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833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0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个人所得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docx

《个人所得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所得税.docx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

【工资、薪金所得特殊计算总结】

项目

月份数

确定税率

应纳税额

举例

全年一次性奖金

(若工资小于3500,则奖金要减去该差额)

12

只除

直接

①20000/12=1666.67,

适用10%税率,速扣数105,

应纳税额=20000×10%-105=1895

②(20000-500)/12=1625,

税率10%,速扣数105,

应纳税额=(20000-500)×10%-105=1845

内退一次性收入

内退

月份

先除—后加减

直接加减

60000/40+4000-3500=2000,

税率10%、速扣数105,

应纳税额=(60000+4000-3500)×10%-105=5945

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

提前

月份

先除—后减

要分摊

60000÷16-3500=250,

适用税率3%,速扣数为0

应纳税额=(250×3%-0)×16=120(元)

采掘、远洋运输、远洋捕捞业工资

12

先除—后减

要分摊

120000÷12-3500=6500元,适

用20%税率,速扣数555,

年税额=[6500×20%-555]×12=8940

退职费收入

最多6

先除—后减

要分摊

90000÷6-3500=11500,

25%税率,速扣数1005,

应纳税额=(11500×25%-1005)×6=11220

解除劳动关系

一次性补偿收入

最多12

先除—后减

要分摊

115000-25000×3=40000

40000÷8-3500=1500,

适用3%税率,速扣数0,

应纳税额=(1500×3%-0)×8=360

行使股票期权

最多12

只除

要分摊

10000×(11-5)÷12=5000,

20%税率,速扣数555,

应缴税额=(5000×20%-555)×12=5340

一、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适用情况:

(1)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年薪制、绩效工资;

(2)职工以低于成本价购买单位的住房;

(3)员工以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1)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第

(1)条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情形一:

当月收入>最低标准

【例题1】中国公民肖某2012年1月份取得当月工薪收入4800元和2011年的年终奖金36000元。

【答案及解析】计算过程:

(4800-3500)×3%+36000×10%-105=39+3495=3534(元)。

情形二:

当月收入<最低标准

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1】中国公民王某的2012年1月份工资3000元,当月一次性取得上年奖金9000元。

【答案及解析】计算过程:

首先,判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9000-(3500-3000)]÷12=708.33(元);税率3%。

其次,计算税额=(9000-3500+3000)×3%=255(元)。

【注意1】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中国公民王某为某文艺团体演员,2012年12月取得本月工薪收入6000元,第四季度的奖金4000元。

『正确答案』工薪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4000-3500)×20%-555=745(元)

【注意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的计算征税问题:

  可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不再减除费用,

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职工以低于成本价购买单位的住房】2013年3月,刘某所在公司发放其工资5000元,另以48万元的价格向其出售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房屋的市场价格为90万元,公司是2010年购买的该套住房,当时的购置成本是60万元。

刘某在1月份已经领取过年终奖,单位曾在1月份按照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对其年终奖征收过个人所得税。

刘某3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

首先,刘某3月份的工资薪金收入5000元不需与低价购房的差价部分所得合并计税。

其工资薪金部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3500)×3%(税率)=45(元)

其次,虽然1月份刘某的年终奖已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计算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但低价购房取得的差价部分所得仍可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判断刘某低价购房的差价部分使用税率:

(600000-480000)/12=10000,适用于25%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05元。

购房差价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00-480000)×25%-1005=28995(元)

则刘某3月份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8995+45=29040(元)

【职工以低于成本价购买单位的住房】2012年4月田某作为人才被引入某公司,该公司将购置价800000元的一套住房以500000元的价格出售给田某。

田某取得该住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答案解析』低价售房按全年一次奖金的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800000-500000)/12=25000,找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00×25%-1005=73995(元)

二、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分为定额承担部分税款和比例承担部分税款。

①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

【例题1】中国公民张某2012年1月份工资3000元,当月一次性取得上年奖金9000元,其应纳税款由企业负担200元。

则:

①张某的应纳税所得额=9000+200-(3500-3000)=8700(元)

②张某的应纳税额

查找适用税率:

8700÷12=725,适用3%的税率

应纳税额=8700×3%=261(元)

261元税款由张某个人实际负担61元,企业负担200元。

②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A、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根据其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B、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

C、再用推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根据其商数找正式计算税额的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注意,这里是查找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按照找到的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计算应纳税额。

【例题1】中国公民肖某2012年1月份取得当月工薪收入4800元和2011年的年终奖金36000元,单位为其承担年终奖应纳税款的60%。

则:

①工资薪金应纳税=(4800-3500)×3%=39(元)

②年终奖的税额计算

第一次找税率:

36000÷12=3000,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5

应纳税所得额=(36000-105×60%)÷(1-10%×60%)=35937÷0.94=38230.85(元)

第二次找税率:

38230.85÷12=3185.90(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5

应纳税额=38230.85×10%-105=3823.09-105=3718.09(元)

3718.09元中,个人负担40%,即1487.24元;企业负担60%,即2230.85元。

【例题2】中国公民李某2012年2月份取得当月含税工薪收入5000元和不含税的2011年的年终奖金30000元。

李某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3261.67元。

【答案及解析】计算过程:

当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税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

30000/12=2500(元),第一次查找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第二步:

(30000-105)/(1-10%)=33216.67(元)

第三步:

33216.67/12=2768.06(元),第二次查找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第四步:

33216.67×10%-105=3216.67(元)

当月共纳个人所得税45+3216.67=3261.67(元)。

【例题3】中国公民李某2012年12月从任职的境内企业取得全年不含税一次性奖金60000元,当月工资3000元,则李某2012年12月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解析】全年不含税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60000÷12=5000(元),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元。

应纳税所得额=[60000-(3500-3000)-555]÷(1-20%)=73681.25(元),73681.25÷12=6140.10(元),适用2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555元,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3681.25×20%-555=14181.25(元)。

三、企业年金

1、由于企业年金不属于基本社会保障,所以个人缴费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前扣除,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属于个人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环节是企业缴费环节,即在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时,由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依法扣缴税款。

3、由于个人工资水平的不同,对企业年金中企业缴费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有不同方式:

(1)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但加上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后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其超过部分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例题1】2012年3月,某企业两位员工的月收入情况如下:

王某3800元;赵某2800元。

假定企业为上述二人按照相同金额交保险费并得到认可。

险种及缴费情况

个人缴费

企业缴费计入个人户

社保(五险一金)

350

1000

企业年金

100

400

王某:

王某不考虑企业年金的月所得=3800-350=3450(元)

王某考虑企业年金的月所得=3450+400-3500=350(元)

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50×3%=10.5(元)

赵某:

赵某不考虑企业年金的月所得=2800-350=2450(元)

赵某考虑企业年金的月所得=2450+400<3500(元)

赵某月工资薪金加上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年金未超过3500元,赵某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2】(2012年)张某2012年3月取得工资收入2800元,岗位津贴500元。

当月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200元,企业缴费部分600元(计入职工个人账户),则张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800+500+600-3500)×3%=12(元)

四、内退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内退

1、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1】李某于2012年3月办理内退手续(比正常退休提前3年),取得单位发给的一次性收入36000元。

当月及未来正式退休前,每月从原单位领取基本工资3800元,则其取得一次性收入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答案】计算过程:

①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36000/(3年×12个月)=1000(元)。

②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找适用税率:

1000(平均结果)+3800(当月工资)-3500(生计费)=1300(元);适用3%的税率。

③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3800-3500)×3%=1089(元)。

④次月起直至正式退休,每月取得3800元工资收入应纳税=(3800-3500)×3%=9(元)。

【例题2】因单位增效减员,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3年零4个月的王某,于2012年6月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当月领取工资2200元和一次性收入60000元。

【解析】①将一次性收入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60000/(3×12+4)=1500(元)

②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找适用税率:

1500+2200-3500=200(元),适用3%的税率;

③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2200-3500)×3%=1761(元)。

五、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

1、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提示】该项计算不与办理退休手续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

即照统一标准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与其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或其他收入应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例题1】李某因身体原因,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30年以上工龄可申请提前退休的条件,于2012年3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比正常退休提前3年),取得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发给的一次性收入36000元。

当月,李某还从原单位领取工资3800元。

①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36000/(3年×12个月)=1000(元)

由于该平均数1000元小于3500元费用扣除标准,该项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一次性收入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办理手续当月的3800元工资收入单独计税:

应纳税额=(3800-3500)×3%=9(元)

③次月起属于正式退休,取得的退休金免个人所得税。

【例题2】因身体原因,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1年零4个月的李某于2011年10月份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领取一次性补偿款收入60000元。

计算李某10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60000÷16-3500=250,适用税率3%,速扣数为0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0×3%-0)×16=120(元)

【例题3】(2012年)某国有企业职工张某,于2012年2月因健康原因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尚有18个月),取得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的一次性补贴72000元。

