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398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docx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深基坑塌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4月

深基坑塌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预防或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项目带来损失,使项目在面对重大突发事故危险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重特大事故的紧急情况,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正确救护,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消除事故影响,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针对基坑坍塌编制本事故应急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深基坑施工可能出现的坍塌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援。

项目必须结合实际和工程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演练,熟悉、掌握预案要求和相关措施,并根据现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内容。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8、《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JGJ120-2012:

12、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DB11/940-2012:

13、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06-2005

14、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

1.4工程概况

我部承建的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一座,管道工程12公里。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深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有:

(1)在基坑开挖和基坑中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遵守深基坑施工操作规程。

(2)基坑开挖及施工的《专项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未经过专家评审,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3)在施工前未邀集设计、施工、监理、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监测等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周边环境等造成破坏并形成重大后果。

(4)地下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出入较大,造成涌水、流沙等危害,导致基坑壁强度降低,发生坍塌现象。

(5)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既定方案施工,基坑支护的材料数量、质量、方式等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6)在施工过程中监控不力,没有地址水文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未对原安全防护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深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

(1)基坑,大型土方开挖施工中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造成的人员伤害。

(2)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中或在使用过程中边坡可能产生坍塌,失稳及人员高处坠落,基坑支护施工及土方施工时机械作业造成的人员伤害等。

(3)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综合部经理、安全部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安环部、计划部、财务部等部门成员组成,担负相应应急职责,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具体如下图。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机构图

4.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全面部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

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2、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

3、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好信息处理,同时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4、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应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确保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环部。

1、组长的主要职责

(1)组长有项目经理曾恕辉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

(2)负责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等措施,依据事态扩展状况,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2、副组长的主要职责

(1)项目部应急小组副组长由项目总工:

龙华东,项目安全副经理:

张少恒、项目协调副经理:

孟俊瑞组成。

(2)具体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

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

(3)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

(4)负责与项目外部应急人员、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3、专家顾问组的职责

负责对抢险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专家组帮助查找事故原因,提出防止事故扩大的技术建议。

4、各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报警警戒组:

组长为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史凯担任,组员为高兆征、姚景博、秦伟、夏国香等人;

负责报警设备的配备,发生基坑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根据领导指示及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警联络,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警戒工作,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2)医疗救援组:

组长为项目部安全副经理张少恒担任,组员为周嵩山、尹琳、赵雯瑾等人;

负责现场疏散逃生路线的确定和标志的的设置,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组织引导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正确及时撤离、疏散、逃生。

(3)抢险救援组:

组长由项目工程技术部侯伟涛担任,组员为汤仲鑫、王杰、罗思维、付伟、余晓颂等;

负责基坑坍塌现场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查明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现场基本情况,迅速组织抢险行动,抢救受伤人员。

(4)物资供应组:

组长为物资部长胡军,组员为李仲铭、张良敏、易聪、李正涛等人;

负责应急突发事件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工作,满足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

(5)医疗救助组:

组长为项目部计财部部长王赛飞担任,组员为迟晓兰、唐小凤等;

准备现场医疗器械,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的现场救护、送往医院救治工作。

(6)善后处理组:

组长为计划部部长陈江溶担任,组员为何伟、王立荣、江惟荣等;

负责施工调查处理,负责伤亡人员的家属接待,妥善处理受害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7)义务抢险小分队;

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把险情及时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参与抢险措施的制定。

组织指挥施工队相关人员按领导小组制定措施进行抢险。

5、应急物资准备

平时备好雨衣、手电、方木、编织袋、草袋、工字钢、钢管、钢板、引水管、防毒面具等抢险物资,发电机、水泵等设备放置在距离开挖面15米处,准备3-5cm碎石30m3中砂30m3,标识清楚,专料专用,详见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储备表表5-1。

表5-1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储备表

应急抢险物资

应急抢险设备

名称

单位

数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雨衣

20

发电机

台(150Kw)

1

手电

20

装载机

1

方木

立方米

10

挖掘机

1

编织袋

1000

起重机

2

草袋

300

运输车

3

钢板

块(2.1米*8米)

2

喷锚机

3

钢支撑

200

电焊机

5

工字钢

根(9米/根)

10根

钢管

200

引水管

200

氧气、乙炔

3

钢丝绳(22mm)

100

钢丝绳(15.5mm)

100

铁丝(8号)

kg

200

棕绳

200

水泵

4

碎石

立方米

30

中砂

立方米

30

交通锥桶

50

成型钢格栅

平方米

200

医药箱

1

担架

1

警戒隔离带

8

各类警戒标识

50

6、预防与预警

6.1危险源监控

1、安全部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报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资料信息。

