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6088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化学调研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及其应用均正确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2O2中含有O2,所以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

C.FeCl3具有氧化性,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铜电路板

D.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2.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

Fe2+>Cl-

A.AB.BC.CD.D

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NaHCO3和NaHSO4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

S>C

B

将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a、b倍

稀释后溶液pH相同

a>b

C

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生成红褐色沉淀

制得Fe(OH)3胶体

D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

溶液变为棕黄色后迅速出现大量气泡

Fe2+催化H2O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

A.AB.BC.CD.D

4.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分别为X、Y、Z、W、R、T。

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

R>T>Y>Z

B.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X>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R<T

5.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设计浓差电池。

下图为一套浓差电池和电解质溶液再生的配套装置示意图,闭合开关K之前,两个Cu电极的质量相等。

下列有关这套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池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B.电解质溶液再生池内发生的只是物理变化,循环物质E为水

C.乙池中Cu电极电势比甲池中Cu电极电势低

D.若阴离子交换膜处迁移的

的物质的量为1mol,两电极的质量差为64g

6.aL(标准状况)CO2通入100mL3mol/L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a=3.36时,CO2+2OH―→CO32―+H2O

B.a=4.48时,2CO2+3OH―→CO32―+HCO3―+H2O

C.a=5.60时,3CO2+4OH―→CO32―+2HCO3―+H2O

D.a=6.72时,CO2+OH―→HCO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的熔、沸点都比较低

B.H2SO4、CCl4、NH3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C.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的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D.SiO2和CaC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8.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

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C.与Na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S2-═CuS↓

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2NH3·H2O═Cu(OH)2↓+2NH4+

9.已知HA的酸性强于HB的酸性。

25℃时,用NaOH固体分别改变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l的HA溶液和HB溶液的pH(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溶液的pH与-lgc(B-)的变化关系

B.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M>N

D.N点对应的溶液中c(Na+)>Q点对应的溶液中c(Na+)

10.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仪器合理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C.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D.量取15.00mLNaOH溶液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氯水褪色

B.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能使Cu转化为Cu2+

C.硅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D.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

12.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

B.在标准状况下,4.48L环己烷含氢原子个数为

C.

,在稀硫酸中充分水解,所得生成物中

键数为

D.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均为

1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生成物中阴离子总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丙烷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是0.1NA

14.25℃时,部分含铁元素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4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FeO4-)>c(H2FeO4)>c(FeO42-)

B.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15×10-4

C.B点溶液加NaOH溶液到pH为4的过程中,

减小

D.B、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为1的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c(A-)>c(OH-)=c(H+)

B.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Na+)>c(ClO-)>c(CH3COO-)>c(OH-)>c(H+)

C.PH=1NaHSO4溶液中c(H+)=2c(SO42-)+c(OH-)

D.常温下,pH=7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c(H+)=c(OH-)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精炼铜工业中阳极泥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从铜阳极泥(主要含有铜、银、金、少量的镍)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分金液中含金离子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

ⅱ分银液中含银离子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

Ag++2SO

ⅲ“分铜”时各元素的浸出率如下表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知,Ni的金属性比Cu______。

分铜渣中银元素的存在形式为(用化学用语表示)______。

“分铜”时,如果反应温度过高,会有明显的放出气体现象,原因是_______。

(2)“分金”时,单质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Na2SO3溶液中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沉银”时,需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4,分析能够析出AgCl的原因为_______。

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低,理由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Ksp[Ag2SO4]=1.4×10-5,沉银时为了保证不析出Ag2SO4,应如何控制溶液中SO42—浓度(假定溶液中Ag+浓度为0.1mol/L)。

________。

(5)工业上,用镍为阳极,电解0.1mol/LNiCl2溶液与一定量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高纯度的球形超细镍粉。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NH4Cl的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镍的成粉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为获得髙纯度的球形超细镍粉,NH4Cl溶液的浓度最好控制为_______g/L,当NH4Cl溶液的浓度大于15g/L时,阴极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该气体为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某药物中间体X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RX+

+HX;②-NH2+RCHO

RCH=N-;

③R-OH

;④

请回答:

(1)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H→X的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

B化合物F具有弱碱性

C化合物G能发生取代、消去、还原反应

D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23H27O3N9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可以转化为

设计以苯酚和乙烯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

(5)写出化合物B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有一个六元环,无其它环状结构;________

