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4357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docx

利乐包装机操作规范

推荐:

利乐TetraParkFino/3型包装机操作规范

一、目的

为保证机器设备的无菌环境,使产品达到标准的要求,特推荐本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TetraParkFino/3型包装机的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消毒、准备生产、生产、清洗、周保养以及故障处理的操作规程。

三、内容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仔细阅读生产计划,了解当班所要生产的品种以及生产批次。

2、换上所对应的包材,并将包材拉至夹爪处。

3、检查双氧水槽是否清洁、双氧水系统各滚轮轴承是否完好。

并关闭双氧水排放阀。

4、将贴条附粘在包材的边上,并合上SA压力轮;检查SA喷嘴上有无附着物。

5、检查LS喷嘴上有无附着物,纵封挤压轮(小白轮)是否有磨损、位置是否正确;相对轮是否运转自如。

并裹上包材,压上下成型环。

6、检查无菌空气管波纹管的密封圈是否完好,连接管道并紧固;检查产品管是否紧固。

7、检查上灌注管销槽、插销是否有磨损、损伤、变形;下灌注管各连接销、蝶阀是否有磨损和卡塞、安装是否正确;并连接好下灌注管。

8、检查扣钩弹簧、横封感应棒是否完好,横封胶条是否老化;查看切刀弹簧的使用时间,检查并及时更换。

9、认真配制检测双氧水(不低于35%),按3‰加入润湿剂并及时准确的作好记录。

注意:

双氧水对皮肤有腐蚀的危险!

配置和使用时,请穿戴好防护用品。

10、"开启水、电、压缩空气、蒸汽,并观察是否正常(水压:

0."3—

0."6MPa;压缩空气压力:

0."6—

0."7MPa;蒸汽压力:

200--300MPa)。

(二)升温消毒目的:

生产之前使产品管路处于无菌状态。

包括从A阀到下灌注管的管道和设备。

方法:

280度的无菌风对产品管路吹30分钟,然后再冷却下来。

附图。

1、预热。

(无菌空气系统开始工作:

水环压缩机运行、双氧水泵工作、主加热器开、S

A、LS加热器开、润滑泵开。

目的:

使S

A、LS加热器的温度升高,来加热包材的两个边,以便封管)

2、封管。

当预热倒计时结束后,程序上升键自动闪烁,提示封管。

封管的目的是为了让消毒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里进行。

(主马达工作、S

A、LS气缸工作(Y24)通电、计时器工作,切刀电磁阀工作(Y

60、"Y61通电)。

封管的同时,应检查双氧水单元的运行状况;检查纵封和空包内表面是否有划伤。

3、加热。

封管结束后,程序自动上升至加热。

目的是使产品管路里的温度达到280度以上。

这一温度的探头位于B阀处,所以也称为B阀温度。

(主马达停止,S

A、LS气缸复位(Y24断电),喷淋开(Y31断电),计时器停止、切刀停止、B阀开(Y8通电、Y67断电)、B阀温度监控器开始工作。

4、消毒。

当B阀温度达到280度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消毒。

通常情况下,这时需要寸动一次纸管,再检查一次空包,然后再按下程序上升键。

(管加热器工作(240度),倒计时30分钟)。

在30分钟的杀菌倒计时过程中,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B阀温度降至280度以下,程序将自动下降,回到加热状态,直到温度重新升到280度后,程序上升键才又提示消毒。

*(

5、冷却。

当30分钟的杀菌倒计时结束后,程序自动上升到冷却。

同时将送信号(READY)至杀菌机。

冷却的目的是将产品管路的温度降至常温,以便灌装。

(空气分流阀关(Y41通电),强冷阀开(Y33通电)、倒计时10分钟,)

6、冷却结束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送信号至杀菌机,按下程序上升键,等待杀菌机

的生产信号。

并寸动,重新做一个纸管,消毒工作结束。

寸动时,将字轮压好,检查打印效果。

(三)准备生产

1、杀菌机的生产信号送到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按下程序上升键。

2、管加热器升到第二设定值480度。

3、当管加热器升到450度时,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生产,20秒钟内按动按下程序上升键,直到主马达动作后放手。

