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576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docx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接收跨东侧16线厂房房顶拆除及恢复

工程概况:

由于炼钢厂302#天车更换主卷减速机,需要拆除接收跨16线厂房房顶,拆除方盖彩板面积12m*12m,共计144平方米,横梁200*12m,共计6颗,厂房天窗立柱工字钢200*12m,共计12颗,厂房天窗彩板12*20米,共计240平方米,代设备检修完成后,在进行恢复。

工程工期:

共计5日历天

二、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2、《建筑物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2003

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2001

7、《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50221-95

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9、《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10、《防腐标准》ISO/ZH12944

11、《钢铁结构构件防腐保护涂层应用指南》BS5493:

1997

1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13、建筑法等国家现行建设管理法规

14、本企业的特点、现状、施工技术管理力量

15、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部文件等管理制度

第二节施工部署

二、施工准备

1、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绘制现场施工图,

2、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工程的主体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3、对屋面结构板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4、屋面结构板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5、屋面结构板工程所施工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处还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复试检验。

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6、屋面结构板进入现场需进行构件检验并合理堆放以便于构件进入现场后顺利安装。

二、工程管理体系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1、工程实施领导班子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加工制作、安装)的进度、质量、安全。

必须确保各种资源(技术、人员、设备、原材料等)的充分满足和及时到位。

为此,将由工程部门经理担任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工程项目分项设计、技术、资源、工艺、加工、运输、安装、质量、工期、安全等的计划、控制、协调工作。

2、项目经理部设置: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作为公司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在项目部成员的协助下,负责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设备采购、材料调配、施工计划安排等关键问题的决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全面负责,完成法人代表对业主签定的合同内容。

项目部其它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

按照项目法施工,由项目经理代表公司按照公司项目管理文件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履行对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项目合同中必须履行的各项条款,对本工程从签定合同——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移交服务管理等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与文明施工、成本效益与实现合同目标。

为此,在施工管理层设置原则上,采用因目标编制、因编定岗、因岗定人、一人多职,在公司范围内有目标的选择各种各样优秀人才进驻项目管理层。

成立一个有一定权威性且具备统一指挥能力的项目部领导班子和“精干、高效”的项目部管理成员。

本项目部有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障碍,通过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能确保本工程按预定要求、目标顺利完成。

3、施工班组配备:

施工班组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

班组设置负责人负责本班组的工程量及质量,与班组签订责任状,对班组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等进行约束,加强管理。

主要机构职责:

工程科:

负责具体施工作业过程的控制,包括准备工作、后勤工作、安装过程等控制、协调,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根据项目经理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技术科:

负责施工过程的技术、工艺的控制和指导,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保施工的各项技术措施满足规定要求。

质安科:

负责现场质量、安全的控制,严格按质量策划的控制程序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满足规定要求。

吊装拼接组:

负责拼接和吊装,主要负责所有构件的提升、拼接、就位,主要人员包括拼接工、安装工、吊车工等,确保安装、吊装的及时和优质。

电焊组:

负责工程所有的电焊工作,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机电组:

负责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电器的控制、维修、检查、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地使用。

涂装组:

按规定要求对钢结构进行涂装。

材料组:

负责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计划、控制、保管,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及时到达,妥善保管,按规定要求使用。

后勤组:

负责对食宿、安全保卫、文明施工及对相关方面的联络和协调。

4、技术准备:

(1)、施工方案选择: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本钢结构工程采用:

屋面结构板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

(2)、图纸分析及分解设计: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高水平的图纸分析及分解设计。

5、劳动组织准备:

施工队伍组织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同时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劳动力需要计划确定,在组织安装队进入现场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建立、健全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各项保证措施考核各岗位人员。

第三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

为了有机的结合使用好施工现场场地及临时施工场地,满足生产及生活的需要,保证施工生产质量、进度,将场地大致进行划分,施工现场为生产区、生活区,采用临时围挡进行隔离封闭。

针对以上的特征,按业主方的要求和既定的施工安排,采取如下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减少场内的二次转运。

施工办公室、生活区及临时设施搭设:

根据本工程现场特征及周边环境,现场内大致划分为二个区:

施工办公区、生活区。

1.本工程现场考虑工人临时宿舍,具体布置详施工平面布置图。

2.设置施工、甲方等办公室;

3.设食堂、厕所;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见后附图一

第5章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屋面板、横梁立柱拆除施工

一、拆除方法及措施:

根据不同的拆除对象,拆除施工应当采取不同的拆除方法和拆除顺序,但应遵守“先上后下、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 的基本原则。

1、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拆除对象:

屋面板、横梁、立柱、天窗板

拆除方法:

人工与机械配合,采用电钻、切割机、气割、电焊机等设备拆除屋面板,用机械将屋面板构件吊下去。

为了保证安全拆除,必须先了解拆除对象的结构,弄清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结构构件的传力关系,才能合理地确定拆除顺序和办法。

一般说来房屋的结构组成,由屋顶板、屋架或梁、柱三大部分组成。

其传力关系也很明确。

2、拆除措施

拆除时,施工单位必须明确负责人在现场指挥,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方案规定施工。

施工现场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汗背心、短裤、拖鞋,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高处作业不得任意向下抛掷拆除的物料,禁止用人力推倒方法进行拆除施工。

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设备,要有专人指挥,机操、指挥和司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允许超载、斜吊,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拆除下来的废旧材料应及时清运出场,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物。

运输过程中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第2节屋面板、骨架恢复安装施工

主要安装方法及措施:

1、横梁、立柱组装

组装,亦可称拼装、装配、组立。

组装工序是把制备完成的半成品和零件按图纸规定的运输单元。

装配成构件或者部件,然后将其连接成为整体的过程。

A、组装工序的一般规定:

1)、产品和工艺规程是整个装配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首先要了解以下问题:

了解产品的用途及结构特点,以便提出装配的支承与夹紧等措施,了解各零件的相互配合关系,使用材料及特性,以便确定装配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以便确定控制程序、控制基准及主要控制数值。

2)、拼装必须按工艺要求的次序进行,当有隐蔽焊缝时,必须先予施工焊接,经检验合格方可覆盖,当复杂部位不易施工焊接时,亦须按工艺规定分别先后拼装和施工焊接。

3)、布置拼装胎具时,其定位必须考虑预放出焊接收缩量及齐头、加工的余量。

4)、为减少变形,尽量采取小件组焊,经矫正后再大件组装。

胎具及装出的首件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方可大批进行装配工作。

5)、组装时的点固焊缝长度宜大于40mm,间距宜为500~600mm,点固焊缝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

6)、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以便减少构件的焊接残余应力,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

7)、构件的隐蔽部位应提前进行涂装。

8)、桁架结构的杆件装配时要控制轴线交点,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mm。

9)、装配时端板要求磨光顶紧或喷砂处理的部位,其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的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10)、拼装好的构件应立即用油漆在明显部位编号,写明图号、构件号和件数,以便查找。

B、横梁、立柱焊接

A、焊接试验及工艺评定

〈1〉焊接试验和工艺评定是保证钢结构焊缝质量的前提,只有通过焊接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才能选择出最佳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等,以保证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生产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指导施工的焊接工艺。

〈2〉焊接工艺试验的内容和要求。

首次使用的钢材,应做钢材可焊性试验,达到规定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使用。

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其工艺试验的内容如下:

焊条性能对比试验。

电弧稳定性试验。

飞溅率试验(含熔敷系数)。

焊缝脱渣性能试验。

焊缝金属扩散氢含量试验。

焊缝熔敷金属机械性能试验。

焊接工艺的各项参数。

焊接工艺评定是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衡量制作单位是否具备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技术资料。

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有特殊要求时,要与生产时采用的焊机相同。

焊接工艺评定试板的焊工,必须由单位技术熟练的焊接人员承担。

评定所用钢材和焊材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B、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如下:

提出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一般由编制焊接工艺者提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

编制焊接工艺说明书。

制定焊接评定计划(以便通知质保工程师、检验员及有关人员参加评定试验)。

焊接试件并填写焊接记录。

加工试样及焊后检验(包括表面检验、无损探伤、理化试验、力学性能检验及任务书中所要求的各种检验)。

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评定为不合格时,应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修改参数,重新编制焊接工艺说明书,再评定,直到合格。

工艺试验完后还须进行评定,判断其是否可行。

未经评定的试验结果不能盲目投入批量生产。

工艺评定的目的,一是审定生产工艺能否实现;二是质量保证可靠程度的检验;三是经济合理性分析。

C、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焊接方法与焊接规范

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简图。

母材的类别、组别、厚度范围,钢号及质量证明书。

焊接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直径及质量证明书。

焊接位置。

预热温度、层间温度。

焊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

气体的种类及流量。

电流种类及特性。

技术措施:

