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920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docx

汽车电器电子教案第2讲

电子教案

主讲教师:

楚晓华

章节

(第2讲)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课时

2

授课班级

05级1、2、5、6、7班

授课日期

2008-2-26

教学目的

了解蓄电池的类型和构造,型号的规定及含义

掌握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及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原理

了解蓄电池容量的概念,额定容量,起动容量的定义

掌握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相应的充电设备

教学重点

掌握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理解蓄电池容量的概念,额定容量,起动容量的定义。

教学难点

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自学

作业

思考题与习题2-1、2-2、2-3、2-4、2-5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付百学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组织教学

复习上讲的内容,导入本堂教学

一、汽车供电系统概述

汽车供电系统由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组成。

汽车上配装有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直流电源,整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均与两个直流电源并联连接,电路如图1—1所示。

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工作,

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

发电机配有调节器,

调节器的功用是在发电机转速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自动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

使其保持稳定。

二、蓄电池的功用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用电系统所需电能主要由发电机供给,

蓄电池的功用有:

(1)启功发动机。

当启动发动机时,向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供电。

(2)备用供电。

当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交流发电机磁场绕组、点火系统以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3)存储电能。

当发动机中高速运转、发电机正常供电时.将发电机剩余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4)协同供电。

当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向用电系统供电o

(5)稳定电源电压,保护电子设备。

蓄电池相当于一只大容量电容器,不仅能够保持汽车电系的电压稳定,而且还能吸收电路中出现的瞬时过电压,防止损坏电子设备。

当接通启动开关启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在3—5s内必须向起动机连续供给强大电流(汽油发动机汽车一般为200~600A,柴油发动机汽车一般为800A以上),由此可见,蓄电池的主要功用是启动发动机。

根据蓄电池的工作特点,对汽车用蓄电池的主要要求是;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启动能力。

如果蓄电池容量不足或内阻过大,那么就个能供给强大电流,发动机就不能启动。

三、蓄电池的分类

蓄电池是一种可逆的低压直流电源。

既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汽车用蓄电池分为碱性蓄电池和酸性蓄电池两大类。

碱性蓄电池的电解液为化学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酸性蓄电池的电解液为化学纯净的硫酸溶液。

因为酸性蓄电池极板上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铅,所以称之为铅酸蓄电池。

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内部电阻小、输出电压稳定、制造成本低、原材料丰富等突出优点,因此汽车普通采用。

汽车目前使用的蓄电池按结构可分为橡胶槽蓄电池和塑料槽蓄电池两类,按其性能可分为干荷电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两类;现代汽车普遍采用干荷电与免维扩蓄电池:

(1):

干荷电蓄电池极板在干燥状态下,能在较长时间(—般2年)内保存制造过程中所得电量的蓄电池,简称干荷电蓄电池:

(2)免维护蓄电池蓄电池在有效使用期(一般4年)内无需进行添加蒸馏水等维护工作的蓄电池,称为免维护蓄电池或无需维护蓄电池

汽车配装蓄电池的主要目的是启动发动机,所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又称为启动型铅酸蓄电池。

四、蓄电池的构造

现代汽车用蓄电池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

每个单格电池的电压约为2v,串联成12V供汽车选用。

12V电气系统(电系)汽车选用一只电池;24v电系汽车选用两只电池。

各型汽车用蓄电池的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壳体四部分组成。

1.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由栅架与活性物质组成。

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能的相互转换,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产生化学反应来实现。

栅架由铅锑合金或铅钙锡合金浇铸或滚压而成。

活性物质是指极板上参与化学反应的工作物质,主要由铅粉与一定密度的稀硫酸混合的成。

铅粉是活物质的主要原料,由铅块放入球磨机研磨而成。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

将铅粉与稀硫酸混合成膏状涂在栅架上即可得到生极板,生极板经热风干燥,再放入稀硫酸中进行化成(在蓄电池生产工艺中,对极板进行充电的过程称为“化成”,一般充电18—20h)处理便可得到正极板和负极板。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呈深灰色。

