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0841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金属元素铊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Tl是铊的元素符号

B.铊元素的中子数81

C.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

D.铊属于金属元素

2.

I是常规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

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

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I的化学性质与

I相同

B.

I的原子序数为53

C.

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

B.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C.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s键和2个p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

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

5.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是(  )

A.成键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6.下列能级能量最高的是(  )

A.5s

B.2p

C.3d

D.4s

7.X、Y为两种不同元素,由它们组成的下列物质的分子中,肯定有极性的是(  )

A.XY4

B.XY3

C.XY2

D.XY

8.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

B.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C.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

D.杂化轨道中不一定有一个电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10.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表示正确的是(  )

A.Ca2+:

1s22s22p63s23p6

B.F-:

1s22s23p6

C.P:

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D.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

11.(多选)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  )

A.共价键的饱和性

B.S原子电子排布

C.共价键的方向性

D.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

12.(多选)关于丙氨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Ⅰ和Ⅱ的结构和性质完全不相同

B.Ⅰ和Ⅱ呈镜面对称,具有不同的分子极性

C.Ⅰ和Ⅱ互为同分异构体

D.Ⅰ和Ⅱ中化学键的种类与数目完全相同

13.(多选)下列性质适合分子晶体的是(  )

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熔点1003.1℃,液态时导电,水溶液导电

C.能溶于CS2,熔点112.8℃,沸点444.6℃

D.熔点97.81℃,易液化,液态时不导电

14.(多选)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Fe晶体中与相邻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8个

B.γ-Fe晶体中与相邻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

C.α-Fe晶胞边长若为acm,γ-Fe晶胞边长若为bcm,则α-Fe和γ-Fe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a3

D.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15.(多选)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点高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16.下图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

(1)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铜原子数是________个。

(2)该晶胞称为________。

(填序号)

A.六方晶胞

B.体心立方晶胞

C.面心立方晶胞

(2)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用a、ρ表示)。

17.现有A、B、C、D四种元素,A是第五周期第ⅣA族元素,B是第三周期元素,B、C、D的价电子数分别为2、2、7。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B、C、D、A。

已知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18个。

(1)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C2+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

(4)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18.纯铜在工业上主要用来制造导线、电器元件等,铜能形成+1价和+2价的化合物。

(1)写出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示意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生成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沉淀,该物质中的NH3通过________键与中心离子Cu2+结合,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

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是________。

(4)CuO的熔点比CuCl的熔点____(填“高”或“低”)。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铊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为81,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Tl,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6s26p1”表示铊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

铊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第ⅢA族。

2.【答案】C

【解析】A项,同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正确;C项,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3,而不是78,错误;D项,中子数=131-53=78,78>53,正确。

3.【答案】D

【解析】金属晶体中虽存在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价电子多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不一定强,如Fe的价电子数比Na多,但其金属性却没有Na强;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

就是阴离子。

4.【答案】B

【解析】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轨道之间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p键的重叠程度要比以“头碰头”的方式形成s键的重叠程度小得多。

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的s键比p键牢固,s键的键能大于p键。

乙烯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s键和一个p键,乙烷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s键,乙烯中C=C的键能应当大于乙烷中C-C的键能且小于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氮气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1个s键和2个p键,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差别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N原子与O原子吸电子能力的差值小于C与O吸电子能力的差值,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小。

在NH4+中参与成键的8个电子分布在原子最外层的4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中,4个N-H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D项说法错误。

5.【答案】B

【解析】研究表中数据发现,键能大者键长短。

按此规律,O

中O—O键长比O

中的长,所以键能要小。

按键长由短到长的顺序为(O—O)O

,键能为w>z>y>x。

故B正确,A不正确。

这些微粒都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电子对无偏移,D不正确;对于这些微粒,在成键时所用电子情况,题中无信息,已有的知识中也没有,说明这不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C不正确。