操作方法、喷嘴尺寸、清根方法、焊接层数等。

焊接记录。

各种试验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结论及适用范围。

D、焊接规程

<1>.原材料

钢结构所用原材料,应按施工图的要求选用,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原材料进厂后应进行复验,包括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材料表面质量和标记,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数量,材料的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等。

如采用其它钢材代用,必须经业主方以及设计单位同意,并有可靠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试验资料后方可施焊。

<2>.焊接材料

钢结构所用焊接材料,应按施工图的要求选用,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并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焊接材料进厂后应进行复验,检验员根据订货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按下述内容复验。

E、焊条

⑴焊条的生产厂家、供货单位、批号、制成日期;

⑵焊条型号、牌号、规格(直径和长度);

⑶焊条皮层的外观、强度、偏心度、耐潮性;

⑷熔敷金属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⑸焊接工艺性。

F、焊丝

⑴焊丝的生产厂家、供货单位、批号、制成日期;

⑵焊丝型号、牌号、规格、外观质量;

⑶焊丝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G、焊剂

⑴焊剂的化学成份、酸碱度;

⑵焊剂的粒度、湿度;

⑶在无检测手段情况下,可采用间接办法检测,即化验焊缝的化学成份,其硫、磷含量不大于母材时,即可认定为合格。

<3>.焊工

①钢结构制作及安装的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方可施焊。

②持证焊工,其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连续中断焊接工作达六个月以上时,其合格证自动失效,如再参加焊接工作,应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焊接工作。

<4>.焊前准备

①焊前应清除焊件坡口表面及两侧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水份等杂质。

②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机械加工,坡口型式及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③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件部位的组装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先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接连接组装允许偏差值见下表的规定。

H、焊条、焊剂

①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或焊接工艺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烘干。

焊接连接组装允许偏差值如说明书无特殊规定,酸性焊条一般按150°C烘干,时间1~2h,碱性焊条按350~400°C烘干,时间1~2h,焊剂按250°C烘干,时间1~2h。

焊条烘干后从取出到施焊不宜超过2h(酸性焊条不宜超过4h),否则应重新烘干后再用,但焊条烘干次数不宜超过2次。

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经熔烧过的渣壳。

②焊丝宜采用镀铜焊丝,非镀铜焊丝使用前应清除浮锈、油污,保护气体的纯度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mm

连接示意图

对接间隙a

±1.0

边缘高差

s(mm)

4<t≤8

8<t≤20

20<t≤40

>40

1.0

2.0

t/10但不大于3.0

t/10但不大于3.0

坡口

坡口角度α

钝边p

±5°

±1.0

搭接

长度L

间隙a

±5.0

1.5

顶接间隙a

1.5

③厚度大于50mm的碳素结构钢和厚度大于36mm的低合金结构钢,施焊前应进行预热,焊后应进行后热。

预热温度宜控制在100~150°C,后温度应由试验确定。

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100mm。

环境温度低于0°C时,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试验确定。

<5>焊接

①定位点焊必须由持焊工合格证的工人施焊,点焊用的焊接材料应与焊件材料相匹配,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钢结构点焊长度不宜小于25mm,间距根据截面大小宜控制在100~400mm范围内,如发现点焊上有裂纹,必须清除干净后重焊。

②T型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图a、b、c),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大于或等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图d)且不应大于10mm。

其背面焊缝可用清除焊根的法施焊。

③T型接头角焊缝和对接接头的平焊缝,其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被焊工件相同,手工焊引弧板和引出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60mm,宽度应大于50mm,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

自动焊引弧板和引出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宽度应大于或等于80mm,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或等于8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方法切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④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⑤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处的母材上引弧。

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变形。

控制变形可采用反变形措施,其反变形参考值见下表:

I、焊接工艺

钢结构焊接应严格按施工图及焊接工艺卡要求的工艺参数进行施焊,不得随意更改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卡未作要求的按通用焊接工艺规程焊接,不得随意施焊。

J、外观检查

①普通碳素结构钢应在焊接冷却到工作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焊接24h后方可进行外观检查。

②焊接工件外观检查,一般用肉眼或量具检查焊缝和母材的裂纹及缺陷,也可用放大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焊缝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无飞溅残留物。

③焊缝的位置、外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常用接头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规定

对接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示 意 图

允 许 偏 差(mm)

一级

二级

三级

1

焊缝余高c

b<20

0~3.0

0~3.0

0~4.0

b≥20

0~4.0

0~4.0

0~5.0

2

焊缝错边d

d

d<0.15t且不大于2.0

d<0.15t且不大于2.0

d<0.15t且不大于3.0

项次

项目

示 意 图

允许偏差(mm)