4、主马达启动。

主马达动作,S

A、LS气缸工作(Y27通电),喷淋关(Y31通电),切刀工作、计时器工作,强冷阀关闭(Y31断电)、热交换阀Y44换向、倒计时29秒。

5、灌注。

倒计时29秒结束后,C阀先打开(Y7通电)、A阀后打开(Y9通电),C阀先于A阀4~12秒,空气分流阀开(Y41通电)。

6、开始生产。

滑槽动作(Y27通电),计数器工作。

(四)生产

1、检查封合质量:

生产开始及后每10分钟检查一次产品包和外观形状,是否有褶皱、夹角和透光现象。

连续取两包产品检查LS、S

A、TS的封合质量,按照正确的查包方法(破开成品包后,将包材清洗吹干,观察横封线内侧是否平整或过热,纵封贴条透明无气泡,贴条边缘尽量控制无裂痕,在对横封和纵封的破坏检查中,一定要将包材内层PE或铝箔层带起)进行仔细检查。

2、产品计量:

每10分钟检查一次产品重量是否在计量范围之内,每次连续抽查2袋以上,并作出适当的调节。

3、日期打印:

每10分钟检查一次打印情况——字迹是否清晰,批次、日期各类代码是否正确(特别是在更换打印状态时),油墨是否足够。

检查LS相对轮上有无墨垢,并及时清除。

4、纸路检查:

每10分钟检查一次纸路——各滚轮的转动是否灵活、纸路是否跑偏、S

A、LS加热区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包材进入加热区约8毫米),喷嘴内是否有融化的PE膜、产品包中线是否对中。

5、双氧水单元:

每间隔10分钟对双氧水润湿效果进行观察,双氧水是否均匀涂抹在包材表面,并经挤压滚轮后无明显双氧水残留;同时观察双氧水润湿轮和挤压轮是否运转灵活,双氧水耗量是否正常(250ml机:

220—250ml/h;200ml机:

200—220ml/h)。

6、每15分钟观察一次夹爪切刀复位情况,判断切刀弹簧是否完好。

7、每10分钟对整台机器进行仔细巡视,检查有无异常响声和异常现象,各管道接头处是否有空气、产品渗漏,控制面板上有无报警显示。

8、每30分钟作一次生产记录,并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9、"拼接包材和贴条之前,需要用75%的酒精对接纸台、以及双手进行消毒。

10、"在更换包材、贴条或状态发生变化后,立即对变化点前后各两袋的产品进行破坏性实验,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包括设备本身、该时段产品的检查)。

并按要求取好目的样品,以便事后监控追述。

11、"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方式留取样品。

(五)停机

1、当杀菌机的生产倒计时快结束时,按下程序上升键。

(滑槽退回,空气分流阀关(Y41断电)(3分钟后开),A阀先关(Y9断电)、C阀后关(Y7断电),A阀先于C阀4~12秒,双氧水泵停止,润湿电机停止工作,LS、SA汽缸复位,计时、记数器停止、喷淋开(Y31断电),主马达停止、Y44换向、强冷阀开(Y33通电))。

自然冷却10分钟倒计时。

2、剪破纸管,让残留的奶液流出;松开打印轮,并清洗打印组件;排掉双氧水;松开SA压力轮;剪断纸管;松开下成型环。

3、清点所取的各种样品,并填写《取样记录》;计算双氧水的耗量。

4、自然冷却10分钟倒计时结束后,寸动拉掉纸管。

拆下下灌注管,清除上灌注管的奶迹。

5、连接清洗管(包括B阀的出口处和下灌注管的出口处),按下清洗程序。

(六)清洗

1、手工清洗

a.清洗下灌注管,清洗完后,注意安装正确。

并浸泡于自制的双氧水桶中。

b.清洁夹爪上的奶垢和油污

2、CIP。

a.清洗碱液的浓度:

2."0%~

2."5%;清洗酸液的浓度:

15%~

2."0%。

b.清洗液的温度:

80~90度。

c.流程:

10分钟水冲洗——20分钟碱液循环——10分钟水冲洗——20分钟酸液循环——10分钟水冲洗。

d.每周

二、"五加酸循环。

e.设备停止生产超过12小时后再生产,需要加做一次CIP。

注意:

清洗液对皮肤有烧伤和腐蚀的危险!

