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真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210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08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真题.docx

《08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真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真题.docx

08真题

2008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分×10)

1.氧化磷酸化2.孢子与孢芽3.裂解量4.无氧呼吸5.载体蛋白6.生态演替7.基因工程8.生态幅9.呼吸与发酵10.同型分裂

二.填空(20×1)1.放线菌的孢子繁殖方式有()()()

2.病毒的化学组成()()3.微生物在自然界碳素循环中的作用是()和()4.米门方程的推导依据是()5.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甲酚紫的作用是()6.EMP途径的产物是()()()7.根据碳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8.()()和结构基因构成构成操纵子9.根据()()()实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

三.单选1.细菌形成荚膜在()期(答案C.稳定期)

2.检验水中病毒的方法()(答案B.蚀斑检验法)

3.产甲烷菌能将哪些物质转化为甲烷(答案B.一碳有机物)

4.使蛋白质变性导致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的因素是

C.温度D.抑制剂

5.下列哪项不是芽胞的作用

A.繁殖B.休眠

四.简答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关系

3.为何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4.解释由于反硝化作用引起二沉池沉淀效果变差的原因5.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在输水管线中的危害6.赤潮的微生物学原理

7.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8.配置培养基基本原则

9.举例说明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10.诱变育种主要过程

五.实验1.利用比浊法及活菌计数法均能测得细菌的生长曲线,两者有何异同

2.怎样筛选出目标微生物

六.论述10描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和指导作用

七.综述25

分析A/O工艺中有机污染物在系统内的转化规律

2010年哈工大环境复试真题

2010-3-288:

30—11:

30200分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80’)

1.二沉池活性污泥沉淀后期属于什么沉淀?

有什么特征?

10’

2.曝气生物滤池的机理与特点。

10’

3.简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机理和优缺点。

10’

4.厌氧消化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10’

5.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10’

6.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及优缺点。

20’

7.简述几种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之后的深度处理工艺及优缺点。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40’)

1.画图说明几种常见的温度层结,简述辐射逆温的形成与消化过程及对城市大气空气质量的影响。

10’

2.NOx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从燃烧组成、燃烧方式以及燃烧后烟气治理等多方面对比控制和削减SO2和NOx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

3.除尘器效率计算题。

10’

(二级串联,告知尘粒质量频率以及分组除尘效率,求总除尘效率与排空浓度。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40’)

1.焚烧和热解的异同。

20’

2.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试述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流程。

20’

四.环境监测(40’)

1.制定对氮氧化物的环境监测方案(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检测、数据处理)。

怎样对NO和NO2分别测定?

20’

2.为什么分别测定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浓度可间接反应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简述三氮的检测分析方法。

20’

哈工大2009年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生长现象2、肽聚糖3、生长因子4、连续培养

5、温和性噬菌体6、顶级群落7、诱变育种8、生态位分离

9、电子传递系统10、内含颗粒

二、填空

1.按功能将质粒分为()、()和()

2、细菌的等电点是(),所以通常培养条件下带()电荷

3.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是()和()

4.米门方程式的表达式()

5、产甲烷菌可以将()和()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甲烷

6.作为氢载体的辅酶有()、()和()

7、硝化细菌和铁细菌的能量分别来自()和()的氧化

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呼吸链分别位于()和()

9.根据()、()()实验证明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三、简答

1.微生物的特点

2.抑制剂对酶抑制作用的机理

3.病毒的特点

4.解释无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低的原因

5.分析有些污染物难以生物降解的原因

6.引起湖库藻类爆发的微生物学原理

7.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

8.霉菌的繁殖方式

9.分析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及可能导致的结果

10.分析氧化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实验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2.怎样分离和纯化细菌?

