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279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docx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RevisedbyChenZhenin2021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1、育苗设施要求及材料选择

、采用日光温室大棚,育苗棚座北朝南,有水源。

大棚膜为无滴聚乙烯膜,盖棚保温材料可以选择棉被或厚草帘。

在棚内中央建一个长5米、宽1米、深米的蓄水池(即3米3),便于以后育苗用水和补肥。

、扣棚及棚内消毒。

2月上旬扣棚膜,提早融冻,提高大棚温度。

棚膜要封严,前侧和顶部留好放风口,便于苗期放风。

在育苗前5天,用250克/亩40—50%的百菌清烟雾剂对大棚熏蒸消毒,以杀死病菌。

封闭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通风。

、苗床的准备。

先将苗床按摆盘宽度设计好,以面积利用率最高为最佳。

为便于管理,一般苗床以宽3米左右较好。

然后每个苗床开条小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以便浇水时排出苗床明水。

再将每个苗床整理成中间略高,两边略低的斜平面,然后在苗床上铺上地膜,以防止幼苗主根扎入土层。

、育苗材料的选择

、采用钵盘育苗,可保护幼苗根系,定植苗后缓苗快,有利于早熟丰产。

育苗钵盘选用盘长54厘米、宽28厘米、高5厘米,每盘128穴,单盘穴孔体积约米3。

、选用符合标准的无土营养基质和蛭石。

配置方法:

基质和蛭石按体积2:

1或3:

1混合、再按每方混合料加粉碎的三料磷肥3公斤充分拌匀,作到现用现拌,以免浪费。

这样配置的营养基质通透性、保温性、保肥水性较好,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培育壮苗,确保大田移栽时营养基质不易松散、根系完好无损、缓苗时间短、提高栽苗成活率。

、材料计划用量确定

、钵盘用量:

一般按每亩苗棚使用育苗钵盘3500张,育苗42—43万株(穴)计划。

、基质和蛭石计划用量:

若采用基质与蛭石按体积2:

1混合配置、则基质亩用量=3500盘×米3/盘×2/3=10米3,蛭石亩用量=3500盘×米3/盘×1/3=5米3。

若采用基质与蛭石按体积3:

1混合配置、则基质亩用量=3500盘×米3/盘×3/4=米3,蛭石亩用量=3500盘×米3/盘×1/4=米3。

一般基质和蛭石用量计划可稍微做大5%左右。

2、种子选用及播量

、种子选用:

原则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作保障、以效益为中心,按辣椒种植户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育苗。

2006年团各连队选用的辣椒育苗移栽品种有铁皮椒系列“美国甜椒”、“墨西哥铁皮椒”,板椒系列“改良美国红”、“金塔1号”、“红海”、“大将”、“大王”等。

选用的种子要求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生产合格证和种子检疫证,确保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各项指标:

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90%,机械损伤率≤2%,无病虫害。

、播种量(播种方式不同和种子千粒重不同则播量不同)

、采用阳畦撒播、钵盘假植育苗方式,一般每1平方米播量60—70克(即种子间距1厘米左右)。

、采用128穴钵盘直播育苗方式板椒每穴2粒、每盘播量—克,铁皮椒每穴1粒、每盘播量—克。

3、播种及播种要求

、播种期确定我区辣椒大田移栽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15至5月1日。

根据育苗苗龄60天移栽,推算出育苗最佳播种期在2月中旬。

若2月下旬育苗播种则偏晚。

、播种方法

、采用128穴钵盘直播育苗方式则先将基质、蛭石、三料磷肥(粉碎)按比例和数量混拌均匀装盘,用平滑刮板刮平,然后用专制的打孔器打出1—厘米的种穴。

也可采取用装好基质的穴盘用上盘穴底压下盘穴窝、一盘摞一盘高度摞到80厘米左右,再用比盘大的平板放在盘上面向下压的方法压出种穴,要求穴深一致,深度1—厘米。

种穴打(压)好后,采用人工点种或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点播要求每穴点种1—2粒,播种深度1—厘米,要求种子点在种穴中央。

用营养基质覆盖种穴、厚度1—厘米,再用平板抹平,同时注意把种盘边缘也抹干净。

然后将播好种的穴盘端到水池的木板上用洒壶浇淋水,注意要将种穴基质浇淋透。

将浇透水的种盘错穴摆放在催芽室。

摆放高度一般以每摞18—20个苗盘高度为宜,注意上盘底不能压到下盘的种穴。

最后将每摞苗盘的四周及上部用地膜封遮严实,这样既可以保持基质的湿度,又可以提高基质的温度。

注意苗盘要集中摆放,并要留出走道,以便检查出苗情况和作业。

、采用阳畦撒播、钵盘假植育苗方式,则选用农田耕作层无盐碱的壤土(或轻壤土)3份,腐熟过筛优质有机肥5份,无盐碱河沙2份(或蛭石2份)混合拌匀后作育苗床畦,苗床土PH值—7。

