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061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docx

4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资料

【行测讲义】资料分析

一、行测资料分析的特点

1.资料分析的考查内容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解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查找、指标换算、计算比较、分析判断等过程,针对资料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文字资料:

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段蕴含数字的文字的阅读、分类和提炼能力;表格资料:

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能力;图形资料:

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直觉判断和估算能力。

`2.资料分析的考查形式

针对每一个资料,都有几个问题,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然后选择最问题最佳的答案。

1、文字资料(单语段或多语段);2、表格资料(二维统计表);3、柱状图、饼图、趋势图等;4、混合资料;3.资料分析的试题难度简单题型:

主要包括直接查找排序以及一步计算题。

此类试题只需通过查找和比较、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相对简单。

中等难度:

主要包括间接查找排序以及数据关系相对简单的计算题。

此类试题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求出相关数据,考查考生对数据关系的把握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资料分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难度较高:

主要包括数据关系相对复杂的多步计算以及综合判断题。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干或选项查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数据之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及比较,从而得到答案,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是很大.

4.省考资料分析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时间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文字资料

10

5

5

5

5

5

5

表格资料

10

5

5

10

5

10

10

统计图资料

 

5

10

5

10

综合资料

 

 

 

 

5

5

1).综合考查比重上升

近几年资料分析靠考试数据中可以看出,资料分析必考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式,同时逐步转向对三者综合的考查。

2).难度加大,技巧性强资料分析部分试题的计算量加大,题目的难度变大,对考生估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对计算技巧的考查力度加大,例如一些题目如果单纯的计算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如果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这些题目甚至可以变成考生“秒杀”的对象。

3).“陷阱”题目增多近年的行测考试中,尤其一些综合判断性题目,出现了更多类型的“陷阱”。

越来越高的“陷阱”比例,使得资料分析在形式变“简单”的同时,实质变难。

此外,“陷阱”的设置更加巧妙,干扰项的迷惑性越来越大。

4).数量关系更加隐蔽在近两年的资料分析中,题目要求的数量关系变得不像以往那么直接,而是更加隐蔽,需要考生明确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间接转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资料分析的题目于计算量变大,迷惑性变强,对于考生的估算以及综合理解、比较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5.资料分析备考策略

1)熟悉考试题型资料分析涉及文字、表格、图形等方面的内容,题型的变化幅度和灵活性不是很大,相对容易把握。

考生在考前熟悉各类题型,理解与掌握资料分析的特点和常用解题技巧,考生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解题方法,以便快速、准确的进行定位、解答试题。

2).训练计算能力这部分题目偏重于计算,费时较多,但是大部分可以通过运算技巧得以简化,因此考生平时要多注意计算能力,尤其是估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做计算题时,不要急于动笔,更不要借助计算器,要养成“先动眼、再动手;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

3).模拟临场状态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加强对真实考场状态的模拟,尤其要有紧迫的时间观念,这样在实战时才能做到临危不乱。

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进行真题演练,因为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对资料分析部分的题型、命题风格、考查重点、难易程度以及考试趋势的认识,而且更便于掌握解题思路,培养解题技巧。

6.资料分析应试技巧

1)跳过数字,多看选项在资料分析中,尤其是文字资料,篇幅较大,数据关系较隐蔽,在解这类题目时,直接关注数字,容易偏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跳过数字,运用快速阅读的技巧迅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然后再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在文中进行定位,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答题。

2).先易后难,注重联系对一些难以判断的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将选择题变为“判断题”。

这类题目,一般通过图表或文字的定性描述就可以排除一、两项迷惑性不强的选项。

此外,要注意题目之间的联系,有些题目的相关数据可以用于其他题目的解答。

3).粗略计算,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要根据考前的模拟情况,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资料分析部分的单题分值相对较高,且难度较小,考生可以考虑优先解答这部分试题。

此外,资料分析中的大部分考题,精确度要求并不高,在选项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估算法”等方法进行计算,找出最相近的答案即可。

具体的解题技巧在后面再做介绍。

二.资料分析中应掌握的概念

1、百分数也称百分率或者百分比,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行测考试中经常用来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量。

在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需要明确哪个量作为基准,即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

(1)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以去年的产量为基准);

(2)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以今年的产量为基准)。

例1

 

1:

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A.15%B.20%C.34%D.40%

【解析】阅读题干,要求所占比例,也就是计算“工学学生”“2002年在校生”中的比重,基准是“2002年在校生”。

2002年工学学生数为3085,总的在校生为9033,故比例为3085÷9034×100%,直除法知为C

2.百分点:

表示相对指标(如:

速度、指数、构成等)不同时期的变动幅度,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量。

采用百分点表示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两个百分数之差(比重之差)例:

某省今年粮食产量提高了17%,去年下降了12%,则今年粮食产量增速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不能说比去年提高了29%。

2).拉动(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例: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构成中,消费对GDP的拉动为4.3个百分点,投资为2.0个百分点,而外需则表现为-0.2个百分点。