当月张某仍按原工资标准从单位领取工资4500元。

则张某2012年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为( )。

『答案解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72000÷18-3500)×3%×18+(4500-3500)×3%=300(元)

不合并计算

六、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

1、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1)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

(2)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4)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已纳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例题1】2012年3月,某单位增效减员与在单位工作了10年的张三解除劳动关系,张三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4万元,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0000元,则张三该项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答案】具体计算过程:

①计算免征额=30000×3=90000(元)

②视同月应纳税所得额=(140000-90000)/10个月-3500=1500(元)

③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3%×10=45×10=450(元)。

【例题2】2012年3月,某单位增效减员与在单位工作了16年的李四解除劳动关系,李四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4万元,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0000元。

【答案】具体计算过程:

①计算免征额=30000×3=90000(元)

②视同月应纳税所得额=(140000-90000)/12个月-3500=666.67(元)

③应纳个人所得税=(666.67×3%)×12=20×12=240(元)。

【例题3】王先生在甲公司工作了5年,2013年6月与该单位解除聘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20000元。

甲公司所在地上年平均工资为25000元。

王先生的补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答案解析』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0-25000×3)/5-3500=55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500×20%-555)×5=2725(元)

七、个人取得退职费收入

1、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退职费”,是指个人符合《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退职条件并按该办法规定的退职费标准所领取的退职费。

2、个人取得的不符合上述办法规定的退职条件和退职费标准的退职费收入,应属于与其任职、受雇活动有关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应在取得的当月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对退职人员一次取得较高退职费收入的,可视为其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并以原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为标准,划分为若干月份的工资、薪金收入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及税额

(2)按上述方法划分超过了6个月工资、薪金收入的,应按6个月平均划分计算

(3)退职费收入的应纳税款,应由其原雇主在支付退职费时负责代扣并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4)个人退职后6个月内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退职费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例题1】杨某2010年12月31日取得不符合标准的退职费20000元,其月工资为2500元,应缴纳的个税?

『正确答案』划分月份:

80000/2500=8大于6,按6个月计算。

折月工资=20000/6=3333.33

 应纳个人所得税=[(3333.33-2000)×10%-25]×6=650(元)

【例题2】2012年3月王某取得不符合规定的退职费90000元,去年在公司月平均工资薪金收入为5000元。

求王某取得退职费应纳个税。

【解析】月份数=90000÷5000=18个月,超过6个月,只能按6个月平均划分。

90000÷6-3500=11500(元),适用25%税率,速扣数1005。

应纳税额=[11500×25%-1005]×6=11220(元)

【退休后又任职】赵某2013年5月退休,每月领取退休工资2300元,6月份被一家公司聘用,月工资3600

元。

2013年6月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答案解析』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赵某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3500)×3%=3(元)

八、个人股票期权

如果取得不公开交易的期权,主要涉税情况图示如下:

如果取得公开交易期权,主要涉税情况图示如下:

【注意】员工因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得,

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

=(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员工取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

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注意】

单独计算税额公式的规定月份数是指员工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上述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包括为取得和行使股票期权而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的月份数

与认股权证的对比

【认股权证】杨某是某上市公司的财务经理,2011年8月获得所在公司授予的10000股本公司的认股权证,授予价为5元/股。

2012年9月,杨某按照公司的规定行权,购买10000股公司的股票,当天公司股票的市场价为11元/股,杨某的月工资收入为8000元。

那么2012年9月杨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答案解析】关于认股权证的内容,13年的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写。

个人行使股票认购权时取得的所得,因一次收入较多,全部计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困难的,可在报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自其实际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当月起,在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平均分月计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2年9月杨某行使认股权证所得和当月工资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

=[10000×(11-5)÷6+8000-3500]*25%-1005=2620(元)。

在余下的5个月中还要将每月平均的10000元的股票期权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税款。

 

【例题1·不可公开交易】某企业员工小李月薪7000元,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其股票期权(该期权不可公开交易),承诺小李在企业工作自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须履行工作义务8个月,则以每股1元的面值购买该企业股票80000股。

2011年9月小李得到期权时不对此行为纳税;2012年4月小李行权时,该股票市价每股2.5元。

【答案及解析】

小李月薪和行权所得都各自按照工资薪金纳税:

小李7000元月薪应纳税:

(7000-3500)×10%-105=245(元)

小李股票行权所得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80000×(2.5-1)=120000(元)

应单独计算税额=(120000/8×25%-1005)×8=21960(元)

小李当月共纳个人所得税=245+21960=22205(元)。

【例题2:

计算题】2010年7月1日某内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A员工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0年8月1日,该企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