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327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docx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1

  活动目标:

  1、知道微笑能给他人带来快乐。

  2、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想法。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声与微笑》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PPT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2、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3、师:

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他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二、讲述故事《微笑》,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师:

小鸟想了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它是怎么说的?

  2、师:

大象、小兔想了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3、师:

当其他小动物为帮助别人而高兴时,小蜗牛怎么了?

它为什么很难过?

  4、师:

小蜗牛想出了什么帮助别人的方法,它是怎样给别人送去微笑的?

  三、再次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师:

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

为什么?

  2、师:

你们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吗?

想带给谁呢?

  3、师:

你想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启发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四、跳邀请舞《歌声与微笑》,引导幼儿体验用微笑传递快乐。

  【故事】

  小鸟说:

“我愿意为朋友们唱歌,让他们高兴。

  大象说:

“我愿意为朋友们干活,让他们高兴。

  小兔说:

“我愿意为朋友们送信,让他们高兴。

  小蜗牛好着急,他能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忙着搬东西,他们从小蜗牛身边走过时,小蜗牛向他们友好地微笑。

小蜗牛想:

对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呀!

  于是小蜗牛就画了好多张画,上面一只小蜗牛在甜甜地微笑。

  第二天,他把画放到信里交给小兔子。

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

  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

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

朋友们看到这张画,也高兴地笑了。

  活动反思:

  在最后表演环节,孩子们说的已经比较流利了,小朋友的表演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孩子们倾听、感受、学说、表演、角色转变中较好的达成了

  设计意图:

  微笑使人快乐,使人健康,微笑使人漂亮。

现在的人都会受到一些压力,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微笑,为了使幼儿从小懂得微笑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学会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给每个幼儿带来快乐。

  小百科:

微信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个表达方式,表示愉悦、欢乐、幸福,或乐趣。

微笑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宗教,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国际通用的。

跨文化研究表明,面带微笑是世界各地情感沟通的手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2

  【活动目标】

  1、通过以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故事。

  2、初步体会故事所蕴涵的主题:

用微笑和善良的行动可以拥有更多的朋友。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音乐。

  经验准备:

课前与孩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了解朋友间礼貌交往的礼仪等。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体会友情的珍贵与美好。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主题。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条鳄鱼,它的名字叫克利,你们看:

克利长得怎么样?

看到克利,你感觉怎样?

克利虽然长得很可怕,但是,小动物们却慢慢喜欢上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看看说说,理解故事。

  1、猜猜这两双眼睛是谁的呢?

(出示PPT2:

眼睛)(出示PP3:

鳄鱼父子)这是一对鳄鱼父子,克利和他的爸爸。

  2、教师讲述:

每天,克利和他的爸爸都要出来透透气,可是,当它们散步透气的时候,小动物们都远远的看着它们。

  3、小动物为什么要远远的'看着克利父子呢?

大家看见克利很害怕,可是克利知道吗?

  4、瞧,克利见到小动物怎么样?

(出示PPT4:

克利张开大嘴和小动物打招呼:

hello,嗨!

大家好!

)克利是怎么打招呼的?

可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的呢?

它们害怕克利的什么呢?

(教师扮克利的口吻和小动物们招呼,让幼儿表现害怕的表情。

  

(一)互动理解

  1、教师讲述:

克利想和大家做朋友,它幻想着在春天的草地上,大家快乐的玩游戏。

  2、小动物们有没有和它玩游戏呢?

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PPT5:

克利对小蛇、小鸟、青蛙说话,大家害怕的逃走了。

有克利说话的声音。

  3、小动物和克利玩游戏了吗?

(PPT6)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逐幅体验

  1、草地上,小蛇在晒日光浴,克利问什么?

你们都是小蛇,听了克利的话怎么样?

(师生对话)

  2、树枝上,小鸟开心的唱着歌。

克利又说什么呢?

克利的牙齿太怎么样,小鸟害怕得飞向天空去了。

(两位幼儿分扮鳄鱼和小鸟)

  3、边说边对话:

荷叶上,青蛙在打瞌睡,克利说(引导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游泳吗?

”(师生互动表演)

  (三)教师讲述:

  1、(PPT7)看到小动物都逃走了,克利难过的大哭起来。

谁愿意来安慰安慰寂寞的克利呢?

  2、你们说得真好,爸爸也安慰它:

“别难过了,总有一天它们会知道,你有多么好。

  (四)过渡:

  后来,小动物们有没有发现克利的好呢?

