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362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docx

某地区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道路公路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和任务依据

新化县清水塘路位于新化县梅苑开发区,清水塘路的起点为与学府南路交点(K0+000),终点为与振兴南路交点(K1+049.925),全长1049.925米,宽40米,是新化县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的建设是新化县梅苑开发区发展的关键,是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的基础,将大大促进新化县城城市的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的需要。

2008年2月,新化县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对新化县清水塘路进行可行性研究。

我院随即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研究工作,顺利地完成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为本项目的设计和决策提供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范围

1.2.1研究范围

本报告在经济、社会和环保三大效益以及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诸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论证,为本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1.2.1.1调查区域:

本项目调查区域为新化县。

1.2.1.2主要内容

1.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分析;

2.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3.建设标准及规模论证;

4.建设条件及实施方案;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国民经济分析评价;

7.财务评价;

1.2.2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国家发改委批准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1997年编写的《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

4、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994);

6、中国建设银行颁发的《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评估实施办法》;

7、《新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新化县梅苑开发区规划》;

9、《新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0、新化县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向书;

11、新化县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2、新化县国土局建设用地意见书。

1.2.3研究工作过程

1、根据委托要求,按《新化县城市总体规划》、《新化县梅苑开发区规划》,在图纸上初拟路线方案,经实地核对勘察后,选择最佳控制点;

2、根据拟订的路线方案,对现有道路、自然条件、发展方向进行比较,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进一步求得最佳投资方案;

3、对拟订的路线方案进行交通量调查和预测,据此研究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

4、通过实地勘测,估算工程造价;

5、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提出结论。

1.3主要研究结论

1.3.1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新化梅苑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项目的建设将大大促进新化县城市的发展。

3、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新化县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的需要。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新化县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新化县工业的发展。

1.3.2交通量发展预测

清水塘路建成后,整个路网的交通流量将重新分布,建成后的交通不仅使其它道路上部分流量发生转移,交通量重新分布,同时会刺激区域流量的发生,在对交通量进行预测时,把预测范围定为清水塘路沿线各影响区和城区。

从交通流量的分析结果看,2008年高峰日交通流量8563辆/日,2010年为10214辆/日,2015年为13629辆/日,2020年为20665辆/日。

1.3.3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1、建设规模

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对新化县交通状况的构成分析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基础上,并结合城区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建设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决定清水塘路的建设规模按照城市主干道的标准执行。

清水塘路按40米控制,基本布置为主车道16米,两边各2米分隔带,两边各5米非机动道,两边各5米人行道。

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

2、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清水塘路为声城市主干道II级。

(2)计算行车速度:

主干道II级为40km/h。

(3)设计荷载:

路面BZZ-100,桥涵汽-城市A级。

(4)最大纵坡:

1.531%。

(5)最小纵坡:

1.26%。

(6)路面类型:

水泥砼刚性路面。

1.3.4工程方案

1.3.4.1路线平纵面设计

(1)平面、纵面基本按《新化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控制,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在工程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标准。

(2)平面设计:

清水塘路按40米控制,基本布置为主车道16米,两边各2米分隔带,两边各5米非机动道,两边各5米人行道。

道路平面线型原则上以顺畅、美观、合理为主,并兼顾两侧的单位和居民利益设计而成,在各主要交叉口进行红绿灯控制,以完善城市道路的多功能性,加快交通流量。

(3)纵断面设计:

由于该园区内地形起伏较大,设计时主要考虑线路美观与节省造价,合理衔接主要道路交叉口,最大纵坡1.531%,最小纵坡1.26%,注意与两厢用地规划的衔接,确保行车舒适。

1.3.4.2路基路面

1、路基宽度

清水塘路路基宽40米,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标高。

(2)路基边坡

路堤在路肩以下0-8m部分为1:

1.5,8-20m的部分采用1:

1.75,不设平台。

路堑边坡为1:

1,10-19m为1:

1.25,中间设1.5m平台。

(3)路基标高为设计标高减路面铺装厚度,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中已扣除此厚度。

(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体积计,移挖作填时,压实系数按1.09计算。

2、路面

(1)设计标准:

清水塘路设计轴载BZZ-100,日交交通量500轴次/车道。

(2)路面宽度:

清水塘路主车道宽16米。

(3)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回填模量以30Mpa计。

(4)机动行车道路面结构:

24cmC35水泥砼面层,15cm6%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5)非机动行车道路面结构:

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I)上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下面层

