

它们又由更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叫,它的结构和太阳系相似,它的中心叫,由和两种微粒组成,周围有在围绕着运动。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间的排列

十分紧密

较密

极度散乱

分子间的距离

很小

较大

很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

很大

较小

很小

分子压缩程度

很难压缩

不易压缩

容易压缩

疯子的稳定性

具有稳定性

流动性

不稳定流动性

此知识点是跨学科内容,化学也会涉及到,但中考考查的分数不多,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第一题

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100nm)的科学技术

经典例题:

19世纪末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

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模型。

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D

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

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国际单位:

kg(千克)常用单位:

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固体的质量与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学生天平)案秤台秤杆秤

注:

①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②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砝码先大后小③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归纳:

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读数---整理

①砝码生锈、年上尘土、磁钉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小

②砝码磨损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大

③无论天平的右盘怎样加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则应移动游码

④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跟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经典例题:

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受潮生锈并且粘上许多灰尘。

用它测量出的物体质量与物体的实际质量比较,结果是(A)

A.偏小B.偏大

C.相等D.不能判断

案秤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的工具如图时案秤的秤砣,则这个承托的质量为(B)

A.恰好是1kgB.必定小于1kg

C.必定大于1kg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kg

如图为测一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则此金属块的质量为。

密度

单位面积某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一种性质,一种密度代表一种物体,但是有些物质的密度也相等,密度取决于温度、材料、压强(通常取常温常压)密度不受体积和质量的影响,但是前提是体积和质量同时变化

水的密度是:

×103kg/m3其物理意义:

1m3的水其质量为×103kg

公式:

变形公式: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单位:

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3单位大。

其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结论:

材料(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注:

人、动物、水的密度都大约

例: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动员,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算出其中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3m3,则该头鲸鱼的质量约为(B)

A.3×102kgB.3×103kgC.3×104kgD.3×105kg

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

ρ=m/V

⑵方法: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

ρ=(m1-m2)/V

说明:

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例1:

为了测量铁块密度,小红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的,正确的顺序是。

A.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B.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m

KEY:

BADC

C.列式计算,整理仪器

D.再把铁块也浸没入水中,记下此时水在量筒中的刻度V2

例2:

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

托盘天平,金属块,量筒,细线,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

(1)需用的器材是。

(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是: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及杯的总质量m2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D.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E.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3

你认为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3)用上述测出的量写出的盐水密度计算式是。

KEY:

(1)器材的选择: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测量体积的工具是量筒。

盛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可能超过天平的称量,所以还需另有烧杯备用。

所需器材有:

天平、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空烧杯。

(2)实验中如果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将盐水倒入烧杯测总质量,再倒入量筒,

则会有少量的水沾在烧杯壁上,实验结果会有较大误差。

所以实验步骤正确顺序是:

A、D、C、B.

(3)量筒中水的质量是:

m=m1-m2,代入密度公式可得ρ=(m1-m2)/V

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注:

①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实际是指铁的密度较大,或者说:

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铁比木头重

②一块冰融化后,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ρ冰=×103kg/m3)

③学习密度时,选择题最经典的题目:

一块蜡烛烧了一半,问其密度如何变化。

其实密度不变

④自行车轮胎内的空气比外部的空气密度大,因为内部空气被压缩过

⑤两个粗细不同的最小刻度都是1mL的量筒,测定液体体积时,细量筒比较准确(其实读数一样)

⑥ρ铜>ρ铁>ρ铝学习密度入门选择题常考

考试时,“不能确定”的选项在没有把握时,最好不要选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密封容器里装有氧气,当活塞A向左移动时,

容器里氧气的密度将()

A.不变B.变大

C.变小D.不能确定

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ρ1>ρ2>ρ3B.ρ1<ρ2<ρ3

C.ρ1=ρ2=ρ3D.无法判断

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

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

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

有一个铝球,其质量为5kg,体积为3dm3,密度为ρ铝=×103kg/m3,

则该铝球()

A.一定是实心的B.一定是空心的

C.可能是实心的D.可能是空心的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

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

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分别

装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汽油<ρ酒精<ρ水)()

A.甲是酒精B.乙是水

C.丙是汽油D.甲是水

已知冰的密度为×103kg/m3,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

A.增加1/10B.减少1/10C.增加1/9D.减少1/9

KEY:

CABBAD

C

小丽准备测量石块的密度,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A.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B.用天平称出物体碎石质量m

C.用碎石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碎石和水的总体积V2

D.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碎石密度。

E.根据V1、V2算出碎石的体积。

KEY:

BACED

如图所示,将一个铁球(不一定是实心的)分别放入酒精、水和水银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选填“a”、“b”或“c”)。

KEY:

c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KEY:

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下列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单位kg/m3)

×103

水银

×103

氧气

×103

纯水

×103

空气

×103

煤油

.08×103

水蒸气

×103

酒精

×103

氮气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

(2)

(3)

KEY:

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一块碑石体积是60c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质量为70g,用量筒装水测出它的体积为25cm3,这块碑石的质量为多少

体积为20cm3,质量是89g的空心铜球,在空气中灌满铅,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我国约有4亿多人虚配带近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03

×103

×103

×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磨损

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KEY:

这些都是超经典的例题,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第十二章运动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物体未知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把某些物体假设为参照物

注:

①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并非真的不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找不到一个绝对不动的东西,没有参照物时无法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尽情判断或描述②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记住: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在运动)

经典考查: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顺手抓住了一个子弹,是因为飞行员与子弹保持相对静止

②地球同步卫星不懂,是因为它顺着地球自转的速度,同时运转。

在人们眼里,相对静止。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桥流(水不流)所选的参照物时水。

注意了解《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诗,会以有关运动知识等点作为考点

④在均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有一滴水在一位乘客头上,则这滴水仍会掉在乘客的头上(此观点如同匀速的火车上抛球)航天飞机和空中加油机在空中对接总是保持相对静止,其方向、速度相同(飞机飞船对接也时如此)

经典例题:

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解析:

房顶上冒出的烟飘向远方可知风是向右刮的,甲车的旗子向左飘,所以甲车的运动有三种情况:

(1)可能静止

(2)可能向右运动(3)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

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

所以选B(此题难度偏大,在大考一般不会出现太经典的题目,记住答案也是一种考试技巧)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