克利又会怎么做呢?

  1、你看到了什么?

克利是怎么救小蛇的?

(轻轻的,不弄疼它)

  2、现在的克利是大家崇拜的大明星了,大家都赞美它,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PPT8:

各种动物赞美克利的声音)

  3、师:

我们也来赞美赞美克利吧!

  师:

听到大家的赞美,克利微笑着说:

谢谢你们,我真是太开心了。

现在的克利还寂寞吗?

是的,它得到了很多的朋友。

(PPT9)

  三、完整欣赏

  PPT11-22,配上背景音乐。

  教师小结:

虽然克利尖利的牙齿让大家害怕,可是,克利的善良让大家感动。

只有真诚的帮助别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四、律动:

找朋友。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幼儿带着问题欣赏,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而幼儿的欣赏有目的性。

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幼儿是欣赏活动的主人,由于幼儿不认识文字,他只能靠耳朵去听作品。

在听的过程中幼儿极易漏掉部分作品,所以用适宜的音乐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巩固幼儿的表面记忆。

另外培养孩子文学欣赏的能力离不开语感的训练,模仿是有效的方法,让幼儿模仿作品中的动物语言动作,能使幼儿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

  小百科:

微笑:

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个表达方式,表示愉悦、欢乐、幸福,或乐趣。

微笑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宗教,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国际通用的。

跨文化研究表明,面带微笑是世界各地情感沟通的手段。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3

  活动目标:

  1、懂得让别人高兴是一种快乐,把快乐送给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2、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团结友爱、和谐、欢乐的情感和小蜗牛的美好心灵。

  3、依据散文中的对话格式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

  1、图片:

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小朋友,你愿意为你的朋友做事吗?

你为朋友做过哪些事呢?

  实录:

幼儿一:

我看到教室的地上有脏东西,我会捡到垃圾桶里。

  幼儿二:

我会帮妈妈洗碗。

  幼儿三:

妈妈累的时候,我帮妈妈捶捶背。

  幼儿四:

我做小组长的时候,我帮小朋友拿筷子。

  幼儿五:

睡觉的时候,我会帮旁边的小朋友拉袖子。

  幼儿六:

做小组长的时候,我帮别人拿画画的笔。

  幼儿七:

我帮妈妈洗衣服。

  ……………………

  评析:

幼儿有不少互相帮助的生活经验,因此回答非常丰富,但不少幼儿存在想象与现实混淆的现象,如帮助妈妈洗碗、洗衣服等。

这个活动是散文欣赏,诗歌、散文本来就有着浓厚的想象与创造的色彩,所以,我对这类回答未加评价。

  

(二)依次出示图片,引出散文前半部分内容。

  1、依次出示小鸟、大象、小兔的图片,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他们有些什么本领。

  实录:

幼儿一:

小鸟喜欢唱歌,他可以帮别人唱歌。

  幼儿二:

大象会帮别的小动物洗澡。

  幼儿三:

大象的长鼻子会帮别的小动物过河。

  幼儿四:

小兔子会帮人家拔萝卜。

  幼儿五:

小鸟的嘴巴尖尖的,会捉虫子。

  幼儿六:

大象还会砍树。

  ……………………

  评析:

这些动物都比较常见,幼儿对他们的特性也非常了解,因此幼儿的想象都非常合理,可见,在引发幼儿进行创造想象时,教师必须对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做一预见,幼儿只有在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很好的回答,否则的话,教师一定要预先进行铺垫。

  2、欣赏散文前三句

  师:

小兔他们用什么本领来为朋友们做事的呢?

我们来听一听。

  3、提问:

小鸟他们是怎么说的?

  (三)出示小蜗牛图片,引出散文后半部分。

  小蜗牛听了小鸟他们的话,可着急了,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完整地看VCD,只放图像,不放声音,引导幼儿说说小蜗牛画了好多的照片干什么?

照片上小蜗牛是怎么样的?

(微笑)

  2、欣赏散文后半部分。

  师:

蜗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

小蜗牛把什么送给了朋友?

为什么小蜗牛把微笑送给朋友,也能让朋友们高兴呢?

