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7158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docx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

课题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

1、概念

2、应用

教后记载

 

课题食品保存(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尝试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感

重点: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难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

2、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食品保存

一、食品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生长、繁殖

二、食品保存

1、传统方法

2、现代方法

食品保存(第二课时)

运用恰当方法保存食品

问:

平时从超市买回的牛奶一般存放在何处?

为什么?

问:

食品包装袋上为何要印保质期?

保存方法?

食品过保质期容易怎样?

问:

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引起变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讨论巴斯德实验

述: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在初一学习过的实验

(腐肉生蛆)

思考:

腐烂肉上的蛆从何而来?

(苍蝇产卵发育而成)

问:

放在冰箱里的牛奶时间长了为什么也会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究竟何在?

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1、学生四人一组,围绕防止食品腐败提出问题,并作相应假设。

2、讨论和设计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注:

(1)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

(2)汇总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结论:

食物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可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问:

食品变质发生在哪些环节?

问:

我们如何鉴别食品是否变质?

巩固练习:

选择题

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气温过高    B.微生物的繁殖

C.食品生虫    D.食品中水分太少

填空题

食品变质常常是由于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判断题

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 )

一般情况下,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较容易腐败,干燥的食品也比较容易腐败。

( )

(第二课时)

述: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食品变质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各种方法保存食品。

[调查]常用食品的保存方法

述:

食品腐败的原因由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述:

要达到保鲜食品的目的,就必须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阻止他们进入,抑制它们生长。

除去水份,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腊肉、果脯(糖渍、盐渍)咸鱼咸肉,干蘑菇

其他:

真空包装(破坏需氧菌生存环境)盒装牛奶(巴氏消毒)冷冻冷藏(低温)、添加防府剂,深菌酶等

传统保存方法,现代保存方法

述:

购买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等。

思维拓展:

防腐剂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防止食品腐败的食品添加剂。

虽然添加的量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长期食用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

请你思考,是赞成添加防腐剂还是反对添加防腐剂,并陈述你的理由。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观点正确、有道理都可以算对。

丰收季节农民在道路上晾晒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

你对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在道路上晒粮食不好,原因主要是道路上的沥青对粮食有污染作用,同时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选择题

下列不是食品保存的方法的是 ( )

A.盐渍     B.利用溶菌酶进行保存

C.冷冻     D.煮熟

填空题

1.日常生活中的保存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

1.食物在炎热的夏季里比在寒冷的冬季里更容易腐败。

    ( )

2.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

简答题

盐渍食品是一种食品保存的方法,但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腌制时间过短等,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隔夜的剩饭菜、咸鱼、咸蛋、咸菜等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偏高、根据这些事实,你能提出几点保护身体健康的措施吗?

(冰箱,防止变质)

(防止因保存不当而变质)

了解巴斯德实验过程

(食品的加工、运输和保存各环节)

课前收集食品包装盒/袋,归纳常用食物保存方法。

教后记载

 

课题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

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及资料

2、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

2、转基因技术

二、细胞工程

1、概念

2、克隆技术

教学过程

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技术也在发生着迅猛的发展。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些现代生物技术;

述: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我们在上一章学习过的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

述:

这节课我们就要重点学习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述:

基因工程是现在生物学界给予相当关注的一项技术

问:

什么是基因工程呢?

(P11)

述: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曾经介绍过的实验

(转基因鼠实验)

述:

这种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述:

转基因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实验

述:

请大家认真看图21-2,描述一下实验过程看图交流

述:

这就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述: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细胞工程

问:

什么叫细胞工程呢?

(P12)回答

述:

克隆羊的诞生是细胞工程的重大进展。

述:

克隆技术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不仅我们以前

在生物课上提过,在语文课上大家也学习过一篇说明文。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什么是克隆?

述:

现在再请大家对照课本图21-4说一说克隆羊的克隆过程讲解

问:

大家来思考一下克隆还可以有哪些应用?

交流

思维拓展:

1.我国已经培育出“青虫不吃的青菜”。

你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这种青菜的培育过程吗?

参照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方法进行设计。

2.为什么“巨型小鼠”本身没有经济价值,却能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如果要培育出有经济价值的“巨型猪”或“巨型羊”,你能从“巨型小鼠”的实验得到启发,设计出培育的方案吗?

