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426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docx

鄂教版科学七下《水泥陶瓷和玻璃》word教学参考材料

教案

课题: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一)

授课班级

课时

知识

技能

1、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

2、知道玻璃的生产原理及玻璃的性能 

过程

方法

以玻璃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了解玻璃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以及化学科学的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引起的积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

难点

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影响等基本观念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一、玻璃

1、生产玻璃原料:

主要反应:

成分:

2、玻璃态物质:

短程有序、远程无序,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3、钢化玻璃:

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特种玻璃:

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

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变色玻璃:

卤化银见光分解,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

二、陶瓷(ceramics)

1、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

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2、手工制陶瓷过程:

.混合

.成型

.干燥

.烧结

.冷却

.陶瓷器

3、彩釉:

陶瓷种类及用途:

三、水泥(cement)

1、水泥主要原料:

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

主要性质:

水硬性

2、水泥的标号及钢筋混凝土。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投影]人工吹制玻璃器皿

[学与问]玻璃中含有什么物质?

玻璃器皿为何能通过人工吹制方法制得?

  玻璃与晶体不同,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

在软化状态时,玻璃可以被人工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板书]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一、玻璃

[自学]请大家阅读课本P54有关玻璃的内容,并填写下表

[学案]玻璃

主要用料

反应条件

玻璃窑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成分

[投影展示]

纯碱

石灰石

石英

高温

Na2CO3+C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Na2SiO3

CaSiO3

SiO2

[板书]1、生产玻璃原料:

主要反应:

成分:

[讲]在原料中SiO2用量较大,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

[问]为什么制取氟化氢气体或盛放氢氟酸时不能用玻璃容器?

因为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而氢氟酸可以和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

玻璃受热、变软,可拉细。

[讲]实验室里的胶头滴管就是这样制出来的。

这说明普通玻璃在高温时易软化、变形。

但如果我们在玻璃容器中进行的是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普通的玻璃仪器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这时我们可以用能承受较高温度的石英玻璃容器。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膨胀系数小,不怕温度的骤然变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所以是一种制作高温容器的良好材料。

[问]看起来晶莹透明的玻璃是不是晶体呢?

请大家思考后回答,说出判断的依据。

是。

晶体都能反光,玻璃也能反光,所以是;(生乙)是。

因为玻璃是一个规则的形体,看起来也是亮晶晶的;(生丙)不是。

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玻璃没有;(生丁)不是。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没有。

[讲]好。

看来大家都很爱动脑思考。

事实上,玻璃不是晶体。

因为晶体的外表特征是有一定的、整齐的、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构成晶体的那个最小的单元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它有固定的熔点。

而玻璃是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我们把它叫做玻璃态。

它的结构特点是:

它的粒子不像晶体那样有严格的空间排列,但又不像无定形体那样无规则排列,而是“短程有序、远程无序”。

即从小范围来看,它有一定的晶型排列;从整体来看,却像无定形的物质那样是无晶形的排列规律。

所以玻璃态物质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板书]2、玻璃态物质:

短程有序、远程无序,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展示]一小块普通玻璃

[问]大家看,这是一块普通玻璃,当我们把若干块普通玻璃叠加,或从侧面看这块玻璃时,它都是绿色的。

为什么?

因为原料中混有二价铁的缘故。

[展示]一块红色玻璃,一块蓝色玻璃

[问]它们和我刚才取的那块普通玻璃的颜色不一样,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这种差别呢?

是因为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在红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小结]很好。

也就是说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当我们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时(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锡等),会使玻璃呈现不同的颜色。

[问]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说一下普通玻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玻璃的透光性能好,但易碎,并且易伤人。

用玻璃制成的物品美观,但就是不结实,如窗户上的玻璃,很容易被打破。

玻璃不耐热,开水都能把它炸裂

[讲]大家说得都很好。

也正是为了让玻璃“弃恶扬善”,玻璃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断地制成有各种各样性能的特种玻璃。

如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投影展示]

[投影小结]几种玻璃的特性和用途

种类

特性

用途

普通玻璃

在较高温度下易软化

窗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等

石英玻璃

膨胀系数小,耐酸碱,强度大,滤光

化学仪器;高压水银灯、紫外灯等的灯壳;光导纤维、压电晶体等

光学玻璃

透光性能好,有折光和色散性

眼镜片;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用凹凸透镜等光学仪器

玻璃纤维

耐腐蚀、不怕烧、不导电、不吸水、隔热、吸声、防虫蛀

太空飞行员的衣服、玻璃钢等

钢化玻璃

耐高温、耐腐蚀、强度大、质轻、抗震裂

运动器材;微波通讯器材;汽车、火车窗玻璃等

[讲]钢化玻璃是将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其成分与普通玻璃一样,但经这样处理后,玻璃的内应力消失,机械强度增大,不易破碎。

