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175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docx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

组合体

第1讲

课题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课型

理论

教学

目的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组合体的分类及其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的画图

重点

难点

1.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2.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

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概述

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

组成组合体的这些基本形体一般都是不完整的,它们被以各种方式叠加或切割以后,往往只是基本形体的一部分,由于这些不完整的基本体在三个投影面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投影。

1。

三视图的形成

一个三投影面体系,是由V面、H面、W面组成。

将这个组合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射,这样,我们得到了这个组合体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令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三个投影面位于一个平面上,这样,物体的三个投影随着投影面的转动,也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了。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机件的多面正投影称为视图。

三个投影面中的三个投影称之为三个视图。

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也就是从前往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

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也就是从上往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

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也就是从左往右投身,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

三视图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能改变。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按照这种位置配置的视图,国家标准规定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组合体的三个视图和三面投影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

因此,前面关于点、线、面和立体的投影特性,完全适用于组合体的三视图。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我们规定:

当组合体摆正以后,左右方向(X轴方向)称为长,上下方向(Z轴方向)称为高,前后方向(Y轴方向)称为宽。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主、俯两视图同时反映物体的长;主、左两视图同时反映物体的高;俯、左两视图同时反映物体的宽。

由此可归纳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且前后对应。

这“三等”关系,是画图和看图必须遵循的投影规律。

不仅整个物体的投影要符合这一规律,物体的局部投影也必须符合这条规律。

3.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按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组合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形状特征,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形式。

1)叠加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相互堆积、叠加。

2)切割从较大基本形体中挖切出较小形体而形成的组合体。

3)综合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组合体称为综合型的组合体。

4.几何形体间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1)平齐相邻两形体的表面互相平齐连成一个平面,连接处没有界线。

2)相切两形体表面相切时,其相切处是圆滑过渡,无分界线,故在视图上相切处不应画线。

如果它们的公切平面垂直于投影面,则应画出相切的素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

3)相交两形体表面相交分为截交和相贯两种情形,其相交处应分别画出截交线或相贯线。

5。

形体分析法

假想将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这些基本形体的形状、组合形式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于进行画图、看图和标注尺寸,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二.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叠加式组合体的画

1)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及其在某方向上是否对称,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概念,为画其视图作好准备。

2)视图选择

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物体的摆放位置。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一般选择反映其形状特征最明显、反映形体间相互位置关系最多的投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主视图的摆放位置应反映位置特征,并使其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位置,也可选择其自然位置。

在此前提下,还应考虑使俯视图和左视图上虚线尽可能地减少。

主视图一旦确定,其它视图也就随之而定。

3)定比例、布置视图

视图选择好后,首先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和图幅规格,选定画图比例。

然后,考虑标注尺寸所需的位置,力求匀称地布置视图。

4)画图步骤

(1)画各个视图的作图基准线。

通常选组合体中投影有积聚性的对称面、底面(上或下)、端面(左、右、前、后)或回转轴线、对称中心线作为画各视图的基准线。

(2)按形体分析画各个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底稿时还应注意:

①按形体分析,可先下、后上、再中间地逐一画出每个基本形体的三视图,这样有利于保持投影关系,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作图效率。

②每个形体应先从具有积聚性或反映实形的视图开始,然后画其它投影,并且三个视图最好同时进行绘制,可以避免漏线、多线、确保投影关系正确和提高绘图速度。

③注意各形体之间表面的连接关系。

④要注意各形体间内部融为整体,绘图时不应该将形体间融为整体而不存在的轮廓线画出。

⑤检查、描深

用细实线画完的底稿要特别注意检查各基本形体表面间的连接、相交、相切等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投影原则。

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底稿线,按机械制图的线型标准描深。

2。

切割式组合体的画法

画切割式的组合体,一般按照先整体后切割的原则,首先画出完整基本体的三视图,再依次画出被切割部分的视图。

作图时,应注意线型的变化,并从具有积聚性或反映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画起。

 

课后练习

5-1题、5-2题

 

组合体表面的交线

第2讲

课题

立体表面的交线

课型

理论

教学

目的

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重点

难点

截交线的画法和相贯线的画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

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立体表面交线分截交线和相贯线两种。

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

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法是本课程的难点内容。

实际上,无论立体表面的性质如何,无论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如何,求交线的作图问题总是通过求交线上点的投影来解决的,而这些点又都位于立体表面上,因此,立体表面取点是解决立体表面交线问题的基础.

