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011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docx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

(财务管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较

财务会计报告比较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其主体部分是财务报表。

本章首先比较新、旧制度财务报表体系,然后比较各财务报表具体项目的内容,最后比较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表体系比较

会计报表体系比较对照表

编号

会计报表名称

编报期

新制度

股会

旧制度

会企01表

资产负债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02表

利润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03表

现金流量表

(至少)年度报告

会企01表附表1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年度报告

会企01表附表2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年度报告

会企01表附表3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02表附表1

利润分配表

年度报告

会企02表附表2

分部报表(营业分部)

年度报告

会企02表附表3

分部报表(地区分部)

年度报告

会企02表附表4

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年报

从上表可知,新制度与工会制度相比,保留了三张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公会制度叫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1992年发布的工会制度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所有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作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资产减值明细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分部报表,取消了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变动幅度较小,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附表,改进了分部报表,即将分布营业利润和资产表变更为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和分部报表(地区分部),其他不变。

总之,新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体系,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主体多元化、市场需求信息多样化的特点,它使得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真实、公允、全面完整,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提高,报告惯例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因此,更能体现财务会计报表的目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财务报表内容比较

一、资产负债表比较

(一)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的比较

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外,其他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均在资产负债表上按照减去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被取消。

上述项目包括短期投资及其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及其提取的坏账准备,存货及其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及其提取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以短期投资及其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为例,新制度下,在资产负债表中

短期投资项目是以短期投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仅有一行;而股会制度下,以“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净额”三行反映。

2.取消了“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由于新制度规定:

企业的盘盈和盘亏必须当期处理完毕,不得挂账,因此,期未没有了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理所当然,资产负债表也就取消了这两个项目。

3.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

4.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两个项目反映的内容不同。

由于新制度规定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两个项目,是以它们的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而股会制度没有规定提取这两项准备,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内容就是它们的账面余额。

5.取消了开办费项目

由于新制度规定:

企业在筹建期间所发生的非归集于固定资产的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计入损益,不再在以后期间摊销,因此,也就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了这个项目。

6.流动负债中,取消了代销商品款,增加了预计负债。

新制度中,代销商品款是作为存货的减项包含在“存货”项目中;股会制度的资产负债表把代销商品款单列在流动负债中。

预计负债是新增项目,根据“预计负债”科目余额填列。

7.长期负债中,取消了住房周转金,增加了专项应付款。

8.由于新制度适用于所有行业,因此,设计的资产负债表要满足所有行业、所有类型的需要,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中的“已归还投资”就是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反映减去已归还投资后的净额。

(二)新制度与工会制度的比较

新制度与工会制度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资产中,增加了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反映的内容不同,取消了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净额和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新制度中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存货是以减去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而工会制度是以短期投资、存货的账面余额反映。

工会制度中,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在其他应收款中反映,新制度中把它们单列出来分两个项目在流动资产中反映。

这样,新制度和工会制度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反映的内容也就不同。

新制度中,应收账款是以减去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工会制度中,应收账款是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净额反映。

新制度取消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的原因同前。

2.长期投资中,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把“长期投资”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两项,以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工会制度中,仅以一项“长期投资”反映,并且是以没有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余额反映。

3.固定资产中,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和“工程物资”项目,取消了“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在建工程”反映的内容不同。

由于新制度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因此,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净额”,分别反映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和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净额。

工程物资反映企业各项工程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新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在建工程”项目反映的是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而工会制度下不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中的“在建工程”是没有减去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

新制度取消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的原因同前。

4.“无形资产”项目反映的内容不同。

新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反映的是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而工会制度下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是没有减去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

5.新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待摊费用”对应工会制度下的“递延资产”,但二者反映的内容不同。

