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760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docx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

河南省农作物耕种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

赵佩佩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粮食,立国之本;本,根之所在也.有本才有根,有了根才能茁壮成长。

固然,只有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国家向前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加稳健。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以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文主要通过2001-2013年河南年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及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作比较并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河南省农作物播种及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最后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对策。

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2000-2005年后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新开荒地面积的增加,2005年后趋于平缓,这是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作物播种2010年后趋于平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务农人员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平缓。

但是播种种类有所变化,棉花的播种量明显在减少,由2006年的748.20千公顷减到2012年的256.67千公顷,减少了0.65倍。

蔬菜,油料,粮食作物浮动范围不是很大。

从单产量来看,粮食、瓜果、蔬菜产量占很大的优势。

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播种面积的变化。

最后得出我们全省应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产量,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的竞争力。

关键词:

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

1前言

2010年10月18日我国颁布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1]。

规划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有中国自己独特的特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改革现代已有的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发展高产量作物、优质农作物、保证高效的生产率、生产时的生态化以及从事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2]。

“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为农业产业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确定了发展目标。

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没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是缺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

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经济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责任的。

发展农业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粮食危机慢慢向人们走来。

一个月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率就超过了50%,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年涨幅曾高达140%以上,飙升的粮价在许多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

印度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3]。

”面对这一些危机,中国的老百姓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国内粮食的自给率高达95%。

在这场被称为“一场飓风”的危机中,河南的中原沃土成为粮食安全的国家之锚。

截至到2007年,河南粮食产量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是中国粮食发展史上第一个实现千亿斤的省,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中国大陆人吃的每10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河南[4]。

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粮仓,河南再次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中原熟而天下足”[5]。

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农业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业人口大省,其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6]。

近些年来,人口仍处于快速的增长的状态,河南省对粮食总量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但是随着部分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省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粮食总量的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为解决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产出更多优质的粮食,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我省农业现状,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土地的最大合理化利用。

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省对拉动中原经济,甚至全国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7]。

近些年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已取得诸多成效,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已进入了初始阶段。

农业产业化规模逐渐呈扩大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等。

但是,因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仍有众多突出问题,阻碍着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文章主要通过对2001至2013年年鉴和河南省地市数据对河南省的农作物播种及产量作分析,及空间数据挂接和制图分析,给出相关建议以及对未来省内农业的展望。

2研究数据据与方法

2.1河南省概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8]。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地貌类型、良好的光热水土是河南省发展农业型大省的良好基础,这些基础使得河南省的农业发展隐藏着巨大的潜力。

文章主要研究河南省农业现状,根据河南年鉴数据中的全省行政区划分得到河南省主要包括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等共28个市。

本文分析的主要对象有对河南省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农作物的播种种类、各种类的农作物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

图1河南省各市分布图

2.2研究数据与预处理

文章主要通过河南省年鉴2001-2013的数据及河南省各市分布数据对研究区域河南省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常用耕地面积,农作物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播种种类的作对比分析和制图,以及未来发展预测[13]。

文章主要通过数据阐述研究内容农业概况,所以数据的选取非常的重要,选取数据时我们必须要了解所选数据的用途及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与Arcmap软件中加载的河南省各市分布的.shp文件的空间属性的挂接。

这些是我们作分析前要做的数据准备及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的变动分析

文章就以农业为例,对河南省的农业播种做一个年鉴统计分析。

由河南年鉴2013年可以得出,2012年底,我省农牧渔业增加值为3769.54亿元。

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315.80亿元。

农业占全省的61.43%。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耕地总资源变化基本保持不变,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08年底常用耕地面积:

7202.2千公顷,水田659.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1%.;水浇地3241.8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5.0%。

当年增加耕地面积10.4千公顷。

其中,新开荒地7.0,占增加耕地面积的66.8%;园地改为耕地0.1;当年减少常用耕地面积10.1,国家基建占地9.8,占减少耕地面积的96.6%;退耕还林草占地0.1,占减少耕地面积的6.7%。

