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989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docx

系统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附件二:

主要子系统验收标准及测试方案

一、系统验收标准

◆银川市建筑安装工程技术文件材料管理办法

◆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4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民用闭路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50189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二、安全防范系统包括:

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

1、系统调试

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调试

1.1.1、一般要求

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变更设计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

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检查施工质量,作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1.1.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电源检测:

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电源;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

线路检查:

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

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欧姆。

接地电阻测量:

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保证可靠的的电气通路。

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1.1.3、摄像机的调试

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和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

调节光圈(电动)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图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测试。

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1.1.4、云台调试

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

云台在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

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

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

如:

解码器、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

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

1.1.5、整体调试

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功能检测:

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

阵监控主机的切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

对数字视频录像式监控系统还应检查主机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远端联网功能等;

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除检测其记录速度外,还应检测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

联网调试

在联网的情况下检测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

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与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的联动控制功能。

1.2、防盗报警系统调试

1.2.1、防盗报警系统的调试主要是对下面几项功能进行检测:

探测器的盲区检测以及防动物功能检测;

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报警功能,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

功能,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

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传输、报警响应功能;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相关报答现场照明系统的自动触发、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启动、视频安防监视画面的自动调入,相关出入口的自动启闭,录像设备的自动启动等;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2、系统验收及验收标准

根据公安厅发布的安防行业标准,有关性能指标如下:

序号

试验项目

参数(要求)

1

探测范围边界

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步走测试2)

2

探测器灵敏度

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3

视频输入/输出阻抗

75±3.75Ω

4

视频通道带宽

>=6Mhz

5

视频信号幅度

1VP-P±3dB VBS

6

音频信号幅度

0.3VP-P±10%

7

随机性噪比

单频干扰黑白>40Db,彩色>37dB

8

随机性噪比

脉冲干扰黑白>40Db,彩色>37dB

9

系统50HZ总干扰

黑白>37Db,彩色>37dB

10

报警系统功能测试

紧急报警/声响/报警

11

系统功能测试

变焦/变倍/切换/录像/联动入侵报警/声光联动/记录/

12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五级损伤制,不小于四级

2.1、安全防盗、监控系统(安防工程)的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

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此项评价可参照公安部制定的标准,即“五级操作制评分分级”(附表2)及“主观评价项目”(附表3)给出的标准和项目;

系统质量的主面评价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Ø 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

Ø 主观评价应彩符合国家标准的监视器。

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尖高于450线,彩色电视机的水平清晰应高于300线;

Ø 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

Ø 评价人员应不少于五名,并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

评价人员应独立打分,联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

系统质量的客观评价

系统的质量客观测试应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测试所用的仪器应有讲师合格证书。

系统清晰度、灰度等级可用综合测试卡进行抽测,抽查数不宜小于10%,其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当对主观评价的分级有争议时,可用仪器对系统的随机信噪比及各种信号的的干扰进行测试,其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附表1 施工质量检查项目和内容

项目

内容

抽查百分数

摄像机

设置位置、视野范围

安装质量

镜头、防护罩、支承装置、云台安装质量与紧固情况

通电试验

50~65

(10台以下摄像机至少验收5~6台)

100

监视器

安装位置

设置条件

通电试验

100

控制设备

安装位置

遥控内容和切换路数

通电试验

100

其它设备

遥控内容和切换路数

通电试验

100

控制台和机架

安装垂直、水平度

设备安装位置

布线质量

穿孔、连接处的接触情况

开关、按钮灵活情况

通电试验

100

电缆敷设

敷设与布线

电缆排列位置、布放和绑扎质量

地沟、走道支铁吊架的安装质量

埋设深度及架设质量

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

接线盒的接线质量

60

接地

接地材料

接地线焊接质量

接地电阻

100

附表2 五级损伤制作评分分级

图像质量损伤的主面评价

评分分级

图像质量损伤的主面评价

评分分级

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5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2

图像上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生厌

4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1

图像上明显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生厌

3

附表3 主观评价项目

项目

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

项目

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

随机信噪比

噪波,即“雪花干扰”

电源干扰

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即“黑白滚道”

单荐干扰

图像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的条纹,即“网纹”

脉冲干扰

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跳动”

二、电子巡查管理系统

1、系统调试

(1)制定计划-------根据情况,制定巡检路线的点位,确定下需要固定信息钮巡检点的数码;