6.流动负债中,有些项目的名称发生变化,但反映的内容没有变化。

如工会制度下的“未付利润”、“未交税金”在新制度下变成了“应付股利”、“应交税金”,但反映的内容一样。

新增了“预计负债”。

7.长期负债中,新制度把工会制度的“其他长期负债”下的“专项应付款”单列出来。

8.由于新制度适用于所有行业,因此,设计的资产负债表要满足所有行业、所有类型的需要,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中的“已归还投资”就是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反映减去已归还投资后的净额。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使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真实完整。

案例说明:

[例1]假设A公司据有关资料编制20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为:

会企01表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A公司2001年12月31日单位:

资产

期末数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期末数

流动资金: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65488568

短期借款

64770000

短期投资

应付票据

93507050

应收票据

8163660

应付帐款

29466853

应收股利

预收帐款

2178348

应收利息

应付工资

2019583

应收账款

923016

应付福利费

1533533

其他应收款

51589651

应付股利

1840023

预付帐款

10994173

应交税金

1906141

应收补贴款

其他应交款

137562

存货

92663697

其他应付款

6672705

待摊费用

190679

预提费用

450116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预计负债

其他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20000000

流动资产合计

230013444

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163108666

流动负债合计

224481914

长期债权投资

31790000

长期负债:

长期投资合计

194898666

长期借款

20000000

固定资产:

应付债券

固定资产原价

129786885

长期应付款

198588

减:

累计折旧

28669132

专项应付款

固定资产净值

101117753

其他长期负债

减: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负债合计

20198588

固定资产净额

101117753

递延税项:

工程物资

递延税款贷项

在建工程

879966

负债合计

244680502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合计

101997719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86503313

无形资产

9619329

减:

已归还投资

长期待摊费用

3172458

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

86503313

其他长期资产

资本公积

132426595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12791787

盈余公积

33608332

其中:

法定公益金

5241840

递延税项

未分配利润

42482874

递延税款借项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295021114

资产总计

539701616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539701616

二、利润表

(一)新制度与股会制度比较

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制度取消了“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两项。

由于新制度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按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反映,因此,取消“折扣与折让”项目.同时也敢消了“主营业务收人净额”项目。

2.新制度取消了“存货跌价损失”项目,所发生的存货跌价损失记入“管理费用”。

3.新制度在补充资料中,增加了“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债务重组损失”两项。

(二)新制度与工会制度比较

新制度与工会制度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表名称改变。

新制度把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叫“利润表”,工会制度叫“损益表”。

2.由于新制度是统一会计制度,故在名称上由“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取代了工会制度的“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利润”。

3.新制度以营业费用取代产品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营业利润前扣除,而不是在主营业务利润前扣除。

4.新制度取消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新制度中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5.补充资料作为对主表内容的补充,新制度统一规定了补充资料应披露的项目,工会制度没有作统一规定。

这一变化使得利润表涵盖面更广,通过补充资料更全面揭示了企业经营成果的形成情况。

案例说明:

[例2]假设B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有关资料编制2001年度有关资料的利润表和补充资料为:

表16-2利润表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B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单位:

项目

行次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306475678

减:

主营业务成本

4

269171868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

1175792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0

36128018

加:

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1

3723388

减:

营业费用

14

17840244

管理费用

15

23480149

财务费用

16

1604249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8

-3073236

加: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9

30517173

补贴收入

22

营业外收入

23

2799974

减:

营业外支出

25

103842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27

30140069

减:

所得税

28

190198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30

28238089

补充资料:

项目

本年累计数

上年实际数

1.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权益

278185

142102

2.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10312

15322

3.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981104

281114

4.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40561

10281

5.债务重组损失

151624

151624

6.其他

101

0

三、现金流量表

(一)新制度与股会、工会制度比较

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制度以“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取代原“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和“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2.“收到的租金”和“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租金”项目在股会、工会制度中单独列示;新制度下,可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现金价值大小决定单独列示,还是列示在“收到(或支付的)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

3.以“支付的各项税费”取代“支付的增值税款”、“支付所得税款”和“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4.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取代“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和“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两项。

