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774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docx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汇编

 

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日,我市召开了两次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会议:

一是12月21日—22日召开了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的决定》,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创业的角度看,都直接影响和推动着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市政府12月26日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组织起来就业的通知》。

组织起来就业这一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形式将得到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有效发挥促进就业的“倍增”和“扩散”效应。

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本身就是以实际行动迅速贯彻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精神。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意见汇报如下:

一、20*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回顾

(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20*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安民、富民的首要大事和“一把手”工程,将新增岗位、落实政策、就业服务、资金投入、困难群体帮扶等工作目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思想更加统一、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工作动力更加持久、目标责任更加强化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

20*年初省政府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已经全面超额完成。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136个,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2.54万人16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37人,其中“3545”人员再就业3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采取的主要措施:

1、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为抓手,依托社区抓好就业再就业。

在街道、社区成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从而在基层建立了一支就业政策宣传员、就业援助员队伍,实现就业工作的重心下移、贴近服务。

依托社区成立组织起来就业实体108个,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200多个便民利民服务项目,累计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642人再就业。

2、实行主辅分离和兴建创业基地,加快再就业创业基地建设。

市劳动保障局和总工会等部门在前岭煤矿、淮北新兴有限公司、绿原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7个再就业基地,累计1.2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基地实现再就业。

前岭煤矿被授予“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称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该矿1700名职工全员下岗,通过自身的努力全员上岗,走出了一条“深挖潜力谋发展,全员上岗闯市场”的再就业之路。

目前,烈山区已经建成再就业一条街,吸纳96名下岗失业人员入户,带动239人就业:

杜集区正在兴建创业基地,位于朔里镇葛塘民营工业园内,占地18亩,可吸纳下岗失业人员800名;相山区计划筹建再就业一条街,位于大华现代城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预计吸纳下岗失业人员200—300名。

3、放宽放大再就业援助政策,帮助就业再就业。

我市结合本市实际扩大政策惠及面,将再就业援助政策从“4050”人员放宽至“3545”人员,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女35岁以上、男45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夫妻双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下岗失业的市级以上劳模、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单亲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对象实施再就业援助,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四送一落实”活动。

特别是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实施对特困就业群体的托底安置。

20*年,市政府购买社会治安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320个。

几年来累计安置1405名“3545”下岗失业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从事保安、保洁、保绿、统计、计生、劳动保障、协警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工作机制。

4、强化失业调控手段,在支持企业改制的同时促进再就业。

市政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改组,把握关闭破产工作力度,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规模性裁员,做好对关闭破产企业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

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减人员,及时进行指导和规范,防止失业规模过大、失业时间过于集中。

并且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27.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1.1万人,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失业人员全部接受了再就业技能培训。

近年来,累计对全市115家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债权债务项目及数额进行确认,涉及职工21257人,已有93家企业13200名职工完成了身份置换,在改制后的新企业重新就业人员11778名,再就业率达80%以上。

5、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再就业。

我市充分发挥淮北区位承东接西,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等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就业工作的拉动作用已日益显现。

近年来,202个招商项目为我市直接提供1*56个就业岗位。

6、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活动,维护职工权益,巩固就业再就业成果。

市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工会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劳动保障执法大检查活动,重点打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职业介绍、拒不参保缴费等侵犯人民群众利益、违反劳动保障律法规的行为。

20*年,共立案查处案件577件,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9710份,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及押金980.3万元,责令补缴社会保险费34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4家,进一步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秩序,使非公经济领域特别是第三产业大量存在的隐性就业逐步显性化。

7、建立再就业服务的“绿色通道”,落实再就业服务承诺。

市税务部门在办税服务场所设立专门的再就业服务窗口,简化和规范办税手续,实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集中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的涉税事宜,减少办税环节;市工商部门推行“中心管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将办事时限从规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对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实体的,优先受理,优先发照,优先年检,简化手续。

20*年,市财政共筹集再就业资金221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安排800万元),实际支出2212万元;市地税部门累计为810户企业、1562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39.26万元,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1.94万元;市国税部门为3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43万元,免收374户税务登记证工本费1.12万元;工商部门为1760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工商管理费51.05万元;金融部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6万元。

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制订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保险参保办法,扩大了社保覆盖面,提高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

8、突出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实行政府经费补贴与培训就业实效挂钩、企业和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再就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促进了培训和就业的有机结合。

20*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232人,其中2540人实现再就业,占培训人数的60%。

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00人,培训后315人成功创办企业,并带动626人实现就业。

9、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就业。

我市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确定了“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健全机制,市场运作,典型示范,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全市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100个,劳务输入基地112个,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163名,大力发展“订单劳务”、组织开展定向培训和输出。