五、论述(10)

描述微生物群体增长规律及对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运行的指导意义

六、综述(25)

分析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子污染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污染物的转化规律。

哈工大环境工程的复习与准备(给考哈工大环境的一些建议,附09年复试题)

复试已经结束,很累,可能要被刷,这次失败后以后再也不考了。

还是觉得应该写些什么,毕竟自己在这个论坛上呆了太久太久。

1.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工程很好的学校有很多,如浙大,哈工大,清华,同济等,我建议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慎重,要看这个学校专业课考什么,自己有没有能力考高分,你不能别人就能啊,所以要慎重,我考过中山的环境工程,应该比上面的学校(该专业)差多了吧,专业课我只考了66分,我总分312,挺惨的,今年我考哈工大,不敢考中山了,专业课115.虽然不高,但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我还满意。

中山大学考环境学导论,出题的范围很大一部分不在课本上,而哈工大的考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我敢向你保证,你只需要把指定教材牢牢把握,不需任何资料,都会在110以上。

所以,选择学校真的很重要,像浙大的专业课应该考环境学,跟中山的很像,所以这次考研的时候我也不敢选浙大,总之,选择学校要慎重。

2.主要说一下哈工大专业课的复习吧。

哈工大专业课二选一,一为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另一个是环境化学,我考的是微生物,应该是比较简单的,看过一两遍后,再看下历年真题,就知道重点章节了,全面复习,掌握背熟概念,还有一些简答题是每年重复考的,最好自己总结一下相关知识点,没必要相信网上所谓的资料笔记,有真题,有课本即可,课件有些用,但没大用.哈工大老师会在十二月份开个辅导班,主要说一下考试范围,其实不用他说,这时你也知道了考试的范围了,哈哈,如果心里没底的话,可以弄来录音听听,还是有些帮助,我让别人弄来了一份,老师划得范围就是出题的范围,倒是很准。

不过没有去辅导班的同学也没必要担心,老师不会漏题,只是缩小了下范围,你只要全面复习就好了。

其实就是把整本书的重要知识点熟记于心也不是难事啊。

3.专业课答题:

在这里我只是转述下辅导班老师(阅卷者)的要求,首先要字迹工整,哈哈。

简答题的时候要做适当解释,如说微生物的特征,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你要适当解释一下。

再者涉及到图表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图表画上,如关于影响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你要把温度对反应的速度的图画出来,在脱氮除磷的原理时,你也应该把图画出来,此外还有碳的循环之类的,做题时先把图画出来。

这本书的重点是代谢这章,后面的活性污泥法原理之类的应从本章出发答,其原理实质就是代谢本章。

出工艺题的可能性很小。

主要掌握原理,概念之类的,多作比较。

09年考题没有选择题,老师说太简单,就增加了两道简答题,不过卷子总体还是很简单的,虽然我的分不高。

哈哈。

4,关于复试:

今年的复试题跟往年差异很大,发下卷的时候就感觉不妙,主要考了些原理之类的,范围很广,而不是像往年那样考工艺。

我的建议就是,初试完了就仔细好好复习复试科目,全面复习。

参考书为排水工程,大气污染控制郝吉明,环境监测孚旦立,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教社)。

5.零九年复试题(记忆):

分析厌氧消化过程中酸碱度PH,消化液缓冲作用。

好氧塘PH,溶解氧昼夜变化规律。

污泥脱氮,污泥腐化的原因与措施。

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学特征与作用。

双模理论与微孔扩散器优缺点。

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并讨论生物法的发展趋势。

控制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的措施。

结合污染气象学,分析冬季多发大雾污染的原因,即采取的措施。

除尘器效率计算题,串联公式记住即可。

BOD,COD,TOC,高锰酸钾指数的概念即相互关系。

碳氢化合物不包括甲烷的检测意义与方法,水质分析的与处理方法有哪些简述之。

一共12道,二百分,往年6,7道。

而且考察的侧重点与往年差距很大。

6.面试,准备一篇自我介绍即可,没话可说,我面试很差,一般面试是拉不开差距的,最多10分。

7.录取:

真心祝愿那些坚持过,奋斗过,并真正喜欢环境工程的同学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哈哈。

加油

《污染控制微生物》辅导班笔记(整理版)

第一环节:

总体得概括,各章知识的分布情况

(注意:

答题一定要写到答题纸上。

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2*10)

添空题:

二十空二十分

单选题:

10

简答题:

50分(十道题)

论述题:

10分(两道题)

综述体:

20分(一道题)

实验题:

20

课本内容整理:

第一部分:

(234)结构基础内容(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功能)

第二部分:

(567)微生物的生理学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转化后产物及代谢产能多少

第六章:

微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七章:

微生物正常代谢后数量变化规律

第三部分:

(8)所处环境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

水的卫生标注等

(9)遗传规律:

蛋白质的合成实现表达。

(基因重组,基因工程)

第四部分应用:

(十到十五章)

十一、十二好氧厌氧处理原理

十三富营养化及脱氮除鳞

十五、生物修复,怎样实现。

分章详细讲解:

1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主要在第三节)

2)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表1.1)

3)微生物的分类地位(图1.1)

4)命名原则(林耐)

5)微生物特点(简答)

2原核微生物(主要掌握细菌和放线菌)

1)基本形态:

分别叫什么?

2)细菌的细胞结构:

基本结构(不变)和特殊结构(可变)*掌握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

3)哪种繁殖方式?

(填空:

二分列)

4)细菌表面带电性分析(带负电,为什么?

&为什么用碱性染料染色)

5)放线菌:

形态差距大(1形态结构2繁殖方式)放线菌的菌落特征,生活史

34节营养方式和处理中的应用

5节营养方式和水华的产生

第三章:

酵母霉菌的形态结构(菌丝功能)和繁殖方式(霉菌菌落特征)

藻类:

营养方式光能自养型藻类的分类特征

所要的生活条件:

温度光照ph值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营养方式,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指示作用)

第四章:

病毒(内容少,都很重要)[病毒化学组成]表4-2

病毒的特征(五点),增殖的过程(四步),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等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作用]

2)物质运输

3)营养类型划分和划分依据(有几种类型和划分的依据)[每个类型微生物的特点]

4)培养基:

配置原则:

三个

分类:

主要是按用途的分类情况。

第六章:

第一节:

1)与新陈代谢相关的概念

2)酶:

a酶与普通催化剂的不同点

B酶的分类方式:

六大类都要清楚[给出一种酶能判断反应类型]

3)酶的化学组成:

相关概念转移氢和电子辅酶一和FAD

4)原理:

中间代谢产物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

5)酶促反应动力学:

影响反应的因素[注意条件]

那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度(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的条件别忘了答——前提条件)

第二节

营养类型第四类,以有机物为碳源以化学能为能源,产能方式:

发酵和呼吸(区别及产物。

几种产能方式:

EMP途径,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记住从什么开始,到哪里结束,底物是什么,种产物是什么,产能多少

发酵类型:

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最终电子受体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呼吸:

1)丙酮酸:

氧化脱羧——〉TCA

C6H12O6——〉(EMP)丙酮酸——〉(脱羧)CoA——〉(TCA)2Co2+4还原型酶+1ATP

1mol葡萄糖——二氧化碳+ATP

葡萄糖,CoA,丙酮酸等的产能情况

2)TCA循环的生理意义

3)无氧呼吸:

三种的底物和产物

硝酸盐和呼等价于反硝化(生物脱氮过程的一半)

第三节:

自养型微生物代谢(代时比较长)

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能量来源(NH3和H2S氧化)

碳源(CO2)与有机物相似

消化过程需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氧化硫化氢

第四节:

多糖,蛋白质,脂类(104页代谢途径示意图)途径名称

细胞外水解成小分子:

多糖——〉葡萄糖——〉丙酮酸——〉CoA——〉二氧化碳和水

脂肪:

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水解为氨基酸,之后分为含氮和不含氮部分,三种途径。

问题:

脂肪的代谢途径淀粉的代谢途径。

分有氧和无氧分别的回答。

彻底氧化就是有氧代谢

第五节:

酶的调节——酶的合成的诱导和阻遏(联系第九章),葡萄糖效应,二次生长曲线

第七章:

生长曲线2分批培养的生长曲线[前提]3四个时期[特点:

数量变化规律及原因,营养物代谢差误]测代时在那个时期?

测芽孢在那个时期?

莢膜出现在那个时期?