由此图我们得出2005-2008年之间耕地面积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

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

经济发展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项目的增建,城市的扩张,城镇化的加速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变动;人口增长因素:

人口的增长导致对居住地,生活设施及交通用地的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耕地的变化;农业科技进步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发新的种植方式如果园,鱼塘等,致使农耕地面积变化。

表1常用耕地变动情况

指标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底耕地总资源(千公顷)

7926.3

7926.6

7926.1

7926.4

年底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6875.3

7201.2

7202.4

7201.9

7202.2

水田

460.8

645.8

645.2

644.5

659.0

占年底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6.7

9.0

9.0

8.9

9.1

水浇地

3092.6

3090.0

3087.3

3241.8

占年底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42.9

42.9

42.9

45.0

当年增加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93.9

16.1

19.4

13.9

10.4

新开荒地

5.5

5.9

8.5

8.2

7.0

占增加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5.9

36.6

43.8

59.0

66.8

园地改为耕地

2.2

2.6

0.1

0.1

当年减少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44.6

17.2

18.2

14.4

10.1

国家基建占地

12.6

9.7

15.8

12.7

9.8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28.3

56.4

86.8

88.2

96.9

退耕还林还草占地

1.8

1.1

0.1

0.1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5.4

10.5

6.0

0.7

6.7

耕地改为园地

0.6

0.6

0.2

0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3.5

3.3

1.4

0

3.2河南省耕地播种面积的变动分析

图2是河南省90年至12年耕地总面积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的耕地面积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1889.70千公顷上升到2012年的14262.10千公顷。

总共增加了2372.4千公顷的耕地,这更加巩固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保证了粮食的充足。

由此图我们还看了一看出1990-1995年我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没什么变化,但1995-2010年呈直线先上升,2010年后播种面积保持不变。

这种变化反应了1995年后的15年间,我省急剧扩大农耕地的面积,自2010年后开垦新荒地的速度才有所缓解。

主要原因是农耕地可利用面积是有限的,扩大耕地面积并不是增产的根本途径。

只有尽可能的合理利用有限土地,推出新一代高产、高抗病虫性的农作物,才能保证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

播种面积的增加是由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的增长导致我们对粮食的需求,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后播种面积变化平缓,下阶段我们要增加粮食的产量就要通过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之所以1995年后农作播种面积呈直线上升主要原因是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和人口的增加。

受政策的影响农民趋向于种地,尤其是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而2010年后变化平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导致耕地面积不会有所上升。

图21990-2012年播种面积变化

作为农业大省,并不是每个市都以农业为主,图3是2012年河南省各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

图表显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信阳市。

它们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863.12千公顷、1711.10千公顷、1391.95千公顷、1226.72千公顷这些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市的区划面积比较大,这就为耕地提供了有效地条件。

洛阳市和开封市主要以旅游业为名,而郑州市作为省份城市是我省发展的中心,主要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

一个省份的发展是以省会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因此郑州周边的城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也就相对于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信阳市较少。

由此可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不仅受地形、气候、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还受区位的影响。

我们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在保证我省经济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由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耕地都用于种植农作物,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自然条件,有些地方是山地,种植农作物不经济,成本大于收益;人口流转,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人口流转到城市工作,导致务农人员的减少,农民专职种地的积极性降低;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没有鱼塘,瓜果等高,农民改为这些效益更高的方式。

图3河南省各市农作物播种面积

3.3河南省农作物总产量及产量的变动分析

由表2分析得知,从2006年到2012年河南省省内播种面积由13995.39千公顷到14262.17千公顷增加了266.78千公顷。

省内的粮食、油料、蔬菜分别增加了5.5%、5.6%、11.0%,然而,棉花播种面积却在大幅度减少,从2006年到2012年减少了65.69%,瓜果类农产品每年也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可见我省主要的农作物是粮食、油料、蔬菜。

要想提高我省农作物的产量,我们应该从粮食、油料、蔬菜入手。

近几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粮食面积一直稳居不下,而棉花的播种面积却在直线下降。

为什么棉花的产量会下降呢?