配置和使用时,请穿戴好防护用品。

(七)周保养

1、检查双氧水系统

检查挤压轮表面和相对轮特氟龙套是否完整,轴承是否灵活,在湿润轮和相对滚轮之间的间隙应为

0."5mm;并清洗双氧水槽

2、清洗气刀,以及清洁抽气管

气刀缝里不能有异物,必须清洗干净;抽气管用尼龙刷刷洗。

3、拆洗打印组件,并润滑

所有的滚轮必须转动灵活,O型圈完好无损,并润滑。

4、拆洗夹爪系统

检查切刀及弹簧,横封胶条必须完好,用试管刷清洁各部件,并润滑。

认真检查所有的螺丝是否紧固。

注意不要变动每个扣钩座垫片的数量。

5、拆洗上灌注管

小心拆卸上灌注管,清洁并检查上、下O型圈。

6、检查管道连接处的密封

更换任何损坏或压平的密封圈,紧固所有的连接口。

7、"拆洗水过滤器,并检查夹爪的冷却水流量(不低于

0."5l/min)

8、检查切刀压力油以及中央润滑油

9、清洁机身

从机器的顶部拆除蒸汽护罩,清洗干净,检查上、下成型环的所有滚轮上纸导滚轮必须灵活,所有的固定螺丝必须检查是否紧固,不要忘记接纸平台及纸仓的清洁。

*(八)利乐包装机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

1、升温时程序无法上升

A、检查水、电、气、蒸汽是否开启,水(

0."3~

0."6Mpa)、压缩空气(

0."6~

0."7Mpa)、蒸汽(200~300Kpa)。

压力是否正常。

B、检查水环压缩机气压是否正常,连接压力监控开关的气管有无脱落。

C、检查无菌空气管道是否更换。

2、消毒空气无法达到280度。

A、检查主加热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335~365度)。

B、水环压缩机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范围(45~65Kpa)。

C、B阀是否开启,各压缩空气气管是否漏气。

D、强冷阀Y33是否完全复位,热交换阀(Y44)是否正常工作。

E、B阀感温头是否完好。

F、系统密封是否漏气。

G、下灌注管蝶阀安装不正确。

3、自动降程序

a)管加热器240度始终上不去。

b)消毒空气280度波动(可以提高水环压缩机气压或提高超高温加热器温度,使消毒空气在280~290度)。

c)水分离器堵塞,循环空气中水份太重。

d)强冷阀Y33关闭不严。

e)热交换阀(Y44)是否正常工作。

f)下灌注管蝶阀卡死。

g)水、电、汽、气等外部能源出现异常。

4、LS或SA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

a)检查主加热器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

b)LS或SA加热器有故障,电线接头、插头脱落或加热器损坏。

5、拉纸纸管裂开或断裂

a)纸管过小,可调整蓝轮。

b)LS或SA封合不好,注意纸路跑偏。

c)双氧水浸泡过久,可用胶带粘贴。

d)下灌注管法兰处支撑轮调节过紧(间隙小3~4毫米)。

e)纸路摩擦力或阻力过大。

f)纸路中部分位置卡死或包材经过的间隙有过小现象。

g)气刀安装位置不正确或气压太小,未能将附着在贴条上的双氧水吹干。

h)管内气压太高。

6、1#、2#包装机在管加热器高温450度时未及时键入主马达启动,程序掉入接收杀菌机信号步骤,程序不能升入管加热器高温步,需要寸动一次纸管,才能重新升入。

7、冷却后,B阀温度始终高于80度。

a)强冷阀Y33是否工作正常。

b)换向阀Y44是否换向。

8、计量问题

(1)计量不足:

a)检查半成品是否气泡过多,如是,暂停杀菌机排奶。

b)杀菌机备压低、均质机单向阀磨损严重。

c)下灌注管是否安装正确,浮筒连杆是否脱落,B阀是否完全关闭,蝶阀的开度(30度)是否过大。

d)轻微的计量不足或两个夹爪计量相差太大,可以通过增减容量盒垫片实现。

e)浮筒重量(250毫升:

269正负

0."5克;200毫升:

