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046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docx

戴主任谈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

首批启动建设项目简介

目录

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1

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关村航空科技园1

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2

四、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3

五、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4

六、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国防科技园5

七、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6

八、北京北科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7

九、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8

十、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9

十一、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10

十二、中科院产业化项目11

十三、清华大学产业化项目18

十四、北京大学产业化项目23

 

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建设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的重大实践。

为加快推进航天高科技创新、航天科技应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航天科技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按照北京市沿知春路打造“中关村空间技术国际港”的规划设想,在知春路地区建设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构建以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龙头,集研发、服务、营销、孵化、投融资功能为一体的航天技术和应用、航天服务核心区。

创新园规划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其主要建设任务为:

神舟投资、中国卫星、航天东方红生物等入驻的综合经营和核心商务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研究中心、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空间生物研发中心、国家软件评测工程中心等入驻的技术创新园;天地一体化系统集成与测试中心、航天神舟文化传媒中心、国防电子计量中心等入驻的系统集成和运行服务中心;配套协作、神舟学院等入驻的教育培训及配套协作基地。

覆盖宇航、航天技术应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产业,涉及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至2015年总经济规模突破1200亿元。

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关村航空科技园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建设项目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将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环境,进驻以中国航空研究院为代表的高端研发机构,聚集航空高端人才、尖端核心技术等,并通过与中关村地区高校及研究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外先进航空研究机构及企业进行航空尖端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将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建设成为中航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首都经济的重要平台。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逐步建成中关村科学城中服务完善、配套齐全、交通便捷、信息畅通、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一流园区。

主要建设任务为:

建设中国航空研究院、中航航电研究院等中航工业高端研发机构入驻的航空高端研发中心,形成中国航空技术研究中心;中航航电系统公司及其他中航工业有关子公司运营总部入驻,同时吸引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区域总部入驻的航空总部办公基地;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航空尖端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核心区的需要,以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为平台,利用中航工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和产业化能力,形成科技创新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培育基地。

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

北京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建设项目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的建设将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单位,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环境,构建以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为代表的高端研发机构,聚集我国机械工业领域高端人才、尖端核心技术等,并通过与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及装备制造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与国外相关领域领先的研究机构及企业进行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将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建设成为中国机械工业综合研发水平最高,成果孵化能力最强,集研发、试验、检测、孵化、机械工业信息收集与分析、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机械工业综合性研究院。

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一期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即中央研究院、试验试制区、孵化中试区,其中中央研究院将建成以面向国机集团相关研发生产一体化的科研机构为主,整合相关功能和资源,搭建高端人才的引进平台和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试验试制区将为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等基础研究配置必要的先进的试验仪器、仪表和设备,为技术研究成果提供高效高质的测试和验证手段;孵化中试区将建4万平米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产品研发和孵化中心,国际一流的开放性实验室、产业服务平台。

四、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

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是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和产业体系,实践“产学研结合战略”要求的重大措施。

创新园作为中关村核心区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整合汇聚北航优势资源,打造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为主体的研发总部技术创新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基地、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基地。

服务于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和产业化,服务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创新园由北京北航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通用航空工程中心及北京高等工程师学院三部分构成。

创新园将以“北斗大厦”、“蓝天大厦”为基础,建设一流的硬件环境,凸显北航“空天信融合”特色,吸引、集聚航空航天、网络信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研发中心落户,实现航空航天创新要素在中关村的汇聚,使之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入驻企业的强大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

五、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北京市与北航共建的科研机构,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企业化运作。

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空天信融合”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创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负责学校技术转移;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投融资体系,孵化“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搭建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材料、绿色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器械等方向领域开展研究,充分体现北航“空天信融合”的特色。

【体制机制】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其科研队伍专职化,管理队伍职业化。

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和北京市领导担任理事长,成员由北航和北京市相关部门、区县、相关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研究院、北航大学科技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实现科研与产业完全融合。

