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0159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第1部分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独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

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中”的左右对称平衡,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

(一)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a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b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c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分”和“金”,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a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b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c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志”和“星”,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上中下结构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中下结构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中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三种类型的上中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中下结构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部最宽的写法

(1)什么叫“上部最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意  章

(4)学生观察分析上部最宽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中部最宽型”

(1)什么叫“中部最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中部最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6)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3讲解“下部最宽型”

(1)什么叫“下部最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下部最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6)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五年级校本(书法)上册第2部分教案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左短右长和左长右短、左低度右高和左高右低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左短右长和左长右短、左低度右高和左高右低的字。

教学重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长短、高低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位、温、摔  如、利、断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⑵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窄右宽:

①宽窄比例错误。

②缺少“避就”而碰撞。

⑵左宽右窄:

①宽窄比例错误。

②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位、温、摔  如、利、断

2、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1)、出示“劝、雄、蝶、但、忙、红”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a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b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右相等:

① 左窄右宽。

    ②左宽右窄。

⑵左边短小:

①“土”部太低。

 ②“土”部太长。

四、练习

1、描红、临写“劝、雄、蝶、但、忙、红””。

2、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1)、出示小黑板。

“部、油”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a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a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a右边短:

b左右都短:

五、练习

1、描红、临写“部、印、新、油、孤、轮”。

2、临写一段话。

3、完成“想一想”。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

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左中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左中右结构的字形特点。

2、写好“湖、嫩、树、街、湘”等字。

3、培养学生认真读帖、观察、比较分析的良好习惯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自探规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左中右结构的规律,书写时的宽窄高低,避让穿插要适当的关系,体味汉字的结体美。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营造宁静、进取的写字氛围。

1、用悠扬的古筝乐曲创设宁静的氛围,安定学生的情绪。

小组长检查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

2、板书课题:

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自探式的尝试学习。

1、在黑板上贴出米字格书写的字“嫩、树、湖、街、衡、湘”卡片。

2、学生识字、组词并用手“书空”,进行笔顺练习。

3、分发独体字及偏旁部首卡片,做剪拼2个合体字的游戏。

三、交流讨论,归纳书写要领。

1、组织学生讨论。

(主要以台上两学生拼字,书写情况为例进行)

(A)请两学生自述自己剪拼时的想法。

(B)共同讨论,评价两同学拼字,书写的优缺点并校正(自己改、同学改、教师改等形式)。

(C)师述:

一个字的结体要平稳、匀称才美。

一个字中哪一笔要短,哪一笔要长,哪一笔该正,哪一笔该斜,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大家好好想一想,你能找出这些规律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协助归纳左中右结构特点。

板书:

左中右宽窄不同

左中右长短不同

左中右高低不同   

3、师小结: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中间的部分一定要写得正一点,左中右三个部分的笔画碰撞在一起不好,应该像小朋友一样,要讲文明,讲礼貌,互相谦让,(举一生活实例让学生领悟字理如同做人之道)。

独体字“木、又、女、束”合在一起时,应化捺一点,左紧右松。

4、出示儿歌:

左中右,别碰撞,宽窄高低要细想。

避让穿插形体美,和睦团结好风尚。

学生齐读,熟读(男生读、女声读儿歌)。

5、教师在田字格小黑板上示范书写:

6、学生互相修改自己田字格中的字,教师巡视。

(A)同桌互相订正。

(B)教师选取有代表性几例集体评议优缺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在投影仪上现场修改。

(学生自写自改,请班级“小书法家”改,教师改等形式)

四、拓展延伸的巩固练习。

1、同学们在近期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左中右结构的字,我们都来找一找,想一想,比一比看谁写的字最漂亮,最多?

2、小组推荐一位同学的优秀作业,参加“小书法家”的评选。

3、学生欣赏“小书法家”的作业,教师适当点评示范。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懂得了左中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今后,在书写的时候,碰到这一类的字一定要先分析每个偏旁部首的特征,给每个部分都排好合适的位置,处理好大小比例的关系,那么你的字就一定会写得更加靓丽。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包围结构

(一)半包围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六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包围结构

2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

1半包围;2全包围。

3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1)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左上包右下

①示例字厦床扇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左下包右上边延赵

第三种情况右上包左下:

习句

(2)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左包右区匹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上包下同周

第三种情况下包上:

画幽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包围结构

(二)全包围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包围结构字的分类,小方形、扁方形、长方形、大方形。

2、全包围的四种种情况。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

3、认识全包围字的特点,学写这一类型的字。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节课的作业。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认识全包围字的特点。

