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211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9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docx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哲理小文

古代有一位得道的高僧,法力无边,能把阻挡自己行进的大山移动,令世人惊诧不已。

一日,有人问高僧:

“如果把山移不过来,怎么办?

”众人皆仰视倾听,高僧淡淡一笑:

“____!

这是何等旷达乐观的姿态!

其实,成功并非只有唯一的诠释,条条道路通罗马,偏拗地坚持只会无端地浪费时间,是过分的迂腐拘泥,调整一下心态和思路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态度决定高度,一条路走到黑摔得遍体鳞伤却不思变通,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李白《长歌行》中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诗句,说一男子为等约会的女子,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宁可抱住桥柱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开约定的地点。

诚信精神固然可嘉,但失去了生命,纵然有美好的意愿又有什么意义?

改变不了世界,那就要试着去改变自己,当前的社会依然遵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个人作为小气候不可能改变大环境,成功无坦途,但我们可先融入其中去适应它,再逐渐地去影响、改变它。

对于棘手的困难,台湾的成功实业家严长寿说:

“怕它,就要研究它。

对任何艰难险阻永不妥协,另辟蹊径,然后再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才是成功人生的标记。

(1)结合上下文内容,补充第一段高僧淡淡一笑之后的内容。

众人皆仰视倾听,高僧淡淡一笑:

“ 山不过来,我过去 !

(2)选文结尾写道“对任何艰难险阻永不妥协,另辟蹊径,然后再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才是成功人生的标记。

”小字同学对此深表认同。

小雯同学则认为,“成功人生的标记”的在于始终对自己的追求充满热情和期待。

你认为“成功人生的标记”是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

①可以同意以上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分析】分析:

这是一篇哲理小散文。

文章讲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成功的途径并非只有一种,条条道路通罗马。

态度决定高度,有时候要学会变通,改变不了世界,就要试着去改变自己。

“对于任何艰难险阻,永不妥协,另辟蹊径,然后再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才是成功人生的标记”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解答】

(1)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充。

联系上下文内容补充语句,使前后意思连贯。

上文有人问高僧“如果把山移不过来,怎么办?

”这里“高僧谈谈一笑”会回答什么呢?

结合下文“这是何等旷达乐观的姿态”这句话可知,高僧说的话应该是体现乐观阔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的,根据这个意思来写,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山不过来,我过去!

(2)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出自己心中“成功人生的标记”是什么。

注意观点要明确,适当列举事例说明观点,注意语言流畅,表达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山不过来,我过去!

(2)示例:

我认为“成功人生的标记”就是能跨越理想与现实间的鸿沟。

扯开西汉的帷幕,“漠北之战”霍去病将军率部灭匈奴,他跨越了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险阻,千古留名;夏伯渝截肢后继续苦练,终于在2018年成为中国残疾人士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去跨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就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点评】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侧面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

2.阅读《清洁人生》一文,回答以下各题。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

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

猫是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

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

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

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

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

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

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

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

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笑,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地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

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

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有删改)

(1)文中写了有关父亲的几件小事?

从中能看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2)第⑤⑧段两处加点词语“干净”各有怎样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4)试分析文章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

【分析】本文记叙了父亲四件小事:

父亲洗白衬衫;父亲给“我”洗澡;父亲为母亲买镜子;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

表现了父亲是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刚强的人。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问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③段“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概括为:

父亲洗白衬衫;根据④段“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概括为:

父亲给我洗澡;根据⑤段“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爱,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概括为:

父亲为母亲买镜子;根据⑦段“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概括为:

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

第二问人物形象分析。

从父亲洗白衬衫可以看出他爱干净;给儿时的我洗澡可以看出他爱孩子;为母亲买镜子可以看出他爱妻子;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可以看出他刚强。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

⑤段“干净”的含义:

根据上文“我父亲爱我母亲。

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可知,指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专一的,让“我”觉得他心灵、情感干净。

⑧段“干净”的含义:

“把这干净也洗掉”指作者不想要这“干净”。

根据上文“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知,“干净”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等。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限定赏析角度为人物描写。

运用“放”“搓洗”擦“等动词,判断为动作描写。

这些动词与体现细节的词语“轻轻地”“仔细地”“简单地”一起,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给孩子洗澡的过程,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