②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CN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FeCO3、Al2O3、SiO2)为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浸渣”中主要成分的用途________(写出两条)。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经检测“浸取液”中无Fe2+,“浸取”时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写出“沉锰”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5)将“酸溶”后的溶液作为电解液,用下图1装置电解,应采用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6)为充分利用“滤渣1”,需测定滤渣中铝元素的含量,设计以下方案。

①将ag滤渣处理成xmL溶液。

②取少量①中溶液用EDTA滴定测得溶液中Fe3+、Al3+的浓度之和为ymmol·L-1。

③另取少量①中溶液将Fe3+用盐酸羟胺(在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NH3OH+与Cl-)还原为Fe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④将③所得溶液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其吸光度为0.400(吸光度与Fe2+的浓度关系如上图2所示)。

该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19.(6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锂的需求量大增,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磷锂铝石等。

(1)i.为鉴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锂元素,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进行鉴定,当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可以认为存在锂元素。

A.紫红色B.绿色C.黄色D.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

ii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同样也要求处理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由Al箔、LiFePO4活性材料、少量不溶于酸碱的导电剂组成)中的资源,部分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部分物质的溶解度(s),单位g,如下表所示:

(2)将回收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预放电、拆分破碎、热处理等预处理,筛分后获得正极片。

下列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___。

A.废旧锂离子电池在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彻底放电,否则在后续处理中,残余的能量会集中释放,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B.预放电时电池中的锂离子移向负极,不利于提高正极片中锂元素的回收率。

C.热处理过程可以除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难溶有机物、碳粉等。

(3)工业上为了最终获得一种常用金属,向碱溶一步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硫酸,请写出此时硫酸参与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在―酸浸时,用H2O2代替HNO3效果会更好。

请写出用双氧水代替硝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Li+)=4mol/L加入等体积的Na2CO3后,沉淀中的Li元素占原Li元素总量的95.5%,计算滤液③中c(CO32-)___________。

(Ksp(LiCO)=1.62×10-3)

(6)综合考虑,最后流程中对―滤渣③‖洗涤时,常选用下列________(填字母)洗涤。

A.热水B.冷水C.酒精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工业上将回收的Li2CO3和滤渣②中FePO4粉碎与足量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LiFePO4,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更好的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NaAlO2与NaOH不反应,故A不正确;

B、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O元素,不含O2,但用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故B不正确;

C、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利用氧化铁的氧化性,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故C正确;

D、Al活泼性很强,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式制备,所以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电解冶炼法热分解法得到,故D不正确;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

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

B、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物质,B项错误;

C、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

D、e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

Fe2+>Cl-,D项正确;

答案选D。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NaHCO3和NaHSO4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说明酸性H2CO3

B.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移动,弱酸的pH变化小,若稀释后溶液pH相同,则弱酸稀释的倍数大,即a

C.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整个液体变为透明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故C错误;

D.溶液变为棕黄色后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应该是Fe3+催化H2O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故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X、Y、Z、W、R、T属于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其中X、Y、Z为金属元素。

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R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Y、Z、R、T位于同周期,都位于第二周期,T无正价,则T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且位于第二周期,则Z为Be元素,X、Z位于同族,则X为Mg或Ca元素;Y为第二周期的金属元素,则Y为Li;X与R(O)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X为Mg时,W的原子序数为(12+8)/2=10,为Ne元素,为稀有气体,不满足条件;X为Ca时,W的原子序数为(20+8)/2=14,则W为Si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X为Ca,Y为Li,Z为Be,W为Si,R为O,T为F元素。

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

R>T>Y>Z,故A正确;

B.XR2、WR2分别为CaO2、SiO2,CaO2中O元素化合价为-1,SiO2中O元素化合价为-2,两种化合物中O的化合价不相同,故B错误;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Ca>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X>Z,故C正确;

D.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R<T,故D正确。

5.D

【解析】

【分析】

由SO42-的移动方向可知右边Cu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左边电极增加32g,右边电极减少32g,两级质量差变为64g。

电解质再生池是利用太阳能将CuSO4稀溶液蒸发,分离为CuSO4浓溶液和水后,再返回浓差电池,据此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左边甲池中的Cu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故A正确;

B.电解质再生池是利用太阳能将CuSO4稀溶液蒸发,分离为CuSO4浓溶液和水后,再返回浓差电池,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循环物质E为水,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甲池中的Cu电极为正极,乙池中Cu电极为负极,所以乙池中Cu电极电极电势比甲池中Cu电极电势低,故C正确;

