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260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docx

最全总结范文之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0篇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一):

  连续几个月的高三语文教学体味了艰辛,也收获了快乐,但更多的是感悟。

下面九我近段来高三语文教学和复习的几点总结:

  一、勇于创新

  创新是现代教育个性强调的一个资料。

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需要创新,高三的语文教师和教学更需要创新。

离开创新高三的语文课堂会沉闷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创新是指高三教师在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而就应多思考求创新。

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他认为要理解作品,必须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透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

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这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

现今高考鉴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猜题押宝所带来的负面性,鉴赏所选诗歌回避名家名篇。

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诗作,学生如何做到知人?

如何做到论世?

所以我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太适应此刻的高考;所以教学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勇于突破知人论世的常规教学柜架,敢于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敢于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高考。

  其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力的前提就应是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性。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

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教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立足。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习惯认为高三的学生目标明确,不用再象高一、二学生那样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们认为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潜力提高学生成绩,不必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其实不然,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

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摸爬滚打极容易诞生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感觉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语文不仅仅仅是充满实用的工具学科,更是饱含美感的人文学科。

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就应充满生机,就应彰显语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不是对学生做裁判性的引导,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用心性,努力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用心培养他们健全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甜美的感受。

所以,调动兴趣永久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博采约取

  博采与约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而言的。

我们说,教师只有博采才能够开阔眼界,尤其是对于年轻的高三教师。

高三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学经验,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历练。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博采众长也是必需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但是博采并不意味着只要博,备课质量就会高。

所以博采的基础上还要约取。

约取就是要对博采的资料比较、加工、创新的过程。

博采是他山之石攻玉,约取是桑叶转成丝,花转成蜜。

博采能够启迪教师的思维,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约取能够让教师把他人的东西转成自己的东西。

  四、回归教材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

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

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

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

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十分透切的学生而言,教材就应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所以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

下面以写作为例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物。

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透过网络,透过报刊,透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

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

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但是,均能够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

2003年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

同时,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这一话题在《游褒禅山记》里也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

还有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绎。

仅从这个角度看,能够毫不夸张地说,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能够说是一举两得。

  五、感悟生活

  当今高考,语文是最贴近现实,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

所以我们的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懂得感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采的。

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能够使写作有源头活水,能够使鉴赏潜力有所提高。

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散文小说,都是艺术创作。

艺术首先是来源于生活的。

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生活,才能提高他们鉴赏艺术作品的潜力。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高考语文试题也不是关起门来造车。

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以人为本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大方向。

所以我们不要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又低能又低分,即便高分也将低能,我们教师的努力就付之东流。

  在跌撞中、摸索中、尝试中,我一路走来,深深浅浅的脚印在脚下延伸。

但我明白我还很稚嫩,为了我挚爱的语文和我喜爱的学生,我还将一路走下去。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二):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2011年6月,我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

在语文方面,我教的两个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两个文科班总人数是93人,其中120分以上的有3位。

110分以上的有16位。

100分以上的有32位。

其中最高分为127分,在全县排行前列。

回顾经历,有很多感慨。

但身为高三教师,位居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前线,感受最多最深的还是我们如何围绕高考进行复习。

下面就根据一年的经历谈谈语文的教学。

  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高考中把语文考好,务必做好分析学生、注重策略、总结反思三方面。

  一、说说学生。

  就自己所带的两个文科班的学生而言,高一入学成绩基础不牢固,分班后又因为某些科目不好或者对考大学没有信心,所以才选取文科,能够说语文整体水平很差。

这一群体也代表了普通中学文科班语文的特征。

  

(一)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欠准确。

理科科目透过题海战术能够在考试中取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在复习中的地位很高,它们往往是学生优先选取的科目。

而语文成绩的好坏在于长时间积累的多少,很多同学认为我读语文,成绩也是那样,不读也是那样,结果放弃了语文的学习。

但到了高三,语文的150分在高考中也是150分。

如果还停留在对语文不正确的认识的状况下,就不可能跟着老师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去反复记忆那些琐碎的语音、字形、成语的东西,去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应对一篇文章,去潜心钻研一篇佶屈聱牙的文言文章,就很少在课外主动的去积累、去练习、去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和文学素养。

  

(二)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我们的学生处在高考金字塔的底部,很多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考大学是十分难的事情,加上父母很少过问他们的成绩,致使一部分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对成绩十分麻木。

体此刻语文上就是主观题干脆不做,只做选取题。

  (三)普遍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是不注重积累:

识记环节抓得不紧,32分的选取做的很差。

背诵默写不能得满分。

二是不注重回顾总结――高三的考练虽然多,甚至考练过的习题在高考中原样出现仍然不会做;日常考练大多数时候多多少少都有点流于形式,前学后忘,没有实效;日常作文训练停留在完成这个层次上,不能构成连锁效应,没有整体效果。

三是缺乏大语文的观念,只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写作文,资料向外拓展不够,素材事例不新鲜。