6.【答案】A

【解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所以电子能量最高的是5s。

7.【答案】D

【解析】XY为直线形分子,不同种元素对电子对吸引能力不同,分子必有极性

8.【答案】A

【解析】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其能量不能相差太大,如1s轨道与2s、2p轨道能量相差太大,不能形成杂化轨道,即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杂化轨道的电子云一头大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可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牢固的化学键,生成的分子更稳定,C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杂化轨道中都会有电子,也可以是空轨道,也可以有一个孤电子对(如NH3、H2O的形成),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 在离子化合物中也有共价键,如NaOH;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子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由相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子组成的化合物质是单质,如H2、Cl2等;对于D项,也存在金属元素的原子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化合物,如AlCl3等。

10.【答案】A

【解析】解此类题一是要注意观察电子排布是否符合构造原理,二是注意是否符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千万不要忽略了Cu、Cr等少数原子的“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半充满、全充满或全空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这种特例。

A项正确,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B项错误,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排完2s后应排2p轨道而不是3p轨道,正确的应为1s22s22p6;C项错误,没有遵循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正确的应为

;D项错误,忽略了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半充满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正确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11.【答案】CD

【解析】 S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3s23p4,有2个未成对电子,并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3px和3py轨道中,当与2个H原子配对成键时,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夹角应接近90°,这体现了共价

键的方向性是由轨道的伸展方向决定的。

12.【答案】CD

【解析】根据其结构图可知,丙氨酸分子为极性分子,Ⅰ和Ⅱ互为同分异构体,手性异构

体只是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其化学键和分子极性都是相同的。

13.【答案】CD

【解析】主要根据分子晶体的性质特点来判断,分子晶体熔、沸点一般较低,液态时不导电。

14.【答案】CD

【解析】选CD。

δ-Fe为体心立方,中心Fe与8个顶点上的Fe相接触,晶胞含铁原子1+8×=2;γ-Fe为面心立方,与相邻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8×3×=12,晶胞含铁原子8×+6×=4,则α-Fe和γ-Fe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2a3;由转化温度可以看出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分别得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故C,D项不正确,A,B项正确。

15.【答案】BC

【解析】:

常温下,Hg为液态,A项错误;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故金属键在一定范围内不因形变而消失,B项正确;钙的金属键强于钾,故熔点高于钾,C项正确;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减弱,D项错误。

16.【答案】

(1)4 

(2)C (3)

【解析】处于立方体顶点的金属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此晶胞只占

;处于面心上的金属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此晶胞只占

(1)用“切割分摊法”:

+6×

=4;

(2)面心立方晶胞;(3)

×64=ρ·a3,NA=

17.【答案】

(1)Sn Mg Zn Br

(2)ds 1s22s22p63s23p63d10

(3)Mg(OH)2 HBrO4

(4)Mg Br

【解析】

(1)A是第五周期第ⅣA族元素,则A元素为Sn。

由于B是第三周期元素,且其价电子数为2,所以B元素为Mg。

由于C、D的原子序数均大于B,C、D的价电子为2、7,且C、D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18个,因此,C应该为第ⅡB族元素Zn,又因为原子序数Zn

(2)锌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Zn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3)金属性Mg>Zn>Sn,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Mg(OH)2;Br是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其化学式为HBrO4。

(4)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表示其失去一个电子的能力越强,其金属性越强,故镁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故电负性最大的为溴元素。

18.【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2)CuO

(3)配位 sp3 H3O+或PH3等

(4)高

【解析】

(1)Cu价电子构型是3d104s1,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基态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2)铜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半径,故A为氧离子,B为铜离子,晶胞中Cu离子有8个在顶角,4个在棱边上,有2个分别处于上、下面心上,有1个在体心,则1个晶胞中铜离子数为:

1+2×

+4×

+8×

=4,O离子全部在晶胞内部,1个晶胞中含有4个,故其化学式为CuO。

(3)Cu2+与外界的SO42-以离子键相结合,与NH3以配位键相结合;NH3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H3O+、PH3、CH3-等。

(4)CuO中氧离子半径小于CuCl中Cl-半径,Cu2+半径小于Cu+半径,故CuO的晶格能大于CuCl的晶格能,则CuO的熔点比CuCl的熔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