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591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13 酚概览.docx

课时作业13酚概览

课时作业13 酚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2,4,6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B.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时全部溶解,冷却到50℃时,溶液仍保持澄清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苯酚可以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

解析:

在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可以生成2,4,6三溴苯酚,化学方程式为

+3HBr。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但易溶于有机物苯中,不能将其从苯中过滤出来,A错误。

冷却到50℃时,苯酚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变浑浊,B错误。

苯酚的酸性比H2CO3的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C错误。

苯酚可以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苯酚,D正确。

答案: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中有—OH的化合物都是醇

B.羟基与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结构式

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烃

D.醇与酚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解析:

酚类物质中也含有—OH,但不属于醇,A不正确;羟基是中性基团,OH-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二者的结构不同,故B不正确;醇、酚类等只含C、H、O元素的有机物在O2中燃烧的产物也只有CO2和H2O,故C不正确;虽然醇和酚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由于二者的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D

3.某些芳香族化合物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色和不显色的种类分别有(  )

A.2种和1种B.2种和3种

C.3种和2种D.3种和1种

解析: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它与甲基苯酚

答案:

C

4.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

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

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1mol该物质可与4molBr2反应

C.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OH反应

D.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反应

解析:

结构中左环与右上环均为苯环,且共有5个羟基(可看作酚),中间则含醚键(环醚)和两个醇羟基(可看作醇),故A正确;该有机物结构中能与Br2发生反应的只有酚羟基的邻位(共4个可被取代的位置),故B也正确;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酚羟基(共5个),故C错;有机物中酚羟基和醇羟基共7个,都能与Na反应,故D正确。

答案:

C

5.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B.滴入KMnO4(H+)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分子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4molBr2和6molH2

D.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解析:

观察有机物的结构:

分子中含有

、酚羟基两种官能团,则该有机物具有烯烃和酚类化合物的性质。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使FeCl3溶液显紫色,但该物质和苯酚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项错误;1mol该物质中含有2个苯环、1个

,因而与H2反应时最多消耗7molH2,C项错误;苯环上的碳及其直接相连的6个原子共12个原子共平面,

及其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共6个原子共平面,D项正确。

答案:

D

6.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molM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mol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molCO2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

A项M的分子式为C9H6O4,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

B项1molM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邻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外,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NaOH外,酯基水解也会消耗1molNaOH,水解又生成1mol酚羟基还要消耗1molNaOH,所以共计消耗4molNaOH。

D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故选C。

答案:

C

7.对1mol己烯雌酚在下列变化中的预测正确的是(  )

A.①中生成7molH2OB.②中生成2molCO2

C.③中最多消耗3molBr2D.④中最多消耗7molH2

解析:

己烯雌酚的分子式是C18H20O2,反应①中生成10molH2O,A项错误;己烯雌酚中含有2个酚羟基,但不能和NaHCO3发生反应,B项错误;一分子己烯雌酚中含有2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1mol己烯雌酚最多能和5molBr2发生反应、最多消耗7molH2,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8.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

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解析:

A项,X、Z中含有酚羟基,Y中含有碳碳双键,三者均可以和溴水反应使之褪色,正确;B项,酚羟基不能和NaHCO3反应,错误;C项,Y中苯环,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正确;D项,Y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X中含酚羟基,可与醛类等物质发生缩聚反应,正确。

答案:

B

9.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钠;⑤通入过量的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⑨加入足量的浓溴水;⑩加入适量盐酸。

合理的步骤是(  )

A.④⑤⑩B.⑥①⑤③

C.⑨②⑧①D.⑦①③⑩

解析:

苯酚与乙醇互溶,难以分离,应加入足量NaOH溶液,使苯酚全部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离子化合物

,蒸馏出乙醇后,向留下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又重新产生

答案:

B

10.天然维生素P的结构简式为:

存在于槐树花蕊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

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解析:

由维生素P的结构可知,由于有酚羟基,可以和溴水反应;由于是有机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分子中中间的不是苯环;由于有4个酚羟基,所以可以和4molNaOH反应。

答案:

C

11.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

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

B.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C.该物质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8O2

解析:

A中,1mol该物质每个苯环上可消耗2molBr2,共消耗4molBr2;B中,酚的酸性没有碳酸的强,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C中,中间一个碳原子上连的四个碳构成空间四面体,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D中,加成后不含有双键,但有两个环,氢原子数为32-4=28。

答案:

D

12.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2O7

②1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molH2加成

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④1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4mol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儿茶素A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所以最多可与7molH2加成;分子中的—OH有5个酚羟基、1个醇羟基,只有酚羟基与NaOH反应,1mol儿茶素A最多消耗5molNaOH,而醇羟基和酚羟基均能与Na反应,1mol儿茶素A最多消耗6molNa;酚羟基的邻、对位和

均可与溴反应,故1mol儿茶素A最多可消耗5molBr2。

答案:

A

二、填空题

13.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兴奋剂采取了严格的检验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了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现象的出现。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最多有________个碳原子共平面,它与苯酚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系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兴奋剂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是________。

(3)滴入KMnO4酸性溶液,振荡,紫色褪去,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________mol和________mol。

解析:

(1)根据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最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且含有双键,所以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2)该物质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3)酚羟基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KMnO4酸性溶液证明存在碳碳双键。

(4)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Br2,与H2反应时最多消耗7molH2。

答案:

(1)16 不是 该物质分子中含2个苯环,且含碳碳双键,所以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2)显紫色

(3)不能 酚羟基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不能证明存在碳碳双键

(4)4 7

14.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方法和操作:

(1)写出物质a和e的分子式:

a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分离方法b和c的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

(3)混合物中加入溶液a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出的苯酚含在________中。

解析:

甲苯、苯、苯酚互溶不分层,加入溶液a分层,则溶液a为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下层液体d中通入CO2可析出油状苯酚,通过分液操作即可得到

苯和甲苯互溶,二者的分离则依靠蒸馏的方法。

答案:

(1)NaOH CO2 

(2)分液 蒸馏

15.按以下步骤可从

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

(填反应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E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反应试剂的改变。

答案:

(1) 

(2)②④

16.

(1)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

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

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HQ”(C6H6O2)可用作显影剂,“HQ”可以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HQ”还能发生的反应是(选填序号)________。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水解反应

“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

“HQ”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HQ”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水与一种食品抗氧化剂“TBHQ”。

“TBHQ”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化学式为C10H12O2Na2的化合物。

“TBHQ”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可与Na反应,A的化学式为C4H10O,说明A中一定有—OH;由A只有一种一氯代物B,可推出A为(CH3)3C—OH。

A与Cl2光照反应只能发生在烃基上,由此可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是A的同分异构体,也可发生图示变化,说明F也是醇类,结合F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可推出F的结构简式。

由化合物“HQ”的化学式,可做显影剂,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HQ”属于酚类,酚类可发生加成(有苯环)、可发生氧化反应(酚羟基)。

由“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可推知“HQ”为

由A与“HQ”反应生成水和“TBHQ”,“TBHQ”与NaOH反应得到C10H12O2Na2的化合物,可推知,酚羟基没有与A结合,与A中羟基结合的应是酚羟基邻位上的氢,由此可推出“TBHQ”的结构简式。

答案:

(1)①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