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290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1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docx

高中物理基础实验仪器13

物理基础实验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此次测量长度的读数为(  )

 

A.

37.5mm

B.

47.5mm

C.

3.7cm

D.

4.7cm

 

2.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对金属圆筒进行测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内测量爪cd测量圆筒的外径

B.

用外测量爪“ab测量圆筒的内径

 

C.

用深度尺ef测量圆筒的深度

D.

用内测量爪cd测量圆筒壁的厚度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

 

A.

1.502m

B.

1.6214m

C.

12.40cm

D.

4.30mm

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

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

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

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该是(  )

 

A.

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B.

交流电源,电压为10V以下

 

C.

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

D.

直流电源,电压为10V以下

6.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上,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频率不稳定

D.

振针压得过紧

7.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8.电磁打点计时器(  )

 

A.

是一种计时仪器

 

B.

使用直流电源

 

C.

由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220V

 

D.

通电前,先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将纸带压在复写纸片的上面

9.(2013•顺义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是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内径的实物图,图乙是游标部分放大后的示意图.则该工件的内径为 _________ cm.

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杆的直径,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杆的直径是 _________ mm.

 

10.在通用技术课上,某小组在组装潜艇模型时,需要一枚截面为外方内圆的小螺母,如图所示.现需要精确测量小螺母的内径,可选用的仪器有:

A.50等分的游标卡尺B.螺旋测微器

①在所提供的仪器中应选用 _________ .

②在测量过程中,某同学在小螺母中空部分360°范围内选取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___ .

1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0.05mm).b1b2是它的外测脚,可以它用来测量圆管的 _________ (填“外径”或“内径”).用窄片c测量一个工件槽深时,游标附近放大图如图2,则此工件的槽深为 _________ mm

 12.如图甲、乙所示是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时的情形.游标卡尺读数为 _________ c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________ mm.

13.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和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三个工件的长度,测量值分别为 _________ cm、 _________ cm、 _________ mm.

 

14.(2011•徐州模拟)图甲中游标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_________ mm,读数为 _________ 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________ mm

 

15.(2008•茂名模拟)请认真观察本题图示并读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结果为 _________ mm,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为 _________ mm.

 

物理基础实验②

16.

(1)用螺旋测微器量电阻丝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读数是 _________ mm.

(2)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长度,如图乙所示,则读数是 _________ cm.

 17.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其示数如左下图所示,由图可知该物体长度为 _________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其示数如右上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直径为 _________ mm;

 18.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_________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__ .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 _________ s打一个点.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AC=3.20cm,AD=6.00cm,AE=9.60cm,A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 _________ 运动,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________ m/s.

19.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源是 _________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电源电压是 _________ V.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_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υF= _________ m/s(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小车加速度为 _________ m/s2(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_________ .

21.(2013•宝鸡三模)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两个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O点的位置,记下两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做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重要遗漏或错误,其遗漏或错误是 _________ .

(2)该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修补了遗漏或错误.并在某次实验中,用P、Q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将橡皮条拉到O点,如图所示.在夹角α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大P弹簧测力计的渎数时,要使橡皮条结点位置仍然在O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逐渐增大β角的同时逐渐增大Q测力计的读数

B.在逐渐增大β角的同时,先逐渐减小Q测力计的读数后逐渐增大Q测力计的读数

C.在逐渐减小β角的同时逐渐增大Q测力计的读数

D.在逐渐减小β角的同时,先逐渐增大Q测力计的读数后逐渐减小Q测力计的读数.

22.(2012•湛江一模)①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仪物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物块的长度是 _______cm.

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线.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a)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b)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___ .

(c)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 .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3.(2011•上海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图中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_________ N.

(2)(多选题)下列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是 _________ 

A.让重物M的质量适当大一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弹簧测力计B所拉的细绳套应尽可能保持水平方向;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物理基础实验③

24.(2011•崇明县二模)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 _________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比较力 _________ 与 _________ 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

(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

(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2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筋的结点,细绳OA跨过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C,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秤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秤的拉力调整橡皮筋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

A、两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以便于算出两细绳的合力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只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筋时,结点O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秤同时拉时相同

(2)图中OC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α,细绳OB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且α+β>9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 .

