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286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9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docx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完整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5月中旬,校长派我和夏欣欣主任去长春学习,在学习中,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习中各位专家主要讲了四个模块的内容,有“戏曲课”的内容,“整本书导读课”“读绘本故事,练习表达”习作课“指向写作阅读课”,其中“整本书的导读课”这个内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也是学习后印象最深刻最让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我以我班学生为例,我班学生在每天中午读书活动的半个小时,我是让他们自由选择读书内容,有的学生读的是作文书,有的读的是童话故事,还有的学生读科幻小说,五花八门,但是不管读什么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去读,趁我看不见就搞小动作,或者闲聊,目的就是把半小时读书活动混过去,因此每次读书活动我必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着他们,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他们是在看书,不过真正看进去的没几个学生,有时我都觉得这半小时就是白白浪费掉了,但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因此就读书活动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读书我也是挺头疼,但自从听了王文丽老师的这节整本书导读课《时代广场的蟋蟀》以后,我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在班级进行了初步实验,上了一节简单的导读课,虽然没有带动全班学生发生改变,但班级一半的学生都对我所推荐的课外书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让家长给买了,现在学生课余时间唠闲嗑的少了,捧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的孩子渐渐多了,我想这就是整本书导读课的作用,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处于"放羊"的状态,读什么书,怎么读,读的效 果如何,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机制。

事实上,小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少, 认知理解能力偏低,如果任由他们自己进行课外阅读而不做指导,效果肯定不 尽人意,就算量勉强达到了,但是质却跟不上。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 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设"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根据这样的目标,可以确定导读课的内容与框架即基本模式:

了解大概内容,形 成初步印象;选读精彩部分(或与猜想内容相结合),体验阅读乐趣;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我分别从以上四方面介绍一下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一、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印象 。

我们新拿 到一本书,一般会有这些疑问。

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作者是谁?

封面什么样子?

大概讲什么内容?

导读课就是要解决这些疑问,让学生对这本书 的大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留下初步的印象,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好奇 心是孩子们的天性。

首先从预读开始,观察书的封面,引导学生从封面上获得一 些信息,由此来猜一猜故事大概会写什么。

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书名的特点, 借助封面和内容简介,设置疑问,吊足学生阅读的胃口。

这样,学生的阅读的 欲望被激发,深入阅读也就顺理成章。

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思 考动机,而非被动让作者牵着走,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大体风格与内容概要, 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

我找了几篇导读课的教学设计,1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如《爱丽斯漫游仙境》一课的导读,教师是从作者开始介绍,重点读了书 本的序言,引导学生从序言中了解书本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书 的地位和写作特色等,并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先从序言读起的方法。

而《绿野 仙踪》一课,则是用好了书本的目录,引导学生从书本的目录推测书本的主要 内容。

《一百条裙子》一书的导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应该从封面、作者、目录、主要人物、故事内涵的介绍入手,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如在指导学生看封面图时让学生了解小女孩住在简陋的房 子里,非常贫穷。

此时,让学生质疑:

这样贫穷的女孩为什么会有一百条裙子呢?

 不断地产生疑问正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好的兴趣导向。

 

二、选读精彩部分,体验阅读乐趣

面对整本书,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信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兴趣,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呢?

教学材料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要根据这本书的特点,选择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一起阅读,体验阅读乐趣。

如在《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导读中,首先初识波迪小姐--阅读外貌,然后再识波迪小姐--阅读事件,最后三识波迪小姐--阅读细节。

在这些不同角度的材料中,教师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语言引导学生阅读,感受作品散发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

首先来看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是以鲜明的文学形象吸引读者。

以人物形象为入手点的导读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随着人物命运变化的过程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再看作品语言。

不同作家的作品闪耀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师在导读 时,从精彩语言、特色语言入手,"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

比如, 老师抓住作品中描写波迪小姐外貌极具作者的语言特色的段落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通过丰富的表示颜色的词语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让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老师引导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精彩片断,带着学生初步感知作品语言。

 然后看细节描写。

老师引导学生从局部细节入手,引发话题,特别是对德 里的无礼野蛮行为,波迪小姐运用了自己的宽容与机智见招拆招。

抓住这个细 节与学生互动,师生分角色朗读、表演人物对话,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揣 摩细节描写的魅力。

通过讨论,走进人物心灵,深化意蕴的理解,还能培养学 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这样从精彩部分入手回应全书,从而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 兴趣。

 

三、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学习方法,课外阅读则要运用这些方法。

诸如朗读 和默读的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不同要求,边读边想画面,边读边思考, 以及如何抓要点,如何梳理故事情节,如何体会人物形象,如何揣摩语言的精 妙,如何做摘抄、作批注、写体会等。

可是,这些阅读方法与技能并不是一经 传授,学生马上就能熟练运用的。

而且,不同的书籍,对阅读技能的要求也不 尽相同。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导读课上加以强调,加以点拨。

 如《草房子》这本书的导读,教师在阅读方法上作了如下指导:

第一遍读,仔细读, 不漏掉一个细节,从整体上理解小说内容。

第二遍读,带着问题读,跳跃地读, 选择性地读,把感兴趣、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

为此, 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

(1)你觉得桑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 句、段落或相关事件来予以说明。

划记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如果桑 桑、秃鹤、细马、杜小康、纸月五个人都在我班,你最喜欢与谁做好朋友?