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

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造成总体增长的百分比,常用计算公式有:

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现期某部分增加值÷基期值×100现期某部分增加值=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100×基期值。

注:

基期值为增加前的量例1

 

1:

根据上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9-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3.4个百分点

B.从1990年至2003年,江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幅为36.6个百分点

C.到2003年时,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被江苏超过1.3个百分点

D.从1990年至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居全国首位【解析】A项,关键词“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解题点定位在表l。

根据表1第二列知,1979~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15.9%-12.5%)×100=3.4,正确B项,关健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解题点定位在表2。

根据表2第四行知,从1990年至2003年,江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幅为(36.6%-29.5%)×100=7.1个百分.错误C项,关键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解题点定位在表2。

根据表2最后一列知,到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未被江苏超过,错误;D项,关键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解题点定位在表2。

根据表2知,在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被浙江超过,不会处于全国首位,错误。

因此,选A。

例2:

A市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增长值38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9%;重工业增加值2718.12亿元,增长14.2%。

完成工业总产值1577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

其中,轻工业完成3550.44亿元,增长9.7%;重工业完成12227.12亿元,增长18.2%。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是本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2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速较快,共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了8.5个百分点。

1.2007年前三季度,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百分点。

A.12.3B.14.2C.65.2D.无法计算【解析】关键词“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解题点定位在第二段。

2007年前三季度,六个重点发展工业的增加值为10282÷(1+19.3%)×19.3%=1664亿元,2006年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15777.56÷(1+16.2%)≈13578;所以六个…拉动工业增长1664÷13578×100≈12.3个百分点,因此选A(此题较难)

3.同比(增长)同比是指与历史同时期相比得到的量值,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用到同比增长这一概念,是指和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发生的绝对量(数量)或相对量(百分数)的增加。

常用的公式有:

例:

 

1: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2004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同比增长:

A.0.17人B.0.12人C.41.7%D.50%【解析】关键词“高等教育’,”2004年”,解题点定位在最后一行。

根据最后一行,2004年每百个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为0.17人,2003年为0.12人,同比增长(0.17-0.12)÷0.12×100%<50%。

因此,选C。

4.环比(增长)环比是指现在的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而得到的量值,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环比是一个相对量,有日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等。

比较常用的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常用的公式有:

 

 

1:

2009年10月,我国邮政业务总量环比增长:

A.-6.2%C.6.2%B.-14.9%D.14.9%【解析】关健词“邮政业务总量”,解题点定位在表格第四行。

2009年9月份,我国邮政业务总量147.6亿元,10月份为138.4亿元,环比增加138.4-147.6=-9.2亿元,环比增长-9.2÷147.6,绝对值小于10%,故选A。

5.指数指数是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他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

a=60,b=40,若b的指数为100,则a的指数为150。

指数高于100,表明该值大于基期值,反之,则表明该值低于基期值。

 

1:

与上一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A.1994年B.1996年C.2002年D.2003年【解析】第一年为m,第二年为n,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n-m)÷m×100%=n÷m-1,而第二年的指数为n÷m×100,两者比较可得即该年的指数除以100,减去1为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分别为1994年负增长,1996年10.2%,2002年13.7%,2003年11.9%,增长最快的是2002年,因此,选C。

6.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减少)量,也可以称为增加(减少)值(额),通常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用来表示绝对量的变化。

增长(减少)率,也称增幅,是指增长(减少)量与基期量之间的比值。

通常用来表示相对量的变化。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的是如下几种变换形式:

 

 

1:

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

A.14.1%B.24.1%C.34.1%D.68.5%【解析】关键词“总保费”“2005”“比去年同期”,解题点定位在图中表示2004年和2005年的柱上。

2005年6月总保费为229+1802+678=2709万元,

2004年6月为193+1595+586=2374万元,前者比后者增长(2709–2374)÷2374≈14.1%。

因此,选A。

7.比重(比例)

比重,也称比例,是指整体中某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在公务员考试中对于“比重”考查的试题难度不高。

如:

A占了B的比例为A/B

再如:

甲、乙两人共有200头牛,甲有150头,乙有50头,则甲所占的比重为150/200=3/4;甲乙二人的比例为150:

50=3:

1

8.倍数与翻番倍数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

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去年的4倍。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2×2=4倍;以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如:

某企业去年的产值为200,今年的产值比去年翻了一番,如果预计明天产值比今年翻了3翻,则今年和明年的产值分别为多少?