参照巨型小鼠和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方案设计。

选择题

1、下列生物均是在现代生物技术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利用的技术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巨型小鼠     B.抗虫烟草

C.抗虫棉      D.多利羊

2、下列关于多利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任何一个体细胞生产出与这一动物完全相同的个体

B.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基因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C.克隆羊多利在性状上主要和提供卵细胞的羊相似

D.克隆技术对人类只有益处

填空题

1.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________,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___________的改造。

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等方面。

2.___________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_________,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

1.参照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设计并采用绘图的方法表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教后记载

 

课题关注生物技术(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2、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应用

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2、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引发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2、学生课前进行有关调查

板书设计

关注生物技术

一、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注

二、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教学过程

述: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现代化的生物技术,当前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述:

这些新的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组讨论:

1、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生物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讨论交流

2、主题:

生物技术与环保

生物技术与食品/农业

生物技术与医疗

生物技术与工业

3、全班交流

述:

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莫大的联系,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述:

但是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威胁或问题。

讨论:

生物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威胁或问题讨论

述:

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某些生物技术是每个同学要思考的。

思维拓展:

1.假如将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克隆,克隆出的人也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说出你的理由。

不可能。

原因是人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遗传,后天的各种因素也非常重要。

填空题

1.人类第一次技术革命解放了人的双手,而第二次技术革命提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现在科学家们认为,_______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2.生物技术发展很快,目前正在进行的_______________的研究,将在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移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判断题

1.将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克隆,克隆出的人也能获得诺贝尔将。

  ( )

2.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 )

简答题

1.我国科学家先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转基因鲤鱼、转基因抗虫棉。

你能描述它们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2.许多人认为,目前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很少,而且在自然状况下由于数量少,大熊猫很难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

利用克隆技术增加熊猫的数量,可以保护大熊猫。

你认为这样做可行吗?

教后记载

 

课题生物的分类(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分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难点:

描述种的定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动画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

板书设计

生物分类的依据

一、生物分类依据

二、生物分类等级

生物分类的依据:

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生物分类系统的主要级别(由高到低)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基本单位,界是最大单位。

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巩固练习

述: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给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生物——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无处不在的细菌病毒还有鲜美真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生物分类的知识。

述: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昆虫标本)。

在这组图片中一共有31只昆虫,他们都一样吗?

述:

再请大家看一幅图(SHOW蝗虫图),请大家再看看,使刚才我们看到的31只昆虫之间的差异大,还是他们任何一只与蝗虫之间的差异大阿?

述: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已经灭绝的更多。

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它们

问:

人类该如何类识别,利用这些生物呢?

问:

我们该如何进行分类呢?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原则1——根据它们之间的“异”加以区分

用学生归类

初二学生——九中学生——南京人——江苏人

——中国人——亚洲人——地球人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原则2——根据它们之间的“同”加以合并

问:

是地球人一定是亚洲人吗?

是亚洲人一定是中国人吗?

……请问哪个级别的人共同点最多呢?

(展示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图片)

问:

这些图片中所展示的生物你们怎么分类呢?

噬菌体、细菌(形态结构等)酵母、蘑菇(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葫芦鲜、肾蕨、松树、藻类(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蝗虫、两栖、鱼类、鸟类、哺乳动物(营养方式、亲缘关系)

问:

生物的类群是根据它们之间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来划分的。

述:

根据刚才大家一起归纳的生物分类依据我们将生物分为了几个基本的类型。

而在今天的一开始我们和同学们说到,现在世界上的生物大约有400万种,这些生物又是如何被人们细致分类的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一步了解有关生物分类等级的知识。

板书:

生物分类的等级:

述:

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来区分的。

述:

在生物分类中,最高一个等级是“界”

述:

比“界”低一个等级的是“门”

问:

再向下还有哪些分类等级呢?

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什么?

问: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等级是___界___,最小的等级是____种____。

述:

那么一个动物是如何被列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中的呢?

下面我们就以常见动物——马为例来看看它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

驴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它们仍有不少共同特征:

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退化。

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科——马科。

犀牛的足上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

但它和马、斑马等动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

马、斑马、驴、犀牛、牛、羊、虎、狗、猪、兔、鼠、蝙蝠、蛇、企鹅、鲨鱼、龟、蛙这些动物都有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

问:

你明白了吗?

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

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述:

“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又被称为物种

问:

“种”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回答

(1)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似

(2)生态分布基本相同

(3)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讨论:

(1)猫、虎、豹、狼、狗五种动物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属于食肉目)

食肉目有犬齿,嗅觉、听觉灵敏,并非全食肉,还有杂食性甚至全食植物

(2)根据相似程度不同又可如何进一步分类?