将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便可得到2v左右的电压。

为了增大蓄电他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汇流条并联,用汇流条焊接起来使分别组成正、负极板组。

汇流条上浇铸有极柱;各片极板之间留有空隙。

安装时,各片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后装入电池槽内便形成单格电池。

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这是因为正极板上的化学反应比负极板上的化学反应剧烈.所以将正极板夹在负极板之间.可使其两侧放电均匀,防止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而造成极板拱曲。

2.隔板板

为了减小蓄电池的内阻和尺寸,正、负极板应尽可能靠近。

隔板的功用就是将正、负极板隔开,防止相邻正负极板接触而短路。

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还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和微孔塑料等等。

木质隔板耐酸性能差,在硫酸作用下容易炭化和变脆,且消耗木材,不符合保护环境的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已不再使用。

微孔橡胶和微孔塑料隔板耐酸、耐高温性能好、寿命长,且成本低,因此目前被广泛使用。

免维护蓄电池普遍采用了聚氯乙烯袋式隔板。

使用时,正极板被隔板袋包住,脱落的活性物质保留在袋内,不仅可以防止极板短路,而且可以取消壳体底部凸起的筋条,使极板上部容积增大,从而增大电解液的储存量。

3.电解液

电解液由纯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密度一般为1.23~1.30g/cm3。

电解液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因此蓄电池用电解液必须符合专业标准ZBK84003—89《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规定,所用硫酸必须符合国标GB4554—84《蓄电池用硫酸》规定,所用蒸馏水必须符合专业标准ZBK84004—89《铅酸蓄电池用水》规定。

由于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中含铜、铁等杂质较多,会加速蓄电池自放电,因此不能用于蓄电池。

4.壳体

蓄电池壳体由电池槽和电池盖两部分组成,其功用是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

蓄电池壳体应耐酸、耐热、耐振动、耐冲击等。

目前使用的干荷电与免维护蓄电池普遍采用聚丙烯透明塑料壳体,电池槽与电池盖之间采用热压工艺教合为整体结构。

不仅耐酸、耐热、耐振动冲击.而且壳壁薄面轻(厚约2mm)、易于热封合、外形美观、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

电池槽由隔壁分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底部制有凸起的筋条,以便放置极板组。

筋条与极板底缘组成的空间可以积存极板脱落的活性物质.防止正、负极板短路对于采用袋式隔板的免维护蓄电池,因为脱落的活性物质存积在袋内,所以没有设置筋条。

蓄电池各单格电池之间采用铅质联条串联联接。

干荷电与免维护蓄电池普遍采用穿壁式联接,所用联条尺寸较小,并设置在壳体内部,

在蓄电池盖上设有加液孔,并用螺塞或盖板密封,防止电解液溢出。

旋下加液孔螺塞或打开加液孔盖板,即可加注电解液和检测电解液密度;在加液孔螺塞和盖板上设有通气孔,以便排出化学反应放出的氢气和氧气。

该通气小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畅通,防止壳体胀裂或发生爆炸事

故。

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

目前,采用全密封型免维护蓄电池的小轿车越来越多,出于这种蓄电池盖上没有设置加液孔,因此不能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为此在这种免维护蓄屯池盖上设有一只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来指示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又称为内装式密度计,由透明塑料管、底座和两只小球(一只为红色、另一只为蓝色)组成,借助于螺纹安装在蓄电池盖上,两只顾色不同的小球安放在塑料管与底座之间的中心孔中,红色小球在上、蓝色小球在下。

由于两只小球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因此可随电解浓密度变化而上下浮动。

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是根据光学折射原理来反映蓄电池技术状态的。

当蓄电池存电充足、电解液相对密度大于1.22时,两只小球向上浮动到极限位置.经过光线折射小球的颜色,从指示器顶部观察到的结果中心呈红色圆点、周围呈蓝色圆环,表示蓄电池技术状态良好,英文标示为“oK”。