(2)采集钮号-------在固定信息钮之前,先用采集器采集下该钮钮号,最好同时再用笔记录一下钮号,笔记时只需记钮号后四位即可,并把该钮所代表的地点名称记录下来,这样做是为了在软件输入钮号时对座如号。

(3)固定钮扣-------见其次(地名钮安装)。

(4)待重复以上

(2)、(3)步操作把所有信息钮安装完毕后,信息钮的安装工作已经完成。

(5)把刚才读取完所安装信息钮钮号的采集器插入连接好的通讯座中,打开软件,输入密码,点击开“钮号及地点设置”版块,点击“用采集器导入钮号”键,选准串口号,点击“读入”键,读入完毕后,再点击“填入数据”键,待串口窗口变蓝即完成数据的导入。

点击“退出”键即可。

这样已固定好的信息钮的钮号就已输入电脑您再输入每个信息钮所代表的地点名称即可。

2、系统验收及验收标准

(1)检测钮号及对应地点的唯一性

(2)检测和电脑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3)检测巡更路线及时效的正确性

三、门禁控制系统

1、系统调试

门禁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

在系统安装完毕后,首先应按图纸进行仔细的检查和作必要的测量工作。

尤其是在系统通电以前,应对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绝缘阻抗,供电电路有无短路、开路、接错等现象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误,以免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当检查确信无误后,放可通电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

当选用进口设备时,在通电之前,应检查设备的供电制式是否符合供电要求;具有供电电压变换插头或开关的设备,开关或插头是否设在220VAC的档位,以免档位不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系统调试工作应分部分逐步进行,特别是大系统更应该如此。

系统调试基本按如下方法进行:

1.1、系统阻抗测试

在系统通电前,首先用三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对系统各连线的电阻、绝缘电组合系统接地点组进行测量。

阻抗测量是检测系统安装过程中有无短路、开路等故障现象,充电是交直流供电线路的阻抗,不能出现短路或与其他信号电路接错、交直流供电线路接混等故障,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不能贸然通电,以免造成线路烧坏、损坏设备等故障。

在阻抗测量时,应对每条视频线、通信控制线、交直流电源线以及控制台内各插座开关进行逐个测量检查,发现异常应查找原因,进行排除。

绝缘阻抗测量

用兆欧表检查交流220V供电线路与机壳、控制台等的绝缘电阻,应确保符合绝缘要求。

当出现绝缘阻抗降低、短路等现象时,应逐步断开各供电回路,分别测量,找出原因,进行排除。

系统接地电阻测量

检查系统接地是否良好,测量控制台裸露的导电部分,以及各种设备裸露在外面易被触及的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规定要求。

1.2、各种模块通电调试

在系统阻抗测试正常后,即可对系统通电进行测试。

首先断开向系统前端所有供电(可取下系统前端供电的保险丝或连接端子等)。

对各种模块设备逐个进行通电,通电时注意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出现异常是立即停止通电,查找原因系统在各模块通电正常后,即可对系统设备进行工作状态调整、系统设备编程、初始化调整等工作。

1.2.1、前端设备调试

逐个向前端设备供电,在供电过程中,应始终注意供电电压和电流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供电,查找原因。

操作管理主机和各模块,检查前端设备工作状态。

调整前端设备,使其符合要求

1.2.2、系统联调

当前端设备均调试完成,工作正常后,就可进行系统的联调工作。

测试时,对各前端设备(读卡器、出门按钮、电锁、门磁等)逐个进行测试,并调整定义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

并对各种系统功能,如电子巡更、门禁级别、操作员级别等,进行逐个的设定和运行。

2、系统验收及验收标准

2.1、检测内容:

1)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测

a)系统主机在离线的情况下,出入口控制器独立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b)系统主机对出入口控制器在线控制时,出入口控制器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以及出入口控制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功能;

c)检测掉电后,系统启用备用电源应急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信息的存储和恢复能力;

d)通过系统主机、出入口控制器及其他控制终端,实时监控出入控制点的人员状况;

e)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及时报警的能力;

f)检测本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能;

g)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h)出入口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系统的软件检测

a)演示软件的所有功能,以证明软件功能与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一致;

b)根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包括时间、适应性、稳定性等以及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对软件逐项进行测试;对软件的检测按本规范第3.2.6条中的要求执行;

c)对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如系统操作人员的分级授权、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信息的存储记录等;

d)在软件测试的基础上,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给出综合评审结论,包括:

软件设计与需求的一致性、程序与软件设计的一致性、文档(含软件培训、教材和说明书)描述与程序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等。

