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007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docx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9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研究对象: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研究的问题: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从社会环境形势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

其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是尽管我们听过不少专家名师上的公开课、研讨课,课堂教学中也作过不少的尝试,但给人的感觉总是形似而神异。

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学。

2、从灵宝课改形式看,我们已经全面开始实施“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自学、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面对这种大形势,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调动学生,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

3、从班级组成现实看,个性不同、习惯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有差异的学生被分在一个班级里,由于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绝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同的作业要求,这种“一刀切”的学习方式产生的情况可想而知。

4、从我校生源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有知识分子家庭、工人家庭、无业人员家庭、还有相当数量的寄宿生。

社会、家庭、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学力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选择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对知识的传授,忽视过程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注重关注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21世纪教育的重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况与虚拟情况融会贯通的学习。

知识被视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此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应该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去诊断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发现教学的问题,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的研究目标

(1)让教师具有问题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刻督促自己去留意、去发现、去反思、去进步,抓住时机进行学生“有效性合作能力”的培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素质教育的践行人;使对学生“有效性合作能力”的培养活动更加深入人心,使其成为西华小学教科研的主旋律。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品味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由厌学变为愿学、乐学,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课题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下学生“有效性合作能力”培养的内容;

2、新课程下学生“有效性合作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的探讨;

3、学生“有效性合作能力”研究成果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课题研究对象:

采用点面结合,三四五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实验,其他年级学生作为对照实施。

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

基于课题研究的难度,必须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伙伴研究相结合,通过分析与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推广,以提高研究效益。

2、实验方法:

调查法、集体研讨法、阶段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

(七)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学校安排,由后勤处分发教师实验设计引发的纸张。

以课题组成员为主,召开全体教师座谈、调查会,主持人讲明此次实验的目地和意义,接着课题组成员共同查阅资料,研讨制定学校实验总体方案,同时要求其他教师认真撰写自己的课题实验计划,力求做到真实有效。

进而具体操作实施。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研究与实验周期:

2013年9月——2015年8月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组成课题实验小组,分析学校现状及发展方向,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申报。

2、提交课题实验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和经验。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3月)

1、查阅资料,加强理论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中高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组成员积极做好示范鼓励教师参与实验。

2、加强课题管理,规范操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总结、交流研究成果

4、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3)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8月)

研究课题结题工作,进行反思实践,搜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

(二)人员分工

组长:

董朝辉

副组长:

李春丽

组员:

李锲琰陶海霞张灵霞陆彩妍

(九)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3年9月—2013年12月

成员明确分工,撰写实验方案

论文

李锲琰

2

2014年2月——2014年4月

课堂教学实施

小组合作评价表

陶海霞

3

2014年5月——2014年6月

阶段总结

研究报告

李春丽

4

2014年8月——2014年10月

专家讲座

研究报告

李春丽

5

2014年11月-2014年1月

实验教师经验交流

论文

马新生

6

2014年2-2014年5月

学生问卷调查

问卷表

李锲琰

7

2014年6月-2014年8月

阶段性总结

研究报告

李春丽

8

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实验教师撰写优秀案例

论文

陆彩妍

9

2015年2月-2015年4月

实验教师探讨课题困惑

论文

李锲琰

10

2015年5月-2015年8月

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李春丽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年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董朝辉

(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科研力量的保障: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完成下列重要研究课题“读写结合”(省级)“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实验(省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与评价”(市级),“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省级)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参加者李春丽副校长,45岁,三门峡市骨干教师,灵宝市教学名师,2006年9月,曾参与河南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的课题研究,2009年6月结题。

2010年参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获得了二等奖。

参加者李锲琰,西华小学教务主任,42岁,三门峡市师德标兵,灵宝市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工作,所教的语文成绩在城关镇总是遥遥领先。

2006年9月,曾参与河南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的课题研究,2009年6月结题。

2010年参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获得了二等奖。

辅导的学生多次获省级、峡市和灵宝市一、二等奖。

参加者陶海霞,三门峡市骨干教师,灵宝市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多年来一直担任高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参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获得了二等奖。

撰写的多篇论文曾在省、市级获奖。

辅导学生多次获省、市一等奖。

2006年9月,曾参与河南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的课题研究,2009年6月结题。

2010年参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获得了二等奖。

参加者陆彩妍:

出生于1975年2月,38岁,河南省优秀辅导教师,灵宝市数学骨干教师,灵宝市优秀教师,曾参加三门峡市小学数学“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并顺利结业,曾参与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策略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

撰写的多篇论文曾在省、市级获奖。

硬件环境保障:

学校拥有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每个年级都配有多媒体,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齐全的硬件环境。

教育经费保障:

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使课题能顺利实施。

参与课题研究的6人都是小学高级教师,且都是一线教师,既有灵宝市教学名师,又有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教研员,也有普通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钟爱教育的情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这是完成课题研究的人力保障。

作为教师培养的实践,西华小学已经有了近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作为课题组成员,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自身成长的体验,并且都是善于思考和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其中三个是市级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该课题经过专家组评审,已批准立项。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

希望全体教师增强科研意识,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在课题研究把经验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教研之风“浓”起来,带动一批,影响全体,形成我校教师强烈的科研意识。

我坚信,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城关镇西华小学

2013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