乳化沥青透层油,15cm6%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6)路面横坡、机车道为路中心向外侧1.5%的横坡,人行道由外向路中心2%的横坡,进入交叉口或其它出入口的,人行道应由高20cm变为0cm,处理方式同无障碍设计按1:

12放坡至接顺交叉口内的地面标高。

(7)容许弯沉值(1/100mm)由上至下各弯沉值依次为24.8、27.6、70、90、140。

(8)水泥稳定基层的压实度(按重压型击实标准)及7天(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上、中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抗压强度为3.0mpa,下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6%,抗压强度2mpa。

3、人行道路面结构

(1)人行道路面结构40*60*3cm花岗岩,2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1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人行道设计从方便残疾人与老年人出发,沿线设置盲道板,在交叉口、路口高差处设置无障碍人行坡道。

1.3.4.3公汽停靠站布置

公汽停靠站布置在交叉路口出口附近,公汽停靠站采用铺砌形式同人行道结构。

1.3.4.4排水设计

(一)排水总原则

1、根据具体路段的实际状况及结合周边已建排水系统考虑,清水塘路排水采用分流制,所有污水全部接入已建城市下水道,雨水分别排入已建城市盖板涵。

2、雨水口、检查井的设置:

检查井一般50m设置一处,雨水口在坡度较缓地适当加密,全线采用平篦式雨水口。

3、排水管全部采2米长的机制管。

(二)管道基础

1、沟槽开控时不应超控,一般要求人工清底,地基土壤如受扰动其深度在15cm以内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在15cm以上者可夯填石灰土,大卵石、碎石或毛石,并用小砾石填充上部空隙、表面找平。

(三)检查井

1、预制或现浇盖板必须保证底面平整光洁,不得有蜂窝麻面。

2、安装盖座须座浆。

井盖顶面要求与路面平。

3、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度根据路面要求而定,但不应低于95%。

(四)雨水口

1、各种雨水口篦面均应比周围路面或地面低3-4cm,并与路面或接顺,以利进水。

2、各种钢筋砼预制构件,均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制做,表面要求平整光洁。

3、安装篦圈时,下面应座浆,篦圈与道牙之间用砂浆填缝。

1.3.4.5其它工程

1、路灯在两侧绿化带中双悬臂照明灯,灯杆间距选择35m和40m两种,在交叉口处设置小型半高杆投光灯。

2、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处设置盲道。

4、路面按GB5768-1999标准进行规范标线。

1.3.5主要工程量、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1、主要工程量

清水塘路总长1049.925m,主要工程数量包括:

路基挖土石方249321m3,路床工程数量42823m2,铺设各类排水管2060m,砌筑检查井58座,安装路灯76盏,绿化工程3752m2,征用土地101.7亩,拆迁建筑物460m2。

2、项目总投资与业主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为2605万元。

项目业主自筹80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800万元。

3、投资估算

表1-1       投资估算汇总表      单位:

万元

分项费用

投资估算

第一部分:

建安工程费

1760

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

613

第三部分:

预备费

88

第四部分:

建设期贷款利息

144

合计

2605

1.3.6工期安排

项目前期工作:

2008年3月——2008年8月

施工期:

2008年9月——2010年3月

1.3.7经济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

表1—2  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表

费用效益变化

ENPV(万元)

EIRR(%)

EBCR

EN(年)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费用上升15%

效益下降15%

效益下降15%,同时费用上升15%

2、财务评价

表1—3 财务评价及敏感性分析表

费用效益变化

FNPV(万元)

FIRR(%)

FBCR

FN(年)

财务评价结论

费用上升10%

效益下降10%

效益下降10%,同时费用上升10%

3、评价结论

从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表可以看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11.38年,其投资回收速度快,累计净现值3067.37万元,远远大于零,内部收益率14.15%,大于社会折现率,从以上指标的分析得出该项目是可行的。

另外,从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指标可得出当费用上浮15%或效益下降15%,或同时费用上浮15%,效益下降15%时的项目净现值都远远大于零,其内部收益也都大于社会折现率,说明此项目具有良好的抗风险性。

从财务分析的指标来看,项目的财务收益净现值为1049.1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4.10年,内部收益率为10.86%,大于社会折现率,说明该项目是可行的。

且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指标汇总表可知,费用上浮10%,效益下降10%和费用上浮10%同时效益下降10%的财务净现值都大于零,内部收益率也都大于社会折现率,说明此项目在财务上具有良好的抗风险性。

