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4317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专业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2、专业代码:

660114

二、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

1、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1、学历层次:

大学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

三年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技能型实用人才。

(1)知识规格

①掌握政治、法律、道德、外语、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②掌握使用计算机基本技能并为专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保护管理手段。

③掌握非物质遗产保护与管理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能力规格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毕业时应具备较强的非遗辨析与操作能力。

②能够把握本专业发展前沿动态,独立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普查和申报的工作,能够对普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预见和选定,并提出较为完整的保护方案。

③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现代保护意识,并掌握现代保护和管理技能的方法,如:

摄影、数据采集、登记、建档等基础技能,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能力。

④具有对普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预见和选定,能够制定较为完整的保护方案;

⑤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多媒体应用、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实用文体写作等基础技能,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相关信息。

(3)素质规格

①政治素质:

拥护党的领导,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遵纪守法,具有以明礼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多媒体、摄影等现代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本学科学习能力。

③职业素质:

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现代化保护管理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管理;能够关注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尽快接受和运用最新方法提高保护和管理技能;在实践工作中自觉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④身心素质:

能科学地锻炼身体,具备适应非遗普查、保管、案头文字等工作需要的健康体魄,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具备较强的心理调控和应对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五、职业面向与职业岗位

1、职业面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文化艺术机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以及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进行非遗的普查,调研,数据整理,造册等保管工作

2、职业岗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管理人员、文化站辅导员、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研究机关的基层普查,调研等基层保护者。

六、教学安排

1、教育教学时间分配表(表一)

类别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类型

具体内容

人文素质模块

入学与国防教育

2周

公共教学课程

 

13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职业理论模块

职业基础理论

职业技能模块

职业技能课程

能力拓展模块

公共选修课程

职业岗位模块

毕业论文、顶岗实习

13周

其他

考试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春季运动会

校园艺术节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节假日、机动

总计

17周

19周

19周

19周

19周

15周

2、课程体系结构一览表(表二)

类型

课程名称

人文素质模块

入学教育、国防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艺术概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职业理论模块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文化管理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民俗学、博物馆学基础

职业技能模块

实用文体写作、民族民间艺术赏析、传统手工技艺技能、多媒体摄影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方法、山西民歌、形体

能力拓展模块

1、名著影视作品欣赏2、哲学与艺术人生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看电影学英语5、社交礼仪6、语言表达训练7、戏曲名作欣赏8、书法艺术9、中外建筑简史10民族民间音乐赏析11、舞蹈名作欣赏12、舞台技术基本知识

职业岗位模块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野调查

顶岗实习

3、教学进程安排表(表三)

课程

结构

 

课程名称

学期与周课时安排

理论与实训时数

第一

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总计

理论

讲授

实训实践

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3周

 

人文素质

模块

1

入学教育

0.5×56

28

28

2

国防安全教育

1.5×56

84

84

3

大学语文

4

4

120

120

4

大学英语

4

4

120

120

5

5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2

2

52

44

8

6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2

2

60

52

8

7

形势与政策

2X2

2X2

2X2

2X2

16

16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免修

0

0

0

9

艺术概论

2

2

68

68

10

体育

2

2

2

102

102

11

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2

34

34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

2

34

34

13

大学生就业创业

指导

2

34

34

模块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

4

2

86

70

16

15

中国传统文化

4

68

54

14

16

文化人类学

4

52

42

10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法律法规

2

34

24

10

18

文化管理学

2

34

28

6

19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4

68

54

14

20

民俗学

4

52

42

10

21

博物馆学基础

2

34

30

4

技能

模块

22

实用文体写作

4

68

30

38

23

民族民间艺术赏析

2

2

2

2

2

162

42

120

24

传统手工技艺技能

3

3

102

20

82

25

多媒体摄影技能

2

4

102

30

72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设计

2

34

8

26

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方法

4

68

24

44

28

山西民歌

2

34

34

29

形体

2

2

60

60

能力拓展模块

30

能力拓展选修课一

2

34

17

17

31

能力拓展选修课二

2

34

17

17

32

能力拓展选修课三

2

34

17

17

职业岗位模块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野调查

8

136

30

106

34

顶岗实习

20

260

260

总计

35

周课时

26

26

23

23

22

20

36

总课时

338

442

391

391

374

260

2308

1129

1179

4、教育教学模块课时比例分配表(表四)

序号

教学模块

课时总数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1-13

人文素质模块

752

550

24%

202

9%

14-16

职业理论模块

428

344

15%

84

4%

17-23

职业技能模块

630

154

7%

476

21%

24-26

能力拓展模块

102

51

2%

51

2%

27-28

职业岗位模块

396

30

1%

366

16%

总计

2308

1129

49%

1179

51%

5、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安排表(表五)

序号

类别

课程名称

课时

学期

备注

1

能力

拓展

课程

名著影视作品欣赏

34

所有注册学籍的在校学生,除完成教学进程表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学习任务外,每人需选择三门职业拓展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其中人文素质课程一门,职业技能课程二门。

2

哲学与艺术人生

34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4

4

社交礼仪

34

5

语言表达训练

34

6

戏曲名作赏析

34

7

书法艺术

34

8

中外建筑简史

34

9

民族民间音乐赏析

34

10

舞蹈名作欣赏

34

11

舞台技术基本常识

34

6、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安排总表(表六)

内容

项目

时间安排

次数

学期分配

思想道德

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课程中)

2学年

在校期间

时事与政治(课程中)

3学年

在校期间

法制教育讲座

每学年

1

一、三、五

各课程德育渗透(课程中)