3、教师小结:

小蜗牛把快乐带给了大家。

  (四)完整欣赏散文。

  师:

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引导幼儿运用散文中的格式仿编)

  实录:

幼儿一:

蜜蜂说:

我愿意为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

  幼儿二:

青蛙说:

我愿意为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

  幼儿三:

大树说:

我愿意为朋友们遮太阳,让他们高兴。

  幼儿四:

花儿说:

我给大家闻我的香味,大家喜欢我。

  幼儿五:

太阳说:

我给人们带来温暖和阳光,让大家高兴。

  ……………………

  评析:

此前开展的活动“小花籽找快乐”中涉及了蜜蜂、青蛙、太阳等因帮助别人而体会到快乐的相关内容,幼儿在这一环节的创编活动中,能很好地将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存在的问题是,幼儿不能一次就将想好的内容以散文中的格式:

**说:

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

这样的句式说出来,有语言能力强、倾听习惯好的幼儿能一次就完整的仿编出来,还有的需要老师帮助归纳、提炼。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表演区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散文。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4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议以、讲讲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想象,为文中小动物设想怎样带给别人快乐,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2.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的内容,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

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

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

  一、导入部分: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1.小朋友们,今天早上我们去玩了滑滑梯你们开心吗?

(开心)

  开心那就对老师微笑一个吧。

  2.小朋友,你刚才是怎么微笑的呀?

请你们和边上的小朋友相互看看吧。

请幼儿相互观看同伴微笑的情景。

  3.当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开心)

  4.总结:

原来呀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真高兴,真快乐。

  5.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

为什么?

  教师:

哦,原来微笑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动物是怎样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呢:

请欣赏故事《微笑》

  二、展开部分: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播放课件,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问题。

  ①故事的名称;

  ②有那些角色;

  ③它们有些什么本领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教师分别提问:

  ①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

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

  小动物们想出了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②朋友感到怎样?

(很感动、很高兴)

  ③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怎么做?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①小朋友帮小蜗牛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小蜗牛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送去微笑的。

  ②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

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

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③教师小结:

原来小蜗牛画了好多张图片,每张上面都有一只小蜗牛在甜甜的微笑,朋友们看到这张图片,也高兴地笑了。

  三、结束部分:

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

  四、活动延伸

  1.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客人老师。

  2.邀请舞:

《请你一起跳个舞》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欢快的节奏,与同伴一起表演,进一步感知体验和同伴在一起的友好与快乐。

  分析: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反思:

本节活动课首先能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其次能营造动态,利于幼儿语言表达。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

使幼儿体会自己的帮助能使别人和自己都高兴,增强幼儿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帮助的意识,通过聆听故事、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想象、绘画笑脸,孩子们懂得了要用微笑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快乐带给大家。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5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2、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的句型说出自己的相法。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散文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散文朗诵磁带

  2、水彩笔、卡纸

  3、视频台、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鸟、大象、小兔图片,引导幼儿思考他们能为朋友做什么,导入主题

  师:

图片上有谁,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他们都想为朋友做事,让他们高兴,你觉得他们会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二、分段欣赏散文,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学说句型,了解小动物为朋友做了什么

  提问:

小动物为朋友做了什么?

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

  2、引导幼儿思考小蜗牛为朋友做了什么

  提问:

小蜗牛怎么了?

它为什么好着急?

  它能象小鸟一样给打家唱歌吗?

像大象给大家干活吗?

像小兔给大家送信吗?

  小蜗牛给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3、倾听第二段散文,了解微笑能给人带来愉悦

  提问:

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

  它的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你的微笑送给你的朋友

  老师也将微笑送给小朋友们,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微笑,微笑是最简单的事,可确能让别人开心、高兴

  三、完整欣赏散文,懂得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

  提问:

你喜欢散文里的小动物吗?

为什么?

  他们为别人做事,让别人高兴,他们自己也觉得怎么样?

  小结:

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感到很愉快

  四、请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的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1、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事,让他们高兴奥妙?

  2、你愿意为朋友作什么,让他们高兴?

  3、扩展幼儿思维,除了为朋友,还可以为父母,为老师或其他人做什么

  五、请幼儿将自己所想到的画在纸上,讲给同伴或老师听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6

  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

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

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

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建议

  1.作品通过简炼、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一个互助、友爱的童话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2.最后环节可放在日常活动中进行。

  附:

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

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

小兔说:

“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

”小蜗牛想:

“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

”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

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

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

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

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

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

“小蜗牛真了不起!

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7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教学《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

  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

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二、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

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

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三、说重难点

  重点:

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

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把目标2作为教学的难点目标。

  四、说教学准备(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

  物质准备:

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经验准备:

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五、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

"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意图与目标:

开门见山地点出快乐主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发现:

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1.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

  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

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

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

  提问: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

  (分析:

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

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

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