综合上述评价,可以得出本项目从经济的角度来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1.3.8综合评价

清水塘路的建设是新化县梅苑开发区起步和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和完善新化县城市道路网络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化县城区通往全省的重要通道。

该项目的建设对新化县梅苑开发区招商引资,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增加城市容量,解决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水塘路的修建在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

随着新化县经济的日益发展,尽快修好清水塘路对引进资金和促进新化县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而,应尽可能快地把修通清水塘路方案付诸实施。

  表1-3       主要研究结论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主要指标

基本指标

1

技术等级

城市主干道II级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40

3

征用土地

101.7

4

投资估算

万元

2605

5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km

2480.95

6

设计荷载

路面BZZ-100,桥涵汽城市A级

线路

1

线路里程

Km

1.032

2

最大纵坡

%

1.531

路基路面

1

路幅宽度

m

40

2

主车道

M

16

3

非机动车道

m

5(主车道两边各5m)

3

人行道宽度

m

5(绿化带两边各5m)

4

分隔带

m

2(主车道两边各5m)

5

路面结构类型

水泥砼刚性路面

续前表主要研究结论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交通量预测

1

2008年

辆/日

8563

小客车

2

2010年

辆/日

10214

3

2015年

辆/日

13629

4

2020年

辆/日

17357

5

2023年

辆/日

20665

资金筹措

1

银行贷款

万元

1800

2

项目单位自筹

万元

805

建设工期安排

2

含项目

前期工作

国民经济评价

1

内部收益率(EIRR)

%

2

累计净现值(ENPV)

万元

3

投资回收期(EN)

4

效益费用比(EBCR)

财务评价

1

内部收益率(FIRR)

%

2

累计净现值(FNPV)

万元

3

投资回收期(FN)

4

效益费用比(FBCR)

1.4问题与建议

1、道路施工时一般先地下(条件成熟时)后地上,先土方后路面,先机动车道再两侧的程序。

对于高填土堤路段,应充分注意压实度,并经过1~2个雨季的自然沉降后再铺高级路面。

对于地下管线能同步建设尽量同步建设,否则要预留好位置。

2、道路下的排水管一般应按区域性排水要求设置。

由于道路建设和两厢开发难以同步,且开发往往后于道路建设,因此,确定管道的过流能力时必须满足规划和现有水系的要求。

并预留好各建筑物今后的污水接入口,避免路刚修好就挖的不当现象。

3、本项目系道路网络建设,具体实施时应考虑道路与道路之间的衔接问题。

4、施工图设计中应加强工程地质及水文勘察工作,同时进一步作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等工程的优化设计。

5、根据实际情况在测设中要处理好技术标准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关系,整个工程的土石方要基本平衡,防止弃土流失、堵河,将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6、在施工中要处理好工程施工和保持城区道路畅通的矛盾,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尽量减少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7、本项目征地拆迁量比较大,涉及的面比较广,要积极作好拆迁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好拆迁居民的生活。

8、建设资金及时筹措到位是工程项目能否按计划完成的关键,新化县政府和项目单位要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出台优惠政策筹资,使该路早日建成受益。

第二章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新化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二○○三年一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代表政府经营管理城市建设资金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城建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垄断经营城区国有土地及城区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实体,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企业法人。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公司以做好经营城市特别是新修道路两旁土地开发为首要任务,采取滚动式开发筹集更多资金,加快新化县城的建设,为新化县城区在2020年40万城区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主要职能是:

1、代表政府行使城建主体职能,负责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资金投入效益;

2、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城建资金,管好、用好城建资金,代表政府进行城建资金的举债和还贷;

3、统一运作国有城建资金,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统一经营城市建设资金,组织房地产综合开发,实现城市建设资本增值;

5、经营管理县政府明确由公司管理的资金;

6、经营城区规划内的国有土地,特别是经营公司投资兴建的道路两旁红线内的土地开发。

7、负责城建项目的开发经营和项目招商。

公司组织机构如下:

董事长

监事会

总经理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清水塘路的建设是新化梅苑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新化县梅苑开发区位于资水以东,其西临新化县老城区,东抵桑梓、冷水江,北抵安化,资水“V”字型环抱而过。

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该区域成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升格为副处级机构。

开发区占地32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3.9万。

经过10余年的建设,梅苑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县政府2004年搬迁至新区,开发区逐步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加快新化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2005年元月,新化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建设梅苑开发区的决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梅苑开发区位于梅苑开发区以北,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分工业一区、二区和综合小区,是全县工业企业所在地,着重发展一、二、三类工业,启动和建设梅苑开发区将是新化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新化县“工业强县”的主要举措之一。