为什 么?

(找、划、读文中相关语句)(3)赏析"爬城墙"部分,体会人间真情。

在这一 片断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部分?

这是一堵什么样的城墙?

此刻的桑桑是什么样?

 柳柳是什么样?

接下来的事情是怎样的?

不难看出,问题牵引式阅读,目的性较 强,有利于阅读方法落实到位。

 而且,教师还进行了跳读的指导。

跳读也叫选择性读书,就是根据问题的 需要,选择相关部分再次阅读,当然是有目的地读,重点地读,深入地读。

如 要回答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必须要对全文十分熟悉,最好把发生在桑桑身上 的最主要几件事标出来,另外写在本子上,然后加以分析,从这些事件中看出 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怎样的孩子",要用概括性的词语说,一般是形容人的 性格品质、思想感情的词语,如热情、自私、任性、善良、异想天开等。

回答 这个问题的步骤与分析过程刚好相反,应该先概述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再用 小说中的具体事例一一加以说明,最好一个特点对应相应的事件。

 怎样进入到小说中去呢?

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乡村,而学生生活在城市, 这之间多少会有距离。

于是教师说:

"你想啊,农村生活如此神奇,如此美好, 怎么不令人向往呢?

有了这样的心情,读起来一定会饶有兴味的。

关于农村的一 些生活场景,你如果确实不太熟悉,可以向家人打听,或与有农村生活经历的 人交流,这也可以帮助你缩短阅读审美的距离。

"

四、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在导读课的最后环节,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它信息,如获奖情况,名 人和媒体的评价,以及这本书的特别之处等,使学生对本书的了解更加全面, 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比如《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导读课最后让学生了解 媒体对这本书的评价是"2004 年最棒、最佳、最好图书奖。

" --芝加哥图书馆 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超级好看的书,真正给孩子看的书,一本讲教育的书。

 这就让学生回归整体,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阅读整 本书。

  以上是课外阅读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四项内容相对独立,构成四个模块。

 主体部分是第一、二项,第三项"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可以单独作为 一个环节,也可以渗透在前两个环节,尤其是第二个环节之中。

当然,模式不 是一成不变的,这几项内容之间的顺序,以及内容的增补,应根据书本的特征 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定。

关于如何上好一节导读课,我想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的导读课内容必须是学生没有读过的这本书,对这本书不知晓,不知情。

那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无知到有知,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见里面的一些东西,然后吸引他们走进来,这就是老师在导读课上需要做的事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想一些办法,如预测、猜想、设置悬念、验证等。

如王文丽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纽约时代广场的时尚短片,让学生用词语形容这个时代广场。

在学生形容后老师追问:

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繁华、热闹、人来人往、看上去有气势的广场上,蟋蟀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可能会发生一段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

让学生大胆猜测一下。

二、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比如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课时,王老师让学生关注封面,封面上的图画、文字;关注到边边角角给我们提供的每一个信息;关注到扉页;关注到作者。

这些都是在教学生阅读方法,也就是怎样去读一本书。

同时还包括:

有的书上的内容梗概,有的书目录当中就有名堂,有的封底的推荐语值得关注等。

三、教会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启迪智慧。

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文时就有突出体现,王老师让学生思考深入起来。

我们不是在读一本书,不是在读一只蟋蟀,而是在读我们自己的生活,读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会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推荐与之相关的整本书,如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写法。

王文丽老师给我们找到了途径,这也是我下一步需要做好的工作,今后需要努力创新的方向。

其实,导读课不会占用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每月我们就给学生上一节或两节导读课,也许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加强,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提升境界。

最后我借王文丽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愿意花心思,愿意去想,愿意去做,一切都会变得有可能,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

让我们 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古城镇三小学孙颖

 

授课题目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教学难点: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过程)

改进设想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发展起来的。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

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都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有进行交换。

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

正如马克思所说: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因此,单纯作为物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并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商品学、技术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商品不仅有用,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

如1把斧子换10公斤大米,这里,10公斤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可见,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然而,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内在本质因素,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形态。

我们知道,斧子和大米是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异质物品,它们为何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呢?

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

他们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商品的效用越大,交换价值就越大,反之,效用越小,交换价值就越小。

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无法进行比较。

为此,马克思说: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

”商品交换关系的显著特点,恰恰在于抽去了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

只要比例适当,无论使用价值的差别多大,不同的商品都可以互相交换。

那么,这个共同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支出的劳动,而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就是商品的价值。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交换的量的比例。

可见,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是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

①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②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

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③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为有用劳动。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劳动的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

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而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的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致的。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

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反之,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

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

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

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此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同时又揭示了价值同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种社会属性;另—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暂时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