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494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

专题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专题九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图标)考点解析

一、考点提示

1.通过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3.人的染色体组成、传递规律及性别决定。

4.能用遗传图解来解释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5.生物的变异、类型及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6.人类遗传病的成因及预防。

7.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动向分析

本专题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灵活多变,关键是学生能明确并牢固掌握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相对性状、变异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解决具体问题,诸如染色体的传递规律、人的性别决定、遗传图解的分析、变异类型的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等。

分析近几年的试题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中性状的遗传与数学中的概率关系密切,要注意结合习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基因型、表现型及出现概率,从而能灵活机动地解决类似的相关问题。

(图标)知识通览 

 

隐性基因控制

 

 

 

 

(图标)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只有活的生物细胞才有DNA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D.DNA控制着生物的不同特征

点评:

DNA是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具有双螺旋结构,即双链结构,但一条染色体仅有一个DNA分子。

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小单位”,即基因。

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即生物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直接控制的。

答案:

A

例2从地层里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下后仍能萌发,长出莲叶,并开出了艳丽的荷花,但花形和颜色与现代荷花稍有不同,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

A.适应性B.条件反射   C.应激性   D.遗传和变异

点评:

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特性。

古莲子长出莲叶,开出荷花,这是古代莲的遗传物质发挥作用的结果,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但古莲花的花形和颜色与现代荷花稍有不同,又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答案:

D

例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那么请你推测一下这对夫妇及其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父Aa母AA子aaB.父bb母Bb子BB

C.父Cc母Cc子CCD.父Dd母Dd子dd

点评:

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隐性遗传病。

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基因组成一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夫妇都正常,说明携带着决定正常性状的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又携带着致病的隐性基因,因而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

答案:

D

例4下图为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位于细胞的[]中,它的主要成分是和。

其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那么这一对染色体的来源是。

(3)图中A和A、B和b分别表示一对基因。

由图示可知:

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上。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断,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表现。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之间隶属关系的理解、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以及人体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形成受精卵时,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重新配对,所以人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而且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答案:

(1)3细胞核蛋白质DNADNA

(2)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3)染色体(4)DNA性状

(图标)真题聚焦

1.(2005年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题)

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细胞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了,以上事实证明()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以及性状间的关系。

基因是DNA上与遗传相关的小片段,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生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都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因为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以上题目中的鲤鱼生长速度的快慢是生物的生理特性,也属于性状,也由基因控制。

2.(2006年中学生物学竞赛决赛试题)

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试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

将种子甲、乙分别种在普通的农田中,预计产量()

A.甲高产,乙低产B.甲低产,乙高产

C.甲中产,乙低产D.甲中产,乙中产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变异的类型。

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有些变异仅是由环境因素改变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试验田的肥沃与贫瘠不会导致种子遗传物质的改变,应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所以在土壤条件相同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3.(2005年荆门市中考题)

某校兴趣小组对二年级学生及家长单、双眼皮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甲:

父母均

双眼皮

乙:

仅父亲

双眼皮

丙:

仅母亲

双眼皮

丁:

父母均

单眼皮

性别

双眼皮人数

59

61

31

29

30

30

0

0

单眼皮人数

38

36

28

28

27

29

56

53

(1)根据组数据,你能判断出显性性状为。

(2)甲组双亲基因型的所有组合为。

(4)一对夫妇都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

若能生第二胎,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有多大?

(5)某单眼皮女生到美容院作了双眼皮,该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

为什么?

解析:

本试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遗传图解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及概率计算、变异的类型及原因等知识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考查要求高。

从甲组数据看出双眼皮父母能生出单眼皮子女,说明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因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那么都是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合应该有AA×AA、AA×Aa、Aa×Aa三种。

第三问中这对夫妇再生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1/4,男孩的可能性是1/2,可知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概率是1/8。

人们常见的双眼皮手术不能改变遗传物质,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图标)训练方阵

【选择园地】

1.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各自产生的牛肉和羊肉味道大不相同。

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

A.无机盐和蛋白质不同   B.糖类和DNA分子不同

C.蛋白质和DNA不同   D.蛋白质和染色体数目不同

2.染色体、DNA和基因都与遗传有关。

下面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份B.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每个DNA分子具有一个基因

3.我国科技工作者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计划要研究的DNA分子数为()

A.48B.24C.13D.12

4.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课下同学们在对学习的内容议论纷纷:

甲说:

“基因组成相同,则性状一定相同”

乙说:

“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说: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被隐藏起来”

丁说:

“生物的性状表现都能遗传给后代”

以上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B.甲乙丙C.丙丁D.甲乙丙丁

5.小明能卷舌,母亲也能卷舌,但父亲不能卷舌。

据此条件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能卷舌是显性性状B.不能卷舌是显性性状

C.卷舌基因只能由母亲传给后代D.无法判断

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楠楠是A型血,玲玲是B型血B.白萝卜个儿大,胡萝卜个儿小