一旦破碎,碎块也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是一种安全玻璃。

[投影]列车车厢玻璃是用钢化玻璃制成

[讲]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纤维,是玻璃钢中的增强材料。

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质轻而坚硬,机械强度可与钢材相比,因此得名。

光学玻璃又称铅玻璃,它与普通成分不相同,主要由硅酸钾、硅酸铅和石英组成。

生产中对原料纯度要求高、不能含有氧化铁等杂质,熔制过程要严格控制工艺,并采取搅拌等措施,排净气泡,保证料液高度均匀,只有这样,才能使制成的玻璃质地均匀,有很好的折光性等光学性能。

[阅读]资料卡片—变色玻璃(变色眼镜)

变色玻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溴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

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变化过程。

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许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镜片因此显得暗淡,阻挡光线通行,这就是黑眼镜。

当回到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玻璃镜片又变得透明起来

[板书]3、钢化玻璃:

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特种玻璃:

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

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变色玻璃:

卤化银见光分解,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

[投影]陶瓷图片:

[讲]我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第一次学会用黏土等天然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造出的一种重要的人造材料。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许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和“中国”都以“CHINA”这同一种字母拼音表示。

[板书]二、陶瓷(ceramics)

[问]我国素有“瓷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陶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江西景德镇。

浙江宜兴。

[讲]对。

景德镇所烧制的薄胎瓷器被誉为:

“洁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可见有多么的精致了。

[板书]1、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

(Al2O3·2SiO2·2H2O)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

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投影]手工制造陶瓷的过程(根据图讲解)

[板书]2、手工制陶瓷过程:

.混合

.成型

.干燥

.烧结

.冷却

.陶瓷器

[展示]一外观美丽的陶瓷制品

[投影]彩釉的初步知识:

[投影]陶瓷种类及用途:

[板书]3、彩釉:

陶瓷种类及用途:

[学与问]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炼制时的空气用量不同,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陶瓷烧制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生成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组成不同),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不同;另一方面,炼制时空气用量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得到金属离子的氧化态不同,因此颜色也不同。

[过渡]水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下面我们学习水泥的有关知识

[板书]三、水泥(cement)

[投影]见上页

[板书]1、水泥主要原料:

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

主要性质:

水硬性

[讲]由上表可以看出,水泥最主要的性质是水硬性。

即跟水混合搅拌并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由于水泥具有这一优良特性,被用作建筑材料。

又由于它在水中也能硬化,因此是水下工程必不可少的材料。

建筑用粘合剂——水泥沙浆的成分是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和碎石混合而成。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

[常识介绍]水泥的标号及钢筋混凝土。

[板书]2、水泥的标号及钢筋混凝土。

[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水泥具有水硬性,跟水掺和、搅拌并静置后容易凝固变硬。

水泥的吸水能力很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反应而硬化变化变质。

因此,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装有水泥泥浆的专用运输车不断旋转就是为了防止静置凝固

2、水泥的硬化需要一段时间。

查阅资料,说明水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注意防水、防潮,一定要在保持期内使用

(2)所用的水泥的强度等级要符合要求

(3)水泥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粉尘污染,散装水泥要用专用车辆运输。

(4)加入的水应选用洁净的淡水,不得含有油脂类和糖类物质

(5)拌合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严禁将已终凝的混凝土重新拌合使用。

(6)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

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止阳光曝晒,增加浇水养护次数;冬季低温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冻。

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天。

(7)要与砂石、钢筋、外加剂等辅助材料合理搭配、正确使用

 

教学回顾:

 

教案

课题: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二)

授课班级

课时

知识

技能

1、知道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

2、知道陶瓷和水泥的性能 

过程

方法

  以陶瓷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了解陶瓷和水泥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以及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起的积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水泥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

难点

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影响等基本观念

四、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

1、光导纤维

2、高温结构陶瓷

(2)氮化硅陶瓷

(1)氧化铝陶瓷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近年来为适应科技发展而研制出许多新型陶瓷材料,它的化学组成已远远超出硅酸盐范围,在信息科学、航天航天、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板书]四、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

[讲]今天,我们主要了解其中的两种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

[板书]1、光导纤维

[展示]光缆、光导纤维仪、光导纤维装饰品、玩具等。

[讲]上述物品及演示中,可以观察到:

光导纤维可以传输光、图像、音乐等。

当然,它的最大用途是,远距离信息传输,构建信息高速公路。

还可以用于医学的肠镜、胃镜、心脏等内窥镜。

[投影]光导纤维的视频。

[讲]光导纤维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传导光的能力很强,应用于通信。

[小结]对比光纤光缆和普通电缆。

光纤光缆信息量大,每根光缆上理论上可同时通过10亿路电话。

而普通电缆8管同轴电缆每条通话1800路;光纤光缆原料来源广(石英玻璃),节约有色金属。

而普通光缆资源较少;光纤光缆质量小,每km27g,不怕腐蚀,铺设方便。

而普通光缆每km1.6t;光纤光缆成本低,每km10000元左右。

而普通光缆每km200000元左右;光纤光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能防窃听,不发生电辐射

[板书]2、高温结构陶瓷

[讲]结构材料,是指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

以往用的最多的结构材料是金属。

但现在,它却逐渐让位于高温结构陶瓷,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合适,而金属材料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

[板书]  

(1)氧化铝陶瓷

[展示]高压钠灯。

外罩是玻璃,里面的灯管是氧化铝陶瓷,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

[讲]高压钠灯内温度高达1400℃,同时钠蒸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展示]坩埚、高温炉管。

[讲]性能:

熔点高、硬度大、透明、耐高温;用途:

坩埚、高温炉管、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管管

[板书]  

(2)氮化硅陶瓷

[展示]氮化硅陶瓷制品

[讲]氮化硅陶瓷也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我国等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用它制造出来陶瓷柴油机。

其优点:

超硬物质,具有润滑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强,高温也能抗氧化。

当然,还有其他高温结构材料,如碳化硼陶瓷等等。

[讲]新型陶瓷制成的防护片能承受航天飞机发射时因摩擦产生的1600℃以上高温,防止航天飞机铝合金外壳受热熔化,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投影]

[小结]以上我们所讲述的,只不过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点滴,在此领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已知和未知等待我们去了解和发掘。

目前,科学家们对材料的研究已由宏观进入微观。

人类智慧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你们现在能好好学习,并在将来能有机会在材料研究的天空里大显身手,为人类最终摆脱对天然材料的依赖而作出贡献!

[知识拓展]

陶器

用泥土等无机物质做原料,采取手工或其他方法做成所需要的形状,经过800℃至900℃温度焙烧硬化而成的物品。

一般为日用盛器、炊器、建筑构件及艺术陈设品。

器体不透明,有小孔,有吸水性。

中国历史上的陶器种类很多,相继出现了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

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调查,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从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期,就发明了制陶术,所以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瓷器

以瓷土即高岭土为原料,经拉坯成型、施釉、入窑焙烧制成的器物。

瓷器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

表面的一层玻璃质透明釉与胎体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

瓷器根据釉色可以分为青瓷、黑瓷、白瓷、彩瓷四大类。

瓷器源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公元2世纪的东汉时期烧制出比较成熟的青瓷。

烧造瓷器的窑口遍布南北方各地,经过南北朝、隋唐的发展,到宋代已是窑口林立,产品各具特色,出现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

南宋至元代开始,中国瓷业中心逐渐集中到江西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发明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明清釉上彩瓷又大大改变了瓷器的审美倾向,使之走向精美华丽,使瓷器烧造工艺达到历史上的顶峰。

青瓷

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

3000年前的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

东汉时期青瓷进入成熟阶段。

六朝时期,青瓷工艺水平迅速提高,隋唐时期青瓷生产更加繁荣,越窑、瓯窑、岳州窑、长沙窑等生产出了犹如千峰翠色般的青瓷。

宋代青瓷达到巅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三大窑都生产青瓷。

民间的龙泉窑、哥窑、临汝窑、耀州窑等南北方窑厂都生产精美的]青瓷。

青瓷的美在于它的釉色,唐代越窑烧制出湖水绿般的优雅釉色,晚唐五代又烧制成功青瓷极品秘色瓷,使釉色更为清幽雅致。

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发明的石灰碱釉新工艺,让青瓷釉色呈现出粉青、梅子青等如假玉器的色泽,将青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至。

青瓷上还采用划、刻、捏塑、拍印等工艺技法装饰胎体,在浙江地区和湖南长沙窑还相继发明了高温釉上彩和高温釉下彩美化瓷器。

常见的纹样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网纹、联珠纹、卷枝蔓草、莲瓣纹等。

元明清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白釉、红釉、蓝釉、蓝釉描金等瓷器高度发展,彩瓷逐渐受到青睐,青瓷在社会生活中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