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投资有机融合的整体运行管理体系,实现科技项目从申请、运行、结题、技术孵化与推广全过程一体化管理。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承担3项国家重大专项、实施2项国家级成果产业化落地项目;新建6个、整合3个大企业研发中心,启动研发总部基地建设;培育领军型企业,新设3个、增资扩股2个创新型企业,对重大空天信技术成果实施产业化;建立1个国家工程中心,3个公共技术平台,2个开放实验室;发起设立“天汇投资基金”,建立投融资体系。

六、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国防科技园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建设项目是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是北京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重大实践。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将汇集国防工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兵器、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内从事与国防技术相关的企业、各类研发机构,构建国防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产学研示范基地,形成“国防硅谷”。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

地上164150平方米,地下73845平方米,逐步建成中关村科学城中技术领先、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一流国防科技园区。

其主要建设任务为:

4大领域通用科技研发中心:

电动车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数字表演虚拟现实与动漫技术研发中心、智能交通与智能管理的数字化北京研发中心、空间生物与生物医药研发中心;7大领域军民结合研发中心:

先进材料工程研究研发中心、动力电池与绿色能源研发中心、城市安全与反恐维稳技术研发中心、仿生/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研究研发中心、先进控制系统研发中心、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以“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为主要方向的国防科技研发中心;2个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中心:

综合分析检测中心、国防应急动员服务中心。

七、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北京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研发与产学研机构,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企业化运作。

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的,体现学校“强地、扬信、拓天”军民融合特色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创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负责学校技术转移;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投融资体系,孵化具有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搭建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新材料、控制科学、信息技术、航天科技、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八大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

【体制机制】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

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和北京市领导担任理事长,成员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市相关部门、区县、相关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实现科研与产业完全融合。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积极将承担的4大领域国家重大专项产业化成果落户北京;积极推进4大领域通用科技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7大领域军民结合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5大领域国防科技研发中心;积极推进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发起设立“北理工投资基金”,建立投融资体系;建设中关村国防科技园。

八、北京北科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北科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建设成为创新资源与产业化要素汇聚的枢纽平台、创新型企业培育成长的孵化基地、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

完成新材料、高端制造领域的一批重点产业化转化工程,以“材料+装备+工艺”的集成创新优势辐射提升相关领域北京企业的技术实力;整合空间资源,形成“创新+中试+产业化”的整体空间,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新空间;打造完善的云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汇聚多家世界级云计算技术研发机构,孵化100家以上的云计算服务新兴企业。

【研究方向】立足于新材料、高端制造和云计算等三大领域

【体制机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依托学校,由政府、学校、企业、研究院所共同组成,各方建立定期的联系、交流制度。

研究院按照企业模式运营管理。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合组建研发中心。

在新材料领域组建——钛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高端铝材研发中心、高端汽车用钢研发中心、稀土开采与利用研发中心;在高端制造领域组建——高性能镁合金薄板带制造研发中心、高效零件轧制技术中心、特种钢管研发中心;建设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云计算数据中心、云产品测试验证中心、公共演示和体验中心、新材料、冶金和矿产资源云中心。

九、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将以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为轴线,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实现技术引进、人才培育、信息提供、开放核心技术资源;企业孵化、技术服务、技术移转、高技术服务产业。

【研究方向】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平台及安全组件,物联网网关及网管技术,高速全光网络关键器件,物联网管理技术。

【体制机制】研究院是独立企业法人,研究院按照企业模式组织运行;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收益用于研究院自身发展。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计划完成5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达到产值80亿元:

TD-SCDMA及TD-LTE设备及测试仪表;物联网共性技术平台(网关及网管)及应用(应急、安全)开发及产业化;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及网络安全组件开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接入网络及业务平台开发及产业化;超大容量全光网络关键器件开发及产业化。

十、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北京市与北京交大共建的科研机构,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独立化运作。

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果;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现代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中试、示范和产业化;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轨道交通创新基地。

【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系统、高速铁路、新型管轨交通系统的运行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安全检测与保障、轨道交通通信服务等相关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