1.立体表面取点

1)如何在表面上取点

已知棱锥表面上点Ⅰ和点Ⅱ的V投影,求另外两投影。

这是在平面立体上取点的问题。

要想在平面立体上取点,首先我们应判断出要取的点位于平面立体的哪个面上,然后用平面上取点的方法取点。

Ⅰ点的正面投影位于棱面SAB和棱面SAC的正面投影范围内,所以Ⅰ点肯定在这两个面中的一个上,到底在SAB面还是在SAC面上呢?

要根据1的可见性,因为Ⅰ点的正面投影可见,所以一定位于可见棱面SAB上,确定出Ⅰ点所在棱面后,就可用面上取点的方法可作出Ⅰ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为了在SAB面上取点Ⅰ,可先在SAB上作一条过点Ⅰ的辅助直线SD,求出辅助线SD的水平投影sd和侧面投影,Ⅰ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一定在SD的同面投影上,根据点的投影规律就可求出点的另外两个投影来。

 

注意:

求出点的投影后,还要判别点的可见性。

如何判断立体表面上的点是否可见呢?

要根据点所在表面的对应投影是否可见。

在本题中,因为1点所在棱面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可见,所以1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可见。

下面再求Ⅱ点,Ⅱ点正面投影位于平面SBC和SAC的正面投影范围内,因为2点的正面投影不可见,所以它一定在正面投影不可见的棱面上。

SBC棱面的正面投影是可见的,而SAC面正面投影不可见,所以可断定Ⅱ点在SAC棱面上,因为SAC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Ⅱ点的侧面投影可直接求出。

根据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求出水平投影即可。

水平投影是可见的。

2)如何在圆柱面上取点

已知圆柱面上点A的正面投影,并知其可见,求另外两投影。

因为整个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圆周上,所以圆柱面上所有点的水平投影都一定在圆周上。

A点的水平投影当然也在圆周上。

因此A点的水平投影可由正面投影引投影连线直接求出。

由于A点的正面投影可见,所以A点一定在前半个圆柱面上,它的水平投影一定在前半个圆周上。

由正面投影引投影连线即可得水平投影。

这种利用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来取点的方法,称为积聚性法。

 

有了点的两面投影后,第三个投影就好求了。

侧面投影与正面投影高平齐,侧面投影到圆柱前后对称面的距离应等于水平投影到前后对称面的距离。

注意:

因为A点在前半个圆柱面上,所以作侧面投影时,要从轴线向前量取而不能向后量取。

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另外,还要注意判断可见性。

因为A点在右半个圆柱面上,在左视图上,右半个圆柱面上的点是不可见的,所以A点的侧面投影是不可见的。

3)如何在圆锥面取点

已知圆锥面上A点的水平投影a,求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方才我们在圆柱面上取点是用积聚性法。

在圆锥面上取点能否用积聚性法呢?

不能。

因为圆锥面的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所以不能用积聚性法,需借助于圆锥面上的辅助线。

由于圆锥面是直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故可用圆锥面上的直素线作辅助线,请大家看立体图,过A点作辅助素线SM,在三视图上求出辅助素线SM的三个投影,A的投影一定在辅助素线的同面投影上。

(1)圆锥面上取点——素线法

 

 

下面我们具体作图。

首先过A点的水平投影作出辅助素线SM的水平投影,注意M点在底圆上,所以M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都应在底边上,求出SM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后,用直线上取点法即可求出A的投影来。

求出投影后还应注意判别可见性。

由于圆锥面的水平投影均可见,所以A点的水平投影可见。

又由于A点位于左半个圆锥面上,所以A点的侧面投影可见。

方才我们是利用辅助素线在圆锥面上取点的。

这种利用辅助线求点的方法称为素线法。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呢?

