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4741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中国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2.

(1)流量

(2)存量

(3)流量

(4)存量

(5)流量

3.

(1)主要变量:

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价格

内生变量:

某种产品的供给

外生变量:

成本、价格

(2)主要变量:

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价格、工人数量、资本数量

内生变量:

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

外生变量:

价格、工人数量、资本数量

4.

(1)当政府进行限制时,市场的结果是均衡,但不是出清。

(2)当政府不进行限制时,市场的结果是出清,也是均衡。

(3)略

5.

略。

第二章

1.

(1)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C+I+G+NX=30,000+10,000+10,000+(7,000-6,000)=51,000

(2)用收入法核算GDP

GDP=要素收入+折旧+间接税=1,000+3500+3500+6,000+30,000+4000+3000=51,000

(3)计算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1,000+30,000+3,000+3500=37,500

(4)计算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YD-C=30,000+1000+3500-30,000=4,500

2.

(1)该国的储蓄规模=私人储蓄+政府储蓄=13,600-11000+(-800)=1800

(2)GDP=C+I+G+NX=YD+T-TR

所以:

I=YD+T-TR–(C+G+NX)

=(YD–C)+(T–TR–G)-NX

=1800+400

=2200

(3)GDP=C+I+G+NX

所以:

G=GDP–(C+I+NX)

=16000–(11000+2200–400)

=3200

3.

(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

GDP=25万美元

(2)每个生产阶段创造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矿产公司:

增加值15万美元

炼钢厂:

增加值10万美元

GDP=15+10=25万美元

(3)用收入法计算GDP

GDP=工人收入+企业收入=10+5+5+5=25

4.

(1)该飞机厂各年度的名义GDP

2005年GDP=325×0.52=169亿美元

2006年GDP=350×0.54+(325-300)*(0.54-0.52)=189.5亿美元

2007年GDP=380×0.6+(375-325)*(0.60-0.54)=231亿美元

(2)以2003年为基年的真实GDP

2005年GDP=325×0.50=162.5亿美元

2006年GDP=350×0.50=175亿美元

2007年GDP=380×0.50=190亿美元

5.

略(参见教材相关章节)。

6.

答:

应计入500亿元。

这涉及存货的处理。

2009年的存货是2009年生产的,已计入2009年的GDP。

因此2010年销售出去的存货应从总的最终支出中扣掉。

因为此处的存货也是最终产品,而人们购买这些最终产品时,往往无法分别它是哪年生产的,因此能够统计到的只有总支出,因此

GDP=对本年产品的总消费支出+对本年产品的投资支出

+对本年产品的政府购买+本年产品的出口

=(总消费支出-对往年存货的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对往年存货的投资支出)

+(总政府购买-对往年存货的政府购买)+(总净出口-对往年存货的净出口)

=C+I+G+NX-对往年存货的总支出

=C+本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本年的存货投资+G+NX-对往年存货的总支出

=C+本年的固定资产投资+G+NX+(本年的存货投资-对往年存货的总支出)

=C+本年的固定资产投资+G+NX+存货投资的变动额

7.

因为转移支付不是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老百姓得到这些收入,但没有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

8.

不变。

9.

略(参见教材相关章节)。

第三章

1.

(1)由消费函数C=80+cY,得到储蓄函数

S=-80+(1-c)Y=-80+0.4Y

均衡储蓄S*=I=50

(2)因为AD=C+I

得到AD=80+cY+50

由AD=Y,得到

Y=80+cY+50

因为c=0.6

得到Y*=325

(3)经济将发生的存货调整为:

产出为300时,存货将增加325-300=25个单位;

产出为400时,存货将减少400-325=75个单位

(4)Y*=130/(1-0.5)=260

图略,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下降

(5)Y*=80+cY+60

因为c=0.6

得到Y*=350

图略,总需求曲线向上平移

2.

由S=I

C+S=C+I

Y=AD=A0+cY

Y*=A0/(1-c)

其余略。

3.

由c=1-s得到消费乘数=1/(1-s)

4.

