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9730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

750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

   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

  教学准备: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

(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

喜欢吗?

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

“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指出)怎么知道?

(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

(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

(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

(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

(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

(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

(板书:

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

从哪两句知道?

(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

这自然段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

哪课学过?

(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

(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要紧!

  

(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读出这样语气。

  3.这自然段讲什么?

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

  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

(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

  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

  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四、结果怎样?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

抽拉投影:

小葫芦落了)(板书:

黄、落)

  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

  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

它怎么会掉呢?

请学生回答。

(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

(板书:

造养料、不能造养料)

  六、作业:

自学“葫、每、言”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

  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

  二、学习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

  3.重点指导字教学:

  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书空,学生写字。

  

(2)教“谢”,同上。

  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

  

(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

  

(2)汇报。

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

  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

  四、总结:

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

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作业:

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

  附: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黄巧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落地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复习字词。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二、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一)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1、从“细长的”“长满了”“雪白的”等词体会葫芦的可爱。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应语言训练)

2、从“每天”“盯着”“自言自语”等词中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

指名读,体会读,齐读。

3.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1)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

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2)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二)体会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

1、读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叶子上长蚜虫了,邻居和那个人的不同态度。

2、交流资料:

蚜虫是什么?

(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植物的叶子和果实有什么关系?

(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3、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对比朗读,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

三、拓展延伸,续编课文

1、如果你们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怎么想的?

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四、总结

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

一 师: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老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

  生:

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第二句讲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没有收到葫芦。

  生:

我从“一个一个都落了”这句话中知道了那几个小葫芦不是同时掉的,有的先掉,有的后掉,最后全部掉光了。

  生:

我还知道了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是因为叶子上的蚜虫更多。

  师:

你能结合二、三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具体地说一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吗

  生:

(接着说)小葫芦要靠叶子提供养料,开始时,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小葫芦长得很可爱。

后来叶子生了许多蚜虫,叶子被蚜虫吃了,就不能给小葫芦提供养料,小葫芦就一个个都落了。

  师:

你理解得真全面,说明你读懂了这篇课文。

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心情会怎样,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

  ”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这一句式,生说。

  师:

请小组长把讨论结果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

“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生: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生: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

“我真糊涂,我真傻!

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师:

同学们真会想,假如明年你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样做呢

  生:

我会把蚜虫捉掉。

  生:

我会买来农药把蚜虫打死。

  生:

我会捉些七星瓢虫来放在叶子上,让它们把蚜虫吃掉。

  师:

同学们的办法真好。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生:

我明白了今后种葫芦光盯着葫芦是不行的。

  生:

我明白了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生:

我明白了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评析: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播放《葫芦娃》的精彩片段。

2.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画片里的葫芦娃吗?

今天呀!

我们就一起来学一个跟葫芦有关的故事。

然后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活动2

 

二教学新课

1.学生自渎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生字词。

出示幻灯片,联系生活采用多种方式激趣学习生词。

2.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4.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5.让学生读短小的句子,巩固会认的字: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画,可爱的小葫芦。

6.让学生找找形近字,巩固生字。

7.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然后范写生中。

8.学生书写生字。

教学活动3三.朗读体会,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出示课文图片1、2观察后回答:

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后回答: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

(可爱)

3.小葫芦是可爱吗?

你来读读小葫芦的可爱吧!

老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盯”“自言自语”等词的意思。

4.让学生读以上句子,思考:

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让学生朗读理解第4自然段,思考: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

你能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吗?

板书:

(变黄——落了)

6.让学生课后思考:

为什么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呢

教学活动4

 三.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2.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朗读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否一样。

课件出示句子:

A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B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精彩教学设计)来源:

网络2009-06-1221:

44:

26

[标签:

教师学习方法填报指导]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故事寓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故事寓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片,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

它叫什么呢?

  2、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师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芦生长过程: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口述葫芦生长过程。

  3、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4、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14课(师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

  1、真不错,老师还没有教呢,大家就都认得“葫芦”了,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

  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

  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

  4、生再读生字(齐读)。

  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

  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生齐声朗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生思考:

这个人在干什么呢?