因为A点在圆锥面上,我们可以过A点在圆锥面上作一个水平圆,只要找出这个水平圆的三个投影,A点的投影一定在水平圆的同面投影上。

(2)圆锥面上取点——辅助圆法

以s为圆心,sa为半径作圆,此圆即过点A的水平圆的水平投影;水平圆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所以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应积聚为水平方向的直线,“长对正”即得水平圆的正面投影,“高平齐”即得水平圆的侧面投影。

水平圆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求出后,用点的投影规律就可定出a′和a″。

这种过点的已知投影在回转体表面作辅助圆来求点的方法称为辅助圆法。

4)如何在球面上取点。

已知圆球面上点A的正面投影,求水平和侧面投影。

圆球面上取点——辅助圆法

由于球的三个投影均无积聚性,所以在球面取点时,只能用球面上平行于投影面的圆作辅助线。

过a作水平圆(正面投影出现),求出水平圆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A点的投影一定在水平圆的同面投影上。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是否可以过A点作一个平行于侧立面的圆做辅助线呢?

也可以。

如果给出的是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我们还可以用平行于正立面的正平圆做辅助线。

方才我们学习了在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在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首先要判断点在哪个棱面上,然后用面上取点法;在圆柱面取点用积聚性法;在圆锥面可用素线法和辅助圆法;在球面上取点只能用辅助圆法。

表面上取点是学习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基础,希望大家熟练掌握。

2.平面与立体的截交线

1)平面与立体相交

平面与立体相交,也称平面截断立体,此平面称截平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截交线,它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公有线。

截平面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截断面。

首先我们来研究平面与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平面与平面体相交,截交线是由直线段围成的封闭多边形。

多边形的边数是截平面所截到的棱面数,多边形的各顶点是截平面与平面体上相应棱线的交点。

因此求平面与平面体的截交线只要分别求出与截平面相交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即可。

我们大纲上只要求我们掌握截平面为特殊位置的情况,即截平面为投影面平行面或投影面垂直面的情况。

具体求截交线的步骤如下:

(1)分析截交线形状及投影形状;

分析时要注意两个相对位置的分析,第一个相对位置是截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它决定截交线的形状;第二个相对位置是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它决定截交线投影的形状。

由于我们只讨论截平面为特殊位置的情况,所以截平面至少有一个投影有积聚性;所以我们可以从有积聚性的投影着手,利用截平面的积聚性求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画出截头三棱锥的截交线

 

从主视图可知,截平面与三个棱面相交,截交线为三角形。

截平面垂直于V面,在主视图上,截交线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截交线的投影都应是截断面的类似形——三角形。

(2)利用截平面的积聚性求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

下面我们来求截交线的各顶点。

因为截平面的正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截平面与三条棱线交点的正面投影已知。

即为三棱线的正面投影与积聚投影的交点。

我们为其编号为Ⅰ、Ⅱ、Ⅲ。

1为SA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1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应在SA的同面投影上,所以可得1′和1″,同理可求2和3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注意Ⅱ点所在的棱线是一条侧平线,可用比例法求2点的水平投影,但较麻烦,如果由正面投影先求侧面投影要简单一些。

(3)按一定顺序并根据可见性连线。

交点都求出后,接下来连线并判断可见性。

连线顺序Ⅰ-Ⅱ-Ⅲ-Ⅰ。

俯视图上1-2-3-1全部可见,这时因为棱锥头部被截断,所以SⅠ、SⅡ、SⅢ不存在。

左视图上,截断面不可见,SAB可见,SBC不可见,SCA有积聚性;Ⅰ-Ⅱ在SAB上,1″-2″可见,Ⅰ-Ⅲ在SCA上,1″-3″与s″a″重合,Ⅱ-Ⅲ为SBC与截平面交线,2″-3″不可见。

又因为锥顶截断,s″1″及s″2″不存在。

3)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一般为封闭的平面曲线,但也可能是多边形,或者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图形,如图所示。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截交线上的任何点都是截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因此求截交线可归结为求截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若干个共有点,以后会看到,经常要利用“共有点”及“在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求截交线的投影。

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如下:

(1)分析:

截交线的形状及投影形状。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两个因素:

1立体表面的性质,如是圆柱、圆锥还是圆球。

2截平面与曲面立体的相对位置;截交线投影的形状取决于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求点:

我们只讨论截平面为特殊位置的情况,既然是特殊位置,至少有一个截交线投影具有积聚性,从这一个或两个投影出发,先取若干点,再根据在曲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得它们的其它投影。

取点时,先取特殊点,再取一些中间点。

(3)连线:

把求得点按相邻顺序连接,连线时应注意曲线的光滑、图形的对称性及可见性。

立体如被截断,其轮廓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截交线在立体的可见部分,是可见的,不在可见部分则不可见。

方才我们说,在求点时要先求特殊点,再求一般点。

为什么要这样?