(1)AD=Y=C+I+G=80+cYD+50+100=80+0.6(Y+0-40-0.2Y)+150=0.48Y-40*0.6+230

得到Y*≈396

则S*=-80+0.4Y*=78.5

(2)投资乘数△Y*/△I=1/[1-c(1-t)]=1/[1-0.6(1-0.2)]≈1.92

政府购买乘数△Y*/△G0=△Y*/△I≈1.92

平衡预算乘数△Y*/△G0+△Y*/△T0=(1-c)/[1-c(1-t)]=(1-0.6)/[1-0.6(1-0.2)]≈0.77

税率乘数△Y*/△t=-cY*/[1-c(1-t)]=-0.6·396/[1-0.6(1-0.2)]≈-456.92

(3)达到均衡时的预算盈余为

BS=T-TR-G=40+0.2·396-0-100=19.2

(4)当c=0.8时Y*=(80+50+100-0.8·40)/[1-0.6(1-0.2)]≈381

因此BS=T-TR-G=40+0.2·381-0-100=16.2

当I=80时Y*=(80+80+100-0.6·40)/[1-0.6(1-0.2)]≈454

因此BS=T-TR-G=40+0.2·454-0-100=30.8

当税率为0.1时Y*=(80+50+100-0.6·40)/[1-0.6(1-0.1)]≈448

因此BS=T-TR-G=40+0.1·448-0-100=-15.2

(5)当Yf=450时,BSf=T0+tYf-TR-G=40+0.2*450-0-100=30

由于均衡产出为396,若想使均衡产出达到450,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等三者的某种组合。

具体组合可以自行设计。

5.

(1)Y=C+I=150+0.8Y+100=0.8Y+250

Y*=1250

此时S*=-150+0.2Y*=100

(2)此时C=200+0.8Y

Y=200+0.8Y+100

Y*=1500

此时S*=-200+0.2Y=100

(3)图略

(4)参考

(1)-(3)

(5)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6.

(1)由NX=X-M得到

NX=70-(50+0.10Y)=20-0.1Y

(2)AD=Y=80+50+100+0.6·0+70-50-0.6·40+0.6(1-0.2)Y-0.1Y

Y*≈365

(3)根据AD=C+I+G+NX,把所有有关函数代入,并根据均衡条件AD=Y,即可得到均衡收入的表达式,然后分别对各个外生变量求导,即可得到各种乘数,比如投资乘数△Y*/△I=1/[1-c(1-t)+m]=1/[1-0.6(1-0.2)+0.1]≈1.61。

(4)根据出口乘数回答即可。

7.

设开始时的政策组合是ΔG0>0和ΔT1>0,

为税收的增加量,不管是什么税收,平衡预算政策导致的所得税增加量为ΔTY。

=

(均衡收入的变动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购买的增加,一是税收增加)

移项可得:

(1-

(1-c)

第四章

1.

(1)I=I0-br,其中I0、b、r都是外生的。

(2)

=(A0-br)/[1-c(1-t)],IS曲线的表达式为Y=(A0-br)/[1-c(1-t)]

(3)A0变动对AD以及IS曲线的影响

b变动对AD以及IS曲线的影响

t变动对AD以及IS曲线的影响

(4)IS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商品市场中有过度供给,IS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商品市场中有过度需求。

调整过程按450线模型解释即可,即通过库存调整达到产品市场均衡。

2.

(1)Y=C+I+G(i)

而YD=Y-T+TR(ii)

所以Y=YD+T-TR(iii)

根据(i)和(iii),有

C+I+G=YD+T-TR

移项可得:

I=YD+T-TR-C–G=(YD-C)+(T-TR–G)=Sp+SG

其中Sp为私人储蓄,SG为政府储蓄。

(2)Sp=-C0+c(Y+TR-T),SG=T-TR-G

社会总储蓄=Sp+SG=-C0+c(Y+TR-T)+T-TR-G

(3)

其中,A0=C0+I0+G0

3.

(1)L=kY-hr,其中k、h、Y、r是外生的

(2)Y*=(M0/P0+hr)/k,LM曲线的表达式为M0/P0=kY-hr

(3)

货币供给上升时LM曲线的变化,均衡的变化见左图所示

k上升时LM曲线的变化,均衡的变化见左图所示

h上升时LM曲线的变化h2>h1,均衡的变化见左图所示

(4)参见教材第94-95页。

4.