他所做的事有成果么?

  (这个人在在种葫芦,他的葫芦全部都掉了)

  3、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种葫芦全部都掉了,可刚开始,小葫芦长出来了么?

  (长出来了)

  4、你是从哪里知道葫芦长出来了的呢?

长出来的葫芦又是什么样子呢?

(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

  5、生朗读这几句话,师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长出来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6、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能找出来小葫芦生长的过程么?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7、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啊,是不是这个种葫芦的人丰收了,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呢?

  (没有。

  8、为什么呢?

课文里告诉我们了么?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

  9、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掉落了,人们的伤心、失望和可惜。

  10、开始小葫芦不是长的得很好么?

可现在......全落了。

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几个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

‘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1、指导朗读,并体会“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的区别。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带有“?

”和“!

”的句子更能突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12、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13、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

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

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个故事,看完以后,请大家告诉老师,这个种葫芦的人错了么?

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14、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

  (生可自由发言。

  五、小结

  种葫芦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可惜小葫芦这时小葫芦已经没有了。

他的错误是: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你们想做这样的人么?

(不想。

)那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六、作业布置

  连线: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带疑问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十分肯定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平静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会写8个字,并且正确掌握这8个字的读音、用这8个字组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生齐读课文,并回忆上节课所学习到的道理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学写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言”,你能用加一加、去一去、换一换的方法对这个生字进行加工吗?

  (可用加一加,言字加上单人旁组成信。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言”。

  4、生开火车组词。

  (例:

写信、送信、相信。

  5、出示“治”,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治”字换成提手旁组成“抬”,组词:

抬水、抬头。

  (换一换:

“治”字换成女子旁组成“始”,组词:

开始、始终。

  (去一去,“治”字去掉三点水就是“台”,组词:

台湾、台灯。

  6、出示“挂”,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挂”字换成三点水是“洼”,山洼。

  (“挂”字换成单人旁是“佳”,佳品。

  7、出示“每”,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每”字加上三点水组成“海”,大海。

  (加一加:

“每”字加上竖心旁组成“悔”,后悔。

  (去一去:

“每”字去掉卧人旁,就是母亲的“母”。

  8、出示“棵”,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棵”字换成言字旁,组成“课”,上课。

  (换一换,“棵”字换成页字旁,组成“颗”,一颗星。

  9、出示“哇”,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10、出示“怪”,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去一去,“怪”字去掉竖心旁,就是“圣”,神圣。

  11、出示“慢”,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慢”字换成三点水,就是“漫”,漫游。

  (换一换,“慢”字换成草子头,就是“蔓”,藤蔓。

  三、学生随堂练习书写生字。

  四、师巡视学生书写生字,并加以个别指导。

  三、作业布置

  组词:

  慢()怪()哇()洼()娃()

  漫()圣()挂()佳()蛙()

  板书设计:

  长出葫芦藤

  ↓

  长出绿叶

  ↓

  开出小花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

  我要的是葫芦↓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

  结小葫芦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叶子生蚜虫

  ↓

  葫芦全落了

3、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种葫芦全部都掉了,可刚开始,小葫芦长出来了么?

  (长出来了)

  4、你是从哪里知道葫芦长出来了的呢?

长出来的葫芦又是什么样子呢?

(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

  5、生朗读这几句话,师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长出来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6、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能找出来小葫芦生长的过程么?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7、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啊,是不是这个种葫芦的人丰收了,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呢?

  (没有。

  8、为什么呢?

课文里告诉我们了么?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

  9、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掉落了,人们的伤心、失望和可惜。

  10、开始小葫芦不是长的得很好么?

可现在......全落了。

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几个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

‘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1、指导朗读,并体会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 的区别。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带有“?

”和“!

”的句子更能突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12、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13、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

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

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个故事,看完以后,请大家告诉老师,这个种葫芦的人错了么?

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14、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

  (生可自由发言。

  五、小结

  种葫芦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可惜小葫芦这时小葫芦已经没有了。

他的错误是: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你们想做这样的人么?

(不想。

)那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小精灵儿童网站]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