【体制机制】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和北京市领导担任理事长,成员包括学校和北京市相关部门、区县、北京轨道交通建管公司、运营公司等相关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研究院建立促进科研与产业完全融合的管理体制,学校为研究院专门设立事业编制、非事业编制、科研助理和外聘人员相结合的专职科研队伍,保证科研队伍专职化、管理队伍专业化,并鼓励教师阶段性到研究院全职或兼职工作,形成人员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推广、投资融资有机结合的整体运营模式。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CBTC的产业化与工程化,年底完成CBTC亦庄线示范工程并投入运营,并做好昌平线等产品推广及技术保障工作;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CTCS3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互通互联测试认证中心的建设;中低速磁悬浮运行控制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检测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服务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新型管轨交通控制系统、电机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

十一、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绿色印刷包装领域的科研机构,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印刷包装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企业化运作,搭建国家级印刷包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科研与产业完全融合;“突出特色、做出精品”,将研究院建成“绿色印刷包装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基地、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方向】绿色制版技术、绿色油墨、绿色印刷装备与工艺、绿色包装材料、绿色物流技术

【体制机制】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北京市主管领导担任理事长,成员包括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北京印刷学院、大兴区、相关合作院所、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拟成立的大学科技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

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投资有机融合的整体运行管理体系,实现科技项目从申请、运行、结题、申报专利、技术孵化与推广一体化管理。

研究院实行专兼职结合的科研队伍和职业化管理队伍新型机制。

【近期主要实施的内容】承担国家相关部委研发及产业化课题3-5项、承担北京市产业化项目2~4项;转移一批专利、孵化一批科技成果;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研发机构和研究方向,建成4~5个研发中心(研究所)、1个国家级科研测试分中心、2~3个公共技术平台、1个开放实验室;以“需求拉动、校企合作、替代进口”为目标,建立2~3个创新型企业,培育领军型企业;启动建设“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大厦”(简称“绿色大厦”)和“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配套一流的硬件环境设施;与大兴区共建“北京绿色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建立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工作站、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建立绿色印刷包装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组建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十二、中科院产业化项目

(一)超级云计算中心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超级计算应用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北京在超级计算基础设施规模和应用方面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建设具有强大超级计算能力、实现云计算服务模式的超级云计算中心对北京市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基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已有的各种计算资源,共同建设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提供不低于万万亿次的计算能力、相应的存储能力及丰富的应用软件资源,将助力北京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国家级的超级云计算中心。

目前已与北京市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完成共建中心方案和协议,并报院市相关领导审阅;运营公司正在筹建过程中。

(二)CG电影动漫产业化项目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兴起,CG技术则是其尖端产业与技术的灵魂。

三维动画电影是CG技术的集中体现,是整个动画产业链的高端与龙头,是国际动画技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中科院自动化所在CG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动画制作人才。

该所已自主创制2部三维动画电影长片《动物狂欢节》和《麋鹿王》,并分别获得第12届、第13届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

目前该项目已与北京北控高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就成立公司等事宜达成共识,公司组建正在进行,预计注册资本1亿元,已落实4000万。

需北京市相关部门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项目在京产业化,现已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就项目合作进行多次沟通。

(三)大型复杂激光器产业化

项目来源: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有限公司

国科激光是从事高端激光器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成立以来已成功开发出高能量皮秒激光器、波长可调激光器、脉宽可调激光器等多款产品并投放市场,多次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产品空白,在北京建成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建立了自有销售渠道,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信任度。

其研制的SG-III主机装置激光预放大器已完成首件鉴定并获得订单,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突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为我国在高端大型激光器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国科激光计划在现有研发和生产基础上,投资2亿元(已落实资金1.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设施最齐全的大型复杂激光器研发、生产和测试平台,该平台建成后预计能够实现产值5亿元,推动至少两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北京,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进步,为北京市高端大型激光器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为推动该项目在京规模产业化,希望通过引入重大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产业基地选址建设、重大专项项目配套及引进外地人才的进京等方面得到北京市的关注和支持。