293正负

0."5克)是否发生变化。

f)产品包长度是否变短。

g)纸管成型是否过小(中线重叠量6~8毫米)。

h)容量盒弹簧是否失去弹性,定位块安装是否正确。

(2)计量波动大:

a、夹爪容量盒弹簧断裂。

b、纸仓内刹车压力不均匀。

c、均质机物料出口压力波动大。

d、灌注管不对中,容量盒打下灌注管。

e、容量盒凸轮滚轮单边磨损或轴断裂。

f、下灌注管蝶阀磨损。

g、浮筒不能在下灌注管上自由滑动。

9、成品包内有划伤。

a)纵封压力轮磨损。

b)纵封压力弹簧位置不合适。

c)上灌注管纸路内支撑环表面有毛刺。

d)纸仓内包材刹车划伤。

e)纸管成型太小。

f)下灌注管插销问题。

1

0、"成品包有折痕或夹痕。

a、纸管成型过大,调整下成型环处蓝轮位置。

b、纸路在双氧水槽后跑偏严重,调节纸导滚轮,使包材靠近纸导滚轮的边缘(注意加热区宽窄)。

c、检查上下成型环各滚轮是否转动灵活,滚轮间的间隙不能过大(不能超过

0."5毫米)。

11、"封合质量

(1)横封不好

A、横封脆性大,主要表现为:

横封较硬和横封内侧PE无韧性,调节夹爪功率,可降低5个单位左右。

调节后便仔细检查横封封合质量。

B、横封过热:

主要表现为:

横封内侧封合会有细小颗粒(需要仔细观察),调节、降低夹爪功率,调节后需要仔细检查封合质量。

C、横封较弱:

横封线不明显,在查包时PE层不易被带起。

有时可能没有横封(调节、增大夹爪功率、增大后需仔细查包、暂停检查左右扣钩弹簧是否完好)。

D、横封透光,包材铝箔破裂:

检查夹爪功率,检查横封冷却水是否通畅,流量(300升/小时)是否正常,超程是否正常(3~5毫米),可增减扣钩垫片调节,同爪的左右超程是否平衡,横封感应棒损坏及胶条老化,包材自身有缺陷。

(2)纵封不好

A、加热区是否足够(包材进入加热区8毫米)调节加热器或调节纸导滚轮。

B、加热温度是否足够,调节S

A、LS加热器温度。

C、风压是否足够(LS气压

1."5~

2."5KP

A、SA气压

1."0~

2."0KPA)。

D、LS封合不好:

检查小白轮完好情况,检查灌注管是否对中,用弹簧称检测压力轮(小白轮)的压力(35~45N),以离开相对轮为准。

E、检查包材自身有无缺陷(如无铝箔、PE等)。

F、SA封合不好:

检查挤压轮和相对轮的完好程度、安装位置以及之间的压力(15~25N)和包材导边滚轮。

G、检查加热区是否残留有胶质。

H、扭管严重,调整上成型环手柄,使两边宽窄重叠一致。

1

2、"打印不好

A、墨轮运转情况,过松或过紧(调节)。

B、墨水质量不好,墨水太浓可适当加点稀释剂(专用)。

C、换包材时纸路张力太小,容易引起花袋或白板,可以在包材大滚轮处塞纸以增加摩擦力(增大了纸路张力)。

D、调节打印轮或墨轮上下位置。

E、检查纵封LS相对轮上有无附着物,相对轮是否转动灵活。

F、检查字轮上的“O”型圈是否老化。

G、打印组件中滚轮磨损。

1

3、"包材跑偏

A、包材质量不好。

B、包材刹车力不均匀。

C、SA挤压轮表面不平整,更换挤压轮或轮面换一面或向左右调节。

D、纸路张力太小,晃动。

在包材大滚轮处塞纸以增加摩擦力。

E、打印轮调节过紧。

F、纸路中各支撑滚轮、导向滚轮有无卡死或摩擦。

1

4、"双氧水润湿报警

A、是否添加双氧水润湿剂或添加比例是否正确。

B、双氧水润湿块与包材接触是否正常。

C、双氧水润湿轮间隙是否正常(50丝)。

D、双氧水润湿块接线端是否脱落或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润湿接触线(白色)。

E、双氧水润湿轮是否正常,手动Q004检查润湿电机故障还是润湿轮卡死。

15、"双氧水低液位报警

A、双氧水未打进双氧水槽,双氧水管子内进了空气,可以将电机关掉,将双氧水倒入双氧水槽,双氧水自由流下将管子填充,再开启双氧水电机(限1#、2#包装机)。

B、双氧水泵密封损坏。

C、双氧水槽内泡沫太多,将双氧水回流过滤网清洗、吹干。

1

6、"双氧水耗量偏离正常范围

A、挤压轮是否磨损,其轴承是否损坏,更换积压轮。

B、积压轮两端的弹簧力是否平衡及均匀(25N),以挤压轮刚离开相对轮为准。

17、"高频报警

A、检查高频报警发生器报警情况作出判断,一般为负载报警,检查同轴电缆线、变压器、TS加热棒。

若为其他报警需通知电工或工程师协助。

18、"电机过载报警

A、双氧水电机过载,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

B、主马达过载,主要检查夹爪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

1

9、"生产时喷淋未关闭

A、检查电磁阀Y31是否复位或阀芯损坏。

2

0、"中央润滑油报警

A、及时添加中央润滑油。

B、检查各油管,特别是大油管是否脱落。

C、油管内有空气,需拔掉部分油管接头进行手动润滑排气。

2

1、"夹爪切刀不能复位

A、检查切刀弹簧是否断裂,弹簧是否过短——加垫片。

B、排压力油,检查增压杯油是否足够。

C、检查、手动电磁阀(Y

61、"Y62)是否动作。

D、切刀是否在刀座内被异物卡死。

E、切刀活塞是否灵活复位,拆下油腔清洗活塞吹干装回。

2

2、"夹爪空响

A、排压力油和空气。

B、增压杯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增压杯内膜片是否磨损。

C、更换增压杯内压力油。

2

3、"成品包有折角

A、灌注管是否对中(以校正好的容量盒中线为基准)。

B、调整管支撑轮(在灌注管对中的前提下,两滚轮与灌注管法兰间隙为3~4毫米)。

C、调整纸路张力,调整纸仓内刹车或在大滚轮处塞纸增加摩擦力。

D、检查容量盒是否对中及倒角。

E、检查纸管是否成型过大,调节下成型环处蓝轮位置。

2

4、"灌奶掉程序

A、A阀未打开,检查A阀气管是否漏气,检查A阀电磁阀。

2

5、"蒸汽温度低(

0."2~

0."3MPA)

A、锅炉房蒸汽压力低。

B、调整减压阀前截止阀开启量(减压阀(螺杆)调节:

向下调压力增大,向上调压力减少)。

C、减压阀故障(通知机修人员)。

D、蒸汽阀的疏水阀坏掉,关闭蒸汽,拆下疏水阀检查双金属片是否损坏或堵塞。

26、"升温缓慢

A、检查主加热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可以适当调高主加热器设定温度。

B、检查水环压缩机气压(45~65KPA)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溢流阀适当调高气压。