2、各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好本部门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报公司安全保障部备案。

6.2预警行动

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危险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单位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控制、降低损失的目的。

6.3基坑坍塌预控措施

1、合理安排每层的开挖深度,并对坑边堆土及时清运,基坑边堆土必须距基坑边不得少于2米;

2、为保持基坑稳定,网喷混凝土随开挖,随挂网、喷混凝土;

3、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时加设钢支撑,并按设计要求对钢支撑进行预应力的加设;

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及时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

5、定期对周边管线进行调查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应急响应

7.1预警响应流程

应急抢险报告程序见图7-1;

7.2预警响应实施

1、发生基坑坍塌事故后,事故发现人员首先通知现场安全员,安全员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2、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查看是一般事故,还是重大事故,具体报告流程见图6-1应急抢险报告流程图。

3、事故上报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概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的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图7-1应急抢险报告流程图

4、立即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项目经理通知各保障小组负责人紧急集合,下达救援指示,各应急保障组接令后解散各自准备,以最快速度投入抢险、救援;

(1)配合各产权单位进行各种管线的切断、恢复及保护工作,确定各管线改移的方案、路由。

如有上水、雨污水管破裂用砼进行封堵;

(2)组织现场劳动力及时对基坑周围的设备、材料进行清运,防止材、物的进一步损失。

(3)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坍塌基坑进行加固。

(4)在危险部位增加的临时钢支撑。

5、项目部监控室主管人员立即将摄像头对准事故现场关键部位,保证视频稳定,同时立即用红色综合预警以有效、快捷方式上报监控管理分中心;

6、通知抢险小分队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投入抢险;

7、如发现有人员伤亡,拨打999请求医护应急力量增援,如遇特殊情况应拨打119通知消防官兵前来协助抢救伤员。

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项目部伤员救护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救治: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似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做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纽扣。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畅通,解开衣领扣。

(6)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达伤员处。

(7)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8)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

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9)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10)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11)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12)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13)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14)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的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

8、应急心理辅导

(1)在基坑坍塌时,基坑内的管理人员要不停的高声喊话,快速往基坑中间集中人员,避免施工人员在慌乱中乱窜乱跑,劝其集中后能平静的等待救援;

(2)在基坑坍塌稳定后,对基坑内人员往外疏散时,管理人员要先对坑内人员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向被困者说明救援工作马上开始,要求其安静下来等待救援,避免其在慌乱中大喊大叫或用力挣扎,造成体力的消耗或加重自己的伤势;

(3)如果被埋、压人员短时间内无法救出,对被埋、压者进行心理安慰,使其心情平静,便于救援者采取合理和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援。

(4)对在事故中造成身体致残人员做好心理抚慰工作,使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便其有良好的心态接受医生的治疗;

(5对有亲友在项目伤亡的人员,要调动其工作,由公司安排在其它项目工作或劝其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其在同一项目上工作有心理阴影,从而情绪低落引发意外事故。

9、由应急小组负责人召集权威人士组成专家组,对事故进行快速分析调查,研讨控制、救援措施;

10、警戒保卫组到达指定现场,并按要求划定现场警戒区域,劝阻无关人员离开现场,防止其它相关事件的发生;

11、保护现场,在组织自救的同时,派人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

7.3应急结束

当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扩大发展,伤员已得到相应的救护,现场险情已排除,现场经检测没有危险,现场救援工作视为结束,此时可以由指挥中心发布指令,解除紧急状态,并通知相关单位或周边社区,事故危险已解除。

事发单位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写出事故报告,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7.4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后,经批准,事故责任单位应组织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8、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

1、项目经理部办公室收集有关资料,在事故处置结束后3日内,将事故总结报告报第一项目管理中心。

事故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原因分析、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后果、存在的问题等。

2、在处事故的同时,事故调查组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和评估,并在10天内将评估报告报送第一项目管理中心。

调查评估报告的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

9、应急通讯

应急通讯小组表

序号

姓名(单位)

联系方式

职务

09标项目经理部

9

李付安

项目经理

10

张垚远

质量负责人

11

高利鸿

安全负责人

12

赵海刚

施工员

13

吕凤先

组员

14

李化义

组员

15

曲利群

组员

16

王宵

组员

17

袁世伟

组员

其他相关单位

19

急救

999

20

火警

119

21

公安

110

22

派出所

23

交通

122

24

燃气

96777

25

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