当蓄电池充电不足、电解液相对密度过低时,蓝色小球下移到极限位置,观察结果呈红色圆点、周围呈无色透明圆环,表示蓄电池充电不足,应及时补充充电,

当电解液液面过低时,两只小球都将下移到极限位置,观察结果如图1—7(d)所示,中心呈无色透明圆点周围呈红色圆环,表示电解液不足,蓄电池无法继续使用,必须更换蓄电池。

如果这种指示器安装在干荷电蓄电池上,则表示必须添加蒸馏水。

五、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

蓄电池的工作过程就是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过程。

放电时,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充电时,蓄电池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备用。

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用下式表示:

1、放电过程

将蓄电他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称为放电过程。

当放电尚未开始时,正极板是二氧化铅,负极板是纯铅,电解液是硫酸溶液。

由于正、负两极不同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板具有正电位,约为;负极板具有负电位,约为-。

正、负两极间的电动势E为:

E==

当放电电路接通时,在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便从正权流出,经过灯丝流回负极。

过灯丝会使灯丝发热,当电流足够大时,便使灯丝炽热而使灯泡发出亮光。

在放电过程中,由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和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纯铅不断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二氧化铅和纯铅逐渐转变成硫酸铅,正极电位逐渐降低,负极电位逐渐升高,使正负极间的电位差逐渐降低;电解液中的硫酸成分逐渐减少、水分逐渐增多,使电解液相对密度逐渐减小。

当电位差降低时,流过灯丝的电流就会减小,灯丝发热量相应减少,灯泡亮度变弱,直到不能发光为止。

2.充电过程

将电能转换成蓄电池的化学能的过程称为充电过程。

充电时,蓄电池应接直流电源,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

将完全放电的蓄电池与直流电源接通时,电流就会按与放电时相反的方向流过蓄电池;此时蓄电池内部将发生与放电过程相反的化学反应,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将分别还原为二氧化铅和纯铅,电解液中硫酸成分逐渐增多而水分逐渐减少,电解液密逐渐增大。

在充电过程中,上述化学反应不断进行,充电一直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完全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为止。

在充电末期,电解液相对密度将升高到最大值,充电电流将用于电解水将产生大量气泡。

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是:

(1)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即出现所谓“沸腾”现象;

(2)蓄电池端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均上升至最大值,且在2—3h内不再增加。

六、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1.静止电动势

是指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下(不充电也不放电)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

2.蓄电池内阻

反映了蓄电池带负载的能力。

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指以恒流If放电时,蓄电池端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

4.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指以恒流Ic充电时,蓄电池充电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

5.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是反映蓄电池对外供电能力及选用蓄电池的重要指标。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蓄电池能够输出的电量。

(1)额定容量C20

蓄电池的20h率额定容量是指:

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条件下,以20h率的放电电流(即0.05C20。

安培电流)连续放电至12v蓄电他的端电压降到时输出的电量,用C20表示,单位为A.k。

(2)额定储备容量Cm

额定储备容量是指:

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条件下,以25A电流连续放电至12v蓄电池电压降到10.5v时,放电所持续的时间,用Cm表示,单位为min(分钟)。

七、蓄电池的维护

1.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1)正确使用起动机

2)定期补充充电

3)蓄电池在汽车上必须固定牢靠防止汽车行驶时振动受损。

4)新蓄电池首次使用之前,需要合理选择电解液相对密度。

2.蓄电池的维护

1)检查蓄电池外壳表面有无电解液漏出或渗出,擦去电池盖上的电解液。

2)检查蓄电池在车上安装是否牢靠,导线接头与极柱的连接是否紧固。

3)经常性地清除蓄电池盖上的灰尘、泥土和酸垢,清除极柱和导线接头上的氧化物。

4)检查加液孔盖或螺塞上的通气孔是否畅通。

5)定期检查并调整电解液的密度及液面高度

总结、布置作业

 

(2分钟)

(3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课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