表现父亲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②段“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③段“我父亲是干净的”可知,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作铺垫;根据⑨段“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猫在结尾再次出现,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以对猫的发问,来表达“我”的深刻反思,“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则用猫的不屑表现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等杂念的苦闷。

猫这一角色增添了文章的内涵,发人深省。

答案:

(1)第一件事:

父亲洗白衬衫;第二件事:

父亲给“我”洗澡;第三件事:

父亲为母亲买镜子;第四件事:

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

父亲是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刚强的人。

(2)⑤段“干净”的含义是指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爱会让一个人干净。

⑧段“干净”是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浮华、杂念、欲望)等。

(3)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表现父亲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达出父亲温柔的父爱。

(表现“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①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作铺垫;②营造出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③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的迷茫(苦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

1、结合对人物描写的分析。

人物描写细分为: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的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3.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人生五十始!

(节选)

埃德加•斯诺

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

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

像他的六十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③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一一列举他的一些困难。

“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

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

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

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

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

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④“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

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

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

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

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下!

⑤“这里的工作的进展要慢得多。

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

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

由于封锁,我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

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

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

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

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

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

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

⑥“而且他们也不笨。

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

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

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第③段中为什么说“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

(2)请你列举上面选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

(3)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你认为革命领袖人物最应该具备哪两种素养?

【分析】本文是《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部分,是斯诺采访徐特立的,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双腿能坚持是因为他眼里有共产党的未来。

赞扬了徐特立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

【解答】

(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题目涉及第③段,可以找到相关的句子“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

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

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据此可提炼出答案:

在文化上,西北人民,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不识字人数众多,没文化,思想愚昧落后,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前途一片黑暗。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分析。

节选部分是斯诺采访徐特立的,因此采用的大量的语言描写,如第⑤段“而且他们也不笨。

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

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

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写出了教育取得的效果。

还有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第①段“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双腿能坚持是因为他眼里有共产党的未来,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

(3)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能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作答即可。

示例:

①政治思想素养。

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对革命坚定不移,对党的忠心热诚,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

②道德品质素养。

他们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主席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彭德怀、朱德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他们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

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答案:

(1)在西北,不识字人数众多,他们没文化,思想愚昧,看不到未来,犹如陷入了黑暗之中。

(2)语言描写,如第④⑤⑥段都是徐特立说的话;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如第①段“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3)示例:

①政治素养,热爱共产党,对党的忠诚不二,坚定不移执行党领导,坚信革命必将取得的成功。

②道德品质素养。

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这些人献身革命事业,有使命感、远见卓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问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

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

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

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

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

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

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

“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

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

我一把拉住他:

“你这是要干啥?

多危险啊!

”父亲却只是笑笑。

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

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

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

“手套!

”母亲慢慢递上一双粗糙的手套。

“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

”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

”母亲回答说。

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

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

“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

”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

”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

“把我拉上去一些!

”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

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

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竞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

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

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

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

然后,他摘下胜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

”他笑着说。

“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

”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

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

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

(2)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 环境 描写,突出了天气 炎(闷)热(恶劣) 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

(3)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请写出三条理由。

(要求:

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

【分析】本文写“我”暑假期间跟随父亲去修理空调,父亲买来防晒油并给“我”涂上,在缠“我”的绳子里垫上毛巾,又把雇主给的雪糕让给“我”吃,使“我”感到浓浓的父爱,也感受到父亲工作的艰辛、危险,体会到父亲为家庭的责任感而深深感动。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找到父亲关爱儿子的段落,根据相关句子概括。

根据第②段“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可知,父亲慈爱地买来防晒油,并把“我”全身涂遍防晒油。

根据第③段“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可知,父亲细心地将毛巾垫在绳子里边缠在“我”腰上。

第⑪段“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

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可知,父亲慈爱地将擦干净的雪糕给“我”吃。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

此句描写“太阳……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可知是环境描写,交代当时的天气状况,突出天气的炎热程度,为下文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艰辛的工作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

结合第⑩段上文所写的内容,“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父亲才四十多岁,就已经如此的苍老,这些都是因为父亲长年累月辛苦工作所致,父亲过早的苍老和工作的艰辛让“我”心疼不已,也为自己没有认真观察过父亲,对父亲的忽略而深感内疚。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