(猫、虎、豹→猫科,眼可反光,夜猎所需敏感触须狼、狗→犬科,杂食,陆栖,体型较大)

(3)猫科中的三种动物如何再进一步分类(猫、虎→猫属豹→豹属)

(4)尝试给这五种动物“报户口”

(5)完成人和猩猩分类等级的表述

现代人:

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黑猩猩:

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黑猩猩属大黑猩猩种

述:

人与企鹅同属于一个门——脊索动物门;人与猩猩同属于一个目——灵长目。

通过刚刚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生物的各个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下列各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蜜蜂和青蛙B.鲸和酵母菌

C.猫和虎D.苍蝇和小麦

小结:

生物分类的依据:

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生物分类系统的主要级别(由高到低)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基本单位,界是最大单位。

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选择题

1.最基本的分类等级是    (  )

A.门  B.纲  C.科   D.种

填空题

1.人属于______门______纲______目_______科________属______种。

2.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相似,以及______________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思维拓展

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

A界与纲之间B门与目之间

C科与属之间D属与种之间

教后记载

 

课题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珍稀植物的情感

重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2、学生复习有关旧知识,预习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一、种子植物

1、被子植物(特征、举例)

2、裸子植物(特征、举例)

二、藻类植物

三、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四、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分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述:

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问:

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顾名思义,这一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大家还记得被子植物有哪六大器官吗?

述:

这是被子植物的第一个特征: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珠被。

问:

在上学期我们讲植物有性生殖时曾经提到过,被子植物的受精方式很特殊,称为什么?

述:

而且这个过程不需要水

特征二:

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

述:

第三个特征,被子植物体内多数具有导管

述:

被子植物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根据生存环境不同,结构上也会有些差异

问:

水生和陆生的被子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回答

述: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常见的植物多为被子植物(举例,图片)

述:

和被子植物相对应,还有一类植物也有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这类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

述:

由于种子裸露,所以裸子植物的胚珠外没有珠破

述:

裸子植物的第二个特征:

根茎叶发达,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图片,举例)

述: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为种子植物

述: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一类比较高等的植物,在植物界还有三类其他的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述: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上这三类植物,首先来看藻类植物

问:

提起藻类植物,大家最熟悉是什么?

述:

海带和紫菜是常见的食用藻类,而且是多细胞藻类。

水绵

述:

还有一些藻类植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藻类,比如衣藻、小球藻等

问:

藻类植物的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

问:

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述:

这是藻类植物的第一个特征:

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述:

因为是植物,所以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充合作用。

问:

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第三个特征)

述:

所以有句诗:

“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因为春天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可改为提问)

述:

苔藓植物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类植物

问:

我们经常会在什么地方找到苔藓植物呢?

述:

这说明苔藓植物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因为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第一特征)

述:

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要高等一些,在结构上没有根,只有起固着作用的细小的假根,但是有茎和叶,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第二特征)

述:

蕨类植物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最常见的是花店的肾蕨

述:

除此之外,石松、铁线蕨等都是蕨类植物。

述:

蕨类植物又比苔藓植物更为高等,它有哪些特征?

回答

1、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体内具输导组织;

2、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多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叶生背后有褐色隆起——生殖细胞孢子的孢子囊,孢子成熟后由孢子囊释放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发育成原叶体。

原叶体生有♂生殖器官和♀生殖器官。

原叶体被水浸湿,精子游入♀生殖器官与卵细胞结合)

阅读讨论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阅读资料,归纳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课件、图片)讨论

述:

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植物种类极其丰富,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关注珍稀植物

我国珍稀植物有400多种(结合图片介绍)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下列生物类群中,没有输导组织的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 )

A.海带   B.葫芦藓

C.紫菜   D.铁线蕨

3、生殖过程不需要水的植物是    ( )

A.地钱   B.石松

C.海带   D.银杏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   ( )

A.有机养料和水分 B.氧气和水分

C.有机养料和氧气 D.有机养料和二氧化碳

5、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是 (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D.所有植物

填空题

1.藻类植物结构_________,主要生活在________。

衣藻、硅藻由_______个细胞组成。

2.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的种子外面由_________________包被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4.水生植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结构,起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来适应水生生活。

5.我国的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

填表题

类群环境特征物种

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

被子

教后记载

 

课题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

1、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举例说出脊椎主要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影视资料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一、无脊椎动物

1、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脊椎动物

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关注我国珍稀动物

教学过程

述:

前几节课我们游览了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今天我们再共同步入千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