C.人在安静时心率较慢,运动时呼吸急促D.长颈鹿颈长,梅花鹿颈短

7.2002年3月25日——4月1日,200粒牡丹种子随我国的“神州三号”飞船在太空围绕地球飞了108圈,顺利返回地球。

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牡丹种子出现某些变异,从而培育出牡丹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A.诱导染色体变异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育种D.杂交育种

8.白线斑蚊能传播登革热,对人危害较大。

科学家在某地喷洒杀虫剂灭蚊时发现,第一年灭蚊效果良好,能杀死90%的斑蚊,但到了第二年便仅能杀死50%的斑蚊。

关于上述事实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杀虫剂造成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的基因

D.斑蚊抗药性的形成是使用单一杀虫剂的结果

9.我国西北某省的一个村庄,地处深山老林,交通闭塞,与外界婚姻交往很少,结果村中出现了很多智力低下的儿童,人称“傻子村”。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

B.饮食中缺碘,导致呆小症

C.近亲结婚导致

D.未到法定婚龄就结婚导致

10.下列哪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①精子②体细胞③卵细胞④受精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色盲是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在患者的性别中()

A.全部是男性B.男女一样多C.全部是女性D.男性多于女性

12.有一对正常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请你预测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A.50%B.12.5%C.25%D.37.5%

13.甜玉米与非甜玉米混种,在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一些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有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甜是相对的D.环境引起了变异

1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患此病的男子与一位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出患此病的孩子向你咨询,你的建议是()

A.多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B.只生男孩

C.只生女孩,不生男孩D.不能生育

15.中国自主完成的首批体细胞克隆牛有3个母亲:

A牛提供细胞核即供体细胞,B牛提供取出细胞核的卵细胞即受体细胞,在电脉冲刺激下融合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这个早期胚胎植入C牛的子宫,完成胚胎的发育。

关于克隆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克隆牛几乎是A牛的复制品

B.克隆牛具有A、B两牛的遗传特性

C.克隆牛就是“试管牛”

D.克隆牛的性别取决于供体细胞

16.PTC是一种具有苦涩味道的白色结晶物质,多数人能在PTC被稀释成1/3X10-6----10-5的溶液后还能品尝出它的苦涩味道而被称为“尝味者”,而少数人甚至连其结晶物质的苦涩味道也尝不出而被称为“味盲者”。

“味盲者”与“味盲者”婚配,除极少数外,只能生下“味盲”子女。

而“尝味者”与“尝味者”结婚或“尝味者”与“味盲者”结婚,可能会生下两种类型的子女。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T、t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A.“味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B.“味盲者”的基因型是tt,“尝味者”的基因型是TT

C.“味盲者”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

D.“味盲者”与“味盲者”结婚能生下极少数“尝味者”,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7.人类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为显性。

有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了一个惯用左手的男孩和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孩。

若该女孩与一位惯用左手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惯用左手的孩子的几率是()

A.1/2B.1/3C.2/3D.1/4

18.豚鼠的黑毛(S)对白毛(s)是显性,一只基因组成为(Ss)的黑毛豚鼠,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约有()个含有白色隐性基因

A.50万B.100万C.150万D.200万

19.右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下列哪项不正确?

()

A.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B.A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C.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Y

D.f的性别主要由父方决定

 

20.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图图解正确的是()

21.老张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X光照射,于是他担心X光会引起细胞中的基因发生变异而遗传给后代,但事实上不可能发生,其理由是()

A.手臂上的细胞对X光抵抗力特强

B.手臂上受伤的细胞很快死亡

C.此人受x光照射过多将不久于世

D.生殖细胞没有受到x光的照射

22.“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对人类全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该计划要测定的染色体数应为()

A.46条B.23条C.24条D.22条

23.位于美国马萨诸塞海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的居民都用英语或手语进行交流。

大概从1700年到1900年的200年间,岛上发生了先天性耳聋的高发病率(约1/155),而在岛上最隔离的一个小镇上,先天性耳聋率的发病率高达1/25。

关于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先天性耳聋是一种显性性状

B.小岛比较封闭,近亲结婚多

C.小岛物质缺乏,居民营养单一

D.他们习惯用手语交流,耳聋发病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4.玉米田里出现了一些白化苗,不久以后慢慢死亡。

这种玉米苗白化的变异属于()

A.不利的可遗传的变异B.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

C.不利的不遗传的变异D.有利的不遗传的变异

25.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C.X染色体D.Y染色体

【基础过关】

26.为了确定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科学家用35S标记甲组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乙组噬菌体的DNA,再用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结果可以在组新形成的噬菌体中监测到放射性。

此试验说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27.右图表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

请据图回答:

(1)控制性状的基因B和b在细胞内的具体位置是在上。

(2)若b代表白化病基因,则由受精卵Bb发育成的后代是否患病?

为什么?