清水塘路是梅苑开发区的东西轴线,又是沟通新化南北两区的又一条重要干道。

因此,全线拉通清水塘路对于合理组织城市交通,加快新化城市发展,特别是对加快梅苑开发区和梅苑开发区的建设均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2清水塘路的建设将大大促进新化县城市的发展

新化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

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奔小康的目标,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开始启动并加速发展。

目前,新化县城建成区9.02平方公里,道路长度31.2公里,道路面积39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约3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率4.3%,大大低于国家标准8%~15%的指标。

城区已建成和初步建成的城市道路20多条,但没有一条完整的沟通南北两区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网络远没有全部形成,亟待完善。

随着新化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车流、人流必将成为制约新化县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清水塘路是沟通新城区和老城区两区的一条重要干道。

因此,拉通清水塘路对于合理组织城市交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建设清水塘路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的需要

新化县的城市建设发展至今,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城市环境较差,表现为交通拥挤,空气、噪声污染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建成区太小,中心区人口密度特高,人流、车流过度的穿梭于城市中心。

因此,拉通清水塘路,扩大建成区空间,降低中心区城市人口密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交通调查及预测

由于清水塘路的建设会刺激区域流量的变化,以及重新分布新化县的交通流量,因此推算预测清水塘路成后的交通量,不能单纯以现有交通量数值上的转移为依据,需根据新化县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土地使用现状及规划、路网现状及规划、交通运输情况及城区主要交叉路口交通量进行分析。

4.1新化县经济社会概况

4.1.1城市基本情况

4.1.1.1位置范围

新化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北部,东临涟源市、冷水江市,西连溆浦县,南接隆回县、新邵县,北毗安化县。

新化县地处湘中腹地,雪峰山脉的北段,资水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45′~111°41′和北纬27°31′~28°14′,东西长约83km,南北宽约69km。

4.1.1.2行政区划、面积、人口

新化县现辖19个镇,7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和2个乡级国有林场,1142个行政村。

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9.85平方公里,占12.9%。

年末总人口128.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3.35万人,占10.36%,农村人口为115.48万人,占89.64%。

4.1.1.3自然条件及资源

新化县地处雪峰山脉,地形为山地,以丘陵为主。

新化县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

境内年降雨量1398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8℃,年最高气温为39.8℃,年最低气温为-8.5℃,无霜期262~305天,年平均日照1258~1445小时。

新化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柴煤、烟煤、石膏、水泥灰岩、赤铁矿等。

山地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宜林、宜药、宜果、宜草山地400万亩。

水和水能资源丰富。

农林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

水稻、茶叶、烤烟、玉米、楠竹、中药材等。

4.1.1.4国民经济特征

新化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7032万元,同比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74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32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45326万元,增长10.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39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9.5:

24.7:

35.8。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817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0%。

一般预算收入17453万元,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8609万元,增长5.27%。

一般预算支出54084万元,增长12.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6%,比2000年增长48%,年均递增8.2%。

2005年,新化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9.93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0.42千公顷,总产量45.92万吨,比上年增长0.2%。

稻谷播种面积为52.96千公顷,总产量为35.93万吨,豆类播种面积为3.43千公顷,产量为6238吨。

薯类播种面积为8.71千公顷,总产(折粮)为3.87万吨,油料总产量为12491吨,烟叶总产量为1137吨,药材总产量为8820吨,茶叶总产为903吨,水果产量为3.03万吨。

全年牲猪出栏为138.86万头,肉类总产量9.83万吨,水产品产量25.72万吨。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8.7%。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38亿元。

全部规模工业实现利税6058万元,,实现利润1486万元,比上年净增3018万元。

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

规模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中:

原煤72.10万吨,发电量8380万千瓦时,混合饲料15298吨,胶合板32964平方米,木质家具7600件,日用陶瓷2844万件,石墨及碳素制品9285吨;铁合金21701吨,水泥41.70万吨,氮肥(折纯)39332吨。

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新化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位置。

工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个体和集体占主导地位。

目前,新化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煤炭、化工、非金属制造和建材等工业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市场机制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新化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收入较低,消费水平较低。

到2005年底,全县人均GDP仅3016元,人均财政收入仅133元,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536元,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为5965元。

新化县国民生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基础设施比较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