着重抓好电子、建筑、纺织、家政、机电等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20*年共培训农民4.9万人。

着力推进劳务培训的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培训力量放手大胆发展,涌现出南坪、徐楼、岳集、烈山、高岳等劳务输出培训先进乡镇和汇众焊工学校、新兴培训中心等民办培训基地,提高了我市劳务输出分地域、分行业的集聚力和影响力。

20*年,全市劳务输出规模达28.5万人,实现新增输出5.2万人,劳务收入达14.2亿元,可实现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5元。

(二)当前我市面临的就业再就业形势和问题

几年来,虽然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新增劳动力、转复退军人、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求职人群,就业的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市转型战略的组织实施,创造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但新兴的产业、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下岗失业人员总体上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远不能适应要求,形成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再就业政策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一些制约政策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尚未解决,有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程序复杂、手续繁琐的现象,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一些优惠政策的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效应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今后以组织起来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意见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再就业的舆论氛围。

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全方位、长期性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切实发挥宣传的导向作用。

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新闻媒体设立就业政策专栏,连续刊登有关就业再就业的新政策,扩大知晓面。

二是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宣传报道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成功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三是各街道社区要通过在居民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单、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宣传,将政策送入千家万户。

(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推动就业再就业的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要按季度定期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调度工作进度。

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组织起来就业的督查。

要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定期督促检查全市就业再就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三是要建立就业再就业投诉举报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投诉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整改投诉的问题;四是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扩大考核的内容和范围,将组织起来就业纳入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考核内容。

对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工作进展较快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进展缓慢或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按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皖办发〔XX〕27号)规定,分别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三)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快再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步伐。

再就业创业基地是小企业的发展源、小老板的孵化器。

再就业创业基地把多项优惠政策打捆成“政策”组合,通过优惠政策的整体落实、综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门槛,提高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

在20*年第一季度内,市经济开发区及县区要以再就业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或划拨专门场地用于再就业创业园区和再就业一条街建设。

今后再就业创业园的服务对象将从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再就业创业园逐步转变成就业创业园、技能培训和实训基地,在孵化小企业的同时,培养更多的小老板;在促进创业的同时,带动更多人就业;在促进就业的同时,提升劳动者素质。

(四)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发展劳动型服务公司。

要采取市场运作方式,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各街道成立劳务型服务公司,把辖区内的困难就业人员全部组织起来就业,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组织起来就业实体。

各街道劳务型公司与辖区内持《再就业优惠证》的“3545”困难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根据劳务型服务公司与辖区内困难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从市再就业资金中按人按月给予一定岗位补贴,同时享受社保补贴,并给予劳务型服务公司一次性奖励。

劳务型服务公司以劳务派遣的形式,介绍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到用人单位成功就业的,可给予免费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

(五)落实扶持政策,为组织起来就业实体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努力创建有利于组织起来就业的氛围和环境。

要把组织起来就业和创业培训结合起来,对组织起来就业的领头人开展创业培训,从选择项目、开业指导、筹措资金、市场营销等方面为组织起来就业实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

对在创业园区(街)创业的就业组织,三年内实行“开业不登记,经营免四税,管理不收费,房租给优惠,成功有奖励”,并将再就业政策叠加使用,要规范组织起来就业实体的内部管理工作和经营服务行为,做好组织起来就业的参保、社保关系接续和工资支付等工作,切实维护好组织起来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专管员的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帮扶;二是加强专管员业务技能培训,推行持《职业资格证》上岗制度;三是建立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网络,实现全市街道社区资源、信息共享;四是强化街道社区服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依托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就业援助、岗位开发等工作,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七)做强创业培训,为组织起来就业和再就业创业提供支持。

一是将创业培训对象扩大到城乡各类劳动力,建立创业项目库和推介机制,成立专家志愿团,切实搞好创业培训的后续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将组织起来就业实体、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学员和创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小额担保贷款的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组织起来就业、创业培训和创业基地等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有机结合,实现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吸纳一定比例下岗失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并逐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

努力实现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

(八)深入基层群众,开展“两节”期间各项援助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再就业百日帮扶”活动。

通过三个阶段的就业援助,要建立困难就业群体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服务;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等措施,基本解决最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托底安置为主的再就业援助体系。

二是扎实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

通过广泛宣传、加大监察力度,进一步净化劳动力市场,切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同志们,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继续实施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大力推行“组织起来就业”,构建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大就业”格局。

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和有关单位,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真正担负起相应责任,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和优势,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力开创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争先进位、率先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略)

(二)社会保险征缴办法得到创新发展(略)

(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起步(略)

(四)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行(略)