5.以“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代“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两项。

6.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以“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取代“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两项。

7.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代“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三项。

8.“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和“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在股会、工会制度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在新制度下,可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现金价值大小决定是单独列示,还是列示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

9.补充资料项目变动说明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在新制度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出的第一个项目改为“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该项目反映企业计提的包括坏账准备在内的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根据“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在股会、工会制度下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二)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出的第一个项目是“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

(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在新制度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出的第四个项目改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分别反映企业本期累计摊入成本费用的长期待摊费用。

这个项目可以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在股会、工会制度下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二)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出的第四个项目是“待摊费用摊销”。

(3)“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和“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项目。

新制度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二)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出的项目中增加了“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和“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这两个项目。

“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待摊费用的减少,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待摊费用“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反映企业本期预提费用的增加,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预提费用”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期末数小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4)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在新制度下,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各项目主要包括:

“债务转为资本”项目、“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项目;在股会、工会制度下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一)中,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包括“以固定资产偿还债务”、“以投资偿还债务”、“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和“以存货偿还债务”四项。

上述变化大大简化了现金流量表,更便于操作和运用。

案例说明:

[例3]C公司据有关资料编制2001年度的现金流量表为:

表16-3现金流量表会企03表

编制单位:

C公司2001年度单位:

项目

行次

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

1342500

收到的税费返还

3

25000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

25000

现金流入小计

9

13925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0

392266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2

300000

支付的各项税费

13

99089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8

70000

现金流出小计

20

9613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

431145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2

16500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23

3000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25

300300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8

现金流入小计

29

346800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0

50000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31

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5

0

现金流出小计

36

4510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7

-104200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38

30000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40

400000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3

70000

现金流入小计

44

410000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45

1250000

分配优先股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46

12500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52

100000

现金流出小计

53

126250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4

-862500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55

0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6

-585555

补充资料:

项目

行次

金额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57

237991

加: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58

900

固定资产折旧

59

100000

无形资产摊销

60

60000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61

100000

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

64

0

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

65

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

收益)

66

-50000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67

19700

财务费用

68

21500

投资损失(减:

收益)

69

-31500

递延税款贷项(减:

借项)

70

存货的减少(减:

增加)

71

5300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

增加)

72

-100000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

减少)

73

17344

其他

74

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5

381145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债务转为资本

76

0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77

0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8

0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79

820745

减:

现金的期初余额

80

1406300

加:

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81

0

减:

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82

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83

-585555

四、资产负债表附表

会计报表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是对主表资料的补充或细化。

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一)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它是新制度新增的一张附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的各项目应根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等项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报表的“年初余额”即上年度的“年末余额”。

“本年增加数”根据各个减值准备类会计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本年转回数”根据各个减值准备类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填列。

这样,最终在该表中反映了如下等量关系:

各项目的年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

案例说明:

[例4]假设D股份公司据有关资料编制2001年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为:

表16-4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企01表附表

编制单位:

D公司2001年度单位:

项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数

本年转回数

年末余额

一、坏账准备合计

1000

3842

0

4842

其中:

应收账款

800

2200

0

3000

其他应收款

200

1642

0

1842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合计

1300

2080

80

3300

其中:

股票投资

800

1080

80

1800

债券投资

500

1000

0

1500

三、存货跌价准备合计

14800

50100

100

64800

其中:

库存商品

10000

30000

0

40000

原材料

4800

20100

100

24800

四、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合计

8400

63000

3000

68400

其中:

长期股权投资

2000

41000

1000

42000

长期债权投资

6400

22000

2000

26400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390000

70000

0

460000

其中:

房屋、建筑物

160000

40000

0

200000

机器设备

230000

30000

0

260000

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8000

10600

0

38600

其中:

专利权

20000

8600

0

28600

商标权

8000

2000

0

10000

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200000

19000

0

219000

八、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0

0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