“我”要和父亲一起去工作,父亲买来一瓶防晒油给“我”擦上,可知父亲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天气如此炎热,父亲还要在室外工作,可知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父亲要戴手套,是为了不想工具掉不去砸到人,可知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雇主给父亲一根雪糕,父亲真诚道谢,可知父亲是一个淳朴的人;父亲对“我”和母亲的安慰,说明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人;父亲身上体现出的慈爱、吃苦耐劳、善良淳朴、对家庭的责任感等,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答案:

(1)买并涂防晒油;垫毛巾;让雪糕。

(2)环境炎(闷)热(恶劣)

(3)因自己长时间忽略父亲而愧疚;因父亲过早衰老而心酸。

(4)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点评】景物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梁老汉养牛

马宇龙

牛爷姓梁。

梁是甘肃崇信县的大姓,位于县城西郊的锦屏镇平头沟村,许多人姓梁。

牛爷的名号一时响亮,就连省里都来过人上门拜访牛爷。

这名号顾名思义,自然与牛有关。

耄耋之年的人,养了十二头牛,前不久刚卖了两头牛犊,收入两万多元。

收牛人慕名来找牛爷,一眼就瞅上了窑洞门前那两头晒着太阳、毛发闪亮的牛犊。

牛爷看他盯着牛犊的眼神,心里一紧一紧的。

对方连着伸了三遍手指头,牛爷摇了三遍头。

收牛人勾着头,思谋了半天,仰脸咬紧嘴唇,最后一次伸出了指头,一副豁出命的表情。

牛爷望着那指头也是半天,最终紧闭眼皮,狠狠点了一下头,也是一副豁出命去的架势。

收牛人甩下两摞子百元钞票,牵着牛吹着口哨出了平头沟。

牛爷没有顾上数那两摞钱,撵到村口,望着两头牛犊扑踏扑踏地远去,牛爷的眼窝里湿湿的。

往回走的路上,牛爷的嘴里不停地念叨:

还是个牛娃呢,还是个牛娃呢!

当初镇上给他投放基础母牛,就是让他培育肉牛,发展平凉红牛产业的。

牛出栏上市,就是为了卖钱致富的。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是牛爷心上就是过不去这道坎儿。

牛爷爱在广播匣子里听戏,可是这段时间他明显听得少了,原因是从前悠闲安静的日子突然被打破了。

去年有个作家来平头沟转了一圈,在他家里坐了坐。

牛爷原来以为这人是看上了他的长烟锅,那天他把烟锅要过去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半天不放下。

后来他又以为是看上了他的牛,他不停地问牛说牛看牛,问得仔细看得也仔细,一看就是个懂家子,他的手里肯定攥着好买家。

等到作家的文章登上了报纸的时候,牛爷才知道,原来人家是看上了他的故事。

文章是做出来了,惹得来访的人踏破了牛爷家的门槛。

他和他的窑洞不断地上报纸,上电视。

人家说,是他发明了利用废旧窑洞发展红牛产业的新法子,全县好多乡镇都来取经,纷纷效仿,改造废弃窑洞八百多孔,现在全县窑洞养牛已经有三千多头了。

牛爷想,窑洞以前不也养牛吗?

别人说,人和牛一起住窑洞那是几百年前的事。

平头沟搞新农村建设,人不都搬出了窑洞?

牛爷想想也是,他在窑洞门口修了砖瓦房,人住房里了,把牛又迁回了窑里。

牛住进来把蹄子踩进松软的黄土里,他看牛舒坦,牛也看他舒坦。

牛爷的儿子跟着平头沟的后生一窝蜂外出打工了,两个孙子也在外面。

近几年,孙子们回来得越来越勤。

牛爷倒也没什么要孙子们操心的。

跟同龄人相比,牛爷身子骨硬朗得很,眼不花耳不聋,背也不驼,说话中气十足,有条有理。

每天早上5点起来给牛添草,清理圈舍。

伺候完牛,他就在那里编筐子、背篓、担笼。

他年轻时当过木匠,老功夫还在呢,三四天他就能编一个,编了自己用,也卖给别的养牛户。

八十岁的牛爷,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