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9741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docx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

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

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

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

(“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

接着是三个变奏。

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

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

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

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

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

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

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19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

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

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139页文字)并说明课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

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

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5、《荒山之夜》

⑴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

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

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

狂欢作乐。

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

清晨。

⑵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欣赏《荒山之夜》的VCD,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

《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

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二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和《荒山之夜》等作品,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荒山之夜》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熟悉《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设问导入

1、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风格。

提问:

刚才所听到的歌曲名称?

该曲源于哪个国家?

2、印象中的俄罗斯音乐:

对于同学们来说,俄罗斯文化并不为你们所熟悉。

你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进步的年代,可以很幸运地接受来自当今世界

各个角落的信息和文化熏陶。

然而对于生活在中国50—60年代前后的中国青年们,他们对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却有着浓浓的个人情结。

当年的讲俄语就像今天的讲英文一样,是整个社会的时尚,俄罗斯的文学、芭蕾、脍炙人口的歌曲,是那辈人们所终生难忘的。

那么,曾经如此影响着我们国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呢?

揭开神秘面纱的它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特质呢?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一下《俄罗斯民族风情》。

三、俄罗斯民族音乐

1、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个片段。

在这个视频中,请大家注意一下①俄罗斯民族音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②俄罗斯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人物?

2、视频播放

3、分析: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

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

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以格林卡为首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以及在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五人强力集团”。

四、格林卡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2、《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⑴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情节来自古老的民间传说。

武士鲁斯兰为了心爱的姑娘柳德米拉公主历尽艰险,经历生死考验,最后战胜魔鬼,救出柳德米拉,并与她幸福地结合。

歌剧描述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歌颂了善良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与英雄气概。

⑵作品结构介绍

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

五、“俄罗斯五人团”

1、简介

2、穆索尔斯基视频简介(结合阅读书本139页文字)

3、《荒山之夜》

⑴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

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

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

狂欢作乐。

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

清晨。

⑵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欣赏《荒山之夜》视频,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4、《图画展览会》之《两个犹太人》

⑴《图画展览会》简介

⑵《两个犹太人》:

穆索尔斯基用威风凛凛、傲慢粗暴的音乐形象和加弱音器的小号那机灵的音乐形象刻画了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使作品具有了典型的社会意义。

六、总结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三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荒山之夜》,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尝试用探究的方式深刻理解音乐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卡玛林斯卡亚》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

难点:

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将欣赏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为重点曲目,浏览性的聆听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四、教学资源建议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聆听——感受——体验——实践——探究”为核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运用绘画、语言表述的方法,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聆听音乐片段(《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音乐主题之一),回顾初中学过的音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出示两首音乐作品主题的旋律幻灯片)

2、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聆听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让学生对比两首音乐作品的旋律,从中感受旋律的相似之处。

 

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

(1)简介作者及作品

(2)完整聆听

思考:

你听到了几个主题,你从中感受到情绪有什么区别吗?

(3)介绍两个主题

主题一:

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主题二:

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

(4)仔细聆听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感受两个不同音乐主题的风格特征,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情绪

抒情

富于歌唱性

欢乐

活跃

旋律结构

运用四度音程,旋律音阶逐渐下行

节奏

舒展

紧凑

速度

缓慢

快速

(5)带领学生视唱主题

(6)探讨:

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

(7)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思考:

第一主题是用变奏手法完成,在这一主题当中,出现了几次变奏?

每一次变奏的乐器有什么变化?