双亲的基因型都是Bb在正常人中并不多见,但在情况下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若B表示豌豆种子的黄色,b表示绿色,那么种植一代收获的100粒豌豆种子中,绿色种子应该有粒。

(4)若基因B、b代表小麦的高茎和矮茎,将基因组成为BB的小麦种子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结果长成矮茎,这种变异属于。

(5)同植物的组织培养相比,该图解所示的生殖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能产生较多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28.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生殖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有性生殖繁殖的是,通过克隆技术繁殖的是。

(2)动物个体①的遗传物质来自于,因此具有的共同性状。

(3)动物个体②的遗传物质来自于,因此

与的性状相同。

(4)假设a、b表示人的细胞,那么其内的染色体分别为条、条;d细胞叫做,染色体数为条。

但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条,原因是。

【拓展提高】

29.下图为细胞的2种分裂方式。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表示细胞分裂   次,结果染色体数目    。

图B表示细胞分裂   次,结果染色体数目     。

(2)人的精子和卵细胞是经过图     的方式形成的。

30.基因工程就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体细胞内,当这种外源基因与受体生物基因整合后,外源基因就能随受体生物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能表达出受体生物原本没有的性状。

例如,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导入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烟草。

试分析回答:

(1)不同生物间基因“嫁接”成功,这说明生物共享一套。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

(2)转基因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

(3)烟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某个基因,实际上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这说明。

(4)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请你列举三个具体实例(你所知道的或所设想的)。

 

(5)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犹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请说明理由。

【生物实验】

31.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中。

成熟的伞藻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下图为伞藻嫁接实验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所作的科学假设是

(2)图示的伞藻嫁接实验有没有对照实验?

(3)对两种伞藻的细胞核进行移植,可以更直接地证明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

请画出伞藻细胞核移植示意图,并画出实验结果。

 

【探究乐园】

32.小亮同学绘制了一个洋葱根尖细胞和DNA的关系示意图,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如果在图中再加上细胞核、基因、染色体,该如何在图中表示它们的关系?

 

33.你知道人类的染色体吗?

下列是生物学家经整理后的男、女性成对染色体的排序图。

请分析回答:

(1)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左图甲为性染色体组成,右图

乙为性染色体组成。

(2)如果用“22对常染色体+XY”来表示男性染色体的组成,那么,男性所产生的精子有种,其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3)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试从新陈代谢角度简要陈述理由。

 

【走进生活】

34.下面是某非法药品的广告。

请你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指出其中的错误。

“……男性的精子有两种,一种含XY,一种含XX。

当含XY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男孩,当含XX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女孩。

服用×××药以后,可降低XX精子的活性,提高XY精子的活性,使XY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大大增加,而生出男孩……”

错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

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择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过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

新疆的哈密瓜以含糖量高、甜蜜度大而著称。

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蜜度却大大降低。

(1)材料一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2)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等新类型,这种现象叫。

(4)科学工作者从后代中选择出对人类有益的变异类型(矮秆抗锈病小麦)进行培育,这种方法属于选择。

(5)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变异相比,前者是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的改变。

36.1982年,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其生长速度比普通小鼠快2--3倍,成鼠体积大一倍。

右图表示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转基因超级鼠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3)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还是性状?

37.近几年,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大量台湾水果运进大陆。

其中的圣女果又叫珍珠番茄,果皮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色泽鲜亮碧透,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请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圣女果这种植物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2)圣女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经常食用可以预防病。

(3)若红色果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果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

将红色圣女果的花粉授到黄色圣女果花的柱头上,所结圣女果果肉的基因组成是,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是_。

(4)圣女果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菜农经常进行打顶处理,这样做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有效地延长圣女果的贮存时间,人们通常采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6)长期以来,番茄易腐烂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假如你是一名科学家,你将通过什么方法培育出抗腐烂的番茄呢?

请写出你的方法。

 

专题九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答案

1.C2.D3.D4.D5.D6.A7.B8.C9.C10.D11.D12.D13.B14.B15.C16.B17.D18.B19.C20.C21.D22.C23.B24.A25.D

26.乙DNA27.

(1)染色体

(2)不会。

因为显性基因B决定的性状“正常”掩盖了隐性基因b决定的性状“白化”近亲结婚(3)25(4)不遗传的变异(5)生物类型原始材料28.

(1)动物个体①动物个体②

(2)a和ba、b(3)cc(4)2323受精卵4624性染色体X、Y的基因序列不同29.

(1)两减少一半两不变

(2)A30.

(1)遗传密码共同的原始祖先

(2)抗病毒的蛋白质(3)基因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抗虫棉、富含蛋白质的马铃薯、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5)支持。

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蕴含着一定的危险。

31.

(1)控制伞帽形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

(2)有

(3)见右图(提示:

取出细胞核;相互移植;分别长出不同伞帽)

 

32.

 

33.

(1)男女

(2)2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3)不赞成。

因为基因被人吃进后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物质一样被消化分解,不可能以原状态进入细胞,更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

赞成。

因为基因被吃下去后,消化为简单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34.一种精子含有X染色体,一种精子含有Y染色体。

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男孩。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35.

(1)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

(2)遗传(3)变异(4)人工(5)不遗传遗传物质36.

(1)体型的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基因37.

(1)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坏血(3)aaAa或aa(4)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5)低温、充加氮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6)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抗腐烂基因转入番茄的细胞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