见上题第(3)问的答案。

5.

(1)IS:

Y=(9500/3)+(250/3)r

(2)LM:

Y=2500+300r

(3)均衡利率为1.74,均衡收入为1978。

(4)可把各个函数先用符号表示,然后求出均衡收入的表达式,再求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6.

(1)参加教材第95-96页。

(2)参加教材第96页最后一段。

(3)财政政策。

7.

(1)IS曲线左移。

(2)A0的任一组成部分的变动都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

(3)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使IS曲线移回去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

8.

利率迅速大幅度下跌,然后缓慢上升到新的均衡利率,新的均衡利率低于货币供给增加前的均衡利率;均衡产出缓慢增加到新的均衡水平。

9.

(1)凯恩斯假定价格刚性,古典学派假定价格灵活。

(2)参加教材第100-103页。

第五章

1.

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转移支付或增加个人税收),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

如下图所示。

2.

(1)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导致总需求和总收入的成倍增加,总收入增加的幅度取决于乘数

(2)总收入的增加又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k;(3)在货币供给不便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增加导致均衡利率的上升,均衡利率上升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4)均衡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投资需求下降的幅度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5)投资需求的下降导致总需求和总收入的成倍下降,总收入下降的幅度取决于乘数

这个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下去,直到经济最终完全恢复均衡。

3.

(1)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所示。

4.

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乘数为零。

当经济处于“古典情形”时,由于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就必须使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使得货币需求量等量下降;因此存在完全的挤出,此时财政政策乘数为零。

5.

(1)取消投资优惠

总收入下降,利率下降,投资从I1下降到I2

(2)提高个人所得税

总收入下降,利率下降,投资从I1上升到I2

6.

10亿元

7.

(1)公开市场购买,货币供给减少,利率升高,产出减少。

(2)公开市场出售,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产出增加。

8.

由于当时我国经济中投资对利率不敏感,IS曲线接近垂直状态,所以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自发性投资,于是中国经济迅速复苏。

见下图所示。

第六章

1.

(1)斜率和位置均发生变化

(2)斜率和位置均发生变化

(3)右移

(4)右移

2.

(1)总供给曲线变平坦。

(2)右移。

(3)左移。

3.

(1)长期内价格将上升,产出会下降。

(2)见下图所示。

4.

滞胀:

高通胀,低产出,应采取供给管理政策

衰退:

低通胀,低产出,应采取需求管理政策

5.

见教材第179-180页

6.

见教材第178-179页

7.

见教材第164-165页

8.

货币需求降低相当于货币供给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右移。

(1)在古典情形下,AS曲线是竖直的,价格上升,产出不变。

(2)在凯恩斯情形下,AS曲线是水平的,价格不变,产出增加。

9.

参见教材第173页。

10.

参见教材有关章节。

第七章

1.

资本存量为K,资本的价格是MPK,也就是f’(k),资本收入占GDP的比例为0.3,因此有

=0.3,由于K/Y=2.5,所以有f’(k)=0.3/2.5=0.12,这就是资本的收益率。

而稳态下经济增长率=n+g,因此n+g+δ=0.08。

由于f’(k)>n+g+δ,所以储蓄率太低。

2.

(1)见教材第216页

(2)见教材第222页

3.

(1)

(2)人均资本4.0

人均产量2.0

人均消费1.4

人均投资0.6

新增人均资本0.2

(3)假定无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k*=9,y*=3,c*=2.1。

4.

(1)假定一开始经济处于稳态,那么资本存量的增加就会导致经济偏离稳态,而且资本存量过大,因此经济就会向稳态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人均资本存量越来越少,人均产出越来越低,因此经济增长率为负的。

假定一开始经济不处于稳态且大于稳态的资本存量水平,结论同上。

假定一开始经济不处于稳态且小于稳态的资本存量水平,经济就会向稳态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人均资本存量越来越多,人均产出越来越高,因此经济增长率为正的。

(2)在短期中会有增长效应(增长率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长期中重新达到稳态,此时增长率为零。

(3)主要决定于当时经济所处的状态。

5.

见教材第205-206页

6.

参见教材第220-223页。

7.

(1)人均储蓄=s(1-t)y

(2)税率t的任何增长都会减少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

(3)

(4)可根据上述几张图分析。

8.