教师补充:

……

(8)完整欣赏全曲(视频)

要求:

音乐中出现主题时,学生跟随主题一起哼唱。

2、欣赏《荒山之夜》片断

(1)聆听音乐片段(群魔出现场景音乐)

要求:

边听音乐,边用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图形的表示)。

(2)学生展示

(3)作品简介:

聆听片断简介→全曲简介→作者简介→“强力集团”简介

了解作者及作品

聆听并思考

 

讨论并完成表格

 

视唱主题

学生讨论

 

聆听并思考

 

完整欣赏

 

聆听并参与了解

通过完整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感受乐曲主题,通过视唱,加深对音乐主题旋律的印象。

 

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欣赏,从音乐要素上感知两个主题旋律的异同。

 

通过探讨,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聆听《荒山之夜》音乐主题片断,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手段来表达对音乐作品意境的感知。

 

探索与拓展

1、聆听以下作品主题片断,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其他音乐家作品的民族音乐风格。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鲍罗丁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

《一千零一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一八一二序曲》柴可夫斯基

……

2、作业:

柴可夫斯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他与我们本课所提到的两位作曲家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与他们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试着写写他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和看法。

聆听

 

思考并完成

通过聆听俄罗斯民族乐派其它音乐家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信息量,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你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了吗?

(二)通过学生预留作业的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全面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

(三)通过探讨题:

(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

),让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你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了吗?

(二)通过学生预留作业的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全面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

(三)通过探讨题:

(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

),让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点。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四

教学内容:

1、《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2、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舞蹈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艺术渊源;了解《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对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的价值,并能对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鉴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交响乐的风格特征。

3、了解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特点;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要音乐主题,了解变奏曲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艺术渊源。

2、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3、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艺术渊源。

2、对双主题变奏曲的分析介绍和作品赏析。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如歌的行板》主题

(二)回忆《如歌的行板》

1、师导入:

这个作品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2、多媒体出示问题带着问题倾听:

你熟悉现在听到的音乐吗?

你能说出作品的名称和曲作者?

3、师:

其实说到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家,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柴可夫斯基。

你现在正在聆听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为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4、请试着跟琴哼唱旋律。

行板中速稍慢,缓慢悠扬,如歌,像抒情歌曲一样优美。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唱出如歌行板的感觉。

5、师:

这么一首举世闻名的作品的主题,居然是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当地一泥水匠那儿听来的,是一首在俄罗斯农村人人都会唱的民歌。

设问:

①为什么这首民歌流传这么广?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②唱的时候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情感?

——(忧伤的情绪,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心中的痛苦。

③为什么在俄罗斯民歌中会表现出这类情感?

——(历史背景:

沙皇统治下农奴们的生活等等。

6、师:

在俄罗斯民间这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

从这样的民歌中也折射出了俄罗斯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

类似于这种情感的民歌有很多,俄罗斯伟大的民族音乐之父格林卡正是抓住了这种民族情感,运用俄罗斯这种伤感民歌的音调特征,写下了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曲——《北方的星》。

(三)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歌旋律特征

1、欣赏歌曲,设置问题情境——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老师提示一下,其中有一句和《如歌的行板》主题极为相似,在欣赏的时候请大家认真聆听,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学生视唱、比较,出示旋律线,旋律下行4321,呈现出了俄罗斯长腔歌曲基本的旋律特征,似乎是饱受苦难的俄罗斯民族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思考:

A、俄罗斯长腔歌曲具有怎样特点?

宽广悠长、抒情细腻、委婉,略带哀伤

B、这样的旋律表现了俄罗斯怎样的民族性格?

这种悠长的长腔歌曲,大多用于表现俄罗斯民族深沉悲痛忧郁的性格特征。

——一起唱一唱(用我们的声音,把俄罗斯这种民族情感演绎出来。

(四)简单了解俄罗斯民族舞蹈和民间乐器

1、俄罗斯民族性格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深重的,忧郁的,从另外一段俄罗斯民族舞蹈“卡林卡”中你会发现俄罗斯民族还有另外一种性格。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2、思考:

①说说这个舞蹈的情绪特点?

——(情绪很热烈、欢快、奔放。

这是俄罗斯民族舞蹈的特点之一。

②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怎样的性格特征?