现已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四)民用核技术产业化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民用核技术指非动力民用核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包括核医学、核辐照、核探测三大类。

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在1995年该产业年产值已占其GDP的4%以上,日本则超过了1.7%。

进入21世纪,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的核技术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家们预计每年在以高于20%的递增速度增长。

就我国而言,核技术产业刚刚起步,产业市场正在快速发育成长中,市场空间巨大,潜力不可限量。

高能所作为具有核技术应用研究能力的国家级研究所,拥有诸多专项科技资源,目前围绕工业加速器、高端核医学设备、精密测量及安全检查等领域已研制成功系列民用核技术产业化项目,并在医疗诊断、农业品及食品加工、精密仪器检查等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8年,高能所与杭州金马控股集团共同成立了民用核技术孵化平台-北京高能新技术有限公司,旨在实施高新民用核技术规模产业化。

目前规划将以上产品集中落户北京,并计划在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立产业化基地,预计先期投资规模1.2亿元人民币,期望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股权投资资金支持,现已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达成合作共识。

(五)液态金属散热器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项目采用液体金属作为冷却流体,同时结合肋片散热和对流冷却散热两种方式,达到高效冷却的效果。

液体金属引入计算机散热领域是一种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它提供的芯片散热器,其液体金属与以往采用的有机溶液存在实质性区别,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难题,具有显著而快速的热量输运能力。

该散热器件将有可能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美国IBM公司已专门成立公司来推广该技术。

理化所早于IBM公司申请了该项专利,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国外很难再将液态金属制成的芯片散热器销售到中国。

该项技术可同时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或其他高功率发热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器,具有广泛的市场。

特别是该项技术先于美国IBM公司类似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使国内市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也正由本项技术专利先于美国提出的类似发明专利,该产品还可进军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计算机市场。

目前已与北京首科集团及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在京产业化及股权投资达成合作共识。

(六)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全固态激光器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而激光技术做为光电子最关键技术之一,在现代工业加工,半导体设备,光通讯,光显示,生物医疗,现代测试与检测设备以及军工产品等领域,成为越来越重要关键技术。

做为激光技术基础的光电信息材料和激光光学元件,激光器件,其技术和市场随着激光技术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

光电材料、元件到器件及高可靠性激光光源是激光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

理化所在这些激光技术及激光显示(电视)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环节有良好的研发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基础,从上游光学和激光材料、光学设计与加工、激光器件到高效激光设计等主要环节有良好的技术支撑。

在激光显示技术方面,理化所在全固态RGB激光器及其关键材料方面的研究方面与国外已基本同步,在小功率蓝绿激光器及晶体器件方面,已拥有组合模块集成技术,非线性、激光晶体器件是三基色激光产品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理化所在该方面的研究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七)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技术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项目简介:

理化所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工艺以不同于现有国外技术路线的创新思维,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与国内外其它类型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相比,具有孔隙率可控(40-70%),高电池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和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高放电倍率下,组装电池的性能优势更加突出。

该项技术突破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中关键技术瓶颈。

该产品成本仅是国外产品的1/6-1/4,在性能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方面的技术空白,将打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对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

目前,在北京市领导推动下,现与首钢集团就共同推动项目产业化实施制定方案。

(八)碳化硅晶体材料制备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碳化硅晶体材料是关系我国国家安全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特别适于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的电子器件(如军用雷达)和固体半导体蓝光发光器衬底,并在电网建设、电动汽车以及半导体照明等重要民生产业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中科院物理所与市场机构合作成立的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已形成近3万片/年的生产能力,其生产的碳化硅晶片质量符合国际质量标准,2009年的市场销售已占国际市场总销售份额的2%,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具有碳化硅晶体生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该项目实施单位有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北京成立新的生产、加工基地,引入政府股权投资,推动我国碳化硅晶体产业进一步发展。

(九)MOCVD材料重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