2.2、出入口控制器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20%且不少于3台,数量少于3台时应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的合格率10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和软件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四、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系统集成的应用,从业主需求出发,结合各子系统的功能进行系统整合以及进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功能共享。

更深的挖掘弱电系统潜能,为管理和使用人员提供一个便捷、实用的系统平台。

本项目集成如下系统:

电梯智能管理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信息传媒及信息发布系统等。

系统调试分为3个步骤,分别为“系统集成设计任务书”制定,通讯协议测试、系统安装。

1、“系统集成设计任务书”的制定

项目工程师进入现场,与业主方进行详细的沟通,根据业主方具体的业务流程,结合弱电系统整体配置,编制详细的“系统集成设计任务书”,文件中详细描述系统集成功能,以及具体业务流程。

2、各子系统通讯协议的测试

2.1、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通过网络与集成平台实现数据的联结,集成系统根据安全防范系统提供的通信协议进行测试,分别实现视频数据的查询、报警数据、门禁、停车场数据上传。

数据能达到要求速度,即测试完毕。

2.2、广播系统

应急数字广播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与集成平台的联结,集成系统根据通讯协议进行测试,除基本的状态监控,可以根据业主需要进行不同状态的预设,如广播开启时间、开启范围等。

数据能达到要求速度,即测试完毕。

3、子系统调试方案

3.1.视频系统调试方案

视频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集成平台,通过IE浏览器能否浏览到视频DVR上的图象,如能浏览视频调试完毕,只需视频厂家提供SDK开发包即可。

3.2.报警系统调试方案

第一步:

报警系统与集成系统接口为标准的通讯协议,如按照报警厂商提供的通讯协议,用第三方测试工具能收到报警数据,调试完毕。

第二步:

通过InteBASE报警接口程序,能采集到报警现场的实时数据,调试完毕。

3.3.门禁系统调试方案

门禁系统与集成接口为OPC或ODBC接口,如在集成电脑端,通过通用通讯协议连接到门禁系统上,调试完毕。

3.4.广播系统调试方案

应急数字广播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与集成平台的联结,集成系统根据通讯协议进行测试,除基本的状态监控,可以根据业主需要进行不同状态的预设,如广播开启时间、开启范围等。

数据能达到要求速度,即调试完毕。

4、软件实施过程

4.1.系统开发

开发流程:

4.2、测试子系统接口

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接口的标准规范和接口的性能指数。

现场工程师根据接口的不同,将采用国际标准的接口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4.3、确定各子系统的施工进度

项目经理需要跟每个子系统确定他们的施工进度,获取他们所提供的设备点资料,对于已经施工完毕的部分设备可以安排工程师进行系统的集成工作。

4.4、子系统的集成开发

现场工程师采用IDE环境,模仿子系统的操作界面进行图形组装,并根据要求编写相关的控制命令,最后把组装好的图形界面发布到用户界面当中,为用户配置权限后即可使用。

5、施工环境

5.1、集成服务器运行正常,并且已经连接到集成系统所属的局域网上。

5.2、各集成工作站到位,并安装相关操作系统和连接到集成系统所属的局域网上。

5.3、服务器必须和各子系统接口服务器网络通讯正常,并开放接口所用到的相关网络端口。

5.4、现场工程师以集成工作站为客户端访问集成系统服务器,调用IDE环境进行程序的编码和发布。

6、系统规模

由于IBMS包含了各子系统的所有监控功能,所以IBMS的规模将接近于所有子系统的操作软件的总和。

7、施工进度

IBMS出于本身的特性,它的施工进度将大大受限与各子系统的施工进度,只有在子系统的部分功能完工并且可以跟IBMS进行联调的情况下,IBMS才可以进行编码工作。

一般每个子系统的集成工作,将在该子系统完工后的1-2个月内完工。

8、系统验收

8.1、集成系统功能验收步骤

步骤

工作内容

输出结果

1

成立验收领导小组

确定验收人员

2

制订验收计划

3

制订验收标准和方案确认

测试方案

4

资料收集和评审

完整系统技术资料、设备资料、操作手册、系统维护等资料

5

完成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平台的验收

验收报告

6

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报告

7

实施验收方案

验收记录及问题记录

8

提交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9

组织专家对验收报告进行评审

专家意见及验收评审报告

10

验收结果

验收通过或不通过

整个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实施及测试、验收按照严格《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规范流程。

