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806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3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藏戏

4*藏戏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散文,主要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特色。

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的描写为手段,通过作者脉络清晰、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将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教学本课时,教师应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能对藏戏这种文化精粹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赏析语言,体会本文将简练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的好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将简练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地方戏剧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地方戏剧的兴趣。

预设:

我国的地方戏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较著名的、大家较熟悉的地方戏剧的表演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识别图片或片段中展示的剧种,以引起学生对地方戏剧这一重要的传统文化形式的兴趣。

如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

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简单介绍相关剧种,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过渡:

同学们刚刚的表现很不错,看来大家对我国的地方戏剧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有着老舍和沈从文笔下的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形式,上面出示的黄梅戏、豫剧、越剧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生活的藏族也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他们独创了一种历史悠久、神秘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藏戏。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

藏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唐东杰布和藏戏。

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

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

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其形式和风格带有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的雪域神奇色彩。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的读音。

僧人脱缰琼响彻青面獠牙演绎悠哉招徕钹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预设:

本课中好词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语的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并采用有效的方法积累词语。

3.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的脉络,给课文划分层次。

预设: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藏戏?

”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藏戏的特点,接着具体介绍藏戏的形成以及藏戏的面具、舞台、唱腔等特征,最后以藏戏的传承方式总结全文。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开门见山,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

写藏戏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

详细介绍藏戏的特征。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

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研读第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主要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做批注。

(2)教师出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先分组交流,再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①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②这三段话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这三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汇报展示:

①藏戏独具魅力的地方: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②这三段话的特点:

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段;表达效果:

开篇新颖独特,增强气势,先声夺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这三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总起全文,为下文具体描述藏戏的面具、舞台、唱腔的特点埋下伏笔。

(3)指名朗读这三段话,学生感知藏戏的主要特点。

2.研读第4—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过渡:

同学们,你们知道独具魅力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吗?

下面我们将来读一读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1)引导学生体会第4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总起段,作用是承上启下。

前面三个自然段以反问句的形式总括藏戏的三大特点,本段用“还是”转折,接着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2)了解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说说藏戏的形成过程。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这个问题自由朗读第5—7自然段,紧扣“传奇”一词来梳理唐东杰布的故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①“传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A.挑战困难的精神成为传奇——年轻的唐东杰布面对凶险的自然毫不畏惧,发誓造桥。

(体现困难的词语有:

掀翻、野马脱缰、激流、咆哮、吞噬。

B.创造奇迹的过程成为传奇——唐东杰布一无所有→结识七兄妹→组成藏戏班子→劝人行善→建起铁索桥→播撒藏戏的种子。

C.留下卓著的成果成为传奇——留下了58座铁索桥,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②学生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3)引导学生体会唐东杰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

学生自由表达。

答案要点:

一心为民着想,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等。

(4)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3.研读第8—1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特色。

(1)齐读课文,分别找出与第一部分的内容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明确:

第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第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重点句探究。

①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明确:

这里插叙唐东杰布出生时的传说,一方面点明在藏戏里他戴白色面具的原因,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对藏戏的面具的介绍。

写法点拨:

插叙是在顺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帮助文章展开情节,突出人物品质,丰富文章内容。

②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预设: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时要重点关注句子中的关联词。

第一句话中“不要……不要……不要……只要……”突出表现了藏戏的舞台简朴的特点,说明藏戏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第二句话中的“……只要……”表明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作用就行。

③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预设:

这句话具体交代了藏戏的面具在长期发展中得以保留的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思考:

如何理解“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

方法点拨:

象征的手法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

夸张的手法是指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

举例说明:

(象征)藏戏中用红色的面具代表威严,戴红色的面具的是国王。

(夸张)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代表两面三刀的性格。

④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明确:

“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既写出了艺人们表演藏戏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写出了观众欣赏藏戏时的悠然自得、闲适快乐,这是藏戏独有的形式展现出的魅力,也是藏戏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

