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601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docx

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

2022小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时间:

________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diǎn  diàn)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lán nán)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依次写在横线上。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3.假期里,几个朋友讨论去哪里旅游供选择的景点有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你建议去哪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

“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说:

“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门客们说:

“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

还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如果我们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给加点字注音。

削弱(_______)乘机(______)战袍(______)荆条(______)

2.“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描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三、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

“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运。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

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请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让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个小故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因: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做下记录。

B.经过:

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击缶,维护赵王和赵国的尊严。

C.结果:

秦王大怒,把赵王关在渑池。

4.读完选文,你能分别说说秦王、赵王、蔺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

“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下面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请选择正确答案。

A.惊讶B.欢喜C.盼望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_______)

(2)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_______)

2.选文中“好香的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________”字显出桂花的香气浓郁,作者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也饱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从中能看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五、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任意——(_______)  奉命——(_______)

(2)反义词:

破坏——(_______)销毁——(___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确切地写出了圆明园的价值。

3.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都有哪些残暴的行径?

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姐姐说:

“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

“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

“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便宜”的“便”的读音是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

2.父亲主要赞美花生的()

A.味道美B.可以榨油C.不爱炫耀D.价格便宜

3.短文主要运用()的写法,突出花生的特点。

A.比喻B.拟人C.对比D.排比

4.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有误的是()

A.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处。

B.父亲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这些让人爱慕的果实,只是觉得它们的美更显露在外,以突出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C.父亲认为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只有被挖出来才能看到果实,这种朴实的、不急于表露的品质很可贵。

5.看到下列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

为什么?

看到梅花,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垃圾桶,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jiè_xiè)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

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shěshè)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用“\”画去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

3.“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这句话表现了__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下文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上。

4.“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怎么看待“我”的这一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泰王,献上了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这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土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成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中画“”的句子是对秦王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秦王对和氏壁的_______,其中______一词表现了秦王的贪婪与不守承诺。

2.读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

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A.展示和氏壁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和氏壁回国的时间。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地位,秦国理屈被动。

D.祝贺秦国取得和氏壁。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商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写出括号里应填上的恰当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__进攻——________同心协力——________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

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ìnɡyīnɡ)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cónɡchónɡ),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ɡxīnɡ)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读音。

2.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缩写下面的句子。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的心情。

5.最后一句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

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

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

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

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通过快速阅读这段话,我了解了任丘地道的_______和_______,体会到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2.选段中说“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人藏在“洞”里能感受到这些“洞”有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选段中画“”句子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地道里准备的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地道里的设施比较齐全。

B.地道的大洞、小洞的用途各不相同,大洞可以住人,小洞只能拴牲口、搁东西、作厕所。

C.在地道中,人们既可以和本村的人联系,也可以和别的村子里的人联系。

十二、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将相和》(节选)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

“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写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课内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

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

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

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

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____________。

2.“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老”意思一样()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

B.这孩子老生病。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你能给她介绍介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diàn;lán;fú

2.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我为祖国昔日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

3.我想去平湖秋月游玩。

这个名字很诗意,而且听说这里是最佳赏月之地。

2、

1.xuēchéngpáojīng

2.比喻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的样子

3.语言蔺相如避让廉颇顾全大局

4.负荆请罪

3、

1.示例:

渑池会见

2.因为秦国势力非常大,赵王担心推辞后,秦王会以此为借口而生事端,对自己形势不利。

3.C

4.秦王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赵王是一个贪生怕死、胆小怕事的人;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坚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君主尊严的人。

4、

1.CB

2.桂花雨

3.浸在桂花盛开时的喜悦、激动,以及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4.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摇桂花雨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的欢乐。

5.B

5、

1.随意受命保护保留

2.建筑宏伟博物馆艺术馆

3.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在圆明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4.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在清政府腐败无能以及整个国家落后的前提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而毁灭圆明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6、

1.piánbiàn方便

2.C

3.C

4.A

5.边疆战士不论多么艰辛,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清洁工人默默无闻为人们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7、

1.jièshè

2.排比母亲的辛苦,抓紧时间工作,尽可能地挣钱养家糊口

3.母亲很辛苦,“我”以前没有体会到,现在才知道母亲的不容易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4.这是“我”对母亲的爱的回报。

8、

1.动作赞美、喜爱绝口不提

2.蔺相如一方面看出秦王没有诚意拿十五座城换璧的意思,另一方面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所以他才敢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利用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用此来威胁秦王,目的是为了让秦王做出妥协,不是真的要撞。

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撞的,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随手里。

3.B

4.他是一位顾全大局,有大智大勇,不计前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臣子。

9、

1.如果;就

如果不能考100分,我就要回家挨爸爸批评了。

2.减弱攻打齐心协力

3.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4.负荆请罪

5.蔺相如做得对,他处处避让,是以赵国的大局为重。

6.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宽容,大度。

10、

1.chǔyīnɡchónɡxìnɡ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我看榕树。

4.拟人对鸟的喜爱之情

5.不一样。

带引号的是大榕树,不带引号的表示这个地方鸟多,是真的鸟的天堂。

11、

1.结构用途

2.不气闷不暗

3.大洞四壁的小洞用途多、实用性强

4.B

12、

1.拒绝欺侮

2.秦王被逼得没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说,秦王离他只有五步远。

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拼了。

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

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

13、

1.心理描写对人间的向往

2.B

3.一是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劳累;二是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4.人间有许多美景,绿油油的田野,巍峨的大山,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