A、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减小弹簧秤的拉力

B、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

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

应减小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26.(2005•江苏)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重力加速度g=9.8m/s2)

砝码质量

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x/10﹣2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_________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_ N/m.

27.在探究弹簧振子(如图在一根轻质弹簧下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让其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周期T与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把弹簧振子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图中力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 _________ .使重物做竖直方向小幅度振动,当力的测量值最大时重物位于 _________ .若测得连续N个力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重物的周期为 _________ .

m/kg

T/s

0.10

0.14

0.20

0.20

0.40

0.28

0.60

0.35

0.80

0.40

(2)为了探究周期T与质量m间的关系,某同学改变重物质量,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为了得到T与m的明确关系,该同学建立了如图2的坐标系,并将横轴用来表示质量m,请在图中标出纵轴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在坐标系中画出图线.

(3)周期T与质量m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 .

28.

(1)做“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

C.将铁架台固定在桌子上(也可在横梁的另一端挂上一定的配重),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不行再写成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①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为:

 _________ ;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作出外力F与

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右图所示.该实验始终在弹簧的弹性限

度内进行.由右图可知:

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_________ ;该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_ .(后一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2010•攀枝花三模)

(1)游标卡尺构造如图甲所示,图中A是 _________ ,B是 _________ .该游标卡尺测量范围为 _________ .用它测量一工件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工件的内径为 _________ cm.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6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记入下表:

拉力F(N)

0

0.4

0.8

1.2

1.6

2.0

2.4

弹簧长度L(cm)

5.0

7.0

9.0

11.0

13.0

18.0

25.0

①请在如图丁中作出F﹣L图线.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该弹簧的原长L0= _________ cm,劲度系数k= _________ N/m.

 

2013年12月24294769的高中物理组卷基础实验仪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此次测量长度的读数为(  )

 

A.

37.5mm

B.

47.5mm

C.

3.7cm

D.

4.7cm

考点: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起始端不是从0开始,读出起始端和末端刻度值,再进行相减,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由图可知,物块的起始端为10.0mm,末端为47.5mm,

所以测量长度的读数为37.5mm.

故选:

A.

点评:

刻度尺是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对金属圆筒进行测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内测量爪cd测量圆筒的外径

B.

用外测量爪“ab测量圆筒的内径

 

C.

用深度尺ef测量圆筒的深度

D.

用内测量爪cd测量圆筒壁的厚度

考点: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知道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熟悉游标卡尺的测量功能.

解答:

解:

A、用内测量爪cd测量圆筒的内径,故A错误

B、用外测量爪ab测量圆筒的外径,也可以测量圆筒壁的厚度,故BD错误

C、用深度尺ef测量圆筒的深度,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

解决该题关键要熟悉游标卡尺的各部分测量功能.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

 

A.

1.502m

B.

1.6214m

C.

12.40cm

D.

4.30mm

考点: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应准确到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之下应再估读一位.

解答:

解: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应准确到毫米,在毫米之后应估读一位;

A、1.502m=150.2cm,准确到1cm,故A错误;

B、1.6214m=162.14cm,准确到1mm,故B正确;

C、12.40cm,测量结果准确到1mm,故C正确;

D、4.30mm,测量结果准确到0.1mm,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要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刻度尺读数要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其后面应估读一位.

 

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

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

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

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考点: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了解实验仪器工作特点、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等.

解答:

解:

A、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知,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故A正确;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故B错误;

C、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打点稳定,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正确;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

 

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该是(  )

 

A.

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B.

交流电源,电压为10V以下

 

C.

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

D.

直流电源,电压为10V以下

考点: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打点的周期是有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的,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220V的交流电源.

解答:

解:

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交流电,电压为10V以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220V的交流电源.

故选B.

点评:

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流方向的不断变化来打点计时的.掌握住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区别.

 

6.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上,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频率不稳定

D.

振针压得过紧

考点: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解决该题要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压不稳影响点痕的轻重,电源频率不稳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打点针压得过紧影响点的形状,知道了这些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打点,故A错误;

B、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故B错误;

C、打点周期为

,因此电源频率不稳,只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不会影响点的形状,不会造成短线,故C错误;

D、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7.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考点: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082968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纸带上所打的点获取有关信息进一步了解小车的运动情况,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

B、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B正确;

C、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故C错误;

D、根据对C选项的论述可知,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同时要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8.电磁打点计时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