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人类与环境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
学考要求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1.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2.环境具有供给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若能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
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的恶化。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可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表示,具体如下: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③④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⑤⑥指人类通过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2)人类社会通过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向环境中排放________。
(3)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________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4)根据上图分析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运用本节所学知识不难解答。
答案
(1)物质 能量
(2)生产 生活 代谢产物(废弃物)
(3)资源再生 环境自净能力
(4)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文明类型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明
时段
公元前200万年至前1万年
公元前1万年至18世纪
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末
20世纪末以后
对自然
的态度
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善待自然
环境问题
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
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
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人类行为
听天由命
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
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谋求可持续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演变
社会阶段
生产特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和捕猎野生动物维持生命
依赖自然环境
农业社会
人类懂得顺应自然的道理,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
利用自然环境
工业社会
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排放大量废物
人地对抗强烈
当代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谋求人地协调
[方法点拨]高效记忆人地态度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
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资本是工业文明时代早期的关键因素,后期被科技进步所取代。
由于人口压力大,再加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激化。
到了环境文明时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答案
(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1.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现实的意义上说,是要控制和制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是要保护和爱护自然,为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从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出发,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3.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要想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就应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尊重与善待自然
必须做到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规律
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
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并从后代人的立场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德判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在联合国开发和计划署(UNDP)及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支持下,上海环境友好城市项目已率先启动。
该项目旨在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城市,进一步帮助上海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上海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上海市位于________入海口,该河注入________海,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2)简要评述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人类应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
(1)长江 东 亚热带季风气候
(2)①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和工业的合理布局;沿江靠海、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内、对外贸易。
②人口众多,科技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
③政策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建设,使上海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发展规律,谋求人地和谐,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材P14活动
提示 材料一介绍的主题是: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大自然漫长演化的结果,人类应该恰当利用和保护,要注意珍惜。
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表明,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两则材料表明:
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教材P15活动
提示 1.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自然之王”过渡到“自然之子”,人类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源于自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
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古代人类就有所认识,并形成了一些朴素的环保思想,这些环保思想通过古文献传承下来,对当今人类的生产生活启示较大。
如:
《孟子·梁惠王上》讲: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淮南子·主术训》讲:
“先王之道,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这些古语都渗透了对大自然的利用与保护为一体的智慧思想。
教材P17活动
提示 1.牧场放牧,应该依据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载畜量是衡量生产能力的指标,通常指在放牧期内单位面积草场所能容纳牲畜的头数)。
2.作为牧民,应该从长远考虑,加强合作,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牲畜数量,使之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从而达到既放牧了牲畜,又保护了草场资源的目的。
3.不会增加。
因为若是不控制牲畜的数量,则会加剧草场资源的退化,使草场生产能力和质量都下降。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是________图。
(2)在描述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时,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图。
(3)四幅图中只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图。
解析 四幅示意图都展示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但有些是错误的,注意观察图中箭头方向是关键。
人类社会与环境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具体表现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两个进入的箭头),通过消费活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把废弃物输出到环境中去(两个输出的箭头),人类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作用的同时周围环境又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上下分别一个输出的箭头一个进入的箭头)。
答案
(1)D
(2)A (3)B
2.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__,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C~B时段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时段。
(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不断降低。
其原因是什么?
(3)在工业发展中,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带来什么教训,我们如何避免?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获取信息,分析得出答案。
第
(2)题,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由于加强治理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其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第(3)题,我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也不能以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为前提来保护环境,应协调发展。
答案
(1)A时段以前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同步增加(或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B时段以后
(2)经济增长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可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保护,使环境污染减轻。
(3)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方面至今无法恢复。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在下面三幅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4个箭头表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仔细阅读图中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观点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2)三种观点分别代表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它们分别反映了哪种对自然的态度?
(3)在哪种观点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会使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
答案
(1)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
(2)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
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善待自然。
(3)观点二。
2.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报道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的情况,研究者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和人均工业产量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了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不加限制的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________。
(2)人口过度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和工业生产发生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从而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
(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减少
(2)灾难性下降
(3)减产 升高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3.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A.阳光B.宗教C.人口D.岩石
(2)图中表明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50~90年代间呈现__________________趋势,其生活质量在70年代中期之后呈________趋势;20世纪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从________相关变为________相关。
(3)根据上述情形,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解析 第
(1)题,题干中的“人均”是题眼,只有人口才是影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环境因素。
第
(2)题,20世纪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生活质量均不断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继续呈上升趋势,但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
第(3)题,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和经济因素等的全面提高。
答案
(1)C
(2)持续上升 下降 正 负
(3)保证经济数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高环境质量。
4.下图表示的是人地矛盾、冲突关系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A、B、C、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A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________。
B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人类的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体现在人类学会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
(3)人地关系的矛盾冲突最剧烈的阶段在图中表现为________阶段(字母),在该阶段主要奉行的发展道路是________。
试举例说明该阶段的人类活动表现。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在区域乃至________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
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科学技术。
该阶段人类社会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
答案
(1)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社会
(2)人类依赖于环境 微弱(很小) 人类顺应自然环境 农
(3)C 先污染,后治理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热带雨林的毁灭性采伐;大量排放污水到河流湖泊等。
(4)全球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5.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列举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
(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重在理解乙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
(2)题,江南丘陵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总结。
第(4)题,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4)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6.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八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一种方案:
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建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
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
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解析 从题干提供的文字信息分析,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根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推知,该地纬度是30°;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为30°N,30°N大致位于长江以南;东八区的经度范围是从112.5°E到127.5°E,110°E经过巫山、雪峰山以东,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根据低山丘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可分析题中的设问,分析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答案
(1)第三种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