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8577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docx

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初步培训讲义亲自总结亲自手打

基础知识及应用

(一)名词解释

1、活性污泥:

曝气池中具有净化功能的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体状。

2、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含有以氮、硫、铁或其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如硝化菌,它能在绝对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

这些反应称硝化反应,即生物硝化。

3、生物脱氮:

兼性厌氧利用有机物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反应称为反硝化生物脱氮,简称生物脱氮。

4、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又称污泥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回流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称为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5、污泥沉降比:

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6、污泥容积指数:

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

7、总磷:

总磷是指水中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总和。

8、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9、pH:

pH值是体现某溶液或物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值。

pH值的范围为0~14,一般0~7属酸性,7~14属碱性,7为中性。

10、食微比:

即F/M。

通俗来说,F比如食物,M比如微生物,即总BOD5/总MLSS。

11、溶解氧:

即DO。

水体中游离氧的含量,单位mg/L。

12、活性污泥浓度:

即MLSS。

计量曝气池出口端混合液悬浮固体的含量,单位mg/L。

包含:

活性微生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为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和无机物。

13、活性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即MLVSS。

是指活性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重量,相比MLSS它不包括无机物。

14、沉降比:

即SV30%。

取曝气池末端混合液1000mL于1000mL的量筒中,静止30min后,沉淀的活性污泥体积占整个混合液的体积比例,单位用百分数%表示。

15、活性污泥容积指数:

即SVI。

是指曝气池末端去悬浮固体混合液倒入1000mL量筒中静止30min,1g活性污泥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传统活性污泥法其值在70~150为正常值,是活性污泥松散性的表现指标。

16、污泥龄:

是指曝气池中工作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的比值。

活性污泥回流比:

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流量与进入曝气池首端的污水、废水进流量的比值,单位是%,通常控制值在30%~70%。

(二)概述、问答

1、现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分为几级?

给出它们概念。

答:

现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深度处理。

一级处理是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主要为沉淀。

二级处理为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方法继续去除没有沉淀的微小粒径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以及氮和磷的净化过程。

只去除有机物的称普通二级处理,去除有机物外,同时去除氮和磷的称为二级强化处理。

深度处理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深度处理通常由以下处理单元优化组合而成:

混凝沉淀(气浮)、吸附、离子交换、膜技术等。

2、概述污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答:

污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污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现代污废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类。

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等。

化学处理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

主要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

上述两种方法合并使用称为物理化学处理法。

生物化学处理法:

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污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主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

3、简述调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及常见类型的特点。

答:

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水量、水质都是随时间的转移而不断变化着的,有高峰流量和低峰流量,也有高峰浓度和低峰浓度。

流量和浓度的不均匀往往给处理设备带来不少困难,或者使其无法保持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运行,或者使其短时无法工作,甚至遭受破坏(如在过大的冲击负荷条件下)。

为了改善废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条件,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水量进行调节,对水质进行均和。

“调节”和“均和”的目的是为处理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运行成本,还能减少设备容积,降低成本。

按功能可分为:

水量调节池、水质调节池和事故调节池。

水量调节池:

一般只要求调节水量,只需设置简单的水池,保持必要的调节池容积并使出水均匀即可。

水质调节池:

要使废水水质能达到均衡,在构造上和功能上主要有穿孔导流槽式调节池和带搅拌设备的调节池(常用的搅拌方式有空气搅拌、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三种)。

事故调节池:

某些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发生产物泄露或冲击负荷时,应该设置事故池,可以起分流储水作用,待事故结束后,将事故池中废水以小流量逐渐排入调节池中。

4、简述沉砂池和沉淀池功能的不同。

答:

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重力沉降分离的构筑物分为沉淀池和沉砂池两种。

沉淀池的功能是分离水中的可沉性悬浮物,包括无机悬浮物和有机悬浮物。

沉砂池的功能是从水中分离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例如沙子、煤渣等。

沉砂池一般设在泵站、沉淀池之前,这样能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还能使沉淀池中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防止排放管道和输送管道堵塞。

5、简述过滤的功能和原理。

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和胶体杂质,特别是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和细菌。

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在过滤过程中,污水中的污染物颗粒主要通过一下三种作用被去除:

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和接触吸附作用。

筛滤作用:

滤料是由大小不同的砂粒组成的,砂粒之间的空隙就像一个筛子。

污水中比孔隙大的杂质很自然地会被滤料筛除,从而与污水分离。

沉淀作用:

可以把滤料抽象成一个层层叠起来的沉淀池,则该沉淀池的表面积是非常巨大的,污水中的部分颗粒会沉淀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而被去除。

接触吸附作用:

由于滤料的表面积是非常大的,因此必然存在较强的吸附能力。

污水在滤层孔隙中曲折流动时,杂质颗粒与滤料有着非常多的接触机会,会被吸附到滤料颗粒表面,从污水中去除。

被吸附的杂质颗粒一部分可能会由于水流而被剥离,但它马上又会被下层的滤料所吸附截留。

在实际过滤过程中,上述是三种作用往往同时起作用,只是随条件不同而有主次之分。

对粒径较大的悬浮颗粒,以筛滤作用为主,因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滤料表层,通常称为表面过滤。

对于细微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沉淀作用和接触吸附作用为主,称为深层过滤。

6、请概述活性污泥法。

答:

活性污泥法是使具有净化功能的絮状体比表面积大的微生物群体根据需要在反应体系内不断循环,而且通过人为地控制多余部分(称为剩余活性污泥)排出系统外,使反应池(曝气池)内的底物(污水中的COD)和微生物的比值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平,并在溶解氧存在的情况下,使底物和由不同种群微生物所形成的絮体充分接触而进行的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分解的方法。

7、简述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

8、答: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由初次沉淀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组成。

污水首先经格栅及沉砂池后流入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出水进入生物反应池(曝气池),污水和二次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与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曝气。

一般工艺过程的运行是连续的,但也可间歇运行。

在反应池中充满着由污水、微生物、胶体、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悬浮物以及惰性物质组成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活性污泥混合液(MLSS),经足够时间的曝气反应后,混合液送到二次沉淀池,在其中进行活性污泥与水的分离,处理出水排放。

二次沉淀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以维持反应池内微生物浓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9、简述污泥的来源和分类。

答: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污泥。

污泥既可以是废水中早已存在的,也可以是废水处理过程形成的。

前者如各种自然沉淀池中截留的悬浮物质,后者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转化而来的悬浮物质。

根据污泥的来源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初次沉淀污泥:

来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质随废水的成分而异。

②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

来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③消化污泥:

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等经过消化稳定处理后的污泥。

④化学污泥:

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称为化学污泥。

根据污泥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①无机污泥:

无机污泥主要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亦称泥渣,如废水利用石灰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的沉淀物等。

10、②有机污泥主要含有有机物,典型的有机污泥是剩余生物污泥,如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消化污泥等,此处还有油泥及废水固相有机污染物沉淀后形成的污泥。

11、混凝工艺包括那几个步骤?

在运行中,通过哪些条件进行控制?

答:

(一)整个混凝工艺包括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和矾花分离等几个步骤。

①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实际应用中混凝剂通常采用湿法投加,即先将混凝剂和助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定量向废水中投加。

②混合:

将混凝药剂迅速地分散到废水中,与水中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相接触。

在混合过程中,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已经初步发生絮凝,并产生了微笑的矾花。

一般要求快速和剧烈搅拌,在几秒钟或一分钟内能够完成混合。

③反应:

指混凝剂与胶体和细微的悬浮物发生反应,使胶体和悬浮物脱稳,互相絮凝,最终聚集成为粒径较大的矾花颗粒。

一般要求反应阶段的搅拌强度或水流速度应随着絮凝体颗粒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以免大的矾花被打碎。

④矾花分离:

指通过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离的手段将形成的大颗矾花从水中去除。

(二)混凝过程的主要运行控制条件包括pH、水温、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及水力条件等因素。

①pH:

每种混凝剂都有其适宜的pH。

在最适宜的pH条件下,混凝反应速度最快,絮体溶解度最小,混凝作用最大。

当废水的pH不是混凝剂的适宜范围时,应首先先将pH调节到最适范围,再投加混凝剂。

一般高分子混凝剂受pH的影响很小;铁、铝盐混凝剂水解时不断产生H+导致pH下降,为此,应有碱性物质与之中和。

最适宜的pH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得到。

②水温:

混凝的水温一般以20℃~30℃为宜。

水温过低,混凝剂水解缓慢,生成的絮体细碎松散,不易沉降。

水温高时,粘度降低,水中胶体或细微颗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增多,从而提高混凝效果,缩短混凝沉淀时间。

③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

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性质、浓度,但还应考虑来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质等因素。

如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可以选择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再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

一般将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混凝剂并用,可明显减小混凝剂消耗量,提高混凝效果。

高分子混凝剂选用的基本原则是:

阴离子和非离子型主要用于去除高浓度的细微悬浮物,前者更适于中性和碱性水质,后者更适于中性和酸性水质;阳离子型主要用于去除胶体状有机物,pH为酸性或碱性均可。

10、混凝剂的加入量除与水中微粒种类、性质和浓度有关外,还与混凝剂的品种、投加方式及介质条件有关。

对任何废水的混凝处理,都存在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药量的问题,应通过试验确定。

一般聚合盐混凝剂的投加量大体为普通盐混凝剂的1/2~1/3;有机高分子混凝剂通常只需1~5mg/L。

混凝剂投加过量,反而容易造成胶体脱稳,降低混凝的效果。

11、参与污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生物有哪几类?

答:

①细菌类:

在污水处理所利用的生物群中,细菌是体型最微小的一种。

它具有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分解吸收各种有机物的能力。

对污水生物处理起作用的菌种有菌胶团、球衣细菌、硝化菌、脱氮菌、聚磷菌等几种。

②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具有吞食污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在体内迅速氧化分解的能力。

因此,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中,它除了能除去有机物,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外,还能使生物膜的表面吸附能力获得再生。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好氧性生物。

③藻类:

藻类是植物,含有叶绿素。

当叶绿素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成碳水化合物时,将放出大量的氧于水中。

稳定塘就是利用这种氧来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④后生动物。

以上介绍的生物都是单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后生动物由多细胞构成,体内还有各种器官。

参与污水处理的后生动物,包括从体形较小的轮虫到栖息于生物滤池的甲壳虫、昆虫幼虫等体形较大种种类型。

12、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哪一增值阶段来处理污水的?

为什么?

答: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处于从衰减增殖期到内源呼吸期来处理废水的。

13、因为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除应保证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氧化和同化能顺利地进行外,为了得到澄清的出水,还需要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混凝和沉淀性能。

活性污泥的混凝和沉淀性能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所处的增殖期有关。

微生物的增值过程可分为停滞期、对数增长期、衰减增殖期和内源呼吸期。

在对数增殖期,有机物与微生物之比(食微比)高,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速度虽然很快,但活性污泥的混凝和沉淀性能较差。

随着曝气时间的增长,食微比越来越小,当微生物增值接近内源呼吸期时,活性污泥的吸附、混凝和沉淀性能都很高。

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增值处于从衰减增殖期到内源呼吸期来处理废水的。

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去除有机物的性能,在二次沉淀池中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

14、请以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为例,介绍生物除磷的机理。

15、答:

活性污泥中存活着对磷有过剩摄取能力的聚磷菌,当它处于厌氧状态时,会将聚积体内的磷以正磷酸形态向混合液中放出,结果混合液中正磷酸浓度就会逐渐增加。

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后,当处于好氧状态,聚磷菌将摄取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结果混合液中正磷酸浓度会逐渐减少。

当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可得到磷浓度很低的出水。

同时在厌氧条件下,混合液中有机物浓度逐渐降低,这表明,在厌氧状态下有机物也被微生物所摄取。

生物除磷法就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对磷的过剩摄取现象的一种除磷方法。

16、污泥浓缩的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又是什么?