不能结合热点写出体现真、善、美的文章。

  二、说说教学策略。

  从教师这一角度来看,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被动为主动,十分重要。

  

(一)让学生重现认识语文。

高考对于文科生来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灌输语文成,则高考成;语文败,则高考败的思想。

注重在完成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让他们爱上语文。

再从应试角度上,让学生明白选取题的好坏对语文成绩高低的影响。

  

(二)教学环节的实施。

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教学环节的策略也很重要。

我们的学生状况是基础薄弱,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有的放矢。

下面说说的教学过程:

  第一轮复习:

8月―3月一模前。

重点是全面落实考点要求,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1.完成的资料及顺序:

  

(1)课内文言文复习。

(8月份完成)

  

(2)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9月正式开学―国庆假结束前完成)

  (3)诗歌鉴赏和语言基础知识。

(10月-11月)

  (4)现代文阅读(必考、文学类、实用类)。

(12月-1月)

  (5)语言表达、字词、拼音、病句等。

(2-3月)

  (6)古诗文默写。

(每周二次)

  (7)作文。

(每周一次)

  2.使用资料:

  ①《名师应对面》复习用书、备课组自编资料等。

  3.达成目标的具体操作:

  

(1)课内文言文复习。

  重点: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课文及《唐诗宋词元散曲》、《唐宋散文选读》中古诗文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重点是古文)

  复习方式:

指导学生按必须顺序分别复习课文,朗读课文(主要利用早读、课前),理解文意,重点整理文言实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活用等)、文言虚词用法、特殊句式(决定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重点语句翻译、课文资料素材积累整理等。

  

(2)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复习方式:

文言文复习尽量结合前阶段课内文言文复习的资料,以帮忙学生掌握;充分利用高考考点专题突破用书相关考点解说(本部分针对考点,对考生进行应试策略及技巧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应试策略及答题技巧,引导考生构成解题、答题的科学思维),结合经典高考试题进行;完成与各考点对应的高考经典试题。

复习中重在掌握高考要求,掌握相关文言知识,提高应考水平。

每一天一练一讲。

  (3)诗歌鉴赏和语言表达。

  复习方式:

备考时充分利用高考考点专题和名师应对面相关考点的讲练,个性是表达技巧、思想资料、艺术手法的讲练。

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系统的把握;并结合2010年各地诗歌鉴赏题讲练。

  (4)现代文阅读(必考、文学类、实用类)。

  复习方式:

充分利用高考考点专题突破用书相关考点解说,结合经典高考试题进行。

复习中重在掌握高考要求,培养阅读潜力,掌握读懂文本的基本方法,读懂题目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提高应考水平。

  (5)语言基础知识

  复习方式:

高三此部分资料采用以练带讲的方式,在2-3月份与语言表达同时进行,每周用两节课复习,在学生阅读高考考点专题突破用书相关考点解说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完成相关训练。

并在下午第八节课按计划完成25分钟专项练习。

  (6)古诗文默写。

  复习方式:

高二就发放高考要求背诵的资料资料,利用早读背诵,并进行检测。

高三主要以检测过关为主。

要求逐篇(首)默写过关。

  (7)作文。

  一周一次大作文训练,在高一、高二作文序列专题的基础上分文体分专项序列训练,突出记叙文、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还要结合课前演讲、素材积累、读书笔记、周练进行)

  4.要求:

  ①利用好高考考点专题突破用书,落实好考点要求;

  ②引导学生自觉构建高考知识网络;

  ③讲练到位;

  ④充分利用好早读和语文专项训练时间。

合理安排课后训练。

  第二轮复习:

3月一模―5月二模,重点是知识迁移,提升潜力。

  复习方式:

①针对第一阶段备考中存在问题以及高考变化作相应补充,进一步突破学生的难点。

②重视练和测,在练中夯实基础,在练中培养感觉,练出速度。

③基础知识训练持续必须的训练量。

④作文方面加强创优指导。

⑤指导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思路、讲联系、讲方法;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看书后(或互相研究后)能会的老师不讲,讲了以后学生也不会的老师不讲。

个性要引导学生养成做题后反思的习惯,做到每做一道题有每一道题的收获。

  第三轮复习:

5月二模―6月,重点是补缺补漏,调整心态。

  复习方式:

①对照考纲查缺补漏;②对一模出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③抓学生的增分点。

④作文方面进一步进行考场作文强化训练以及考场作文救急措施的训练。

⑤精选各地模拟题,重组或改编,为有针对性地突破重点和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不浪费一秒钟,不空说一句话,不枉做一道题。

⑥加强个别辅导,进一步规范答题,防止非智力失分。

  (三)教会学生有的放矢。

在高考中,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我告诉学生要认真分配好120分钟,前90分钟做作文以外的题目。

过了90分钟,再多没做好也就应先放下先写好作文再说。

对于作文,字必须要写工整,字数必须要写满800字,开头要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点题,中间结合例子夹叙夹议,结尾采取必须的句式扣题!

