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117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诗经》两首精选复习题及答案

关雌蒹葭

1.给加横线字注音

1.雎()鸠2.窈()窕3.好逑()4.荇()菜

5.寤()寐6.辗()转7.琴瑟()8.蒹葭()

9.溯()游10.伊()人

2.请你简要概括《关雎》的主要内容。

3.请你简要概括《蒹葭》的主要内容。

4.请你简要比较《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

5.下面是两篇有关《蒹葭》的鉴赏文章,阅读后请你借鉴其写法对《关雎》也写一点鉴赏性的文字。

(一)《蒹葭》鉴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横线明了时间和环境。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

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

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幕追寻着一个友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横线,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儿地张望、寻求。

“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

“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

“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

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

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

“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

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

(《诗经原始》)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

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横线,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为霜”“未唏”“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

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横线时,由于“方”“湄”“溪”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

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浊”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正如《人间词话》所说:

“《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

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

《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

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

由此可见,《蒹葭》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令人遐想。

美不胜收

--我读《秦风·蒹葭》

《蒹葭》是“诗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

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

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

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

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

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

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

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

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横线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

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

陈启源说:

“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

”(《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

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

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

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现了。

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

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

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

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

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

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

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

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一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

“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

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威,情由境生,境带情韵。

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

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

但这种关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

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著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

“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

“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

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

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任?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第一节中勾画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什么?

2.第二节中反衬主人公不平静心情的诗句是什么?

3.横线明全篇主旨的诗句是哪一句?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袍:

长衣,即战袍。

于:

语气助词,不译。

兴师:

出兵。

同仇:

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B.泽:

同“释”,即内衣。

偕作:

一起行动。

裳:

下身的衣服,即战裙。

偕行:

一同出发。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尤可奈何的感情。

D.“同仇”“偕作”“偕行”,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

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2.对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

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

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是一本书

赵丽宏

人生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一辈子步履匆忙,气喘吁吁,却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心中的终点。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旅游,你降临到这个广阔丰繁的世界,一生一世就在天地之间游历。

有的人云游四海,浪迹五洲,熟视人间百态,阅尽世事沧桑,有的人却如井底之蛙,穷尽一生,只看见头顶一方狭窄的天空。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赌博,所有的幸福和成就,所有的悲剧和失落,都是赌博的结果。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你身上和你周围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都不过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转瞬即逝。

也有人说,,,就是你本人。

人生是一本书。

我欣赏这种说法。

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有的人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使人百读不厌。

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

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

有的人一生叱咤风云,指横线江山,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万人瞩目的悲喜剧,他们的人生之书却常常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书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本不同的人生之书,决不会有一本重复。

这本书,你天天在写,你周围的人天天在读。

只要生命在延续,这本书就要一页一页由你自己往下写,一页一页被世人往下读。

时光不可能倒流,人间也没有后悔药。

经历过的事情,无法重复,更无法再来一次。

你的人生之书既然已经打开,既然已经翻过去很多页,那么,且不管要翻过去的那些内容,注重即将翻开的新的页码吧。

我想,一个人,如果曾经认真地生活过,追寻过,思索过,真心诚意地爱过,奋不顾身地拼搏过,那么,不管你的地位如何,不管你的境遇如何。

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万贯缠身,你的人生之书不会苍白虚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文章内容把人生都比喻成什么?

3.在文章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

4.作者把人生之书大体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5.应该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话说知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

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竞会听得出神入化。

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

“巍巍乎若泰山!

”,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奔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

“汤汤乎若江河!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竞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

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模琴弦了。

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盂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在漆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份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俞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

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

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

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俞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

我曾洒磁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这样的记载: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

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

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

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乌,使他开启了禁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制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阁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

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3.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

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俞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人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了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10.初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思。

请根据下列情景,各拟一条赠言,每条不超过40字。

1.给一位性格内向但却颇有才情的女同学。

2.给一位曾在你困难时给予了真诚帮助的老师。

11.天海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超过80个字)

2.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0~50个字)

12.阅读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心理活动,读书籍,读亲情,读友谊,读自然,读社会,读生活……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阅读、理解和内化吸收的过程。

阅读的理想目标是读懂、读透、读出自我,或明白事理,或增益智慧,或擦拭心灵,或洗涤灵魂,或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

主动阅读,善于阅读,对于成长进步中的青少年尤其必要。

请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13.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14.《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15.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8.阅读《君子于役》,回答问题。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1、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下面对《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

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

这两句是第一层:

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

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

5、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jū2.yǎo3.qiú4.xìng5.wù6.zhǎn7.sè8.jiā9.sù10.yī

2.《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因此,诗的第一章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

“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

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

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第一章的八句,写这个男了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始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成情侣的热闹情景

3.《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即。

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

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

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4.《关雎》--诗着重于“叙事”。

诗中写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

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义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