示意图

允许偏差(mm)

hf≤6

hf>6

b

+1.5

0

1

焊脚

尺寸

hf

+1.5

0

+3.0

0

2

焊缝

余高

c

+1.5

0

+3.0

0

注:

hf为设计焊脚尺寸,hf>8.0mm贴角焊缝的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值1.0mm,但范围不得超过焊缝总长度的10%。

焊接梁中腹板与翼缘间焊缝的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实际焊脚尺寸不允许低于设计值。

K、无损探伤

①建筑钢结构对接焊缝、角焊缝及T型接头焊缝的超声波探伤,应按《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有关规定执行。

②焊接接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规定,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③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不应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当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对该焊缝百分之百探伤检查。

<7>焊接缺陷的返修和补焊

①焊接缺陷返修前,应该尽可能准确地确定焊接缺陷的种类、部位和尺寸。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②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L、工序检验和质量评定

1、各工序检验人员根据任务分配。

首先认真阅读图纸,重点找出非常规技术要求,予以重点关注。

发现图纸设计问题应及时向设计部门反馈,并及时澄清疑问,确保对图纸理解正确,同时将有关结果在图纸上作详细记录,使相关图纸信息在不同检验人员之间能够及时传递。

2、不合格品判定准则

多检测项目工序或产品的不合格判定应依据缺陷性质和权重进行。

设致命、严重、轻微缺陷的权重分别为C1=1.00、C2=0.4、C3=0.2,则按:

C=C1+a2C2+a3C3<1.0进行判别,其中a2、a3分别为多检测项目工序或产品出现严重、轻微缺陷的次数,当C≥1时即判定为不合格。

3、各工序的致命缺陷为下表中已经产生且为不可修复的缺陷,当致命缺陷可以进行修复时按严重缺陷判定,工序检验表检验项目中除去下表所列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产生的缺陷均为轻微缺陷。

4、各检验人员应认真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分别实施对钢结构工程加工工序的检验。

5、抽样检验标准应符合检验表规定,其数量应满足要求,任何加严或放宽检验数量都应满足抽样方案规定的条件。

6、检验人员每班次就所分配的检验范围巡检次数不得少于6次,每次均应履盖检验范围内所有工序,并将每次巡检结果均及时在《工序作业记录使用指导书》上进行记录,确保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出厂,同时避免个别工序检验不及时而造成对生产进度的影响。

7、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即判定为不合格:

实际检验结果低于工序检验表质量评定Ⅲ级标准的;按2条判定C≥1的。

8、对于检出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人员在产品实体上用白色等醒目油漆作“×”标识,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予以处理。

9、焊接工序内在质量评定

工序检验人员对工序检验表规定有探伤检验项目的应及时通知探伤检测人员实施探伤检测。

由探伤检测人员及时出据探伤报告。

探伤不合格的应在产品实体上用白色等油漆作“×”标识,并定位标出焊缝缺陷位置,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予以控制。

10、探伤操作选用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1).检验准备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试块、检验等级等检验准备工作除应符合GB11345-895.1~9.3、JG/T3034.2-19964.2~6.7的规定外,还应依据《生产作业计划》实施情况确定探伤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制定应坚持等概率随机抽样原则,应覆盖初、中、末三个阶段的焊接成品,避免漏检现象发生。

2)按工程/产品图纸和标准要求选择探伤方法,并记录工件编号、材料牌号、工件状态、表面质量等;用标准试块调整探伤仪器,使其达到工件检测范围内所要求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必要的制备,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一般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机械清理等方法,选择合适的耦合剂。

3)检验方法

各种焊缝的检测应符合见GB11345-89第10.1~10.4条、JG/T3034.2-1996第7.1~7.11条之规定,特殊情况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重新调整并确认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如果达不至原来指标,必须对已做过的工件进行重新检测;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不应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

4)缺陷评定

对焊缝进行质量评定,依据如下:

最大回波幅度在DAC曲线Ⅱ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10mm时,按5mm计;在任意测定的8mm深度范围内,相邻两个缺陷间距小于8mm时,两个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间距大于8mm时,分别计算;执行JG/T3034.2-1996标准时,下述缺陷可以忽略不计:

回波幅度低于评定线的各种缺陷、回波幅度在I区危害性小的体积性缺陷、回波幅度在I区的根部未焊透;执行GB11345-89标准时,超过评定线的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