1、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字的特点口四

部件的大小,笔画所在的位置及笔画书写的特点。

P8页

老师示范板书,讲解。

学生练习。

2、字框两竖垂直的字的特点

目图同上

3、小结。

4、笔画练习。

写一写。

四、作业。

第一单元

作文题目:

童年生活中最难忘、最有趣的事情

教学目标: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把自己讲述的内容整理后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说话。

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二、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

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

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三、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四、师生合作评价:

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

二、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题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

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

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

三、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l、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

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作文。

范文:

童年趣事

我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我一直记得小时候与童话有关的一件趣事。

那时我只有三、四岁,一天,妈妈因晚上有事,就把我从幼儿园接到了姥姥家。

我一下子就听出姥姥的声音和平常一点儿都不一样!

既低沉又粗哑。

不知怎的,我一下子想起了幼儿园老师刚给我们讲的童话《小红帽》。

我心里顿时充满了恐惧。

睡觉前,趁姥姥没注意,我把手伸进被子摸了摸姥姥的脚,这一下,我更害怕了:

姥姥的脚上摸上去毛烘烘的!

那一定是长满茸毛的狼爪子!

哎呀,不好!

真的姥姥肯定已经被狼吃掉了,狼装扮成姥姥想趁我睡着以后吃掉我!

怎么办哪?

我大哭起来,坚决不肯上床睡觉!

姥姥怎么劝也不能让我安静下来,只好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劝我睡觉。

我接过电话就语无伦次地说:

“妈妈,姥姥变成狼啦!

”妈妈笑着说:

“哎哟…傻孩子,姥姥…姥姥感冒发烧啦,所以喉咙哑了,戴帽子和穿毛袜是因为怕冷啊!

”我惊魂未定地看着捧腹大笑的姥姥,自言自语地说:

“原来姥姥没被大灰狼吃掉呀!

如今,每当我想起童年那有趣的一幕,还是会忍俊不禁。

习作讲评:

 

第二单元

作文题目:

写周记

教学目标:

l、指导写周记。

2、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生交流。

知道周记是把一周里那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情记下来。

二、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

指导周记的格式。

知道写周记先要写上哪月哪周,然后在写具体的事情。

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走进“语文大课堂”

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

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

7.指导写周记。

二.用好“指南针”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拓展,师生交流,总结。

范文:

推广普通话周记

金秋九月,果实累累,我们迎来了第十四个全国普通话推广周。

汉语,传承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普通话,不但是中华民族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语言之一。

推广普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与同学、老师、家人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利达成我国与世界的接轨,广泛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责任。

能克服语言隔阂,增进民族地区交流;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推广普通话,能够规范师生言行、美化育人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语言素质和文明意识。

湘西州民族中学作为同类学校的标杆,集民族性、地区性、标志性于一体,这决定了“推普”对于我校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我校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己任,切实将积极普及普通话作为提升学校文明形象的重要途径,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当成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人生目标,真正使普通话成为我校第一服务用语、第一工作用语和第一交际用语。

在第十四届“推普周”到来之际,为落实本届活动的主题: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快我校推普步伐,营造文明活泼的校园氛围,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首先从我做起,积极学习普通话,文明使用规范字。

其次课堂内外、师生、同学之间使用普通话交流,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接着日常家庭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使用文明语、规范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的推广普通话。

然后社会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共同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最后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人人都说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课堂做起,从校园做起,字正腔圆共推普,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语言环境,个个争当文明和谐的中国人。

习作讲评:

第三单元

作文题目:

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发现、收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衷地赞美”他们的可贵品质,来发现“真、善、美”;同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好的东西,促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快进步。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意观察,提高认识能力,学会赞美别人。

3、学习在习作中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

1、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吃?

教师评价:

喜欢外形

喜欢味道

喜欢营养

2、水果的味道、形状、营养可以统称为水果的什么?

3、教师小结:

看来水果的特点可以从味道、形状、营养等多方面介绍。

二、新课讲授:

水果谈得不错,我们再换个话题好吗?

,请同学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把字写的大一些。

(一)在我们班,你最想夸奖的同学是谁呢?

写好后把答案举起来,给周围的同学看看。

1我要进一步采访了:

为什么你要夸他呢?

2指名2~3名同学回答,在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看看他夸的人物有什么闪光点?

3教师小结:

看来介绍人物特点也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而且要想让别人记住自己介绍的人物,就要抓住他与众不同特点,而且用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来介绍。

第二课时

一、通过采访我们发现了不少有闪光点的人,也回忆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例,如果让咱们把这个同学写下来行吗?

