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16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docx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

教师要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

“拖堂”是一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是否经常(注意是指经常拖堂的老师,偶尔为之是正常的)“拖堂”,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

分析“拖堂”现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下课铃声响后,教室外面有其他班级学生下课后走动声和喧哗声,教室内部有本班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准备下课的声音。

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再讲课,那么想听的同学听不清楚或分散了学习精力,不想听的同学心早已飞出窗外,根本没有心思再听下去。

教师不辞辛苦地拖堂讲课,就是认为要解决的问题很重要,其实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有时学生会把拖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带到下一节课上,直接影响了下一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和效率。

2、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反感。

学生对教师的拖堂行为非常反感,久而久之,学生会所学的这门学科和任课教师产生厌恶情绪。

拖堂现象牺牲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占用了学生准备下节课的时间,使学生在上下节课时总有一种不快之感。

使学生感到无可奈何。

3、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经常上课,因而每节课多长时间已经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生理上的条件反射。

下课铃声一响,学生自然会有一种放松感,听课的注意力就很难再集中,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有一种厌恶之感;如果教师再继续讲下去,学生反感的情绪会越来越强烈。

教师占用了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学生上厕所和准备下节课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

长期这样下去,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影响了和谐的教学关系。

课间十分钟,师生们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上节课教师如果拖了堂,就会影响值日生擦黑板的时间,影响学生外出或准备下节课学习用品的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作息时间。

也会直接影响到下节课教师上课的情绪,如果遇到性格粗暴的教师,会把气撒在学生身上。

教师可以拖堂,学生就可以拖作业,教师的时间观念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

另外,教师拖堂,学生本来要在课间做的事情,就会心急如焚,匆匆忙忙跑着去做,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教师在放学时间拖堂,会直接影响学生放学回家的情绪,引起家长的反对和不满。

教师“拖堂”,就是时间观念不强的一种表现。

不要为拖堂寻找任何理由,最好的教师就是下课铃声一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立即完成,马上让学生下课,自觉养成不拖堂的习惯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生睡眠用眼时间不许教师拖堂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吴晶、王茜)教育部4日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

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

  这是我国针对青少年近视高发情况,对1988年版的防控工作方案作出的首次修订。

根据方案,班主任要掌握班级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配合校医(保健教师)做好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学生的分档管理工作;教育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每月至少调整一次学生座位;定期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配合做好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方案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做到板书字体清晰、字迹规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调整好字体大小、颜色和光线强度,做到字体、背景简明清晰,对比度明显;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按照规定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控制学生作业量。

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

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列入教学计划,将上下午眼保健操时间排入课表。

此外,方案还对中小学生在校用眼时间、课下作业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教室硬件设置等作出详尽规定。

  方案出台恰逢1972年版的眼保健操经过修订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区推广。

有人质疑,如果外部措施无法解决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问题,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仍然难以保障。

  据了解,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结果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不断滑坡,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

 

国办要求严格执行法定节假日规定 不得擅自调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全文如下:

最近,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恢复“五一”长假的议论,个别地方也在考虑出台相关调整措施。

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

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这一办法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将部分传统节日增列为法定节假日,丰富了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休假福利。

新办法实施一年多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休假休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

二、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该通知已对2009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作出了具体安排,各地要认真执行,不得擅自调休、自行安排。

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单位可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职工本人意愿,灵活安排。

三、清明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各地区、各有关方面要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休闲、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活动,妥善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祥和度过节日假期。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2月22日,记者获悉,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安阳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下称《细则》)。

  

学生在校集中学习不超过7小时

《细则》指出,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生到校时间为早7点40分,任何学校、教师均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不得组织学生自习和开展活动。

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严禁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

学校要均衡配置教师教育教学资源。

起始年级要均衡分班,不得以实验班、重点班、特长班等名义分班,非起始年级原则上不再重新分班。

 对于补课等违规行为,将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作业实行总量控制

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

不得全部以教辅资料替代书面作业,坚决禁止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徐老师表示,小学通常会为学生安排体育、音乐、美术等多种活动,学生们可支配的时间较多。

学习习惯好的孩子,通常在校就能找到时间完成全部作业。

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则需要老师、家长看着写作业、学习,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写作业。

《细则》将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考试避免偏怪难题

《细则》要求课堂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数不少于二分之一。

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交流掌握学习内容。

小学阶段严格控制考试命题难易度,不出偏题、怪题、难题;中学阶段严格按照7:

2:

1的比例控制试题难易程度。

不以学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与名次、不按考试成绩安排座位及编排考场。

本报记者封葑

 

安阳市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豫政办[2009]1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厂矿、民办)各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豫政办[20093132号)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现强调如下:

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学习省政府文件,提高认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省政府132号文件,不断提高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要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和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解决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严格执行省政府的规定,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坚决纠正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

从2009年9月1日起,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执行新的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

对走读生不准安排早、晚自习。

寄宿生晚自习时间每天不超过2课时。

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得违规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

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收费辅导班。

对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

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中小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

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严格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

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依据省政府132号文件的要求,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要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强化监管,建立专项督导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督导检查机制。

2009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后,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组成督导小组对各县(市、区)执行省政府132号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结果和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情况要及时予以公布,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大力宣传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不炒作高(中)考状元及学校的升学率,引导家长、社会理解和支持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