4连血培养(定义)

5活性污泥的增长曲线

第八章:

生态(主要是名词,基本原理)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6种,会举例说明)

物质循环

第七节不考,其他没有提及的章节以名词和基本原理为主

第九章:

遗传

1物质基础三个经典试验[不用记过程]

2表达:

DNA的结构

3基因突变:

突变的三种机制123,突变的原因,基因重组的四种方式(指导意义即可)

第十二章:

厌氧生物原理,基本原理:

产酸段和产气段

非产甲烷菌有那些类各起什么作用

产甲烷菌的特征

产甲烷菌和非产甲烷菌的关系

第十三章:

脱氮除鳞的生物学原理不管写过程还要把微生物也写上[综述题,掌握原理,结合某些工艺(传统工艺即可)但要与第六章的代谢联系起来]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危害[富营养化的指标,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与方法]

第十五章:

生物修复:

1定义2特征优缺点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

(以上为课堂上抄的笔记,详细内容有录音可对应起来看,考试内容全在其中,每年的都差不多)

实验部分:

1。

微生物计数、分离方法1)细菌总数的测定

2)大肠菌技术原理操作过程

2.全技术方法有哪些?

3.倒平办法

4.革兰氏染色操作过程机理

5.发酵法测大肠菌方法,为什么要选择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生理特征

哈工大本部研究生复试题2005年

1.描述氮\磷\硫酸盐等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降解过程?

简述脱氮除磷的主要处理工艺,分析其处理机理及优点和缺点.

2.简述污水中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其主要适宜的污水类型?

简述混凝处理工艺影响因素,混凝剂的主要种类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3.以某一种烟气脱硫技术为例,简述其原理、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

4.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主要有哪些方法?

各适用于何种类型的废物?

并说明各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该怎么实现固体的资源化。

5.何谓COD和BOD?

简述这两项水质指标的测定意义\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和步骤,试比较这两项指标的特点及在环境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2006年.描述C、N、P等污染物在自然界的降解过程。

简述脱氮除磷的主要处理过程及优缺点。

2.以某一种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为例简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原理及工艺各单元的作用,举以具体的例子说明。

3.举例说明烟气除尘的原理、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

4.危险废气物的处理方法有几种?

各适合于何种类型的废物,并举例说明个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如何实现固体减量化?

5.以水质监测的两种主要指标为例,简述其测定的意义,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与步骤,试比较这两种指标的特点及在环境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意义和前景。

2007年

1.简述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指出采用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有哪些主要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推荐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2.生活污水最常用的水质指标有哪几项?

分别叙述基本概念,并指出在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中的用途。

3.污水处理二次沉淀池与初次沉淀池有何区别?

在设计中应如何考虑?

4.燃料组成,燃料条件等都影响SO2和NOx的排放,先进的燃烧过程对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都有显著效果,燃烧后烟气净化广泛用来减少两者的排放。

试从多方面对比控制SO2和NOx的技术和策略。

5.为什么生活垃圾在焚烧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

怎样对其产生和污染进行控制?

6.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是怎样产生的?

其水质具有哪些特征?

7.为什么说水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能间接反映水体受有机污染的情况?

简述“三氮”的检测分析方法。

2009

分析厌氧消化过程中酸碱度PH,消化液缓冲作用。

好氧塘PH,溶解氧昼夜变化规律。

污泥脱氮,污泥腐化的原因与措施。

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学特征与作用。

双模理论与微孔扩散器优缺点。

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并讨论生物法的发展趋势。

控制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的措施。

结合污染气象学,分析冬季多发大雾污染的原因,即采取的措施。

除尘器效率计算题,串联公式记住即可。

BOD,COD,TOC,高锰酸钾指数的概念即相互关系。

碳氢化合物不包括甲烷的检测意义与方法,水质分析的与处理方法有哪些简述之。

一共12道,二百分,往年6,7道。

而且考察的侧重点与往年差距很大。

2010年

2010-3-288:

30—11:

30200分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80’)

1.二沉池活性污泥沉淀后期属于什么沉淀?

有什么特征?

