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842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0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

完整升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蓊蓊郁郁:

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

慢步行走。

弥望:

满眼。

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脉脉: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

美的姿态。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

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第三部分(7—8):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

“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

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

                            (1段)   (2~3段)      (4~6段)     (7~10段)

四、 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

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

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

“悄悄”、“轻轻”。

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

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

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

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

“森森”“淡淡”。

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

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

”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

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

他能找到吗?

 [板书]:

来 小路:

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

自由——(苦闷)

小结:

写作者夜赏的缘由。

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

{写作顺序:

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

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                                         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

脉脉(态)                             静态美

(二)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

“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

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 青雾:

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

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

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

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四)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

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

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

联想: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

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

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

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

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博喻A典型材料:

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

(“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

民歌:

“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

(多本多喻,是连喻)

二是通感。

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

通感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

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A典型材料:

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

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

钱钟书《围城》: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三是叠字的运用。

叠字定义:

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A典型材料:

段4“田田”。

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

“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

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

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

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

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形散神聚的特点。

2、散文的一般鉴赏。

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过渡:

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不是。

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提问: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

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

(板书: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

慢、润、淡)

3、小结:

概括得好。

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

(板书:

味)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学生阅读圈点)

明确:

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

具体是:

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

2、提问:

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3、提问:

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

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

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冷色。

感受: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是宁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孤独、痛苦。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鉴赏

1、提问:

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

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

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

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提问:

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

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

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

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

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

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板书:

形散神聚)

4、过渡:

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