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983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docx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

专业对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社会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

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情况看,对口的占55%,不对口的占45%。

报告显示,入学专业满意度方面,24.75%对入学时的专业满意,17.53%不满意刚入学时的专业。

因此,研究专业对就业的影响极其重要。

二.调查目的

了解当下大学生的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各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对大学生的未来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

调查搜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内容及就业方向,针对各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针对各项专业准备问卷,收回并整理有效数据。

对大四或已经毕业就业的学长进行交流谈话。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通过网络,我们了解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

1.学科背景: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

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对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

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技术及行业的发展。

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各种大型成套设备的开发成功使得各种重点工程的建设成为可能;机械设备的精密化带动了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实现了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制造并使存储器的容量成倍提高;航空航天及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均需依赖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也具有适应科研、教育、经贸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素质和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就业方向: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5)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6)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7)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9)从事机械模具设计生产及制造相关工作。

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

一提到机械类机械专业,大家就不免和工厂里满身油污,手拿冰冷坚硬“铁疙瘩”的工人联想到一起,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在机械类机械专业面前望而却步了,转而去挤一些爆热的机械专业,直到三四年后看着机械类机械专业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时才后悔不已。

有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

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

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其实,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

“什么是工业设计?

”有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简单的包装。

其实不然,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机械专业。

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

该机械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

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

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

这样说来,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机械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设备与工艺、成型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控制、质量检测和可靠性评价等。

随着各种新材料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成型设备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对既有材料科学知识,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将有所增加。

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机械专业。

强调以计算机应用为平台,使工艺、装备和控制紧密结合,侧重于阀门密封、低温与制冷、压力容器等过程装备与控制成套技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专业的同学接受了正规的机电一体化训练,具备机械设计、电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识,是企业和研究机关的抢手人才。

 

专业对就业影响的调研问卷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是参加“信息杯”调研比赛的队伍:

大平悉调研小组。

我们想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专业选择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合理建议。

此次调查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您谅解。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您对调研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一、您所在的年级是?

[单选题][必答题]

A.大三

B.大四

二、您喜欢所读的专业吗?

[单选题][必答题]

A.很喜欢;

B.较喜欢;

C.还可以

D.不喜欢

三、您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前做了下列准备中的几项?

{1、设想未来就业方向而做相应专业选择;2、通过详细了解并比较高校的专业而做选择;3、认真对自己进行定位(考虑自己的兴趣);4、咨询过有经验的人,考虑身边人的建议;5、和同学讨论分析;}[单选题][必答题]

A.一项都没有;

B.有一两项;

C.有三四项;

D.全都有;

四、您对专业学习所花的时间如何?

[单选题][必答题]

A.占很大部分;

B.一般;

C.小部分;

D.基本没有;

五、您去了解您专业领域的情况如何?

[单选题][必答题]

A.时刻去关注;

B.经常去关注;

C.偶尔去关注;

D.基本没关注过;

六、您是否后悔过您的专业选择?

[单选题][必答题]

A.不后悔;

B.有点后悔,但勉强能接受;

C.后悔,但没有想过其他选择,暂且过着;

D.后悔,已有专业、考研、出国留学或其他等要改变的想法;

七、您选择现在所就读专业的原因?

【多选】[多选题][必答题]

A、由家长决定;

B.依照专业的热门程度;

C.对专业有兴趣;

D.考虑到自己发展的需要;

八、您认为您的专业选择会影响您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吗?

[单选题][必答题]

A.会并且影响较大;

B.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C.影响较小;

D.没什么影响;

九.您在给自己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时受专业要求及发展的引导程度如何?

[单选题][必答题]

A.制定计划以专业课程为引导;

B.除专业课程外有自己安排;

C.兼顾专业课程;

D.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

十、您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了以下准备中的几项?

{1、关注市场发展与需求;2、参加实践,积累工作经验;3、保证学业成绩;4、根据需要考证考级;5、培养一方面的专业技能;6、考研;7、自主创业;8、出国留学;9、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扩大人脉;10、培养有自己风格的思维方式}[单选题][必答题]

A.一项都没有;

B.一到三项;

C.四到六项;

D.六到十项;

问卷分析:

我们的问卷有10道题目,我们将收回的有效问卷经过整理,形成了如下结果:

选项

题号

A

B

C

D

1

39%

61%

2

8%

18%

19%

55%

3

11%

56%

20%

13%

4

10%

42%

31%

17%

5

10%

21%

31%

38%

6

11%

24%

49%

16%

7

16%

44%

27%

13%

8

23%

41%

27%

9%

9

20%

36%

27%

17%

10

4%

52%

26%

18%

首先,我们将问卷大致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学生对本专业和未来就业的认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点问题:

1.问卷中的第二个问题从回答中很明显的看出来,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真正有兴趣的学生也是很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学生自身对自己当前的专业都提不起兴趣,那么很明显,即使过完大学这四年,在这个专业里耗时耗力,在自己这条专业就业道路上不会走的很远。

2.从问卷的问题三、六、七中看出,当初高考完成后,面对选择专业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学生未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仅仅是参考他人建议或是仅看专业的就业前景而作出决定。

3.问卷中的问题四、五、八、九主要调查学生自身对专业的学习态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身选择的专业不太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放进去太多的精力,因此这种状况会对自身以后的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再看大学生自身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方向,即使在自己的专业中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习,也没有太多的去关注当前自己的专业的领域状况,没有太多的去关注社会就业状况,也没有定期的去了解当前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何变化有何发展趋势,这样的话即使掌握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却会因为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变化,最终会导致自己无业可寻或者怀才不遇。