今年为:

200×2=400;明年为:

400×23=3200

例: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

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

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

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

A.6.6倍B.4.6倍C.2.6倍D.1.6倍【解析】关键词“合资和独资企业”“国有企业”,解题点定位在第二句。

2002年合资企业的出口额为236÷(1+28%)元,2002年独资企业为683÷(1+49%)

2002年国有企业为115÷(1+19%),则倍数为236/1.28×1.19/115+683/1.49×1.19/115大于6倍,因此,选A。

9.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为A,第n+1年为B,这n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则有

如果n=1,此时年均增长率等于年增长率,且有

若n年间的增长率分:

年增长率为r,则

从而

年平均增长率:

指n年间年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

注:

年平均增长率大于年均增长率

总的增长率:

第1年为A,某年为B,总增长率为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例: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情况(单位亿元)

 

 

1:

如果2001年广东省工业污染治理国家预算内资金为3.10亿元,则2001至2003年,该项资金年均增长率约为:

A.75%B.60%C.50%D.36%【解析】关键词“广东”,“国家预算内资金”,解题点定位在表格第三列倒数第二行。

由年均增长率公式

;B÷A=6.97÷3.1≈2.2,

故选C

10.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60/300=2/10,两成

11.中位数:

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序,若数组中的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的数;若为偶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例:

3,4,6,7,9,13,17;7为中位数;

3,4,6,7,9,13,17,19;8为中位数;

12.人数与人次

人次:

重点指次数,可重复统计;人数:

指人的数量,不可累计计算。

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允许对同一人做重复计算。

如:

今天共有500人到某旅游景点游玩,其中50人出来后又进去了一次,那么今天该旅游景点的游客人数为500,游客为550人次。

13.贡献率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贡献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投入量与产出之比。

14.非计算型概念,

详见教材

三、资料分析中常见陷阱

1、时间表述陷阱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陷阱”出现的频率最高。

这类“陷阱”往往会在题干中设置与原文相近的时间,并在选项中给出原文中的数据,以混淆视听,通常有三种出题方式:

1)材料中给出了现期值及增长情况,可以求解上一期值和上两期值。

解答此类试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上一期值,还是上两期值,因为在选项中会同时给出这两个值,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

2)时间间隔问题: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时间间隔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3)时间的包含与被包含:

题干中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题干中涉及的是2007年全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材料】(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

1:

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A.40.7%B.33.5%C.26.3%D.24.2%【解析】根据“(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可以计算出,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3.5-7.2)%=26.3%。

因此,选C。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例.1949~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平均每年约增加:

A.4736个B.4655个C.4578个D.4397个【解析】1949~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平均每年约增加(278337-3670)÷59≈4655个。

因此,选B。

注:

此题最大的“陷阱”设显在时间上,文中第一段给出“建国60年”,此时,考生对于“1949一2008年”间的间隔到底是几年,就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

如果按60年计算,结果为(278337-3670)÷60≈4578,选C

2.单位换算陷阱单位换算“陷阱”主要表现为题干或者选项与原文所使用的单位不一致,需要经过单位换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通常在题目所给选项中还会出现未经换算的答案。

考生如果不假思索的选择,往往会掉进考官设置的“陷阱”里。

【材料】《2003中国人才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

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

例:

2001年国有单位职工总数比1996年减少了多少?

A.3540人B.5%C.32.3%D.47.8%【解析】由“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会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可知,2001年国有单位职工总数比1996年减少了

10949-7409=3540万人,3450÷10949×100%=约为30%,因此,选C注:

如不注意单位,可能会选A

【材料】数据显示: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38.42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0.1%,同比增长9.9%。

例:

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多少亿平方米?

A.3.6B.0.36C.36024.0D.36538.1【解析】根据上述材料,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梢售面积为3638.42÷10.1%=3.6024X104万平方米、约为3.6亿平方米。

因此,选A。

注:

由计算,易选成C

3、题干要求陷阱题干要求“陷阱”主要是在题干中设置一些限制性的词语或者语句,考生如不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往往会忽略这些限制性的话语,从而把题干要求对事物的某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全体,掉进了考官设置的“陷阱。

【材料】图为2008年上半年上海市入境旅游外国人数的统计结果

 

1:

2008年上半年上海市分国别入境旅游外国人数例:

在前十大客源国中,上海市人境游客增幅最大的是:

A.新加坡B.印尼C.法国D.马来西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增长折线图中,印尼、新加坡处出现高峰。

图中共统计了16个客源国,其中印尼排倒数第4位,不符合前十大客源国的限制条件。

因此,选A。

【材料】2000年,中国财政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中国财政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仅中央财政就安排养老、失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478亿元,比1999年增长86%。

到2000年底,全国有10408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日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88万人;有10447万职工和317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4300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例:

如果参加失业保险的有10%的人失业,那么失业人数有多少?

A.188万B.124.9万C.15.6万D.1040.8万【解析】根据“全国有10408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可知,失业人数为10408×10%=1040.8万人。

因此选D。

注:

题干要求的是参加失业险中的失业人数,和日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无关。

如果考生不能充分理解题干的限制性语句,就会误选A项。

 

【材料】

 

例:

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2003~2006年,我国的出口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量都超过1000亿美元

B.2003~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呈逐年上涨状态

C.2006年,我国的顺差额为1775亿美元

D.2001年,我国的出口额为2673亿美元【解析】A项,2003~2006年,我国的出口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量分别约是1100、1400、1700、1800亿美元,正确;B项,2003~2006年,我国进口颇和出口额都呈逐年增加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