见教材第224-225页

9.

这是个论述题,无标准答案。

第八章

1.

(1)m越大,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值越小;v越大,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值越大。

(2)

AD=C+I+G+NX

=C0+cYD+I0-br+G0+X-mY+vR

=C0+c(Y+TR0-T0-tY)+I0-br+G0+X-mY+vR

=C0+I0+G0+X+cTR0-cT0+(c-ct-m)Y-br+vR

IS曲线的方程为:

Y=(C0+I0+G0+X0+cTR0-cT0-br+vR)/(1-c+ct+m)

(3)简单开放经济乘数为1/(1-c+ct+m)

2.

由于汇率不变而且资本不流动,此时的经济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经济。

(1)政府减小支出:

产出下降,利率下降。

(2)需求从进口品向本国商品转移:

对本国的总需求增加,IS曲线右移,产出和利率都上升。

(3)进口下降,但并没有增加本国需求,减少的支出变成了储蓄,相当于货币供给量增加。

产出上升,利率下降。

3.

参见教材第243-247页。

4.

参见教材第243-247页。

5.

参见教材第248-250页。

6.

(1)当汇率升高时,本国货币相比于别国货币更值钱,本国产品相对于别国产品更昂贵,竞争力下降。

当汇率下降时,本国产品相对于别国产品而言更便宜,竞争力上升。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第九章

1.

(1)12.5万亿美元

(2)15万亿美元

(3)2.5万亿美元

2.

(1)A+MY

(2)C=(A+MY)/N

3.

略。

4.

(1)V=500

(2)略

(3)125

5.

(1)以住宅投资为例,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就越大,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2)财政政策乘数为A0/(1-a-c+ct)。

(3)Y上升,r上升,C上升,I不确定(要综合考虑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

基本IS-LM模型中私人投资受到增加政府购买的挤出效应,此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要综合考虑各个系数的大小。

6.

(1)当地价降低时,住房的流量供给增加,流量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投资增加。

7.

(1)名义收入决定的货币数量论的目的是解释名义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而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关注的是货币需求是如何决定的。

(2)参见教材第272-273页。

第十章

1.

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财政扩张的效果都是产出不变,价格上涨。

因为是企业和工人都在进行理性预期,所以财政扩张一旦发生,企业和工人就都发现了,因此工资立即上升,导致产出不变、价格上涨。

2.

(1)政府持久性地增加了货币供给,短期内产出和价格都上升,长期中产出不变,价格水平上升。

经济在C点取得新的均衡。

(2)政府某时期图突然增发货币,又突然减少,长期中产出不变,价格水平不变,经济在A点重新均衡。

在短期,产出和价格可能会上涨,这取决于工人和企业对货币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3.

略。

参见教材第285-289页。

4.

(1)在RBC的理论中,原材料价格上升,意味着经济中原材料供应紧张,经济中可用的原材料相对于经济活动减少,反映在图形上即为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一次永久性的向左移动,这样的情况下,产出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上升,但是经济中不会出现失业,因为工资水平会立即调整使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而在总供求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遭遇不利的供给冲击会使短期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但随着工资的调整,经济最终会回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产出水平。

(2)在RBC的理论中,技术进步,即是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一次永久性的向右移动,这样的情况下,产出水平上升,价格水平下降,但是经济中不会过度就业,因为工资水平会立即调整使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而在总供求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遭遇有利的供给冲击会使短期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但随着工资的调整,经济最终会回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产出水平。

5.

略。

本题比较复杂,仅作为思考题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第六章的总供求模型。

假定预期、工资和价格每调整一次需一年时间,然后考虑多少次调节能回到充分就业水平。

6.

根据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货币工资率上升,就业不变,真实国民生产总值不变。

根据粘性工资理论,货币工资率不变,就业上升,真实国民生产总值上升。

7.

本题是综合考虑本章和下一章内容才能回答的问题,而且也有一定的难度。

仅作为思考题使用。

第十一章

1.

参见教材第308-309页。

2.

参见教材第309-311页。

3.

参见教材第309-311页。

4.

参见教材第319-323页。

5.

参见教材第324-325页。

6.

参见教材第325页。

7.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