C、热空气流通管路中有水,检查电磁阀Y32是否工作正常。

D、主加热器缺相。

E、检查各管路是否漏气,检查B阀是否开启到位,压缩空气管是否漏气。

F、下灌注管蝶阀安装不正确。

2

7、"甩包、粘包

A、检查夹爪冷却水是否堵塞,水流量是否正常。

B、横封胶条是否老化,予以更换。

C、夹爪功率调得过大、过热。

(减小夹爪功率后立即查包检查封合质量)。

D、切刀过钝或有损伤。

E、压力爪或切割爪不平行。

F、检查夹爪间隙

0."9正负

0."1毫米。

G、切角压力(

0."3~

0."4MPA)。

H、奶温过高(5~40度)。

2

8、"升温过程中B阀温度下降

A、Y33未完全关闭、冷却器进水、排水管有无蒸汽冒出。

B、检查换向阀是否换向及到位。

C、C阀阀头密封不好,漏蒸汽。

D、B阀感温头故障。

2

9、"水压过低

A、水泵故障。

B、过滤网堵塞,清洗过滤网。

3

0、"水分离器排水不正常。

A、排水管堵塞。

B、水环压缩机进水量不正常,检查恒流阀是否堵塞,检查电磁阀Y32是否工作正常。

C、水分离器浮筒卡死。

3

1、"糊管

A、检查杀菌机备压是否过高。

B、检查下灌注管安装是否正确。

C、检查下灌注管蝶阀开启度(30度)是否过大,检查蝶阀是否磨损严重。

D、检查下灌注管浮筒重量,看浮筒是否进水。

E、B阀关闭不严,无菌空气吹进产品管道内。

3

2、"清洗时水打不进包装机

A、检查清洗管道内有无堵塞。

B、B阀是否打开,检查设备程序是否在CIP状态,B阀气管是否脱落,电磁阀Y8是否正常工作。

3

3、"温度显示器出现“FBF”主要是传感线断路,插针松动或感温头损坏。

3

4、"生产中机器发生异响,必须立即暂停对机器进行检查,以避免重大设备安全、质量安全事故。

3

5、"生产中若遇爆管,必须停机AIC清洗。

注:

斜体字为包装机的零件名词和术语

附:

处理内包装材料时的卫生要求

对内包装材料的不当处理会直接导致对产品的交叉污染,所以在预防交叉污染的所有措施中,要特别予以重视。

1.内包材纸卷和其它原材料,特别是包装材料分开存放。

存放过程中要保持纸卷外包装材料的完整。

储存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没有灰尘。

2.任何时候都禁止将包材纸卷直接放在地面或不卫生的栈板上。

3.使用纸卷要在无菌灌装间外将外包材(膜)去除,然后再送入灌装间。

4.当仓库温度低于无菌灌装间时,需将纸卷在灌装间外的缓冲间里储存12—24小时,当纸卷内外温度与灌装间温度一致后再打开外包装,送入灌装间使用,

5.操作人员接触纸卷前必须先彻底洗手并用75%酒精消毒,在整个接纸,换纸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操作外要尽可能少地接触包材,特别是包材的内表面。

严禁用粘满油渍的手或其它物件接触包材内表面。

6.使用接纸台前,首先要用75%的酒精对其进行仔细擦拭消毒,同时对双手进行消毒。

7.没用完的包材卷要用干净的塑料布仔细包好,并在重新标示后保存(送回库房)。

以上所有要求对贴条的处理同样适用。

推荐洗手规范

为了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规范洗手清洁。

应配备消毒洗手液和洗手设施,如清洁的毛巾或纸巾(不建议使用热风式干手器,因为清洁不善时,该设备可能会导致交叉污染)。

洗手设施和设备的安装符合卫生设计要求。

1.下水道通畅,下水道上有返水弯。

洗手的方法和频率:

普遍认为有效的洗手程序为:

(1):

在流动的温水(38—43度)下冲洗,使双手彻底的沾湿。

(2):

取适量的能产生泡沫的洗手液(需含肥皂成分)。

(3):

沾一些水。

(4):

充分搓洗双手和其他部分(手腕,或裸露的上臂)20秒。

(5):

用温水冲洗掉所有手上的泡沫。

(6):

以及上臂的泡沫,如果有必要(更换好工作服准备进车间时,从卫生间出来,倒完垃圾……)重复2—6的步骤。

(7):

抽取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搽干双手。

(8):

并将洗手池周围搽干。

(9):

将用过的毛巾或纸巾投入专用的收集容器中。

(以上程序应该被明确标识于每个洗手处方便随时阅读是地方,另外要在洗手处明示的内容是其专用性。

2.以下情况时,员工必须要按规定去洗手。

(1):

每次进车间开始工作前。

(2):

接触低液位灌装管,混料搅拌器等产品接触面前。

(3):

接触内包装材料(包装纸和贴条)前。

(4):

在上卫生间,接触口,鼻,头发等身体部位。

系鞋带,倒垃圾,清洁污物等行为后。

(5):

接触地面污物和其他污染物,完成清扫工作后。

(6):

以及其他需要的时候。

3.接触内包装物前不仅要洗手,洗手后还要用75%的酒精消毒,可通过对员工的双手进行涂抹试验来确定清洗效果,这项检查一般为不定期的抽检,控制指标可根据工厂情况自行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