为便于作业和管理,床畦宽米左右、床畦长8米左右、床畦高8厘米左右,然后再铺2—3厘米育苗基质,做到畦面平整播种。

一般每亩温室作阳畦40—45米2,阳畦间留20厘米左右的走道。

播种时按种子间距1厘米左右将辣椒种子均匀地撒播于畦面,用混合后的基质覆盖1—厘米厚。

播完种的床畦浇透水后待30分钟左右即可用地膜封盖床畦。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苗床温度,促壮苗早发,最好再对封膜的床畦搭建小拱棚,拱棚高80厘米左右。

4、催芽管理

辣椒属喜温作物,对地温要求较高。

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28—30℃,最低温度为18℃,。

温度低,则出苗慢,出苗不整齐,消耗养分多而幼苗瘦弱。

播种时外界温度较低,棚内自然温度一般达不到发芽的要求,因此,采用集中提高温度催芽的方法是保证苗床内的适宜温度,确保种子快发芽、早出苗关键技术措施。

催芽的方法:

在棚内用塑料膜隔离出一个空间,将穴盘集中在一起,播种结束当天晚上就要点炉子升温。

白天苗床的温度保持在28—30℃,夜晚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8℃。

经过4—6天,及时检查种子幼芽是否顶土,若发现幼芽顶土,要及时将地膜揭开,降低温度,并将顶土出苗的苗盘摆开。

此期温度过高易引起种子下胚轴细长而徒长成为高脚苗。

催芽时期,大棚的草帘要覆盖好,白天也不能揭草帘,保持棚内的温度。

未出苗的苗盘继续错位摆放好,用地膜闷严实,升温催芽。

基质表层干燥时,要及时补水。

5、出苗后对幼苗的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充足的水份,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通气条件,以促进幼苗出土,方法如下:

集中在一个大棚或将大棚隔段加温,将点种覆土后的钵盘喷水,一次喷透,然后将盘每5—20盘摞起来,要注意错开摆放,不要压住种子,用塑料膜整个盖在上面,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并做到勤观察,如有钵盘内出苗率达到60—70%,可移出催芽棚,由中间向两边摆放到苗床上,摆盘时压缝要整齐。

、温度管理

顶土出苗的苗盘以4—6盘的宽度为一组,摆放在铺了地膜的地上,各组间留30厘米宽走道,便于管理。

出土6天后的幼苗则要进行控、变温管理,白天25—30℃,夜间16—20℃。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这样既可以锻炼幼苗提高抗寒力,又可以抑制或防止幼苗徒长,利于培育壮苗。

经6—8天,一片真叶展开后,将气温提高到28—33℃,夜间15—18℃。

若夜间长时间保持5℃以下低温,易引起低温危害,使幼苗生长缓慢或形成僵苗。

注意,此期随着白天温度逐渐上升,中午12:

00左右升封闭棚内的温度可达40℃左右,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

因此,需有专人进行通风、控制棚温。

控、变温管理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即白天棚温逐渐上升快要达到30℃时及时用上风口通风,避免冷风直吹幼苗,若棚温接近35℃,则应采取上下通风,注意下通风口要用塑料膜遮挡使气流从苗上方扩散,避免下部冷风直吹幼苗而形成“闪苗”,当棚内温度低于28℃,不再升温时,立即关闭通风口,使棚内长时间达到28—30℃的适温。

夜间温度保持10—15。

C。

注意过高夜温幼苗易发生徒长,形成弱苗。

、湿度管理:

棚内的湿度控制在60—70%范围内。

苗盘基质(或苗床土)以不干不湿为准(即湿度控制在40—60%范围内)。

若基质(或苗床土)表面干燥应及时补水。

补水时,应注意重复二次以上,使基质(或苗床土)充分吸水,严禁基质(或苗床土)忽干忽湿。

浇水必须均匀一致,对个别干穴要人工即时补水。

浇水过多,基质过湿,在幼苗期容易出现沤根和病害。

浇水的头一天,要将水抽到水池里预热,用预热过的水浇苗,不会使幼苗因浇低温的冷水而长僵。

浇水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严禁中午高温浇水。

注意防止苗床底部积水,若有积水应及时排掉,防止苗床盐碱化和造成病害死苗。

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大气变干燥和通风气流流动,苗床基质易干造成苗受旱,因此,需每天浇水。

在育苗后期,气温升高时,每天浇2次水。

、改善光照:

种子在萌动发芽至出苗时期已消耗自身养分,,随着幼苗生真叶和根系的产生,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由幼苗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因此要给予幼苗充分的光照条件,保证光合作用顺利进行,这对于培育壮苗非常重要。

要做好覆盖草帘的工作,在保证适温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揭帘、晚盖帘是延长光照时间的有效方法。

对灰尘多而影响透光强度的棚膜要及时清洁。

防止幼苗在适温遮荫的条件下发生徒长。

、营养管理:

一般当幼苗两片真叶展开后(或小苗生长到中后期),常会出现生长缓慢,叶色发黄等缺肥现象。

其原因是浇水过量,高温蒸发,蛭石比例太大保肥水差,这时就要及时补肥。

采用阳畦撒播、钵盘假植育苗方式的,若向苗盘栽苗刚结束(或苗盘补栽苗结束),可暂时不要补肥,待小苗成活缓苗后再补肥。

补肥营养液配制浓度可根据棚内气温而定,一般棚温最高温度在30。

C以下,100公斤水兑尿素30克,磷酸二氢钾25克.棚温最高温度在30。

C以上,每100公斤水兑尿素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另外每吨水加三料过磷酸钙浸出液公斤.间隔两天施一次,在小苗叶色转绿后停施营养液.不要因补肥怕烧苗而不敢补肥,只要根据苗情严格掌握棚温、营养液使用浓度和正确补施肥方法就不会出问题。

营养液使用后,用清水喷洒叶面,防止肥料浓度过高造成烧苗.补施营养液时,棚温最好保持在25—30℃,若高则不能高于35℃。

温度过高易造成缺素症状和高温障碍。

营养液补施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中午棚内温度高不要施营养液,否则易烧苗。

营养液的酸碱度一般控制在—7。

、调整酸碱度:

幼苗在偏酸和偏碱的环境中生长都会受到影响,我区土壤、地下水均含有不同程度盐碱,所以应对苗床进行调酸。

调酸可用凯王复合肥(N:

P:

K=15:

30:

10),浓度%左右,每隔3天对幼苗进行冲施,经过2—3次调酸,使苗床PH值调控在—范围内即可。

、病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立枯病。

除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外,还可通过放风、减少浇水次数,创造适宜的苗床温度,注意防止低温、冷风。

在高温期间注意通风、降温,忌苗床温度忽高忽低,是防止病害发生的关键。

发现个别病株应立即拔除。

病害的防治以防为主,在幼苗出齐后用50%多菌灵4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独杀1000—1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农药最好交替使用。

、查穴补苗、定苗:

及早调查出苗情况,苗盘若有未出苗的空穴则要及时对空穴补齐苗。

补苗可以将苗盘的双株取单株补到空穴内,也可将提前在苗床上育好的苗补栽到穴盘中,做到苗盘每个穴都有苗。

补栽后的苗要随补栽随浇水。

光照过强时,用草帘间隔遮荫,确保补栽苗成活率达100%且生长健壮。

补栽和移栽苗的同时,也进行定苗工作,每穴留单株,此项工作在幼苗两叶一心期进行。

、分苗假植

、采用苗盘育苗则会出现同一苗盘内大小苗参差不齐,高矮不一致,大苗长得快、既易生徒长又影响了小苗生长。

为便于对大、小苗分类管理,采用不同促控措施达到培育壮苗目的,应将苗盘内的大小苗分开、分盘培育,即

在3叶苗龄进行分苗假植。

、采用阳畦撒播、钵盘假植育苗方式,则在苗龄2—3叶期及时进行分苗并假植在穴盘中。

假植方法,首先将基质和蛭石按体积3:

1或4:

1混合、再按每方混合料加粉碎的三料磷肥3公斤充分拌匀装好穴盘浇透水,同时育苗阳畦也浇透水。

然后按大、小苗分类起苗并及时分栽到浇透水的穴盘中。

起苗和栽苗时注意做到尽可能不伤根或少伤根。

栽苗时注意做到根顺不裸露,根与营养基质接触紧实,用营养基质覆盖平摁严实。

栽好苗的穴盘及时浇透水和摆盘。

、炼苗:

为培育壮苗使所育的苗能适应大田移栽环境条件,增强苗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御力,缩短缓苗时间,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在大田定植前7—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

炼苗方法:

炼苗过程要逐步进行,首先不盖草帘,然后将上下通风口在夜间逐渐打开、至全部打开、最后到覆盖的棚膜全部揭掉,苗床温度逐渐与大田接近,使苗处在同大田温度一致的条件下生长。

白天苗床温度20—25℃,夜间最低温度8—12℃。

炼苗期少浇水,保持植株不萎蔫即可。

局部植株萎蔫时要及时补水。

据观察,这一时期,幼苗每天株高增长—厘米,应少施氮肥。

对于生长过旺(或有徒长趋势)的苗,可喷洒矮壮素(即50%矮壮素原液,每毫升加水1—2千克),可促使幼苗叶色由淡绿转浓绿,节间由细长转短粗。

对于弱苗应及时采取叶面喷肥和喷施作物生长调节剂的措施,改善幼苗的营养状况,促进弱苗向壮苗转变。

一般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高效活性复合微肥。

对确实属于缺氮素的弱苗要及时喷施浓度%的尿素。

要注意炼苗不可过度,以防止“僵化”老苗或畸形苗。

6、育成苗(移栽苗)标准

苗色浓绿、叶片肥厚,茎杆粗壮、节间短有韧性(木质化高)不易折断,株茎粗4—6毫米,有10—12片真叶,株高15厘米左右,根系发达且紧包基质,枝叶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