答:

污泥浓缩的方法只要有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和气浮浓缩三种。

它们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方法

优点

缺点

重力浓缩

1、贮存污泥的能力高

1、占地面积大

2、操作要求不高

2、会产生臭气

3、运行费用少,尤其是电耗低

3、对于某些污泥工作不稳定

气浮浓缩

1、浓缩后污泥含水率较低

1、运行费用较高

2、比重力浓缩法所需土地少,臭气问题少

2、占地比离心浓缩法大

3、可使砂砾不混于浓缩污泥中

3、污泥贮存能力小

4、能去除油脂

4、操作要求比重力浓缩法高

离心浓缩

1、占地面积小

2、没有或几乎没有臭气问题

1、要求专用的离心机

2、电耗大

3、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17、在二次沉淀池中,有时会引起污泥上浮的现象,影响处理水质。

请归纳其原因。

18、答:

在沉淀池中,引起污泥上浮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

(1)由于沉淀的活性污泥排除不充分,污泥沉积池底,造成厌氧分解,使污泥含有气体而上浮;

(2)在曝气池中引起硝化,生成的硝酸根离子引起脱氮反应,生成氮气,使污泥上浮。

在水温高时,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发生,但前者污泥变黑,有腐败臭,成大块状;后者即脱氮引起的污泥上浮,则颜色不变,也无臭气,以较小的块状连续上浮。

发生污泥为厌氧状态时,要尽可能缩短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同时,还要在结构上加以改进,使污泥不致蓄积;发生脱氮反应导致二沉池污泥上浮时,要尽量降低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

19、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应注意哪几方面的事项?

答:

(1)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变化,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进水。

(2)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运行。

(3)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泥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时清除浮渣。

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处理。

(4)刮泥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放空。

(5)采用泵排泥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16、当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次沉淀池时,在正常情况下,应控制回流比小于2%。

17、鼓风曝气池正常时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答:

(1)正常的活性污泥为茶褐色,有一定大小的絮体,没有令人不快的气味。

(2)正常情况下以曝气池出口SV为指标进行MLSS的调节。

(3)鼓风既要维持曝气适当DO值,又要保持对混合液的充分混合。

鼓风过度活性污泥絮体会破碎、变细,并附着气泡,使二次沉淀池效率下降;反之鼓风量过小,池内混合不充分,污泥沉淀,影响处理效果。

(4)调节曝气时间。

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池容积、要求处理水水质等,由经验确定。

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为6~8小时。

(5)调节鼓风量。

一般是进水量的3~7倍,根据水温、水质、曝气时间、DO、MLSS,由经验确定。

调节方法有:

保持一定的DO、风量程序控制和比例控制等。

17、调节回流污泥量。

为使MLSS保持在所定范围内,需调节回流污泥量。

调节方法有MLSS控制法和比例控制法,也有24小时不变的情况。

普通曝气污泥回流比在25%~75%。

18、二次沉淀池与初次沉淀池在维护管理上有什么不同?

答:

(1)二次沉淀池入流水是曝气池混合液,因污泥比重小,易被水流带起,所以表面负荷、溢流负荷都比初次沉淀池低,沉淀时间长。

(2)虽然二次沉淀池沉淀时间长但很少出现问题。

所以一般不限制使用池数,而是全部使用。

(3)因二次沉淀池的污泥都是活性污泥,所以沉淀污泥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污泥厌氧发酵,产生气泡,引起污泥上浮。

(4)一部分二次沉淀池的污泥返回曝气池再循环利用。

(5)原则上二次沉淀池应连续排泥。

18、通常设置溢流设施。

19、初次沉淀池出水异常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这些异常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20、答:

初次沉淀池出水异常主要表现为颜色的变化、产生臭气、透明度下降以及SS升高等。

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回流水导致过负荷、各池进水量不均、污泥排放不足等引起污泥堆积,以及池构造上存在缺陷等内部原因造成。

21、造成曝气池溶解氧DO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发生硝化反应使DO下降。

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受水温影响,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或者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急剧减小,满足上述条件时,也会发生硝化反应。

发生硝化反应时,除BOD的去除需消耗一定氧量外,硝化作用也会同时消耗氧,导致DO的下降。

(2)高耗氧量污水的排入。

进水耗氧量高的原因有:

污水管道或二次沉淀池中堆积的污泥流入;浓缩池或消化池的回流水大量流入;工业废水的流入,如耗氧量高的油脂工业废水、皮革加工业废水、印刷废水、纤维废水、化学合成废水等。

(3)高浓度氧化亚铁废水的流入,如来自地下水或矿山、炼铁厂、电缆厂等废水的排入。

氧化亚铁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该过程会消耗大量氧。

(4)高浓度有机废水(溶解性BOD)的流入。

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指食品加工废水、酿造业废水、造纸废水等。

一般溶解性BOD容易被活性污泥分解去除,导致耗氧速率加快,DO降低。

20、含影响氧转移物质废水的流入。

影响氧转移物质主要是指表面活性剂、高粘性物质、油等,一般是由工业废水的排入引起。

21、造成二次沉淀池出水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22、答:

造成浑浊的原因:

曝气池处理效率降低使胶体性有机物残留;硫化氢氧化造成单质硫析出;活性污泥解体;泥沙或细小的氢氧化铁等无机物。

23、简述常用消毒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答:

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有氯消毒(主要包括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等几种方法。

(1)污水氯消毒

污水氯消毒工艺技术成熟,目前是污水处理应用的主要消毒技术,其中液氯消毒多用在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而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多用在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或医院污水的消毒中。

氯消毒的缺点是有可能形成致癌物。

①液氯消毒

氯消毒作用,利用的不是氯气本身,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次氯酸分子量很小,是不带电的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表面,并渗入细胞内,利用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细胞的酶系统,使其生理活动停止,最后导致死亡。

在水中形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因此会发生以下电解反应:

HOCl⇌H++OCl-

式中的次氯酸根离子OCl-也具有氧化性,但由于其本身带有负电荷,不能靠近也带负电荷的细菌,所以基本上无消毒作用。

当污水的pH较高时,上式中的化学平衡会向右移动,水中HOCl浓度降低,消毒效果减弱。

因此pH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pH降低,消毒效果越好。

除pH以外,温度对消毒效果影响也很大,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反之越差,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促进HOCl向细胞内扩散。

②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对细胞的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可快速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菌、病毒等有很强的灭活能力。

ClO2在水中是纯粹的溶解状态,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它的消毒作用受水的pH影响小,这是与氯消毒的区别之一。

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是,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因而一般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另外二氧化氯不与氨氮发生反应,因此在相同的有效氯投加量下,可以保持较高的余氯浓度,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不稳定,因而必须在现场制造。

二氧化氯的制造成本较高,国内目前只是在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③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机理与液氯消毒完全一致,在溶液中生成次氯酸钠离子,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与其他氯的衍生物相同的氧化和消毒作用,但其效果不如Cl2强。

NaOCl+H2O→HOCl+NaOH

由于NaClO是由NaOH和Cl2反应生成的,因而其消毒的直接运行费用会高于液氯。

但与液氯消毒相比,次氯酸钠消毒的工艺运行方便、安全、基建费用低。

(2)紫外线消毒

汞灯发出的紫外光,能穿透细胞壁与细胞质发生反应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波长为250nm~360nm之间的紫外光的杀菌能力最强。

因为紫外光需要透过水层才能起消毒作用,故污水中的悬浮物、浊度、有机物和氨氮都会干扰紫外光的传播,因此处理水的光传播系数越高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也越好。

紫外线消毒与液氯消毒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消毒速度快,效率高,经紫外线照射几十秒钟即能杀菌,一般大肠杆菌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8%,细菌总数的平均去除率为96.6%。

此外,还能去除液氯难以杀死的芽孢与病毒;②不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增加水的臭味;③操作简单,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自动化。

主要缺点是:

要求预处理程度高,处理水的水层薄,耗电量大,成本高,没有持续的消毒作用,不能解决消毒后在管网中再污染问题。

(3)臭氧消毒

22、臭氧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远超过氯,且不需要太长的接触时间,除能有效灭细菌以外,对各种病毒和芽孢也有很大的杀伤效果。

臭氧消毒不受污水中NH3和pH的影响,而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臭氧还能除臭、去色,并不会产生有机物氯化物。

臭氧消毒的缺点是:

电耗大,运行费用高,O3在水中不稳定,易挥发,无持续消毒作用,设备复杂,管理麻烦。

目前,制约臭氧消毒普及应用的是其设备投资及电耗较高。

因此臭氧消毒多适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合。

23、初次沉淀池的异常现象有哪些,简述其产生原因及处理对策。

答:

初沉池异常现象有:

(1)污泥腐败上浮

①沉淀时间过长或排泥不当使污泥长时间堆积,往往会产生腐败上浮,其前兆是,水面可见大量气泡,这时应加大排泥量。

另外,刮泥机工作异常也会导致污泥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