10’

2.曝气生物滤池的机理与特点。

10’

3.简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机理和优缺点。

10’

4.厌氧消化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10’

5.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10’

6.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及优缺点。

20’

7.简述几种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之后的深度处理工艺及优缺点。

10’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40’)

1.画图说明几种常见的温度层结,简述辐射逆温的形成与消化过程及对城市大气空气质量的影响。

10’

2.NOx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从燃烧组成、燃烧方式以及燃烧后烟气治理等多方面对比控制和削减SO2和NOx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

3.除尘器效率计算题。

10’

(二级串联,告知尘粒质量频率以及分组除尘效率,求总除尘效率与排空浓度。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40’)

1.焚烧和热解的异同。

20’

2.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试述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流程。

20’

四.环境监测(40’)

1.制定对氮氧化物的环境监测方案(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检测、数据处理)。

怎样对NO和NO2分别测定?

20’2.为什么分别测定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浓度可间接反应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简述三氮的检测分析方法。

20

2007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答题要点

一、名词

1.无氧呼吸:

以NO3-、SO4-、CO32-等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2.中体:

细菌细胞质中的主要膜状结构,由细胞膜以最大量的褶皱内陷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常伸入细胞内。

3.呼吸链:

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4.指示生物:

一些生物对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包括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物。

5.生态位:

每个种群受群落中生态因子限定的空间地位及其功能作用。

6.溶原性:

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立即使细菌发生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质体的一定位置上,并与细菌的染色质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代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的这一特性称为溶原性。

7.酶的活性中心:

蛋白质分子中,由必须基团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活性区域。

8.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

9.自净容量:

即同化容量,是指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0.限制因子:

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这种因子可称为限制因子。

二、填空

1.荚膜;鞭毛;芽孢2.磷脂;蛋白质3.2;124.氧化;沉降

5.动物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寄生性营养6.间歇灭菌;高压蒸汽灭菌7.碳源;能源8.0.2~0.3mg/L;0.01mg/L;10mg/L。

三、单选题1.C2.B3.A4.D5.B四、简答题

1.适宜的温度、光照、pH及C:

N:

P比。

2.原核微生物:

细胞核发育不完全;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

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高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能进行有丝分裂。

或参照表1.1。

3.过程:

载体蛋白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在能量参与的条件下,载体蛋白发生构型的变化,从而降低其与被运输物质的亲和力,将被运输物质在膜的另一侧释放出来。

特点:

物质的运输不受被运输物质浓度梯度的制约;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4.抑制剂破坏了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中心,阻碍了酶—底物中间产物的生成或分解,因此影响了酶活性。

可分为不可逆抑制作用和可逆抑制作用。

不可逆抑制剂与酶的某些基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结合后不能自发分解,不能用物理方法除去抑制作用;可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因而是可逆的。

5.①为细胞合成和维持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②为细胞合成提供原料;③作为各种有机物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6.抗生素主要阻止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钝化某些酶的活性,不同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抑制细胞壁的形成;②影响细胞膜的功能;③干扰蛋白质合成;④阻碍核酸的合成。

7.①DNA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一条链的5’末端与另一条链的3’末端相对,两条链的糖—磷酸主链都是右手螺旋,有一共同的螺旋轴,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②两条链上的碱基均在主链内侧,一条链上的A一定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一定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双螺旋直径为2nm,;③成对碱基大致处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垂直,糖环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磷酸基连在糖环的外侧,相邻碱基对平面间的距离为0.34nm,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有10个碱基对,每转的高度为3.4nm;④大多数天然DNA属双链结构DNA;⑤双

螺旋结构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类型,亦可进一步扭曲成三级结构。

8.①促进菌胶团絮凝作用;②吞噬游离细菌和微小颗粒;③分解代谢废水中的有机物;④作为指示生物。

9.正相互作用关系指一种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对另一种生物有利,或相互有利,包括生物间的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及互生。

偏利共生:

如细菌栖息于许多原生动物细胞内,细菌从原生动物中获取营养和保护环境,但原生动物没有从结合中明显得利。

互惠共生:

如地衣,它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分及无机营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给真菌。

10.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为了获得既具有较强的氧化和吸附有机物的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在实际中常将活性污泥控制在减速生长末期和内源呼吸初期。

并采用延时曝气法,即利用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因此时有机物浓度低,故延长曝气时间,以增大进水流量达到提高有机负荷的目的。

四、实验1.

(1)利用大肠菌群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特点来检验大肠菌群的存在。

(2)大肠菌群的生理习性与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的生理特性较为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