D.若阴离子交换膜处迁移的SO4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两电极的质量差为128g,故D错误。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n(NaOH)=0.1L×3mol·L-1=0.3mol;

A.a=3.36时,n(CO2)=0.15mol,发生CO2+2OH-=CO32-+H2O,故不选A;

B.a=4.48时,n(CO2)=0.2mol,由C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发生2CO2+3OH-=CO32-+HCO3-+H2O,故不选B;

C.a=5.60时,n(CO2)=0.25mol,由C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发生的反应为5CO2+6OH-=CO32-+4HCO3-+H2O中,故选C;

D.a=6.72时,n(CO2)=0.3mol,发生CO2+OH―=HCO3―,故不选D;

答案:

C。

【点睛】

少量二氧化碳:

发生CO2+2OH-=CO32-+H2O,足量二氧化碳:

发生CO2+OH-=HCO3-,结合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

7.B

【解析】

【详解】

A.共价化合物包括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而物质的熔点的一般顺序为: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共价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较低,故A错误;

B.H2SO4、CCl4、NH3分子中均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所以三者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

C.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氢键决定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故C错误;

D.常温下,水溶液中酸性强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SiO2和CaC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是高温条件下的反应,不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D错误;

本题选B。

8.A

【解析】

【详解】

A.CuSO4溶液与Na+、NH4+、NO3-、Mg2+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选A;

B.CO2不与CuSO4反应,不能生产沉淀,故不选B;

C.CuSO4与Na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HS-═CuS↓+H+,故不选C;

D.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先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后沉淀溶解生成[Cu(NH3)4]2+,故不选D;答案选A。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HA的酸性强于HB的酸性,则Ka(HA)>Ka(HB),当-1gc(A-)=-1gc(B-)时c(A-)=c(B-),c(HA)=c(HB),则c(H+)越大,pH越小,Ka越大,所以曲线II表示pH与-1gc(B-)的关系,故A错误;

B.对于HB,取点(10,2),则c(H+)=10-10mol/L,c(B-)=10-2mol/L,则Ka(HB)=

=

,同理对于HA,取点(8,2),则c(H+)=10-8mol/L,c(A-)=10-2mol/L,则Ka(HA)=

=

,所以Ka(HA):

Ka(HB)=100,故B正确;

C.M点和N点溶液中c(A-)=c(B-),溶液p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M<N,故C错误;

D.对于N点溶液,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OH-)+c(B-),对于Q点溶液,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OH-)+c(A-),N点和Q点溶液pH相同,则两溶液中c(H+)和c(OH-)分别相等,但c(B-)<c(A-),则N点对应的溶液中c(Na+)<Q点对应的溶液中c(Na+),故D错误;

故选:

B。

10.D

【解析】

【详解】

A.高温煅烧石灰石不可用瓷坩埚进行,氧化钙与二氧化硅反应,A错误;

B.I2易升华,分离回收碘,应在密封的装置中,图中蒸发皿加热后不能回收碘,B错误;

C.苯酚易溶于乙醇中,不会有沉淀,所以不能用过滤法分离乙醇和苯酚,C错误;

D.量取15.00mLNaOH溶液,可选择滴定管,移液管等精准的量器,D正确;

答案选D。

11.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使氯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A错误;

B.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中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表现强的氧化性和酸性,使铜化合价升高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故B错误;

C.硅单质中硅化合价为0,处于低价,一定条件下能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体现其还原性,故C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苯基中有11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一个C和一个H与苯基共平面,共有13个原子共平面,所以1mol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

,A错误;

B.标况下,环己烷为非气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

C.

,在稀硫酸中水解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变为酸和醇,C错误;

D.

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均为

,D正确;

故答案选D。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2,4.6g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4.6g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生成物中阴离子为0.1mol,阴离子总数为0.1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L丙烷的物质的量为

=1mol,C3H8含共用电子对数=1mol×10×NA=10NA,故B错误;

C.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

D.铵根离子能少量水解,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

14.C

【解析】

【详解】

A、由图中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可知,pH=4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FeO4-)>c(H2FeO4)>c(FeO42-),故A正确;

B、由A点数据可知,A点对应的溶液中pH=4,HFe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6%,则H2Fe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9.4%,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5,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