北宋后期,汝窑成为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专用窑场,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

汝窑瓷器在历史上一直是倍受重视的珍品。

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

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器物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

它的釉色为天青釉,色彩青幽含蓄,釉质厚如凝脂,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

汝窑烧造御用瓷的时间大约只有20年,作品极少,目前传世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

官窑

官窑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的官窑泛指历代由朝廷督办、专门烧制御用瓷的瓷窑;狭义的官窑则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文献记载,北宋后期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设置过官窑。

但至今未找到窑址。

南宋官窑在浙江杭州,其中的一座郊坛下官窑已经过科学发掘,发现了窑炉、窑具及瓷器碎片。

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秦汉古铜及玉器的造型。

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施釉较厚。

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它创造出青釉的高档品种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

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

南宋官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叫作“开片”。

它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

瓷胎比瓷釉的膨胀系数大,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

而艺术素养高的宋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缺陷,人为地把它变成一种釉面装饰,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冰裂纹与温润的青釉搭配和谐,相得益彰,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

南宋官窑粉青釉弦纹瓶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浙江龙泉。

烧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盘、瓶、炉等,造型幽雅有古韵,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莲瓣碗等。

有的器物有刻划、堆塑等装饰,哥窑瓷采用多次施釉的工艺,使青釉浓厚青翠,色彩幽深,创出了粉青、梅子青等绝顶釉色,把青瓷的美,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哥窑青瓷釉上有细碎的开片,称作“百圾碎”,更小的叫“鱼子纹”,把原本是缺陷的开片变成瓷器表面自然天成的装饰,说明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只有在制瓷工艺达到高峰的宋代才能做到。

南宋哥窑双耳三足炉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窑口。

定窑白瓷胎体洁白,质地坚实。

釉是象牙白色。

不论碗、盘还是瓶、罐,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定窑还发明了一种烧制碗类器物的先进的装烧技术,叫做“覆烧”,把过去一个匣钵里正着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覆烧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上镶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

定窑除了大宗的白釉瓷器,还烧制少量的酱釉或绿釉器,酱釉器又称“紫定”,是传世稀少的珍品。

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所在地河南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

钧窑器物有碗、盘、洗、花盆等。

钧窑的特点在于它的釉色。

它虽然属于青釉,但是釉层不透明;由于釉料中含有铜,釉色呈现天蓝、月白等多种变化,还出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装饰在花瓣形的花盆、笔洗、香炉等器物上,别有一番自然天成的韵味。

北宋时期,钧窑有一部分窑场专烧御用瓷,被称为“官钧”。

这部分产品设计高雅优美,制作时不惜工本,质量精益求精,成为历代收藏的珍品。

钧窑还影响到周围的许多窑场竞相烧造钧釉器物,形成一个瓷窑体系。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盆托

[书后习题]P60

1、玻璃的性能和用途是由什么决定的?

如何减少和利用玻璃垃圾?

玻璃的化学组成不同,制造玻璃时的工艺(反应条件)不同,都会影响玻璃的性能和用途。

回收和再利用是减少玻璃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2、查阅资料,说明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20XX年4月我国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的不同性能。

将水泥和砂子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规定大小和形状的水泥试件。

把水泥试件在水中养护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的最低值(单位:

Mpa)确定为水泥的强度等级。

例如,检测到某水泥试件养护到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程度为42.5MPs。

则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

除了抗压程度以外,不同程度等级的水泥对于28天时的抗折强度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

而且虽然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28天时的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来确定的,但养护到3天时也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指标要求。

3、举例说明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

 除了光导纤维外,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玻璃,如防盗玻璃、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微晶玻璃也是异军突起。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除高温结构陶瓷外,新型陶瓷层出不穷,如纳米陶瓷、氧化物陶瓷和压电陶瓷等。

4、水泥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它的颜色单调,不太美观,人们研制出了白水泥和彩色水泥。

已知氯化钴(CoCl2)在含有不同数目的结晶水分子时呈现不同的颜色,如CoCl2呈蓝色,CoCl2·H2O呈蓝紫色,CoCl2·2H2O呈紫红色,CoCl2·6H2O呈粉红色。

利用这个性质,人们把氯化钴加入水泥中,制成了变色水泥。

请你说明变色水泥在空气中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而改变颜色,举出几种情况下水泥可能呈现的颜色。

  变色水泥的颜色主要受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例如,空气干燥时可能呈蓝色或蓝紫色(CoCl2或Co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