二、分析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大局,理清劳动保障工作思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当前扩大就业所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领导更加重视、百姓更加关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是从上级政府的工作要求来看:

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对我们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下达的任务越来越重。

中央和省都通过了劳动保障“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了对今后五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更是对抓好今后的社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连续下发了六个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

二是从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来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保障权益越来越重视。

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对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维权行动明显增加。

据市劳动保障局统计,立案的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从20*年的533件上升到了XX年的2227件,立案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从762件上升到了1360件,劳动合同签订率也从75%上升到了87.5%。

三是从社会保障的自身发展来看:

我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

社会保险体系的险种由养老、医疗逐步发展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保障对象从单一的就业人群逐步向全体人民转变,保障区域也从城市逐步拓展到了农村,大劳动保障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无论是基本原则、体系构建、制度安排,还是运行管理,都面临着承前启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劳动保障形势也更加严峻,困难和问题也更加多。

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全局,全面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当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执政为民,转变职能,把劳动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是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劳动保障财政投入的良性增长机制,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要坚持城乡统筹,探索机制,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破好题。

从事劳动保障的同志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又要看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在低水平阶段。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以当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顺势而为,加快推进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坚持“多条腿走路”,在政府和全社会给予必要支持的同时,要看到“农民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紧密联系、土地是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的特点,统筹兼顾好推进城市化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系,研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切入点和运行机制,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劳动保障工作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劳动保障工作不能吃光祖宗饭,也不能断绝子孙粮,要为政策制度的后续发展留下空间和余地。

出台政策的基本点是,制度从体系上要不断健全,水平起步时可低一点,以后可逐步提高,一下子很高,要调整下来很困难。

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好节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十一五”时期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从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入手,逐步形成扩大就业和稳定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相互促进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比较健全、劳动关系比较和谐、分配格局比较合理、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目标,为我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三、贯彻省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结合省政府文件精神,再强调一下当前几个重点问题:

(一)关于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

今后三年,省里要组织实施推进工伤保险参保率的农民工“平安计划”,我市到20*年底的参保任务是50万人,而目前参保人数仅为20万,差距很大。

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成为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工作的头等大事。

现在职工的主体是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打工,是想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但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工伤,不仅钱赚不到,日后的生活也会没有着落。

设身处地为农民工想一想,五大保险中,工伤保险是第一需要,是当务之急。

去年年底我们研究决定,工伤保险也实行申报参保,让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工作的牛鼻子,牵住了,就能拉动其他社会保险工作的进展。

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缴很少的费,职工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都很高,工伤扩面难度不大。

工伤保险参保率上去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就上去了,其他社会保险也能逐步跟上去。

因此,工伤保险扩面,不仅是上级的要求,而且是广大职工的呼声,是我们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

(二)关于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为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养老保险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省政府对做实个人帐户的目标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劳动保障和财政地税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调研分析,把帐算好,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能力和财力状况,研究确定起步比例,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三)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建立市区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今年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必须确保明年1月1日前实施。

近段时间,市劳动保障局、吴兴区、南浔区工作抓得很紧,推得很快。

尽管区里的实施主体是卫生部门,但是区人力资源部门要关注进展,大力配合,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四)关于完善“五费合征”工作。

我市“五费合征”工作在全省先行一步,积累了不少经验。

目前,我市的“五费合征”工作仅是初步的,参加各大社会保险的人员是不一致的。

省里提出了“五统一”规范要求,即参保登记统一、征收机构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征缴流程统一、数据信息统一。

下一步要加快各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和费源的监管工作,同时要研究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的基数统一问题。

(五)关于维护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维护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发文要求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国务院是40条,省政府是31条,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

10月8日中央将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主要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劳动关系是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劳动关系不和谐,和谐社会建设将无从谈起。

要看到部分企业违反劳动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作任务很重。

非法使用童工是一条高压线,要重点地区重点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必打、必严惩,这是一条底线。

对于其他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到“民求必助、民告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严重违法的要严厉打击。

(六)关于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内容比较多,比如去年我们实施了“金保工程”一期工程,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陈加元副省长和市里一些领导去看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现在还有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各县区工伤与仲裁机构的建设问题,等等。

目前,劳动保障平台的“六到位”考核已经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各县区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明年市里将加大对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考核力度,县区综合考核劳动保障部分要拿点分数出来加强考核。

同时,市、区两级政府都出点钱,安排一个计划,把乡镇(街道)的劳动保障平台场所落实好。

(七)关于基本医保门诊问题。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办法,群众呼声很高,外地部分城市也正在逐步推开,我市也要认真研究推进这项工作。

(八)关于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央、省、市新一轮就业政策都已经出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