4.研读第18自然段,了解藏戏的传承方式。

(1)了解藏戏的传承方式。

(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2)小组交流藏戏采用这种方式传承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体会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总结全文。

5.教师总结。

小结:

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仍然犹如一朵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灵深处。

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美好,传递心中的真情。

可以说,藏戏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它已经成为藏族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课堂回顾,拓展运用

1.回顾全文,体会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过渡:

学习了课文,我们体会到藏戏虽然简朴,却有着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被其深深地吸引。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将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写相结合,把藏戏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探究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过程及特色。

(2)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中间还插叙了有关唐东杰布的传说。

(3)从表达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反问、排比、夸张、象征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2.拓展运用:

采用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地方戏剧。

要求:

表现出该地方戏剧的特点,语言不失生动活泼。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

藏戏有什么特色呢?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

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

我给大家读一读(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

从这三个反问句中,我们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师:

你很会读书,从开篇的三个反问句中概括出了藏戏的特点。

其他同学能说一说吗?

生:

课文还具体描写了藏戏的面具,在课文的第8—14自然段。

我和同桌一起给大家读一读(学生合作朗读第8—14自然段)。

生:

我了解到,在藏戏里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

生:

我来补充一下。

在第16自然段中,作者还写了藏戏的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师:

这两位同学合作学习后分工汇报,让我们了解了藏戏的面具的特点及其保留下来的原因。

但是藏戏中的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的呢,谁能具体地说一说?

生:

我来说。

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红色代表威严、绿色代表柔顺、半黑半白代表两面三刀等,这就是象征手法。

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状上肯定非常夸张,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这样就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了。

师:

你补充得非常好!

了解藏戏的面具,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戏的独特魅力!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藏戏的特点这一教学重点,采用自主学习等方法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品读感悟,并不断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表达。

教学过程实现了由阅读感悟到表达积累的过渡,让学生乐于在文本中探究,在探究中表达,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在情感上热爱语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第三学段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藏戏》这篇课文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朗读,并尽可能地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我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力争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道:

“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

②郁达夫《忆鲁迅》: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③朱光潜《谈修养》:

关于英雄崇拜,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英雄造时势,人类文化各方面的发端与进展都靠着少数伟大人物去倡导推动,多数人只在随从附和,一个民族有无伟大成就,要看他有无伟大人物,也要看他中间多数民众对于伟大人物能否倾倒敬慕,闻风兴起。

一种是时势造英雄,历史的原动力是多数民众的努力造成每个时代政教文化各方面的“大势所趋”,而所谓英雄不过顺承“大势所趋”而加以尖锐化,并没有什么神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将你的联想和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答案】英雄如星,照亮后路

没有一个国家生来就是文明开化的,当一个初生的国家如同婴儿般在时间的长流中蹒跚而行时,需要一个坚强的臂膀给予它力量,一双智慧的眼睛,指引它方向。

在印度,圣雄甘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让受尽压迫的殖民地居民拥有了独立与自主的权利,使他们摆脱受人奴役的日子,真正的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在印度独立后,新生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流血冲突事件不断。

当时已78岁高龄的甘地,以绝食为代价,换取这个国家的安宁与冷静,正是这样无私而伟大的行为,使印度的生命得以延续。

他用他瘦弱的脊梁背负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量,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乱世中的英雄是希望,是战火中永远高举的火炬。

但并不是只有乱世才需要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弥足珍贵。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王冠上一颗闪耀的宝石。

他的伟大不仅来自于他近乎完美的煌煌巨著,更是因为他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

身为庄园主,他并没有坐拥财富,享受生活,反而因为那几百公顷的土地,而心怀不安,甚至想把土地分给农奴,这在当时的俄国是非常叛逆的行为,也加大了他与他深爱的家人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腐朽与家人的不理解,使他的心处于煎熬之中,却也使他的思想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于迷茫与困惑中点亮指引前路的明灯,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抱节的苏武、耳聋的贝多芬、残疾的霍金,他们都以顽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精神的高峰之上,以坚毅的姿态和闪耀的人格成为我们所仰望的英雄。

