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510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1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

容易混淆的成语

1、耿耿于怀:

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高超。

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

(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

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

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

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

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

连一文钱都没。

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

(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

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

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

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

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

不合理的请求。

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

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

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

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

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

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

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

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人不讲道理。

2回复: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弹冠相庆:

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粉墨登场:

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无所不为:

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

4、死灰复燃:

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5、炙手可热:

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亦步亦趋:

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趋之若鹜:

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

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

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

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

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

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

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

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

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

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叹为观止:

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有口皆碑:

比喻人人称颂。

3、东山再起:

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雨后春笋:

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不刊之论:

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文不加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耳提面命:

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

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3回复: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灯红酒绿:

(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

(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苦心孤诣:

(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想入非非:

(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

(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4、按图索骥:

(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

(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左右逢源:

(1)比喻做事很顺利。

(2)比喻办事圆滑。

6、不绝如缕:

(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暗送秋波:

(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

(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行云流水:

(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风花雪月:

(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

(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

(1)形容做事谨慎。

(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

(四)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

1、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高超。

(人工的东西)

2、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

(建筑物)

3、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

(书籍)

4、浩如烟海:

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丰富。

(书籍、文献)

5、相敬如宾:

比喻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平等相待。

(夫妻)

6、青梅竹马: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男女)

7、两小无猜:

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互不猜疑。

(男女)

8、豆蔻年华:

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

(十三四岁的少女)

9、相濡以沫:

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

(用于患难中)

10、萍水相逢: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原来不认识的人)

 

词表

(一)近文词辩析与误用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

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

1.不耻vs不齿

不耻:

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

不齿:

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那些热衷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实惠,甚至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纠错】根据上下文意,句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应是消极色彩的,因此应当选用“不齿”一词,而不是“不耻”。

2.沟通vs勾通

沟通:

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

勾通:

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

【误用】由于各部门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倾轧,相互之间缺乏勾通,结果导致整个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

【纠错】“勾通”一词具有强烈的消极色彩,而句子中并不需要表达这样的色彩,因此应该将“勾通”改为“沟通”。

3.滥觞VS泛滥

滥觞:

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滥:

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误用】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策划下,各种各样的反共思想一时间开始滥觞,使得整个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纠错】“反共思想”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此在表达其流散时,应该使用表达消极色彩的“泛滥”,而不是中性色彩的“滥觞”,而且“滥觞”一词只具有起源、开始的意思,也不适宜用于句中。

4.聆听VS倾听

聆听:

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

牟取:

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国执法机关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谋取暴利的犯罪行为。

【纠错】这一句子中的“谋取”显然是错误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非法地获取的意思,应该改为“牟取”。

6.徘徊VS徜徉

徘徊:

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徜徉:

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现今社会人们对婚姻有了不同的理解,很多被称为“恐婚一族”的年轻人徜徉在围城之外不敢前行。

【纠错】句中表达“恐婚一族”的心情是犹豫不决的,因此其感情色彩与“徜徉”不符,应该改为“徘徊”。

7.培养vs培植

培养:

本意是“使繁殖”,多用于微生物或者植物,后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

成长壮大”的意思,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其引申义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培植:

本意是栽种并细心地照料植物,后引申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其引申义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张国焘在干部政策上实行‘任人唯亲,的路线,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千方百计地培养私人势力。

【纠错】这里用“培养”不能体现出对张国焘作法的否定色彩,应该换用表达消极色彩的“培植”。

8.热中(衷)vs热心

热中:

也作“热衷”,该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急切地盼望得到(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热中”在这个意义上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二是十分爱好(某一活动等),这一意义上的“热中”属于中性词。

热心:

指对待人或事物情绪饱满,热烈,表示明显的积极色彩。

【误用】这里并排住着两户人家,两家的男主人都是钢铁厂热中于技术改革的优秀工人。

【纠错】这一句中,作者是在肯定两家“男主人”的积极努力,因此用带有消极色彩的“热中”显然有点不妥,应该改用积极色彩较强的“热心”。

10.迎接vs迎合

迎接:

指迎来客人或者美好的事物,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迎合:

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违心逢迎、讨好的意思,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积极改造自己来迎合这个伟大的时代。

【纠错】句中“迎合”属于“迎接”的误用。

既然是伟大的时代,就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感情色彩,应该用“迎接”更为合适。

二、词语的语义轻重

【精讲】

语义的轻重是指意义相近的词语中在程度上有高低、强弱、轻重之分,这种差别就是语义的轻重。

在题目的表达中,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除了起到限定空白处所需要的词语意义,还提示我们此处词语所需要的轻重程度,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语义轻重差异词语的根据。

比如“等待”和“期待”,都是“等候”的意思,但是在语义轻重上_期待,?