主要原因就是国家一直对粮食做补贴,补贴力度高于棉花等经济作物,而棉花却没有。

其次,和其他作物比较,棉花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种棉花比较费工,需要按时施肥、浇水、打药、间苗、整枝、打杈,收棉花也只能靠人去摘,没法机械化,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可以机械化,几个劳动力就可以了,这样比较经济。

另一个原因就是病害虫。

棉花最害怕害虫了,而农药似乎对大部分棉花害虫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棉花害虫种类多,转变快,不好治理,以至于棉花日益减少。

最后就是棉花种植成本高,粮食和棉花的差价距离拉大,棉花的经济效益降低导致棉花播种面积急剧减少。

表2农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

千公顷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播种总面积

13995.39

14087.84

14181.67

14196.59

14248.69

14258.61

14262.17

粮食

9455.80

9468.03

9600.00

9683.61

9740.17

9859.87

9985.15

油料

1489.10

1497.41

1518.32

1541.22

1564.12

1578.91

1573.63

棉花

748.20

700.00

606.00

537.33

467.30

396.67

256.67

蔬菜

1558.62

1688.35

1713.70

1692.21

1704.06

1720.10

1730.28

瓜果

343.70

326.83

315.76

333.02

341.75

329.13

330.62

以2012年为例,由表3我们得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5647千克/公顷,油料单位面积产量为3619千克/公顷,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001千克/公顷,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为40523千克/公顷,瓜果单位面积产量为50348千克/公顷。

由统计报表可以看出棉花单位产量逐年降低,这也是河南省棉花种植少的原因。

建议河南省主要种植粮食,油料,蔬菜,瓜果这些农作物。

虽然瓜果类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但,结合表2我们得知,瓜果并不是主要的农作物,这主要是由于我省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我省的气候,温度等不太适合种植瓜果,若种植瓜果就会投入相当高的设施和精力,相比粮食和蔬菜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而油料虽然单位面积产量较瓜果低,但是油料的经济效益高。

所以为考虑较高的经济效益建议我省以种植粮食、蔬菜、油料为主。

表32012年农作物产量、播种面积及农作物播种类型

种类

粮食

油料

棉花

蔬菜

瓜果

总产量(万吨)

5638.60

569.51

25.69

7011.68

1664.6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公顷)

5647

3619

1001

40523

50348

由图4和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内农作物总产量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粮食由2006年的5112.3万吨到2013年的5713.74万吨;谷物由2006年的4908.77万吨到2012年的5431.43万吨;油料由2006年的460.07万吨到2012年的569.51万吨;棉花由2006年的81.00万吨到2012年的25.69万吨;蔬菜类由2006年的5760.00万吨到2012年的7011.68万吨;瓜果类由2006年的1413.81万吨你到2012年的1664.61万吨。

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站稳1100亿斤。

2006年开始,除棉花外,我省各农作物产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产量的增长离不开机械化程度和农民的投入。

由此图我们可以得出,今后要想提高河南省的农业经济,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河南省的农作物的空间布局和各种类的面积。

为什么从2006-2012年其他农作物产量一直在上升而棉花产量一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减少,而棉花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在上文中有所介绍。

表42006年到2013年河南省部分主要农作物年产量

单位:

万吨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粮食

5112.30

5245.22

5365.48

5389.00

5437.10

5542.50

5638.60

5713.74

谷物

4908.77

5023.42

5126.28

5159.87

5207.14

5308.08

5431.43

*

油料

460.07

483.98

505.34

532.98

540.72

532.36

569.51

*

棉花

81.00

75.00

65.08

51.75

44.72

38.24

25.69

*

蔬菜类

5760.00

6235.49

6394.31

6370.38

6624.26

6709.74

7011.68

*

瓜果类

1413.81

1425.11

1415.50

1472.19

1598.01

1580.54

1664.61

*

图42006年到2012年河南各类农作物增长

由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我们也可以的出单位面积产量低也是导致总产量增加缓慢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就要从农业的种植结构入手,多种植高产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提升农业经济。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现状的分析得出,近十年耕地面积虽然逐年在增加,但是耕地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潜力,而不是无休止的。

表1可以看出近些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表2显示2010年后播种面积也趋于不变,这就说明农业的耕作空间增长有限,已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表4中农作物的产量却在逐年增加,但这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农作物的需求。

这就是我们必须实行现代化的形式发展我省农业,改善农业现状,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9]。

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保险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自然灾害对其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10]。

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

农业保险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从而提高农民耕地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需要运行一种创新形式的农业保险方式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如果推行农业现代化,那么播种面积就会增加,农作物总产量就会增加。

我省耕地资源及播种资源的有限,我们只能实行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需要政府和农民合作。

因为农民本身的素质不高,这是就需要政府向农民引进人才和技术,培养一批有技术,有才能的农民,带动我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经济生活,提高农业产量。

农业是我省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水平的程度,最能体现我省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我省的财政收入。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业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突破[12]。

信息化使人民从种子播种到丰收全程了解农作物的现状及社会的需求。

这就解决了由于信息闭塞的鸿沟导致的价格差异,供需关系的不合理,减少了农民播种的风险,保证了农民的收入。

信息化是现代经营的主流模式。

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

信息化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政府要加大投资,并带动部门,建立强大的农业物联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

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监测农业状况、进行农业交易并预测农业收益。

实现信息化需要庞大的网络系统和数据开放。

但这是农业走向21世纪的最有效的方式。

4.2结论

本研究主要以我省的农业为主,以农耕地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各种类农作物的播种情况为切入点,探讨我省农业发展现状,以2001-2013年年鉴数据为参考,分析我省农业发展趋势,对我省近13年的农业发展做分析,且对各市的农业物播种面积做制图分析。

最后对我省的农业发展提一些建议。

从本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从1995-2010年一直在扩大农耕地的面积,以此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对于人多地少的河南省来说十分不易。

河南省的农作物面积持续增加不但为农作物产量增加提供了保障,也改善了全省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了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河南省的农业经济。

但是2010年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平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河南省就要从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的2大直接因素入手,一方面是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另一方面的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耕地的面积几乎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研究出高产种子,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研究根据我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对我省的农业做出了统计分析,分析得出,我省耕地面积有限,到2008年,年底常用耕地面积是7202.2千公顷,之后的几年内,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变化都比较平缓,农作物的总产量却在增加,粮食由2006年的5112.3吨到2013年的5713.74吨;谷物由2006年的4908.77吨到2012年的5431.43吨等等,都体现了河南省农作物的总产量在增加。

但这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由表3得到各类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其中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是5647千克/公顷、瓜果的单位面积产量是50348千克/公顷、蔬菜单位面积产量是40523千克/公顷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改善农业经济。

多种植高产农作物,减少低产农作物的耕种量。

本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数据选取有限,时间选取的不连续的,这就有可能在预测上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比如河南省全省数据空间关系的不明确,我们就不知道怎么调整农业结构等等不足。

参考文献

[1]任艳哲,浅谈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二五”规划[J].工会博览:

理论研究,2011,

(1):

221-222

[2]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EB/OL].

[3]田建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101-103

[4]石磊,常存涛,河南,中国的粮仓和厨房[J].中国国家地理,2008,97-108

[5]赵金平,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研究[EB/OL].

[6]张广智,王军茂,魏国强.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7,(22):

69-72

[7]河南省省况简明资料[EB/OL].

[8]第三章经济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计划[EB/OL].

[9]温琦,吴萍,细数台农印象[J].中国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