8.2、集成系统功能验收方法

●集成系统功能验收按照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方法执行。

●验收方法采用系统在线运行时,对集成系统的已确认的功能,按照确认的验收标准和制定的验收方案,进行整体功能确认和逐项功能检验结合的方式。

采用专门的检测计量设备对系统的主要性能进行定量的测试和验收。

五、机房工程

1、施工验收标准

SJ/T30003-199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DBJ15-23《气体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2、主要技术指标

2.1.环境指标

(1)精密空调区温湿度指标

开机停机

温度:

夏季23±2℃5-35℃

冬季5-35℃

相对湿度:

45%-65%40%-70%

温度变化率:

<5℃/h并不得结露

(2)舒适性空调区温湿度指标

空调开机空调停机

温度:

18-28℃(全年)5-35℃

相对湿度:

40%-70%20%-80%

温度变化率:

<10℃/h并不得结露

(3)精密空调区域洁净度指标

洁净度指标:

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少于18000粒。

2.2.照度

(1)工作照明照度:

主要工作区域≥300Lx(离地面0.8米处)

辅助功能区域≥200Lx(离地面0.8米处)

(2)主要功能区域应急照明照度:

≥30Lx

2.3.主要电气指标

接地电阻≤1Ω

静电电压:

≤1KV

零地电位差≤1V

三相负荷不平衡度≤20%

2.4.主要测试仪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产地

主要用途

备注

1

数字式测光表

FX-1010B

1

广东

测量照度

照度仪

2

数字静电电压表

QF-2292

1

成都

测静电电压

3

声级计

SL-4001

1

深圳

测量噪音

噪声仪

4

接地电阻测试仪

ZC29B-2

1

重庆

测接地电阻

5

数字式风速仪

Testo405-V1

1

北京

测风速

6

绝缘电阻测试仪

ZC—8

1

北京

测绝缘电阻

7

网络测试仪

FLUKE-DSP4100

1

美国

测试综合布线铜缆

8

光纤测试仪

LUCENT938

1

美国

测试光缆

9

温、湿度仪

HT-3003

1

成都

测温、湿度

10

尘埃粒子计数器

Y09-6

1

苏州

测含尘浓度

3、装饰装修效果

3.1.满足设计及国家规范的要求

3.2.外部感观

⑴机房整体效果达到美观适用、色彩搭配协调;

⑵吊顶

装饰平整、排列合理有序。

风口、灯具、消防探头等布置整齐、协调、合理;

⑶墙面彩钢板

按设计要求墙板尺寸准确,表面光滑,接缝顺直。

面层无锤印,与基层粘接牢固。

无松动,出墙厚度一致。

⑷玻璃隔断

玻璃隔断安装平整、美观,接缝合理。

⑸抗静电地板

安装平整、美观,接缝合理。

⑹隐蔽工程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程序,隐蔽工程在遮盖前办理隐检手续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隐蔽工程检验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3.3.达到机房安全要求

⑴所有装饰材料满足机房防火性能的要求;

⑵机房装饰满足防火、防尘、保温、防腐、防静电、防水、防鼠的要求。

4、供配电系统测试方案

4.1.绝缘测试

在所有配电线路接入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前,应进行绝缘测试,并填写“绝缘测试记录”。

所有线路的绝缘测试均必须达到《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的规定。

4.2.配电柜的调试

4.2.1配电设备在安装前,应检查以下资料是否齐全

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3C认证

连接系统图

4.2.2配电柜安装就位以后,在接线前进行通电试运行,现场对配电柜内所有开关元器件进行试验,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接线。

4.3.线路连接:

按照设计图纸对所有线路进行连接,包括配电柜端及插座、灯具、照明开关等。

4.4.专用接地线必须通过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接入配电柜内。

5、防雷接地系统调试方案

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器进行接地测试,测试电阻必须达到1欧姆以下。

若不能满足此要求,则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1)增加接地极;

(2)采用长效降阻剂。

调试通过的标准: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防雷接地以通过当地防雷主管部门(气象部门)验收为准。

六、综合信息发布系统

1.调试方案

1)资源计划,针对安装的环境进行分析,请充分考虑好以下方面:

Ø显示屏安装位置: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信息发布显示屏安装位置一般在1.5-1.8米左右,一般采用壁挂或者悬挂方式。

Ø控制器放置位置,一般建议放置在就近的弱电井的机柜中,这样便于管理,部分显示终端分布比较分散,也可以放置在天花板上,根据尺寸定制特定的机架或机柜。

Ø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距离:

VGA线传输距离不超过28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