3学年

在校期间

学雷锋活动

每学年

在校期间

人文科学

素质教育

入学教育与校史讲座

0.5周

1

寒暑假社会实践

每学年

2

在校期间

学院学生社团活动

半个月

1次

在校期间

学生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每学年

1次

在校期间

职业素质

素养教育

专业教学汇报演出

每学年

N次

在校期间

系部“二课堂”实践演出

每个月

1次

在校期间

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

2.5年

在校期间

毕业生汇报与艺术节展演月

每学年

1次

一、三、五

观摩各种晚会(剧)演出

每学期

2次

在校期间

各专业艺术精品赏析

每学期

1次

在校期间

聘请名师讲座(各专业)

每学期

1次

在校期间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一学期

每周2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一学期

每周2

身心健康

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期

每周2

大学生心理辅导

每学期

1

在校期间

国防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1.5周

1次

春季运动会

每学年

1次

在校期间

安全教育活动讲座

每学年

1次

在校期间

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每学年

1次

一、三、五

七、核心课程简介

1、人文素质模块课程简介

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期

一、二

参考学时

52课时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由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四部分组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与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载体。

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

(2)系统学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论。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4)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5)掌握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择业创业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教学全过程,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

增强适应、学习、交往、恋爱的能力,增强大学生道德与法律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引导示范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成功人生的策划能力。

3、素质目标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学会适应社会,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学习内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人文素质模块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学期

一、二

参考学时

120

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是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艺术职业人才设置的一门综合性公共基础课,在我院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中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集成培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

2、能力目标

(1)能通畅、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把握主题、辨析文路,感受形象的能力。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3)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倡导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合作意识,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轴心时代文化源流

第二单元意象世界诗意人生

第三单元形神兼备思辨生命

第四单元描摹世情洞察岁月

第五单元洞达世态演绎人生

第六单元谈艺论道艺苑品茗

附录一职场写作示例

附录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附录三艺术院校大学生人文修养推荐书目

2、职业理论模块课程简介

职业基础理论教育模块

课程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学期

一、二

参考学时

94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2、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点,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了解当代国际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脉络。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记录、分类、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

2、能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构架以便较早进入非遗保护工作的角色。

3、能够了解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

(三)素质目标

1、具备非遗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认识到非遗保护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学习认识到越具备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是世界的文化,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的一体化。

学习内容: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4.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3、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简介

职业技能教育模块

课程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申报方法

学期

参考学时

68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2、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保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编制思路和结构,提高在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码的编制规则的综合运用;

2、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开展普查工作。

(三)素质目标

1、具备热爱本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2、具备适应普查工作艰苦环境的工作精神;

3、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学习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问题。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保护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4、职业岗位模块课程简介

职业岗位教育模块

课程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野调查

学期

参考学时

136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深入田野,将前期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中,向民间艺人学习,巩固、深化和扩大已学知识,熟悉和掌握工作中的技能。

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需要。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中的保护与管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综合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的先进理念和技能进行田野调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能力与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概说

2、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法及操作

3、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调查提纲及报告撰写

八、考核方法与毕业条件

1、考核方法: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查成绩评定采用优秀、及格与不及格三级制,各等级参照分数:

(80-100)优秀、(60-80)及格、(59以下)不及格。

2、毕业条件:

(1)成绩要求:

学生在规定学制内,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必修、选修),考核全部合格。

(2)证书条件:

学生在学习期间须取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及以上《社会文化辅导员》证书

九、教学实施与保障

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

(1)建立校内外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联合制订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参与学院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

聘请行业专家共同组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工作组,引进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建立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的工作机制,在专业发展调研、专业方向调整、人才需求、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决策作用,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

(2)组织机构运行保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纲领性、指导性的实施文件,组织运行保障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条件。

主要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工作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等,这四个管理是教学运行组织管理的关键。

只有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使教学有组织、有计划,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进程,严格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严格执行教学评价制度,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制度,严格教学文件的规范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制度建设保障

为了使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与运行,我系严格遵守学院统一制订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师职责》、《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综合教学效果与评价办法》、《学籍管理办法》、《考试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管理办法》、《听课制度》、《教师科研奖励办法》、《院企合作管理办法》等。

2、“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保障

(1)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和资格条件

建立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按照师生比1:

10配置,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比为1.5:

1。

并聘请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或顾问。

校内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每年专业教师应到行业一线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

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

(2)制度的保障

建立完善的专兼职教师选拔、聘用、培养和考核制度。

《专业带头人选拨与考核办法》、《教师进修与培训制度》、《外聘教师管理办法》。

3、实训基地建设措施与保障

(1)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技能培养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突出“技能为本、实训优先”的思想,坚持“校内基地实训为本,校外基地顶岗为主”的理念,建立完善校内“多功能实训室”,设立集教学、教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服务社会“五位一体”的学、做、用相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特殊性,除在学院建立实训基地外,还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以及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共同制定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建立稳定并能满足学生职业岗位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1OO%的学生顶岗实训要求。

4、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

(1)教学管理与监督

①日常教学管理:

教务处、系(部)共同对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纪律进行常规化的检查和督导,以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稳定。

在每学期初、中、末主管院领导会同教务处、督导处,定期集中对各系部的教学文本进行检查,以促进教学规范管理。

②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督导部从每个系部聘请部分学生做为学院教学信息员,对学院及本系部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督导部根据学生们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核实、反馈、解决。

③建立教务例会制度:

教务处长每周主持召开教务例会,主管教学院长和系(部)主任参加。

通过教务例会,了解教学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