——(人们都说俄罗斯是一个不容小看的民族,从他们的舞蹈中就能看出,她的那种英雄气,风霜气,还有野火的气息,在这段舞蹈中呈现出俄罗斯民族的另一重性格——强悍激情、健康乐观。

3、在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卡玛林斯卡亚》也是属于这一类风格的作品。

4、我们来听俄罗斯民族乐器演奏《卡玛林斯卡亚》舞曲。

5、认识俄罗斯民间乐器三角琴和俄罗斯巴扬手风琴。

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是俄罗斯城乡极为流行的乐器。

巴拉莱卡,俗称三角琴,13世纪初出现在俄罗斯,现在是俄罗斯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有三根琴弦。

6、前面我们已经用自己的歌声呈现了俄罗斯民族深沉的性格,下面我们试着一起再用歌声把俄罗斯这一种热情、欢快的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哼唱《卡》主题旋律,慢速哼唱——击掌并逐渐加速哼唱——学一个脚步动作感受舞蹈,并击掌哼唱。

(五)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

1、师:

两个作品,一个是悠长抒情的长腔歌调,一个是火热快速的活泼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实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重性,呈现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面貌。

十八世纪末叶,俄罗斯正好处于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民族音乐该如何发展?

创造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有联系的俄罗斯民族交响音乐,成为当时进步音乐家们探求的一个课题。

格林卡就利用这两个作品鲜明的对比性,并且还找到了两个旋律结构的共同特点,创作了被誉为是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奠基之作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2、哼唱这两个完全不同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的旋律主题——黑板出示主题旋律。

学生相互探讨,寻找两个作品旋律的共同点。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使是在这条欢快热情的旋律中仍然隐藏着俄罗斯深沉忧郁的下行旋律特征。

3、带着问题思考,出示问题

①这是一个双主题变奏曲,先请你说一说什么叫双主题变奏?

(两个主题,变奏就是将乐曲最初呈示的主题不断地反复,在反复的过程中有变化。

②请仔细聆听,作品每个主题出现了几次变奏?

每一次变奏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变化?

(提示:

变化可以产生在音色、和声、旋律、节奏、速度)

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做做标记,如:

AA1A2……BB1B2……

4、分析变奏,边听边分析。

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我们能听清楚,主要是加入不同乐器,音色起了变化:

第一个变奏用木管乐器;第二个变奏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变奏又增加了铜管乐器,好像是合唱也加了进来,主旋律不变,加入了一些衬腔。

这些旋律的呈示和交织,构筑了一幅俄罗斯农村婚礼的场面。

知识链接——复调音乐:

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运用衬托、填充、加花、呼应等手法称支声复调。

但之后第二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就有些模糊了。

一开始是运用了一些衬腔式、加花式的复调手法,主题保持原形不变,而在后来的一些变奏中,几乎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形貌,衍化出音调相似但完全独立的新旋律来。

而最后一次变奏甚至非常接近于婚礼歌曲的主题,而且十分自然的引出了第一主题的重现。

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变奏接第二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开始。

(六)探讨

1、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

2、请你谈谈这部作品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一个作品就告诉了世界,俄罗斯是什么样的民族。

(2)《卡马林斯卡亚》采用的是两首俄罗斯民歌的主题,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

(3)《卡玛林斯卡亚》还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重性——沉重悲痛的性格和健康开朗的情绪。

(4)作者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既借鉴了欧洲交响乐的写作技法,又体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创作了自己的民族交响乐。

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奠基之作。

(七)认识作者并小结

1、我们来认识一下创作这部民族交响乐作品的伟大的音乐家——格林卡,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

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他根据俄罗斯的题材,按俄罗斯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运用自己的创作才能来发展本国的音乐,特别是发展民族风格的歌剧。

他的第一部歌剧《伊万.苏萨宁》首演的日子,被视为“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

而他写出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更是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基础。

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这正如橡果孕育橡树一样。

”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可与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

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如柴可夫斯基、强力集团等等。

俄罗斯的民族乐派走上了强盛之路。

2、让我们记住这部作品,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五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

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

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

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

《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

总人数:

662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戏曲民族器乐曲外国民歌中国歌剧西洋管弦乐曲

人数652595101431223082122

百分比98.5%90%15.3%6.5%18.5%4.5%12.4%5.43%

从表

(一)分析可以看出:

(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

(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

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

其次对于欣赏器乐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

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作品的形象。

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长达10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