题目:

夸夸我的同学

要求:

1、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写出同学拘闪光点。

2、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教师点拨:

1、这的确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我们举的事例都是以前发生的事,可能有些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个

困难呢?

2、访问就要事先有准备,就像今天老师采访你们一样,我们可以问些什么呢?

谁能具体谈谈。

3、人物的特点,特别是性格方面的特点会时常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如果你能再创设一个环境,让这个人真地说一说、做一做,你

观察起来就更清楚了。

例如:

写同学耐心讲题,可以再拿一道自己不会的难题向同学请教,观察、记录下同学给自己耐心讲解时的语言、动作、神态。

4、教师小结:

当然,无论是使用再次回忆,还是访问、创设情景这些方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很具体的得到人物做事时的语言、动作、神态,为完成习作的第二个要求服务。

范文:

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点,有的同学爱集体;有的同学助人为乐;有的同学作文写得好等等。

  我最好的朋友是刘震,他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个高高的鼻子,一对大大的耳朵,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他的闪光点也很多,例如:

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字写得非常好,学习也委优秀,爱劳动,爱帮助别人等。

  今天早晨,看上去天气晴晴的,可是上最后一节课时天气逐渐变阴了。

到了中午放学时,突然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着急的等着爸爸来接我,可是左盼右望,爸爸不是没有出现。

我想爸爸可能不会来接我了。

这时,我们院子里的同学打着伞走过来说:

“你怎么不带伞呢?

”我还没回答他,他就走了。

这时刘震跟上来说:

“我借你这把雨伞吧!

我还有一把呢!

”说着他拿出了另一把雨伞,他就把伞借给我了。

  我打着刘震借我的雨伞,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雨下得很大,但是我心里是一片温暖。

  啊!

刘震,我要向你学习。

习作讲评:

第四单元

作文题目:

“……变……了”

教学目标:

通过辩论会和习作训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快速反馈信息的能力,提高说话和写作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了解,收集信息资料,打好说写训练的基础。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辩论会的积极性。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交流欲望

二、明确辩论会的要求

1、在你的印象中,辩论会是什么样的?

2、师生合作梳理,提出要求

(1)辩论双方(正反方)要有自己的观点。

(2)辩论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用事实来说明。

(3)辩论时要以事实、事理服人。

3、准备。

全班分大组,每组持相同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荐组长、集中资料、分工合作。

4、进行辩论

(1)展示观点

(2)按要求展示辩论。

第二课时

一、回忆辩论会的情景。

1、辩论的题目:

大自然的变化。

2、观点:

“环境变好了”好“环境变坏了”

3、自己调查的地方,环境保护情况。

4、自己的感受。

二、出示习作要求:

在辩论会的基础上,以:

“……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三、明确写作方法:

l、想:

这个地方从前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写:

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感受。

3、读:

和同学交换着读一读。

4、改:

提出修改意见,自己尝试修改。

四、学生习作。

五、修改习作。

范文:

我的家乡变美了

爸爸常说,他小时侯村里的环境很不好:

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不知会变成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整个脚就会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落在了泥潭里;到了晚上,蚊叮虫咬,好不热闹,害得人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现在好了,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变了,变得可美了。

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笔直的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村前淌过,平平的,静静的,清清的,偶尔可见几条小鱼在水中追逐嬉戏;村子周围绿树环绕,一到春天,柳树舒展着长长的,带有黄色嫩叶的柳丝,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争妍斗艳;美丽的蝴蝶,惹人喜爱的小蜜蜂,也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小村庄增添了许多生机。

 

走进村子,你会耳目一新。

笔直、宽阔、整洁的三纵三横街道合理地把村子划分成几块,极大的方便了大家的出行;原来破旧的、窄小的、低矮的房子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金色的、宽敞的、实用的新型农家小院;到处瞎跑,弄得遍地垃圾的鸡鸭鹅不见了,它们都搬到了新家?

?

村后的养殖小区;各种花儿、草儿和鸟儿搬进了小院,看着缤纷艳丽的花朵,听着清脆悦耳的鸟鸣,闻着葱郁的小草的气息,真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家乡变了,变得富裕了,变得整洁了,变得文明了;家乡真的变了,人们的眼界更开阔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大家和市场的各种信息跟的更紧了;家乡彻彻底底地变了,所有的孩子,特别是所有的姐姐妹妹们,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踏踏实实地静心读书了。

习作讲评:

第五单元

习作内容: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

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

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习作要求:

1、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2、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