由此可见,国家需要英雄。

诚然,有些人的理想是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但正因为如此,被鼓掌的人也必不可缺,如果人人都甘作路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将趋于平庸,最终被埋没在时间的流沙下。

所以说,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但烧死布鲁诺,迫害伽利略的国家更悲哀,他们亲手毁掉了灿烂的智慧之花却不自知,于是国家的丧钟被敲响,亡国的跫音在耳边。

时代需要英雄,他们如同夜空上的点点繁星,就算只有星火之芒,也足以烧起燎原之火,照亮后人前进的路。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材料作文。

以上文字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

这是一道关于“英雄”的材料作文,注意三则材料的重心,材料一表明英国政府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即对英雄的尊重。

材料二是说明英雄之于一个民族的意义,应该如何的对待英雄,材料三是关于英雄崇拜的看法。

抓住重心行文即可。

立意:

(1)崇尚英雄

(2)英雄,民族的脊梁

(3)尊重英雄

(4)致敬英雄

素材: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蔚为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2)纵观抗日战争14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乃至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谱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千千万万英雄先烈前赴后继,为的是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的是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为的是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

(3)任长霞,百姓心中一座丰碑。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4)刘翔,不断超越永不言败。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

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5)明正彬,刀尖上跳舞的人。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

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

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指出英雄的作用,文章列举甘地的例子,阐述了英雄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接下来又举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英雄的作用,文章还列举了布鲁诺、害伽利略的例子,说明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文章结尾点题:

时代需要英雄。

【点睛】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2019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周年;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

2019年,充满了怀念,孕育着希望,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你有何感想?

请选取其中二至三句,联系自身感悟,谈谈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让2019,青春飞扬,激情久久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2019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周年;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

2019年,真的是不平凡,充满了怀念,孕育着希望,站在人生新的起点,我壮怀不已,感慨颇多。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诗,寄寓着美好远大的思想;有人说青春是一支曲,回荡着的悦耳舒心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涂染着绚丽烂漫的色彩。

我说,青春是一团火,一束光,燃烧着奋斗的激情,释放着正能量的人生价值。

100年前的今天,即1919年的5月4日,一批意气风发的爱国青年为了驱逐黑暗势力,争取光明生活,用宝贵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中国历史,绘就了一张悲壮感人浓墨重彩的写意油画。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一辈一辈的民族英雄青年义士用大写的生命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做人道理。

生活的意义在于有所追求,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了人生的价值,就不觉得黄金昂贵。

高尔基说:

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定会有许许多多顶顶美好的时刻。

光辉的人生中,一个忙迫的钟头,胜于无意义的人生的一世。

站在2019年的青春起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像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那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要埋下头去,做好储备,以厚积薄发。

站在2019年的青春起点,我们应该心装抱负,有所担当。

像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的那样,“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无数圣者先贤、志士仁人用他们的智慧思想、热血生命创立铸就了和平安宁、河清海晏的美好时代。

我们不可沉醉于幸福的生活而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壮志、追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9年注定不平凡,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作为我们也该秉承五四精神立下志愿,让18岁的青春书写一段有意义的人生。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这个时代或许不需要我们做什么经天纬地、运筹帷幄、驰骋沙场的大功大业,但一定需要踏踏实实做些有益自己,更助力他人甚至国家的实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

我将谨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努力,将是我每天的精神状态,让努力奋斗的过程成为我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让2019,青春飞扬,激情久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本题是由若干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些材料的契合点。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

材料显示,2019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过去我们曾取得过辉煌成就,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唯有奋斗,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材料中涉及的“互联网”“中美建交”“亚太经合组织”等信息,我们可以得出,未来的世界是合作、共赢的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建美好的未来。

立意角度:

(1)美好生活,是奋斗得来的;

(2)过去现在未来;

(3)新时代,让我们吹起冲锋号;

(4)合作、共赢,共创美好世界。

素材准备: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互联网(英语:

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

澳门主权移交(澳门回归)指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