  三、说说总结反思。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要结合学情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

一年的高三备课,在这一方面我个人觉得做到不够,以后要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结合本省的高考题出好每一份试卷,把空间适当留给学生,透过不断的总结,才能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三):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七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也已经有三年。

长期以来,高三语文教学往往围绕各个复习专题,各个考点、各自为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个专题、考点缺少联系,像一条条平行线永久不能相交。

但效果甚微、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有些考点、专题时间一长,又得返工。

去年的期末考试就是这样,很多在考点复习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考试中,尤其是在作文中有显现出来。

高三语文教学往往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下面就结合今年高考,谈谈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从去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看,语音和成语题都是大家比较熟悉,在教材中出现的资料,只是稍微作一点延伸,而从历年江苏高考考题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回归课本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从字音、字形、成语到语言表达,甚至作文,都回到同学熟悉的大背景中。

应对高考试题命题方向的改变,我们打出了回归课本的旗帜。

于是,理清教学思路,如何重新调整和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如何寻求教学突破,寻找各个专题,考点的契合点、连结点,使高三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摆在我们高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个严峻的课题。

也是我们提高复习效率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去年期末考试总体没有到达预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

绝大多数同学得分都在50分以下,当然有试题的因素,但学生写作潜力不强,素材积累不多,语言不够生动也是重要原因。

作文是高三语文教学的主线,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分数重,是天下第一题,大意不得。

作文的成败直接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成绩,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教师、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课外收集积累超多的作文素材,作文专项训练常抓不懈,这固然重要,但这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是否有更切实有效的途径透过纷繁复杂的专题、考点,我找到了这个契合点、连结点,它就是作文,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强化各专题训练的同时,实际上都在为作文作准备。

我们是否有必要舍近求远,另起炉灶,花超多时间来抓作文专项训练呢我认为很有必要。

  首先,学习虚词、实词、熟语的正确使用等专题,为作文储备充足的词汇。

在期末考试批阅学生的作文中,许多教师和我一样都感叹学生作文里词汇的贫乏,要么辞不达义、望文生义,要么就出现很多生造词。

一篇作文难得见到几个用得贴切、鲜活的词。

在复习这些专题考点时,有意识地引导我们的学生,从作文的角度多积累一些词汇,然后学以致用,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运用一些词汇。

这样就能丰富自己的词汇,增加文章的文采,赢得老师的亲睐。

  其次,学习字形的识记、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等专题,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以往教学出现的情形是,做这类专题训练的时候,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辨析和修改病句,都完成得较好,准确率挺高,但一到自已写作文,就不当一回事了,无所顾忌,错别字连篇,标点一逗到底,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病句。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咄咄怪事原因就出在学与用严重脱节了,学习这些专题的时候,没有和作文连在一块了,未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期末考试中就有不少同学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好,最后影响了作文的得分。

  再次,学习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等专题,丰富作文素材的储备。

翻阅学生上次期末考试的作文,明显感觉到学生没什么资料写。

考场作文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快速成篇,学生平时若没有充足的素材储备,即使有较好的写作技巧,较强写作潜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考考查的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阅读无疑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聚宝盆。

在教学这些专题的时候,我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些专题的高考分值是X+70分(X是该专题分值,70就是作文的分值)以引起学生重视,在写作训练中、能现学现用、活学活用,起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学习语言应用题专题,改造并锤炼学生作文的语言。

语言应用题历来被称作是高考的实验田,题型新,短小精悍,灵活多变,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则语言应用题,从某种好处上说,就是一篇小作文,它要求依据必须的句式、必须的修辞手法,重点考查语言表达潜力,多用整句、对称句。

很多学生很喜欢做这类题目,可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可一写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根本找不到感觉了。

在讲评语言应用题的时候,我时常会这样感慨:

要是在作文里能出现这样精美的文字,那就太棒了。

把语言应用题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讲究语言的改造和锤炼,每一句、每一段语言都拿捏好了。

整篇作文的语言自然就好起来。

  此外,还有其他专题训练,也能够和作文串起来,譬如:

现代文阅读训练,我们阅读文本,不单单就为了解决那些题目,还就应把它们当作美文、范文来品读、来学习、借鉴。

为自已的作文的提高带给范本。

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鉴模仿的过程。

  总之,透过对去年期末考试的总结和思考,我明确了一个认识,即在整个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作文。

让我们心中有作文,更要让学生心中有作文,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的同时,不忘彰显作文的特殊地位。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四):

  一年一度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最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

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

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明白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明白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明白,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能够了,这能够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明白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三、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

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来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

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

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四、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

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

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就应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

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五、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

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但是重要性不同罢了。

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务必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资料:

1、书写的规范性;2、审题的准确性;3、答题的程序性;4、时间利用的计划性。

  六、加负永久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时期。

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

能够检查水平,能够看出问题,能够推进复习,能够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

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久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就应而且务必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

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到达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用心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忙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七、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此刻,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

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

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

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

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潜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

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

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

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

没有储备,怎能应战?

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八、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潜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超多讲述;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