哪些点属于特殊点呢?

请同学们思考。

为了确切地表示截交线,我们应首先求出确定截交线形状和范围的点,这些点称为特殊点。

特殊点主要包括:

(1)曲面外形轮廓线上的点

(2)曲面边界上的点

(3)反映截交线特征的点

(4)极限位置点

曲面外形轮廓线上的点;曲面边界上的点,当圆柱、圆锥的底边参与相交时,应求出底边上的点。

反映截交线特征的点,如椭圆长、短轴的端点,双曲线、抛物线的顶点等;极限位置点,如截交线的最高、最低点、最前、最后、最左、最右点。

(1)圆柱的截交线

平面截圆柱时,截交线有三种情况:

当截平面平行于圆柱轴线时,截交线是两条素线;当截平面垂直于圆柱轴线时,截交线是圆;当截平面倾斜于圆锥轴线时,截交线是椭圆;当截交线是前两种情况时,截交线都好求,当截交线是椭圆时,我们如何求呢?

下面我们看个例题。

求圆柱的截交线

分析:

由于截平面与圆柱轴线倾斜,截交线是椭圆。

下面我们来分析截交线的投影形状。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由于截平面的正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已知,圆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积聚在圆周上,所以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已知,只需求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

下面我们求点:

(1)求特殊点

先求特殊点:

首先找曲面外形轮廓线上的点,Ⅰ、Ⅱ是正视外形轮廓线上的点,也是最低点和最高点,同时也是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

Ⅲ、Ⅳ点是侧视外形轮廓线上的点,也是最前点、最后点,也是椭圆短轴的两端点。

从1′、3′、2′、4′直接引投影连线,即可求得1″、3″、2″、4″及1、3、2、4。

(2)求中间点

特殊点都求出后,再求中间点:

在正面投影1′、3′之间取5′、(6′),在2′、4′之间取7′(8′),引投影连线可这些点的水平投影5、6、7、8,再根据水平投影到前后对称面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前后对称面的距离可求得它们的侧面投影5″、6″、7″、8″。

(3)连线

判别可见性并连线:

由于圆柱被截断,其上方的轮廓线不存在,所以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可见,用实线连接。

由俯视图可知,它的连线顺序是1-5-3-7-2-8-4-6-1。

同理,光滑连接1″-5″-3″-7″-2″-8″-4″-6″-1″即为左视图上的椭圆。

平面截圆锥

(2)圆锥的截交线

平面截圆锥,截交线可能是三角形、圆、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

当截平面通过锥顶时,截交线是三角形;当截平面垂直轴线时,截交线是圆;当截平面于所有素线相交时,截平面是椭圆;当截平面平行于圆锥面上的某一素线时,截交线是抛物线;当截平面平行于圆锥的轴线时,截交线是双曲线。

举例说明截交线的求法:

圆锥被平行于轴线的平面所截,求其截交线。

分析:

由于截平面为正平面,平行于圆锥轴线,所以截交线为双曲线。

由于截平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所以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已知。

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反映实形。

我们可根据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在其上取特殊点和若干中间点,通过面上取点的方法求出这些点的正面投影,连线即可。

下面求点:

先求特殊点,首先求出截平面与底圆的两个交点1、2,1、2也是最低点,和最左、最右点;因为1、2在底圆上,作投影连线即得它们的正面投影。

Ⅲ是双曲线的顶点,也是最高点,可利用辅助圆法求出。

再取两个左右对称的中间点4、5,用辅助圆法求出正面投影。

判断可见性并连线:

因为截平面的正面投影可见,所以用实线连接。

(1)求特殊点

方才我们讨论的都是用单一截平面截切立体,当用多个截平面截立体时,只需求出每个截平面与立体的截交线,另外还应注意求出两个截平面之间的交线。

3.相贯线

1)两立体相贯

两立体相交也称两立体相贯,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线的形状随立体表面的性质及两立体的相对位置而变,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我们只要求掌握轴线正交的两回转体相贯的情况。

相贯线的基本性质有两个:

表面性和共有性。

所谓“共有性”是指相贯线是两个立体表面的公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立体表面的公有点。

所谓“表面性”是指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

相贯线的投影必位于两立体投影重叠的范围之内。

求相贯线的步骤和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步骤类似,通常有以下三步:

(1)分析:

分析两立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它们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初步确定相贯线的形状和投影性质。

(2)求点:

相贯线上点是两立体表面的公有点,因此求相贯线就是要求出两立体表面的一系列公有点:

求点时,首先求特殊点,再求中间点,相贯线的特殊点,除极限位置点之外,还有转向点,即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3)判别可见性,连线:

判别可见性的原则是:

只有当相贯线同时位于两立体的可见表面上时,相贯线的投影才是可见的,否则,不可见。

连线完毕后,注意是否需要补全或修正其轮廓线。

1.圆柱与圆柱相贯时相贯线的求法。

线

()分析相贯线的空间形状

本例为直立小圆柱和横放半个大圆柱相贯,相贯线为空间曲线。

整个立体是前后、左右对称的,相贯线也一定是前后、左右对称的。

下面我们再分析相贯线的投影。

由于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即在小圆柱上,又在大圆柱上。

小圆柱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圆周上,所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也在圆周上;横放大圆柱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积聚在半个圆周上,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也在半个圆周上,是介于两立体侧面投影重叠的部分。

即这段圆弧。

[求点]通过方才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现在我们已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只需求出侧面投影。

我们可以在已知的两投影上取一系列点,根据每个点的两个投影求出第三投影。

求点时要先求特殊点。

首先求外形轮廓线上的点,在A圆柱水平投影上确定1、2、3、4点,1、2也是最高点和最左、最右点,3、4是最低点,也是最前、最后点。

先找出它们的侧面投影,然后,再找出正面投影。

再求几个中间点。

在水平投影上取对称的中间点5、6、7、8,找出他们的侧面投影,再根据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求出正面投影。

[连线]由于相贯线前后对称,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重合,所以连成实线。

注意:

当轴线正交的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相贯时,相贯线总是向半径大的圆柱轴线凹进。

当半径相等、轴线正交的两圆柱相贯时,相贯线是平面曲线——椭圆。

这属于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书上有介绍,请同学们下课看一下。

具体作图:

例求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分析:

相贯线是空间曲线。

由于圆柱和圆锥具有共同的前后对称平面,所以相贯线是前后对称的。

由于圆柱面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已知。

需要求的是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求点:

可以在已知的侧面投影上取一系列点,然后用圆锥面上取点的方法将这些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求出。

这里我介绍另外一种方法——辅助平面法。

假想用一个辅助水平面将两立体切开,辅助平面与圆柱有一个截交线,与圆锥也产生一条截交线,这两个截交线的交点既在圆柱面上,又在圆锥面上,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点,即相贯线上的点。

我们可以做若干个辅助平面,求出若干个共有点,依次连接,即相贯线。

选择辅助平面时应注意:

应使辅助平面截两曲面立体所得的截交线的投影形状最为简单易画。

例如圆或矩形等。

一般应选投影面平行面或投影面垂直面做辅助面。

辅助平面法

 

先求特殊点。

先求圆柱正视外形轮廓线上的点,也是相贯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的最前、最后点。

再用辅助平面法求一些中间点。

判别可见性并连线。

由于相贯线前后对称,正视图中前、后两段相贯线的正面投影重合;连成实线;在水平投影中,位于圆锥面上的点都可见,但对圆柱面来说,只有位于上半个圆柱面上的点才可见。

所以在水平投影中,以c、d为界,cda段可见,dbc段不可见。

本讲介绍了平面与立体的截交线和两回转体的相贯线。

求截交线和相贯线都是求两立体的共有线,求共有线的问题是求共有点。

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法有以下几种:

(1)交线的两个投影具有积聚性时,可按投影关系直接求第三投影;

(2)当交线的一个投影有积聚性时,可用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其他投影;也可用辅助平面法求其他投影。

当截交线的投影均无积聚性时,例如当圆锥和球相贯时,只能用辅助面法求相贯线。

用什么样的辅助平面要视两相交元素的具体情况而定。

求截交线和相贯线之前,应对题目做空间分析和投影分析,搞清楚已知的是什么,需求做的是什么,并对交线的形状和投影特征有一个初步的分析和预见,以减少作图的盲目性。

然后确定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后作图。

作图步骤为:

(1)求特殊点

(2)求一般点

(3)判别可见性,连线。

解决相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