4.问卷中的问题十关注于大学生自身对就业的了解和自身规划,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少数学生几乎是在大学里平平凡凡度过四年,对未来就业毫无认识;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意识不强,仅仅知道少部分的就业所需准备,但基本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如保证成绩、考证考级、培养专门技能等;仅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就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能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对自身进行相应的打造,有着很清晰明了的方向。

如果这时候大学生走出学校,进入就业市场,那么就业市场的饭碗很明显倾向这部分有准备的人。

再看我们与四名已经毕业就业的学长的对话,其中三位学长专业与自身的职业不对口,另一名学长从事的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职业。

通过交流,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

1.三名专业不对口的学长都同时提及到,当初选择自身的专业时,都认为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将来找工作不会废太大的力气。

其中两名学长大学期间投入精力时间去学习专业的知识技能,另一名学长只是为了通过专业测试而去学习。

结果在毕业前,社会政策的变化,导致他们的专业行业用人需求发生极大变化,所以几位学长最后都选择了其他行业。

2.就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职业的学长说,当初他选择自身专业时,没有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而是充分了解了这个专业的形式发展以及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什么在大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了相应的提升和拓展,尽管目前在自身的行业还未混出头来,不过他相信能靠着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一定可以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

我们很明显的看出,专业的选择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有明确的就业意识,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自身需要去锻炼什么,可以在自己专业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但是要因时而变,灵活变通自己所学,灵活针对自身能力做改变变化。

五.问题剖析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大学生自身问题

1.1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上过分关注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500强企业,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不愿意去就职,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机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1.2自身综合素质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

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缺乏自信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2学校方面的问题

2.1高校大规模扩招“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化,结果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

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凭是人力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弱化。

当前大学的文凭有‘贬值化’趋势,特别是对于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文凭对他们在就业市场找工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2.2课堂学习模式枯燥单一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课堂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听课敷衍了事,学不到什么大学。

专业知识也不全了解的很深透。

因而就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用人单位择人方面的问题

3.1存在歧视现象有些企业在择人方面有时会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还有些用人单位会存在地域歧视。

“在选用大学毕业生时优先考虑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2注重学历和工作经验一般是毕业生先投递简历,通过筛选才能获得面试机会。

而不少用人单位会选择学历高的和工作经验丰富的。

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招聘一个人就应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而非常看重工作经验。

很多应届毕业生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六.个人建议

1.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

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

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初选。

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

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

第二步考试。

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

第三步复试。

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2.学校与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对学校来说

①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很多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是很重要的部门。

国内近年来也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将会成为一个发展最快、人员最多的机构,可能会超过教务处等部门。

只有出口畅通了,大学才能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就业指导形式要创新,“长期深入企业实习”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指导形式,就业和职业规划的专题讲座并不受大学生欢迎。

另外,政府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

②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仅仅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是与这些能力密切相关的。

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是有责任心、勤奋、情商高、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而拥有过硬的技能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研究表明,有十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分别是:

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专业能力、培训技能、科学与数学技能、理财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商业管理能力。

此外,大学生应该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关注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动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就业。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明白,大学毕业还不是真正的毕业,还必须上社会这所大学里继续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③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创业是解决就业的根本。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

从数据反馈看,大学生创业仍然是“空中楼阁”,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选择创业。

创业对大学生来说,似乎越来越远。

学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引导之外,还需要为学生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创业。

主要的准备工作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准备:

自信独立,富有挑战精神,富有责任感;

(2)知识准备:

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专业知识;(3)能力准备: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④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灵活设臵专业,调整专业方向。

同时,要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弹性学制等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中途参加工作,然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对于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实行“双证书”制度。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建立一种基于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

对大学生来说

①大学生就业应该瞄准经济增长的主战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以本地区、邻近地区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缓慢。

一些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区的大学生供不应求。

例如,在浙江的温州、宁波等一些新兴经济增长地区,很多年利润千万的企业就是没有大学生。

据报道,有一个上海的下岗工人,自己在家里搞电脑印名片,后来一个温州企业的老总发现他会操作电脑,认为他是个人才,就把他高薪聘请到温州去。

另外,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难在需要解决户口的企事业单位,其实,走出大城市就没有那么难了。

②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在首次就业时,大学生应调整好心态,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不要期望太高。

即使工作不如意,也可以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更务实些,机遇大于待遇。

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放低架子,从基础做起,虚心学习,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当前,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等。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就业率,学校都是建议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这样就可以“先生存、再发展”。

但其实这是一种短期行为和想法,最终结果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出现较高的流动率,使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成了“为别人做嫁衣”,使得不少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从成本控制及人力资源利用来看,这种现象将导致企业招聘毕业生更趋于保守,毕竟企业不是人才培训基地。

至于应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③“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要做好事,首先就要做好人。

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素养的忽视,表明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我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企业倾向于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大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七.问题解决的意义

1.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安居乐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人的基本要求,有就业岗位、维持生计也就成了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和期盼。

如果政府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待业”和“高投入,低回报”的现实,将会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

若就业中再遇到各种不公平竞争,使他们失去许多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打击很大,这更让他们感到困惑、迷茫、不满、愤怒甚至怨恨,使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做人准则和社会道德等产生怀疑。

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就业难”使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恐惧、自卑和神经衰弱等心理倾向,于是休学者有之,畸形竞争者有之,轻生者有之,犯罪者有之,使本来宁静和谐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浮躁和不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

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解开郁结在大学生心中“毕业即待业”的心理阴影,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浪费

假如大学生毕业即待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首先,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浪费。

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