要更重,语义更为强烈。

因此在句子“全国的球迷全都着中国足球队能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这一语境中,对“胜利”的渴望,使用“等待”和“期待”都有这样的意思,而这里用“期待”比用“等待”更能突出全国球迷急切希望的心情,所以更为适合。

再如“努力”和“竭力”都有“使用很大力气”的意思,但“努力”指的是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而“竭力”则表示把全部力量使出来,用尽所有的力量。

显然后一个词所表达的语义更重。

因此在句子“这一方案旨在遏止分别位于河西走廊东西两端和敦煌地区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以阻止历史上曾发生在罗布泊和楼兰的生态悲剧重演?

这一语境中,“竭力遏制生态危机”比“努力遏制生态危机”表达的语气要强烈得多,更能体现“阻止厉史上曾发生在罗布泊和楼兰的生态悲剧重演”的决心,所以“竭力”更为适合。

语义轻重的辨析是选词填空中重要的考查内容,可以帮助考生迅速确。

定答案。

此外在作答过程中考生还需注意题目表达中隐含着语义轻重,从而准确地进行选择。

11.点染vs渲染

发源地:

本指河流的起源处,比喻事情的发端。

发祥地:

从前指帝王生长和兴起的地方,后来也指事业、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在比较重大事物的起源时,多用“发祥地”。

【误用】长江流域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纠错】文中谈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是比较重大的事物,因此本文以使用“发祥地”为宜。

13.妨碍vs妨害

妨碍:

着重指造成了障碍,使不能顺利地进行,对象一般接交通、活动等,语义较轻。

妨害:

指“有害于”,侧重损害的结果,对象常接“健康”,语义较重。

【误用】越南战争中美国的行为不仅给越南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也妨碍了本国人民追求安定和平的愿望。

【纠错】越南战争对于美国人民“安定和平的愿望”不仅只是产生了障碍,而是完全相背离的,所以在句中应该使用“妨害”来说明程度之深。

14.故意vs蓄意

故意:

指有意识的,存心的,语义较轻。

蓄意:

指存心的、早就藏有这种意图,多表示蓄谋已久的意图,语义较重。

【误用】韩国警方2月19日表示,在大邱市地铁发生火灾被捕的嫌疑人向调查人员承认故意纵火。

【纠错】句中讲述“大邱市”地铁火灾事件性质恶劣,嫌疑人存心纵火应该使用语义较重的词语,所以“蓄意”更符合文意。

15.几乎vs简直

几乎:

指相差得非常微小,非常接近。

简直:

指差别的细微,强调相差极其微小或几乎相同。

语义程度重于“几乎”。

【误用】他几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整个谈话中没有一句是实情。

【纠错】句中对于“他”是“骗子”,是抱有一种十足肯定的态度,所以“几乎”这个词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应该使用“简直”。

17.批评vs批判

批评:

指出缺点和错误,加以改正,适用于人民内部,语义较轻。

批判:

指针对一种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与否定,语义较重。

【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

【纠错】句中“批判”一词在这里使用得语义过重,只是对开会中的“拖拖拉拉,爱迟到”进行评述,不能像对敌我矛盾那样进行“批判”,应该改为“批评”。

18.骚动vs骚乱

骚动:

指混乱不安,还可以比喻心思、情绪等的不安,语义较轻。

骚乱:

指秩序紊乱,侧重“乱”,语义较重,适用于混乱的大事件。

【误用】他的这句话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乱。

【纠错】只是一句话,引发的也只是“一阵”“小小的”都意味着这只是很小的情况,还没有到“乱”的程度,因此应该把“骚乱”换成“骚动”。

19.首先vs首要

【释义】

首先:

指第一的意思,多指在顺序上优先,一般不能作定语,常常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或在句子前作独立成分。

首要:

除了指优先以外,还侧重“最重要”的意思,因此多用于比较事物的重要性,常常作定语而不作状语,不仅强调了先后顺序,更强调了重要性,语义较重。

【误用】作为此次展览会的首先赞助商,贵公司将享有展览会提供的全部资源,这些宝贵的宣传资源无疑将对赞助单位在展会期间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产业和市场影响力产生巨大的效果。

【纠错】该句中的“首先”应该改为“首要”,强调不仅.“优先”而且“重要”,以强调该赞助商的重要性与价值。

21.违反vs违犯

【释义】

违反:

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章制度等),语义较轻。

违犯:

指违背、触犯(国家法律等),是一种犯法行为,语义较重。

【误用】由于他多次违犯交通规则,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吊销他的驾驶执照。

【纠错】这里“交通规则”只是一般性的规则,并不是法律,因此用“违犯”语义连重,应该改用“违反”。

22.误解vs曲解

误解:

指错误的理解,表达一种客观事实,语义较轻。

曲解:

指歪曲或错误的解释、理解,带有一定主观意味的色彩,语义较重。

【误用】你这样误解她的意思,故意气她,对你有什么好处?

【纠错】句中既然是“故意气她”,并非陈述客观事实,显然语义较重,用“曲解”更为合适。

23.蓄意vs蓄谋

蓄意:

指存心做坏事,如“蓄意闹事儿”等,语义较轻。

蓄谋:

指对所要做的坏事早有预谋,计划准备的时间长且周密,多指较大的阴谋,语义较重。

【误用】台独分子精心策划的“一中一台”实际上已经蓄意很久了。

【纠错】句中提出的策划“一中一台”是很大的政治阴谋,而且又提到“很久了”,因此用“蓄意”语义较轻不妥,应该换为“蓄谋”。

24.特别vs尤其

特别:

是形容词兼副词,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语义较轻。

尤其:

是副词,表示更进一步地说明一个突出的事物,语义较重。

【误用】你收藏的这些玩具尤其有意义,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纠错】句中只是强调“玩具好玩”,并没有和其他项目进行比较,所以使用“特别”就已经能表达这样的意思,使用“尤其”则语气太重。

三、词语的语体风格

语体风格是指不同的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而形成的风格色彩意义,如口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小说语体、公文语体、散文语体等。

一般来说,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在日常交际对话、文艺作品对白中常常使用口语;而书面语则具有文雅、庄重的语体风格,多用于正式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

因此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句子中所使用词语的语体风格来确定整个句子的色彩意义,按照语体风格一致的原则填人适合于该题目的词语。

例如“父亲”和“爸爸”,都与“儿子”相对,但是“父亲”带有书面语色彩,而“爸爸”则有很强的口语色彩。

前者适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后者则适用一般性的场合。

因此在句子“他是一名伟大的______”中,因为“伟大”是一个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确定了整个句子的语体色彩较书面语化,所以不能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爸爸”,而只能是“他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又如“家乡”和“故乡”,“家乡”侧重自己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口语。

“他14岁就离开了家乡,参加了革命”;“故乡”则侧重自己熟悉、出生、成长的地方,多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带有书面语色彩。

因此在句子:

“我出生在山东,成长在辽宁,那里是我的第二______”中,由于“出生”、“成长”这些是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确定了整个句子的语体色彩较书面语化,所以填人“故乡”这一书面语词语比“家乡”更适合。

词义的语体风格可以帮助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迅速判断题目的文体与表达特点,根据这种特点直接判断正确答案,或者间接推断题目的已知信息。

26.看来vs可见

看来:

指由某种现象等推知某一结果,多用于口语。

可见:

指从某种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书面语色彩较强。

【误用】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作了不少,但是营业额一直很低,可见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所在。

【纠错】句中所设定的语境为一般的口语表达,因此“可见”在此处使用,语体风格难以统一,只有改为”看来”。

才能使整个句子语境统一顺畅。

27.启发vs启迪

启发:

阐明事例相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语体风格较为通俗,一般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多用“启发”。

启迪:

指通过指示使其有所领悟。

书面语色彩较强,多用于正式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

【误川】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我军基层有组织、有计划、相对集中进行的比较系统的理论灌输和思想启发活动。

是基层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纠错】句中的“启发”应改为“启迪”。

该句的语体风格较为正式,且思想的引导使用“启迪”更为妥当。

28.毛病vs缺陷

毛病:

指坏习惯,11语里也指一般疾病。

缺陷:

指欠缺之处,不完备,与完美相对。

通常用来指人生理上先天的不足。

【误用】她是个漂亮的姑娘,个子高高的,人也长得精神,可就是有个缺陷,经常驼背。

【纠错】驼背是后天养成的坏习惯,而并非生理上的先天“缺陷”,因此应改为“毛病”。

29.商量vs商榷

商量:

指为办好某~一事情而交换意见,是一般性的表达方式,多用于口语。

商榷:

指为了解决较大、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多用于学术方面的书面表达。

【误用】领导干部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应该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应该和大家推心置腹地商榷问题。

【纠错】该句的语体风格只是通常的口语代,所以用“商榷”在这里过于书面化了,而使用“商量”恰好能够使句子表达通顺流畅。

四、词语的搭配范围

搭配范围是指不同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

有些搭配习惯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掌握。

而有些词语的搭配意义及适用对象则存在着对应关系,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一点,对照着理解记忆。

比如“严密”和“周密”,“严密”侧重指“周到、严格、紧密而没有疏漏”,多用于安全防范等方面;“周密”侧重“考虑周到、细致”,多用于思想、计划、安排等方面。

两个词语的适用范围不同,是二者最大的差别所在。

考生在记忆词语的搭配范围时可以进行对照,加速理解。

比如“抚养”和“赡养”中“抚养”侧重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多指抚养孩子;“赡养”则是晚辈对长辈而言。

再如“光顾”、“光临”、“惠存”、“惠顾”、“惠临”等都是敬辞,其行为动作不能由自己发出,而是由对方发出;“鄙人”、“鄙见”、“拙见”等则是谦辞,是称呼自己或自己意见的,不能用于称呼别人或别人的意见;“家父”、“先考”(死去的父亲)、¨小犬”(自己的儿子)、“拙荆”(自己的妻子)等都是对自己亲属的称呼;而“令堂”、“令尊”、“令郎”等则是对方亲属(母亲、父亲、儿子)的称呼。

词义的搭配范围可以说是选词填空中较难的一类考点,并且这类考点在近些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省市公务员招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因此考生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断积累,并不断地查缺补漏,规范自己对于词汇的使用。

31.度过VS渡过

度过:

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

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经过公司上下一致的努力现在我们终于度过了难关。

【纠错】这里的“度过”应该改为“渡过”,该句的宾语是危机、困难,所以应该用“渡过”。

32.范围VS范畴

范围:

指四周的界限,搭配对象通常是比较具体的界限。

范畴:

哲学名词,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搭配对象比较抽象。

【误用】结业考试将近,学生们都特别希望任课老师能说一说这次考试的范畴。

【纠错】该句想表达考试所要考查的具体内容,因此应改用“范围”。

33.管制vs控制

管制:

搭配对象是人时,只能是敌人或犯人,不能是其他人,也不能是自己。

控制:

搭配对象比较宽泛,没有限制,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都可以使用。

【误用】听到母亲突然离世的消息,他实在管制不住自己放声痛哭起来。

【纠错】“管制”的对象不能为“自己”,所以在此句中只能使用“控制”。

34.忽视VS轻视

忽视:

表示不注意,一般只用于事物,而不用于人。

轻视:

表示不重视,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物。

【误用】过去的时代一度忽视知识分子,现在随着知识改变生产力的速度逐步加快,对知识分子又重新重视起来。

【纠错】该句是对“忽视”的误用,“知识分子”不能用于“忽视”的对象,应该把“忽视”改为“轻视999或者把句子的宾语改为“知识分子的作用”。

36.接受VS接收

接受:

领受、容纳而不拒绝,搭配范围较为宽泛。

接收:

收受、接纳,搭配范围较窄,只能是根据法令接管机构、财产、人员或信息。

【误用】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我们要虚心地接收别人的批评。

【纠错】“批评”是抽象行为,且并非“机构、财产、人员或信息”,因此不能用“接收”与之搭配,而应该换用“接受”。

37.就诊VS应诊

就诊:

指得病后患者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搭配对象是进行诊断的客体,即病人。

应诊:

指医院或医生接待病人,搭配对象为进行诊断的主体,即医生。

【误用】在北京饭店“9009”就诊的大夫,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的人物,他们中每一位专家的经历都包容了一段中医学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